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已經進行了數月,自9月27日以來,軍事衝突不斷升級,最近雙方開始直接對對方本土進行炮彈襲擊了,大有全面開戰之勢。軍事衝突發生的第二天,美法俄均表示願意出面調停,呼籲兩國領導人立即採取措施,在納卡地區實現停火。從表面看,各大國都迫不及待的要求和平,內心深處則是各懷鬼胎,各有打算。而從實際的情況來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似乎根本不理會這些,依然我行我素,大打出手。
在眾多參與這場高加索衝突事件的國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土耳其,土耳其並不是像其他國家一樣呼籲和平,而是明確的表示支持亞塞拜然,甚至直接為其提供軍事支援,這種明確的站隊行為實屬是在火上澆油。被戲稱為"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的埃爾多安到處惹是生非,一心想著光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見縫插針,一定要把世界攪個天翻地覆,利比亞、敘利亞的問題還沒解決清楚,亞阿衝突中也開始積極"備戰"。因為宗教信仰和地緣政治的原因,土耳其已經明確站在亞塞拜然一方,再加上亞美尼亞和土耳其的血海深仇,亞阿雙方更是鼓足了勁要將戰爭進行到底。
再來說說美國,目前為止,貌似還看不出美國的明確立場,其實不用腦袋也能想出來,美國巴不得盼望著打的越狠越好。近幾年,北約勢力不斷東擴,美國一心想著如何牽制住俄羅斯,加上亞美尼亞現在的執政者是通過顏色革命上臺的,和美國保持著相對好的關係,這一系列的滲透足以說明美國對外高加索地區的想法。近期又不斷爆出,亞塞拜然一直在使用以色列和土耳其提供的武器裝備,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的得力幹將,可以說以色列的做法就是美國的想法。美國非常希望能在高加索地區楔入一顆釘子,但是美國也不敢明目張胆,只能通過代理人來瘋狂試探,畢竟俄羅斯不是軟柿子,弄不好會損失既得利益。只要亞阿兩國衝突不斷,美國就可以藉此牽制俄羅斯,甚至將其勢力深入到高加索地區,就像當年拉攏波羅的海三國一樣,讓高加索三國也加入北約,成為南部方向的前沿陣地,對俄羅斯實施戰略包圍。
而法國一直認為自己是歐洲的軍事經濟大國,所以想盡辦法來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力,高加索地區毗鄰歐洲,法國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但是法國作為美國的追隨者,想出頭,又不得不看大哥的臉色,唯唯諾諾,不知如何是好。再來看一下亞阿衝突對我國的影響,從短期來看,亞阿衝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在亞太和印度方向上對我國實施的壓力,加深美國和俄羅斯的矛盾,但是從長遠來看,任何損害"一帶一路"戰略目標的行為對我國都是有害的,一旦高加索地區戰亂迭起,局勢動蕩,那麼"一帶一路"的繼續實施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最後來看看這次主角中的主角——俄羅斯,本應是自己家駛的亞阿衝突,現在看來也是事關重大,身系全局。俄羅斯面臨的全球局勢日益險峻,北約東擴,烏克蘭路線的轉變,讓普京頭疼不已,而高加索地區作為俄羅斯的柔軟腹部,俄羅斯自然不會在這裡再給自己埋下定時炸彈,徹底保住高加索,處理好納卡地區的衝突是俄羅斯肯定要做的事,只是什麼時候出手,該如何出手,俄羅斯還尚在拿捏這個度,現在俄羅斯的圍觀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想著如何一舉多得的處理好高加索問題。
亞美尼亞的軍事實力遠低於亞塞拜然,再加上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助陣,亞美尼亞再這麼打下去肯定是損失慘重,必敗無疑。俄羅斯對於這一點豈能不知,俄羅斯也是想藉此來教育一下亞美尼亞,讓其吃點苦頭,本來亞美尼亞作為俄羅斯的小弟就挺好,非要自己搞個天鵝絨革命來投靠美國,俄羅斯自然不會高興,俄羅斯就是想讓亞美尼亞知道遠水解不了近渴。等到亞美尼亞身處絕境,快要不行的時候,俄羅斯再進場挽救,亞美尼亞定會感恩戴德,執念俄羅斯的好,安安心心的做俄羅斯的高加索代言人。至於土耳其和亞塞拜然,俄羅斯現在還不至於用正眼看他們,稍微一用力,土耳其也得乖乖後撤,維持住高加索地區的戰略平衡,保證美國的手不能伸進高加索是俄羅斯的最後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