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阿衝突下的大國博弈,美、法、土各懷鬼胎,處境最難的是俄羅斯

2020-12-07 騰訊網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的武裝衝突已經進行了數月,自9月27日以來,軍事衝突不斷升級,最近雙方開始直接對對方本土進行炮彈襲擊了,大有全面開戰之勢。軍事衝突發生的第二天,美法俄均表示願意出面調停,呼籲兩國領導人立即採取措施,在納卡地區實現停火。從表面看,各大國都迫不及待的要求和平,內心深處則是各懷鬼胎,各有打算。而從實際的情況來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似乎根本不理會這些,依然我行我素,大打出手。

在眾多參與這場高加索衝突事件的國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土耳其,土耳其並不是像其他國家一樣呼籲和平,而是明確的表示支持亞塞拜然,甚至直接為其提供軍事支援,這種明確的站隊行為實屬是在火上澆油。被戲稱為"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的埃爾多安到處惹是生非,一心想著光復奧斯曼帝國的榮光,見縫插針,一定要把世界攪個天翻地覆,利比亞、敘利亞的問題還沒解決清楚,亞阿衝突中也開始積極"備戰"。因為宗教信仰和地緣政治的原因,土耳其已經明確站在亞塞拜然一方,再加上亞美尼亞和土耳其的血海深仇,亞阿雙方更是鼓足了勁要將戰爭進行到底。

再來說說美國,目前為止,貌似還看不出美國的明確立場,其實不用腦袋也能想出來,美國巴不得盼望著打的越狠越好。近幾年,北約勢力不斷東擴,美國一心想著如何牽制住俄羅斯,加上亞美尼亞現在的執政者是通過顏色革命上臺的,和美國保持著相對好的關係,這一系列的滲透足以說明美國對外高加索地區的想法。近期又不斷爆出,亞塞拜然一直在使用以色列和土耳其提供的武器裝備,以色列作為美國在中東的得力幹將,可以說以色列的做法就是美國的想法。美國非常希望能在高加索地區楔入一顆釘子,但是美國也不敢明目張胆,只能通過代理人來瘋狂試探,畢竟俄羅斯不是軟柿子,弄不好會損失既得利益。只要亞阿兩國衝突不斷,美國就可以藉此牽制俄羅斯,甚至將其勢力深入到高加索地區,就像當年拉攏波羅的海三國一樣,讓高加索三國也加入北約,成為南部方向的前沿陣地,對俄羅斯實施戰略包圍。

而法國一直認為自己是歐洲的軍事經濟大國,所以想盡辦法來提升自身的國際影響力,高加索地區毗鄰歐洲,法國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但是法國作為美國的追隨者,想出頭,又不得不看大哥的臉色,唯唯諾諾,不知如何是好。再來看一下亞阿衝突對我國的影響,從短期來看,亞阿衝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美國在亞太和印度方向上對我國實施的壓力,加深美國和俄羅斯的矛盾,但是從長遠來看,任何損害"一帶一路"戰略目標的行為對我國都是有害的,一旦高加索地區戰亂迭起,局勢動蕩,那麼"一帶一路"的繼續實施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最後來看看這次主角中的主角——俄羅斯,本應是自己家駛的亞阿衝突,現在看來也是事關重大,身系全局。俄羅斯面臨的全球局勢日益險峻,北約東擴,烏克蘭路線的轉變,讓普京頭疼不已,而高加索地區作為俄羅斯的柔軟腹部,俄羅斯自然不會在這裡再給自己埋下定時炸彈,徹底保住高加索,處理好納卡地區的衝突是俄羅斯肯定要做的事,只是什麼時候出手,該如何出手,俄羅斯還尚在拿捏這個度,現在俄羅斯的圍觀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想著如何一舉多得的處理好高加索問題。

亞美尼亞的軍事實力遠低於亞塞拜然,再加上土耳其和以色列的助陣,亞美尼亞再這麼打下去肯定是損失慘重,必敗無疑。俄羅斯對於這一點豈能不知,俄羅斯也是想藉此來教育一下亞美尼亞,讓其吃點苦頭,本來亞美尼亞作為俄羅斯的小弟就挺好,非要自己搞個天鵝絨革命來投靠美國,俄羅斯自然不會高興,俄羅斯就是想讓亞美尼亞知道遠水解不了近渴。等到亞美尼亞身處絕境,快要不行的時候,俄羅斯再進場挽救,亞美尼亞定會感恩戴德,執念俄羅斯的好,安安心心的做俄羅斯的高加索代言人。至於土耳其和亞塞拜然,俄羅斯現在還不至於用正眼看他們,稍微一用力,土耳其也得乖乖後撤,維持住高加索地區的戰略平衡,保證美國的手不能伸進高加索是俄羅斯的最後底線。

相關焦點

  • 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專家分析可能性不大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國際觀察)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新華社記者孫萍  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27日在納卡地區爆發衝突,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  分析人士指出,圍繞納卡地區,亞阿兩國多年來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
  • 亞阿武裝衝突升級:亞宣布全國動員 阿進入戰時狀態
    亞總理發表聲明,稱亞塞拜然對亞美尼亞民眾「宣戰」。兩國都宣布進入戰時狀態。據俄羅斯《觀點報》報導,阿總統阿利耶夫稱,亞軍方27日上午開始炮擊阿軍陣地以及納卡地區雙方接觸線附近的居民點,造成平民和軍人傷亡。亞美尼亞國防部則稱,這一地區遭到阿方空中和飛彈襲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稱,未獲承認的「納卡共和國總統」發言人波戈相表示,卡拉巴赫的平民居住點遭到炮擊,其中包括「首都」斯捷潘納克特。
  • 納卡衝突會否引爆亞阿全面戰爭
    分析人士指出,圍繞納卡地區,亞阿兩國多年來摩擦不斷,這次衝突可以說是雙方矛盾的又一次集中爆發,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衝突演變成全面戰爭的可能性不大。 ❶ 衝突再起 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28日繼續在兩國有主權爭議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交火。據報導,雙方在衝突中均動用了重型武器,各有損失。
  • 【深度】納卡衝突,背後藏著多少較量?
    從深層次看,在阿亞兩個國家相爭的背後還有各種力量的博弈,不僅有俄羅斯這樣的昔日霸主、「遠處觀望」的美國,有法國這樣的歐盟國家,還有土耳其、以色列、伊朗等「中等規模玩家」。這場發生在山區的衝突被俄羅斯總統普京形容為應早點結束的「巨大悲劇」,但阿亞雙方化解歷史紛爭和民族矛盾並非易事,其他各種勢力出於經濟和地緣政治考慮的角力也不會減弱。
  • 亞塞拜然擊落俄戰機,普京出兵2000進駐納卡,或武力介入亞阿衝突
    對於普京下令出兵外界普遍認為是回應亞塞拜然擊落俄軍直升機,就在本月9號一架俄軍米-24武裝直升機在當地被飛彈擊落,兩名機組人員當場死亡,事後阿外交部回應稱是誤擊,強調並不是故意針對俄羅斯。不過媒體還是認為這一事件證明衝突已經嚴重威脅到了當地俄軍的生命安全,亞塞拜然的行為相當於挑戰了俄羅斯的底線,在如此嚴峻的形勢下普京大為震怒,試圖直接用軍事介入的方式平息亂局。
  • 兩個小國在一群大國眼皮下大打出手
    1994年,筋疲力盡的亞阿雙方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納卡的歸屬問題遲遲未得解決,導致兩國間的武裝衝突仍不斷發生。如兩個月前,亞阿雙方在持續4天的交火中導致至少16名軍人和1名平民傷亡,其中還包括亞塞拜然一名少將。
  • 亞阿兩國爆發新一輪交火:動用火箭彈大炮等重武器
    (原標題:亞阿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動用火箭彈和大炮等互相攻擊)
  • 深度|亞美尼亞外長訪俄,埃爾多安擬訪亞塞拜然,納卡局勢下一步怎麼...
    自11月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就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問題籤署停火協議以來,持續四十餘日的亞阿戰事硝煙漸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外交進程——塔斯社稱,亞美尼亞外長艾瓦江7日在莫斯科與俄方會面;土耳其媒體則援引官方消息稱,該國總統埃爾多安將於9日至10日訪問亞塞拜然。他也將成為亞阿達成停火協議以來首位訪阿的外國元首。
  • 日本朝廷與幕府各懷鬼胎,引發不滿,他批評天皇要求幕府破壞攘夷
    摘要:日本朝廷與幕府各懷鬼胎,引發不滿,他批評天皇要求幕府破壞攘夷井伊直弼主導的幕閣與美、荷、俄、英、法籤訂通商條約,由於沒有事先得到朝廷敕許,而成為全國尊王志士的攻擊目標。雙方表面上一家親,實際上各懷鬼胎,借對方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主張。正如日本學者町天廣明所言,當時的人無論主張攘夷或開國,其本質都是以攘夷為最終目的,只是手段不同而已。有些人主張用暴力手段驅逐外國人,有些人則了解日本與外國的實力差距,明白暴力攘夷會招來禍端,於是主張開放貿易,吸收外國知識,增強國力,他日再行攘夷。而朝廷和幕府,正是這兩種方法論的代表。
  • 這是一個明顯信號,亞阿戰爭的天平正發生偏轉
    不過,位於高加索山脈的兩個山區小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卻爆發了自1994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邊境衝突。這也是1999年印巴卡吉爾衝突以來,全球兩個鄰國之間最大規模的武裝衝突。目前,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已經進入全國動員階段,邊境衝突很有可能會演變為兩國之間的全面戰爭。
  • 鬥破蒼穹:蕭炎和魂殿唯一一次聯手,雖然目的相同,卻各懷鬼胎
    其實這也是蕭炎和摘星老鬼唯一一次合作,雖然目的相同,卻各懷鬼胎。大家好,這裡是小萌醬!自從蕭炎成為鬥尊強者以後,即使見到以前的敵人,也有了一戰實力。即使遇到了摘星老鬼,也能夠穩贏對方。而現在鬥聖遺骨已經復活,面對這麼厲害的敵人,眾人都是壓力巨大。
  • 強勢斡旋,俄羅斯能否為納卡帶來持久和平
    自9月27日起,外高加索國家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進行了歷時45天規模大、烈度強的武裝衝突。11月9日,俄羅斯總統普京、亞美尼亞總理帕希尼揚及亞塞拜然總統阿利耶夫發表聯合聲明,宣布納卡地區的全面停火於11月10日生效,亞、阿保持已經佔領的陣地並交換戰俘,俄維和人員進駐衝突區域。
  • 大國博弈的犧牲品,多舛的土耳其航空工業,設計研發遭受打壓
    但在軍工最關鍵的航空製造業上,土耳其卻要明顯遜色許多,究其原因,"火雞"背後兩大金主的相互博弈,讓土耳其不得不承受"卡脖之痛"。提到土耳其的航空工業,其龍頭企業——土耳其航天工業公司(Turkish Aerospace Industries, Inc.)是最有發言權的。
  • 納卡衝突問題是怎樣形成的,是大國的影響還是亞阿兩國歷史遺留
    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雙方均指責對方違反停火協議,率先發動軍事進攻。納卡又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亞塞拜然方面不斷公布無人機襲擊亞美尼亞的車隊、陣地等打得亞美尼亞毫無還手之力,感覺亞塞拜然就要從亞美尼亞奪取納卡一樣,感覺亞美尼亞要亡國了一樣。
  • 敘總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亞阿衝突的主要煽動者和發起者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日報導,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在接受該社採訪時表示,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是納卡地區新一輪衝突的主要煽動者和發起者。阿薩德還稱,土耳其在納卡地區使用了來自敘利亞和其他國家的恐怖分子。但這些說法均未得到過土耳其承認。
  • 亞阿衝突中,亞塞拜然境內,F-16戰鬥機的最新動向
    雙方地面部隊還沒有正式接觸,亞塞拜然動用無人機摧毀對方的軍事陣地,亞美尼亞採取陣地戰與對方周旋,在一些高地,呈現拉鋸戰,而在接觸線附近爆發的戰鬥中,還有不少炮彈和飛彈飛入對方陣地,納卡首府斯捷潘納克特等多個居民點遭到炮擊,亞阿兩國及不被承認的納卡地區,均有不同程度的傷亡。
  • 納卡衝突背後的大國陰影——小國如何才能擺脫歷史宿命?
    近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在納卡地區再次爆發激烈衝突,引發全球關注。從表面上看,這僅僅是兩國之間的領土糾紛,然而,僅僅是領土糾紛這麼簡單嗎?從地圖上看,這一地區像一個十字路口,往北走是俄羅斯所在的東歐平原,往南走則是阿拉伯半島,西邊是土耳其所在的小亞細亞半島,東邊則是伊朗高原。請記住這幾個名字,俄羅斯、土耳其、伊朗(波斯)、阿拉伯,因為這是一切悲劇的開始。一個民族的血淚史玩吃雞遊戲最怕的就是一開始就降落到敵人堆裡,然後落地成盒。
  • 中東面面觀丨納卡衝突背後地緣政治格局的改變
    2020年11月9日,俄羅斯、亞塞拜然、亞美尼亞三國領導人籤署聯合聲明,宣布自10日起,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地區實現完全停火。該聲明的籤署暫時結束了阿亞雙方為期44天的衝突。雖然戰事告一段落,但納卡衝突背後的地區大國博弈卻從未停止,而博弈也勢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外高加索乃至整個中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
  • 俄土雙方衝突與合作共存,新一輪的博弈即將開始!
    作者:淺陌 審稿:萬裡 隨著經濟全球化,衝突不斷的俄土兩國正加強合作 據媒體報導稱:作為兩個世界大國,俄羅斯和土耳其的關係一直以來都不是很和諧。
  • 亞阿衝突現違禁武器?白磷彈為何能被使用?阿軍隊:不違反國際法
    眾所周知,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常年為爭奪納卡地區爆發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由於雙方火力的不斷增強和大量人員傷亡,許多國家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中國和其他國家都要求亞阿雙方保持停火,而土耳其則卻在另一邊對亞阿衝突進行挑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