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2D塞爾達傳說系列巔峰,《塞爾達傳說:夢見島》,經典又不落俗套
1993年,一款名為《塞爾達傳說:夢見島》的遊戲橫空出世,它憑藉獨立的遊戲劇情,豐富的角色元素和巧妙的關卡設計,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那時玩家們在僅僅只有黑白兩色屏幕的GMAEBOY上玩得不亦樂乎,時間一轉就來到了26年後的今天,該作在26年中經歷了多次的重製與復刻,就在今年《塞爾達傳說:夢見島》推出了全新的重製版,如果有人問我,今年2月份的任天堂直面會上哪款遊戲最能戳中我的內心,那一定是壓軸出現的《塞爾達傳說:《夢見島》。
《夢見島》的故事背景是一個架空世界,它並非屬於塞爾達傳說敘事線,而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劇情,林克在出海時遭遇風暴被捲入了一個名為庫洪林的小島上,玩家們需要在島上收集八件樂器,吹響「甦醒之歌」讓風之魚醒來才可以離開這各小島。在《夢見島》中你無法見到每作都在等待林克拯救的塞爾達公主,取而代之的是一直協助你冒險的瑪林公主和馬裡奧系列的遊戲人物。
按照最初的企劃,《夢見島》原本只是SFC上的名作「眾神的三角力量」的續篇,製作人手冢卓志想將其移植在Game Boy掌機上,但他在開發過程中看到了不一樣的可能性,於是一款名為《塞爾達傳說:夢見島》的遊戲應運而生。很多沒有接觸過2D塞爾達的玩家,第一次看到這款遊戲時八成是被清新可愛的畫風和Q版人物所吸引,但隱藏在精美畫面的背後是任天堂的細心雕琢,切換地圖時的天氣漸變,新加入的塞爾達製造模式又或者是遊戲場景中的互動遊戲,總之,小編認為這些無處不在的細節總會有一個打動你。
與switch上的《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不同,《夢見島》採用了塞爾達系列的2D經典玩法,如果有接觸過眾神力量和縮小帽等等2D塞爾達作品的玩家,可以很快上手這款遊戲。玩家們所操縱的主角林克會在劇情的不斷推動之中獲取裝備,從而衝破迷宮,解開《夢見島》上的所有謎題。
總而言之,在小編看來《塞爾達傳說:夢見島》是一款帶有開放世界元素的,線性敘事類動作冒險遊戲,但是小編相信很多switch玩家的塞爾達啟蒙作品都是《荒野之息》,他們喜歡遊戲中不去拯救公主的林克;喜歡不離不棄的米琺;喜歡桀驁不羈的裡巴爾;喜歡荒野之息中的海拉魯大陸不斷探險,不斷遨遊,但這些元素在《夢見島》中全都不復存在,這就迎來了玩家們的第一個問題,前作的製作水平過高。與《荒野之息》相比,兩作雖同屬一個系列,但遊戲風格卻截然不同,很多荒野之息的玩家拿到《夢見島》都是一頭霧水。
精美,清新的畫面背後隱藏的是十分硬核的解謎玩法,新入坑的玩家需要花很長時間去適應這款真正的迷宮解謎冒險遊戲,如果你可以在不太容易上手的迷宮機制下逐漸適應這款遊戲,那麼恭喜你,小編認為《夢見島》至少可以讓你獲得數十小時以上的遊玩體驗,如果不能,那麼很遺憾,複雜的迷宮和環環相扣的道具獲取機制可能很快就會讓你對這款遊戲失去興趣。
同時《夢見島》還存在著一些無法令玩家們忽視的問題,它雖然繼承了2D塞爾達的優良傳統,將無縫式地圖完美地應用到了遊戲當中,並且在機制上更加出色,做到了無縫銜接。但地圖機制上的改進讓switch機能瞬間爆炸,雖是無縫地圖,但每次你在出入房間和地圖時也會有幾秒鐘的加載,在這幾秒鐘內畫面會出現十分嚴重的掉幀和卡頓情況,主機模式下還好可以忽略,但到了掌機模式上已經影響正常遊玩的地步。
在小編看來《夢見島》仍然是一款不可多得的作品,在所有遊戲廠商都在考慮把遊戲做爽,畫面做到極致的時候,《夢見島》站出來告訴諸位廠商,玩家們其實想要的是一款足夠好玩的遊戲,而不是一款足夠好看卻毫無樂趣的遊戲。遊戲性才是永遠評價一款遊戲最核心的標準!不管怎樣小編認為在遊戲性上這款遊戲做到了完美,你們喜歡嗎?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