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世界乃是唯心淨土
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殊勝美妙,大德說:一人修一人去,萬人修萬人去。因此,學佛人,都嚮往西方極樂淨土。然而,六祖慧能大師卻對淨土宗的念佛法門予以形式上的否定,為什麼呢?
首先,六祖從其提持禪宗的立場出發。當時六祖恰逢大唐盛世,根性猛利的人不少,與禪宗有緣人的人很多,所以六祖大師的說法,契理契機,正應如此。
大師所說的法,內容是唯心淨土,核心是明心見性,即是成就法性淨土,所說把西方極樂世界移到娑婆世界來,讓大眾眼見西方,乃至西方聖賢都可以歸結為自心的清淨智慧、慈悲、方便等,都是依據於此。
其次,六祖大師乃至整個禪宗所倡導的頓悟成佛之道,與淨土宗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的念佛法門,精神實質完全是相通的。
禪宗著重在依憑自力,於言下破除我執而直證心性,所針對的主要是我執微薄、品德高尚、智慧深厚、慈悲心強的上上根機之人。
淨土宗則著重在依憑他力,也就是憑藉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於心心念念憶念阿彌陀佛的當下,即剎那剎那地削弱我執,證得「事」一心念佛三昧,我執現行不起,證得「理」一心念佛三昧與禪宗無別,而直證自心本性。
從修行之果上看,六祖大師即可視為當年在世自在王佛前出家發四十八大願的法藏比丘,他們都是成就了法身佛,部分證得了法性淨土;而依據般若智慧修行無量劫以後的六祖大師,則必定與西方極樂世界說法的阿彌陀佛無二,無二別,成就三身佛徹底圓滿成佛,並以其清淨佛土度化一切眾生。
西方極樂世界有多遠——一念之間
法會之上,韋刺史問道:「弟子常常見到有出家人、在家人念阿彌陀佛,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請問他們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嗎?」
六祖說:世尊當初在舍衛城中,宣說「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往生以度化眾生的經文,裡面分明地說[西方極樂世界]距離娑婆世界不遠。從法相來說,計算裡成則有十萬八千裡,這是指眾生心中的十種惡道、八種邪道,就是說遠。
六祖認為,說西方極樂世界的路途遙遠是針對善根劣弱的眾生說的,說路途不遠是針對證得般若智慧的人說的;人有下根和上智兩種,成佛之法卻沒有兩種,眾生的愚迷和開悟有異,見性成佛有快慢之別。
愚迷中的凡夫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悟了道的聖人修道淨治自心,而創造清淨佛土,所以佛說「隨著自心的修行清淨,就是佛土得以清淨。」
六祖說:惠能給諸位把西方極樂世界於一剎那間移到此地,眼前就能見到,各位想要見西方極樂世界嗎?
大眾都向六祖大師頂禮道:如果在這裡就能見到西方,那何必還要發願往生西方呢?希望大師慈悲,馬上使西方在這裡顯現,讓我們都能看見。
六祖大師說:「大眾!世人自己的肉身是城池,眼、耳、鼻、舌是城門,身體有五識之門,內心有意識之門。自心是土地,心性是國王,國王安居在自心土地上,心性在就是國王在,心性離開就是國王不在,心性在身心就存在,心性離開就是身心毀壞。成佛要向心性中去成,不要向身心外去求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的本質是這樣的
得!六祖說了半天讓大眾見西方極樂世界,不是說六祖能把西方極樂世界像是放電影一樣讓大家看到,而是讓大眾從自己的內心去尋覓。能尋覓的到嗎?
當然能!不過沒有徹悟自心本性的凡夫,是不能的,你沒有「見性」,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在你眼前,你也看不到,你徹悟了自心本性在一切時時處處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畫面。
自心中的慈心悲心是觀世音菩薩,喜心舍心是大勢至菩薩,清淨之心是釋迦摩尼佛,平等正直心是阿彌陀佛。自心的土地上覺悟本性之佛放出大光明,向外照耀六根門戶使之清淨,能破除欲界六層天等;自心本性佛之光向內照耀,就能消除貪嗔痴三毒,感生地獄等惡道的罪業就一下子消滅了。
內心的無明煩惱和外在的三界果報都被清除 如同被光明照耀明徹,當下就與西方極樂世界無有差別。如此修行,就能夠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了。
隨便在哪裡安住 ,都是安樂國土
我們世間眾生愚痴迷惑,沒有徹悟自心本性,不知道自身的法性淨土,所以想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或東方佛國;而徹悟了道的聖人,投生到哪裡都是一樣,所以佛說「隨便在哪裡安住,都是安樂國土」。
我們只要心地沒有種種煩惱,西方極樂世界距離這裡就不遠;如果懷著罪惡之心,念佛想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難以投生。
我們念佛求往生,在心性真如上,本不該有東方、西方之別,也無東方、西方可願可求;西方、東方,無有實體,而又全歸心性。只要我們在修行中,破除一切人、我、法執,而證得根本無分別智,不斷修行,就一定證得種種殊勝之果,到時候想去哪裡都能如願 西方極樂世界也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