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外國專家體驗壯醫針灸療法。 黃樹顯 攝
中新網南寧7月2日電(楊陳 孟娟娟 毛凱亮)「『雲上』直播壯醫特色療法,就像為外國的醫學專家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民族醫藥的窗戶,希望他們由此產生興趣進而推開學習中國民族醫藥之門。」廣西國際壯醫醫院壯醫專家潘明甫副主任醫師2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潘明甫是廣西首批中(壯)醫優秀臨床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壯瑤醫藥治療疑難雜症。自端午節接受廣西本地一家媒體邀請,為8.3萬名網友進行線上壯醫藥文化及養生方法展示後,潘明甫也開啟了與「雲」相伴的工作模式。
圖為潘明甫(右二)向直播網友介紹壯醫療法。 黃樹顯 攝
近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外國專家局)主辦的「中華文化驛站之中醫養生雲上教學」線上直播活動來到廣西國際壯醫醫院,潘明甫也再次完成了一場「特殊」的網絡直播。與首次直播面向普通網友不同,這一次「雲」端的那頭是160餘名來自美國、俄羅斯、韓國、日本、澳大利亞、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印尼、巴基斯坦等十多個國家的外國醫學專家。
「中醫藥、壯瑤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國粹之一,文化歷史悠久,獨具特色;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在現場,潘明甫在翻譯人員的同聲傳譯下,為「雲上」的國際友人先後演示、詳細介紹了壯醫藥線點灸療法、壯醫藥物竹罐療法、壯醫針灸療法等壯醫特色療法的原理和功效。隨後,廣西國際壯醫醫院的護士還現場帶領在邕外國專家代表等學習了結合壯醫三氣同步理論創編而成的壯醫三氣養生操。
160多名外國友人也在「雲上」邊看邊學,感受了獨具魅力的壯醫傳統文化與技法。「這次壯醫療法體驗感很棒,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美國醫學專家傑瑞德當天在現場參與完直播後告訴記者,通過壯醫療法體驗,讓他對中醫壯醫養生文化有了更細緻深入地了解,「以後我會持續關注中醫壯醫文化」。
圖為外國專家學跳壯醫三氣養生操。 黃樹顯 攝
「民族醫藥作為中醫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華,也是少數民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以壯醫為例,由於壯族本身沒有文字,長期以來壯醫僅靠口口相傳,並沒有走入大眾視野。近年來,隨著我國對中醫民族醫的重視,民眾逐漸認識到民族醫藥在治病、養生等方面發揮地重要作用,接受程度與日俱增。」在潘明甫看來,「雲上」交流分享壯醫文化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新穎的交流方式讓更多人藉助信息互聯,更加直觀地了解了中國民族醫藥。
談及此次「雲」直播,潘明甫稱,外國專家具有良好的醫學專業基礎,儘管他們此前對中醫民族醫不甚了解,但通過直播,直觀地看到了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這些療法技法在治病方面立竿見影的效果,成功了勾起了他們的好奇心。「這樣既有利於他們未來更深層次地學習了解中醫藥文化,也有利於推動中醫民族醫藥『走出去』。」
據悉,為加快中醫藥壯瑤醫藥國際合作步伐,打造特色鮮明、面向全國、輻射東協的壯瑤醫高地,2020年5月,廣西官方已印發《關於促進中醫藥壯瑤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將中醫藥壯瑤醫藥納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重要內容,實施中醫藥壯瑤醫藥國際合作專項,鼓勵中醫藥壯瑤醫藥行業「走出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