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執甲,逆風而行。今年的疫情中,全社會都被醫生、護士、疾控部門工作人員等「逆行者」的英雄行為所感動。許多高三考生也立志將來要守護人們的健康。
可是,考生們該選擇大學裡的哪些專業,才能實現自己的願望呢?
今年,廣州日報求學重磅推出的《5分鐘名師教你報專業》欄目,特邀廣東高校名師,為考生推介守護人們健康的專業。
本期推出的是臨床醫學專業。
名師:
郭亞兵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教授、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臟腫瘤中心病區主任
專業掃描:
問: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臨床醫學專業。
郭亞兵:臨床分了很多專業,口腔、婦兒、檢驗、影像等等。臨床醫學,主要指我們說的內科、外科,畢業以後主要是當醫生。臨床醫學中,內科、外科又分得很細,一般是畢業以後,經過相關專業的住院醫生培訓和專科醫生培訓,才能當專科醫生。
問:學生在校期間會學習哪些課程、參加什麼樣的實踐?
郭亞兵:臨床醫學本科一般是5年制。一開始學基礎,包括數、理、化、生、解剖、英語等最基本的知識;接著就進入臨床課的學習,分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中醫基本知識;到第四年進入見習、實習;第五年則完全進入醫院科室,由臨床醫生帶著在不同科室輪轉學習。學醫的過程非常充實,想玩可能都不行。
名師建議:
問: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讀這個專業?
郭亞兵:第一要喜歡這個專業,興趣和喜歡是最好的老師;第二,交流能力要很強,如果不喜歡跟人打交道,以後當醫生就很困難;第三,動手能力要很強,因為需要在危急狀態下去搶救病人;第四,要喜歡挑戰,對未知有興趣,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中,醫生要在什麼都不了解的情況下撲上去,利用自己儲備的知識來處置突發狀況。
學醫是趣味無窮的,要活到老學到老,歡迎有志向的青年來報考臨床醫學。
就業前景:
問:該專業的就業前景如何?畢業後可以從事哪些工作,有什麼發展方向?
郭亞兵:中國的醫生在人群中佔比還比較低,隨著人們生活條件好轉,對健康越來越關注,全科醫生、專科醫生缺口都還很大,是一片「藍海」。
畢業後,學生除了當醫生,還可以做研究、當老師。學習臨床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家裡多了一個健康管理專家。醫生除了為老百姓服務,還可以為家人服務。
名師簡介:
郭亞兵,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肝臟腫瘤中心病區主任、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教授。疫情期間曾擔任廣東援助湖北武漢新冠肺炎防治首批醫療隊隊長。
從事傳染病和肝臟病臨床、教學和科研30餘年,在病毒性肝炎、肝癌、發熱等疾病的診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國內率先利用移動網際網路開展肝癌多學科會診和隨訪。負責或參與國際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30餘項;獲得軍隊和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林霞虹、王婧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高鶴濤、莊小龍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高鶴濤、莊小龍、王婧、林霞虹
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編輯曹景榮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吳婉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