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濱湖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合肥主城區東南,面積1072公頃,其中森林面積799公頃,水域面積263公頃,是安徽省內唯一萬畝城市水網森林。該公園基於2002年形成的人工林,歷時17個月「破繭成蝶」,成為我國首個退耕還林並經生態修復建成的國家級森林公園,至此合肥正式成為全國唯一中心城區擁有2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的城市。
合肥濱湖溼地公園升級為國家森林公園,於2014年4月12日正式掛牌,成為繼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冶父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大蜀山國家森林公園之後,合肥市第四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同時也讓合肥成為全國唯一一個在市區擁有兩座國家森林公園的省會城市
位置境域
合肥濱湖溼地森林公園位於合肥主城區東南,北依甲子河,南達環湖北路,西連巢湖南路,東臨 南淝河,十 五裡河南北貫穿。公園面積1072公頃,其中 森林面積799公頃,水域面積263公頃,是安徽省內唯一萬畝城市水網森林。[2]
地形地貌
合肥濱湖溼地森林公園地處巢湖北岸,地勢西北高,東南和北部低洼,崗少圩多,圩區四周高中間低,為典型的圩湖地區。土質大部分是粉砂土,兼有少部分鐵砂土。
氣候特徵
合肥濱湖溼地森林公園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7度,降雨量近1000毫米,日照2100多個小時。四季分明,氣候溫和、春溫多變、秋高氣爽、梅雨顯著、夏雨集中。春天:冷暖空氣活動頻繁,常導致天氣時晴時雨,乍暖乍寒,複雜多變。夏季:季節最長,天氣炎熱,雨量集中,降水強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節。秋季:季節最短,氣溫下降快,晴好天氣多。冬季:天氣較寒冷,雨雪天氣少,晴朗天氣多。
合肥濱湖溼地森林公園是一處人工退耕還林而成的森林公園, 動物資源相對匱乏,多為林棲型鳥類,如白鷺、 紅嘴鷗、喜鵲等;植物資源多為人工種植。
截至2013年底,合肥濱湖溼地森林公園內有植物達281種,形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系統。其中,森林上層以高大的楊樹為主,輔以水杉、女貞、溼地松等;中層以次生的香樟、桑樹、烏桕等為主;林下由棕櫚、木芙蓉、藤蔓等植被組成。公園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水杉、珙桐、銀杏等珍貴樹種,以及再力花、德國鳶尾、荷花等水生植物。
山水廬州景點
山水廬州位於公園主入口處的廣場上,合肥市行政區劃圖鑲嵌在廣場中央,其中巢湖位置鋪設草坪,並栽植香樟、樸樹、皂角三棵大樹,象徵巢湖三島,巨型山水石聳立於廣場西北。整座廣場以天地森林為紙張,配以石山流瀑,構成一幅山水廬州優美畫卷。
合肥濱湖溼地森林公園植被
森林小火車
森林小火車作為觀光項目,線路長約6公裡,途經5個車站,因機車動力擬採用柴油為燃料的仿真蒸汽火車,運行速度10公裡以下。
櫻花谷景區
櫻花谷是合肥濱湖溼地森林公園的一處景觀,由3000餘株櫻花構成。2014年4月,公園推出「賞櫻禮讚」活動,以「櫻花彩林」為天然大背景,以琴、棋、書、畫為四大主表現形式,分別開展「賞櫻撫琴」、「棋樂無窮」、「書伴櫻語」、「墨中櫻姿」四大互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