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小禽人 新禽況【數說禽事】——用數據剖析禽業現狀和發展趨勢。
2020年1月以來,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發展,全國多地相繼採取了關閉活禽市場、封城封路、延遲復工等防控措施。家禽再次被無辜牽連,億萬家禽面臨著「餵不飽,銷不掉」的困境,行業損失慘重!據新牧網新禽況粗略統計,本次日出欄4600萬隻的家禽業,損失將達到百億元以上,亟需拯救。
日出欄4650萬隻肉禽
得益於2019年的好行情,家禽產業增產十分明顯。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的數據,2019年我國商品代白羽肉雞、水禽出欄量約為44億隻、42億隻,同比增加約5億隻、13億隻,增幅分別達到12.8%,44.8%。按每天平均,日出欄數量分別約為1200萬隻、1150萬隻。鴿子2019年出欄約為7億隻,增幅有限。
國雞方面據新禽況統計,2019年年出欄預計為49億隻左右,同比增加10億隻,增幅為25%。按每天平均,日出欄量約為1340萬隻。蛋雞和817肉雜雞的數據因各方統計數據略有不同,淘汰蛋雞約為11億隻。817肉雜雞的出欄量15億-20億隻之間,取平均值18億隻左右,同比增加6億隻以上,增幅在50%以上,日平均出欄量約為500萬隻。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數據,2019年在產蛋雞存欄基本在11億隻左右,雞蛋產量預計為1815萬噸,同比變化幅度不大。據此推算,平均日產蛋4.97萬噸,日產蛋約10億枚。綜上,2019年我國肉禽(國雞、白雞、817、水禽、淘汰蛋雞、肉鴿等)共計約170億隻,日平均出欄量在4650萬隻左右,出苗量在5000萬隻左右(成活率90%計算)。在豬肉供應緊缺的情況下,家禽業的增產有力保障了我國居民肉類消費的供應,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肉價。
國雞和水禽最高日虧損可達60億元
1月中旬新冠肺炎引起國家和社會的高度重視以來,各地陸續採取了關閉活禽市場,封路封城的措施,致使大量的活禽的運輸和生產被動受到影響。據南方+、新京報、新禽況等媒體報導,不少省份的活禽產品面臨「飼料進不來,活禽出不去」的局面,面對飼料緊缺、產品不給賣的問題,很多養殖場(戶)不得不活埋雞鴨,減少損失。
此次受影響最大的是產能劇增的國雞和水禽產業,因為主要產品形式是活禽產品,銷量被封提前引發並加劇了產能過剩帶來的危機,飼料短缺又讓飢餓的家禽被迫銷毀處理,兩頭封鎖帶來的壓力最大。國雞2019年日均出欄為1340萬隻,水禽日出欄為1150萬隻,考慮到均在2019年下半年產能激增,2020年1月下旬的日均出欄量或超過1500萬隻,兩者共計約3000萬隻。據新禽況了解,兩廣是國雞的主要產地,相對北方封路封城還沒那麼嚴格。但即便如此,也有相當一部分的雞苗、肉雞被埋銷毀。
2020年1月中下旬國雞滯銷量
2020年1月中下旬出欄國雞價格下跌幅度
據新禽況截至2月2日對44家國雞規模化養殖企業的調研分析估算,2020年1月中下旬,廣東預計有超2千萬肉雞滯銷,價格同比下跌50%。廣西預計有超3千萬肉雞滯銷,價格同比下跌40%以上。事實上,更多的肉雞是無路可銷。兩廣一些靠近城鎮的養殖場則以100元10隻的低價賤賣,正常情況下每隻可賣30元以上,一隻雞鴨虧損20元以上。但全國其他不少地方因進出無門賣雞鴨而無出路,開啟了活埋雞鴨的無奈之舉,新禽況粗略估算整個行業一天的損失最高可超過60億元,很多企業資金鍊緊張。
低價處理售賣成雞
11億隻蛋雞面臨飼料不足
蛋雞行業的淘汰蛋雞與國雞情況類似,正常情況下每天淘汰的300多萬隻的淘汰蛋雞的最終去路可能是銷毀。部分地區在產蛋雞因為飼料短缺導致提前淘汰和銷毀,雞蛋運輸和收購價低的問題也普遍存在。
無料無奈處理蛋雞
據悉全國在產蛋雞的存欄超過11億隻,主產區集中在湖北、河南、山東、河北等北方封路較為嚴重的地區,因飼料短缺而處理淘汰銷毀的蛋雞數量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僅僅因飢餓被迫銷毀10%,也有1億多隻的蛋雞消失!此外,蛋雞是一個長周期、高投入的產業,一隻蛋雞的全程成本在100元左右,一天消耗飼料半斤,產蛋前的養殖成本約30元。一年穩定產蛋,正常行情下扣除所有成本的利潤在10元左右,但如果中途淘汰,後續產蛋收益大大減少,而前期養殖的飼料成本無法有效抵扣,造成的損失將遠超過10元,資金鍊將出現大問題。
而白羽肉雞和817由於屠宰配套較好,可以屠宰冷藏減少損失,面臨的問題是飼料短缺,且生產周期較短,損失較國雞和水禽少。
數以億隻的禽苗已被銷毀
據前面粗略計算,每天有5000萬隻禽苗(國雞1500萬隻、水禽1200萬隻、白雞1300萬隻)待銷售。因對於當前因飼料供應和市場運輸情況,不少養殖戶對今後2個月的養殖持悲觀態度,停止後續養殖計劃,不採購禽苗,種雞場大量的禽苗被迫處理,尤其是國雞產業。
作為全國最大的國雞種雞的廣東廣西地區,佔國雞4500萬套父母代種雞的7成,大量的雞苗也在處理。據新禽況調研,1月中下旬預計,廣東有6000多萬羽雞苗滯銷,廣西預計5460萬羽雞苗滯銷,近5000萬羽雞苗被填埋銷毀。全國範圍內,已有超過一億隻的雞苗被處理。
某地處理雞苗視頻
作為全國最大的禽苗市場——廣州竹料禽苗市場,年銷售各類禽苗10億隻以上,內部人士透露,2月份開始每天都要倒兩百萬隻以上雞苗。
家禽業如何和應對當下困境?
當前我國肉類供應仍處於偏緊狀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649萬噸,比上年下降10.2%。其中,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禽肉產量2239萬噸,增長12.3%。2019年由於非洲豬瘟中國豬料下降了35%。豬和雞作為我國肉類供應的兩大主要來源。2019年生豬產能受非洲豬瘟的影響大幅下降,家禽在保障肉類供應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保障未來畜禽肉食產品的供應?
一、專家和權威機構已經認定新型冠狀病毒與家禽沒有什麼直接關係,所以各級政府在制訂防控措施時儘量不要把家禽扯上去;
二、某些權威專家把雞鴨說成是野生動物,不要多與家禽接觸的說法是錯誤的,會誤導政府和部門出臺妨礙和傷害家禽產業的政策,直接損害全國幾千萬養雞人的經濟利益;
三、家禽在非洲豬瘟影響生豬減少期間國家已經號召把家禽作為豬肉替代產品大力發展並取得成效,如果現在禁運關閉活禽交易市場,必將嚴重影響家禽產品的銷售量,影響全國幾千萬養雞人的生計。要求政府機關加強活禽交易管理對上市的活禽,檢驗檢疫合格的應該允許上巿充足國家菜藍子工程正常運行。回到落實活禽經營市場「1110」制度的正確軌道上來,正常開放禽苗交易市場、肉雞批發和零售市場,恢復家禽正常生產銷售秩序,挽救家禽養殖行業,給家禽養殖企業和養殖戶一條活路。
家禽養殖企業如何做?
行業人士表示,要儘快儘量將存欄肉雞、肉鴨賣出去,減少超期飼養增加成本增加虧損,儘量減少活禽銷售並積極推行自己屠宰冷凍保鮮儲存擇機出售。
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合理制定長期計劃,種禽企業目前要適當減量,(目前許多企業已主動減產,幅度大約20%到50%)。
在處理雞苗和肉雞時,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對當下存欄家禽做好免疫工作。
行業協會要做好引導和溝通工作,為企業和養戶發聲。
玉林市水產畜牧業協會會長龐宏志提醒大家,在防控工作中,一定要樹立信心,科學防控,既做好行業防控也要做好個人的嚴密防控,家禽行業經歷了多次禽流感風波都過去了,這次新病毒涉及家禽的一點風浪,應該能挺得過去,現在千萬要注意防控禽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