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動態】重二社區:黏土餃子,捏出不一樣的冬至

2020-12-22 澎湃新聞

【社區動態】重二社區:黏土餃子,捏出不一樣的冬至

2020-12-21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冬至吃餃子

冬至俗稱冬節、常至節等,屬於中國二十四節氣,兼具自然和人文兩大內涵,因此冬至要吃餃子也屬於獨特的節令食文化。在冬至這個時期吃餃子是盼團圓的意思,取平安團圓之意,也含有希望早日歸來之意。

為迎接我國傳統佳節冬至的到來,讓社區的孩子們更貼近生活,了解生活,以及傳承傳統文化,12月20日下午,重二社區聯合轄區澗賢商家「大樹藝術館」開展「DIY創意粘土親子課堂——冬至特別活動」。

活動中,來自大樹藝術館的影子,芒果等4位老師,以冬至為主題,帶領小朋友發動想像力通過畫盤子捏餃子手工作品,分別為餃子做了盤子和底板。老師首先詳細介紹著黏土餃子製作過程:將自己喜歡的黏土顏色放入皮中央,然後先捏中央,再捏兩邊,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擠一下,最後將餃子擺在一次性盤子上。隨後小朋友們在志願者以及爸爸媽媽的齊心協力下一起做出完美的餃子。通過黏土粘貼和底盤製作步驟,孩子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通過開展「DIY創意粘土」親子課堂,讓孩子們了解了餃子的由來等傳統文化,產生製作餃子的興趣。孩子們在勞動中體驗著快樂,並且在親子互動中增進了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互動。手工活動讓大朋友小朋友都樂在其中,津津有味投入其中,最後的成品也為他們帶來了極大的成就感,營造了熱鬧、快樂的節日氛圍。

來源:重二社區

編輯:鄭重

審核 :閆亮

籤發:張曉莉

掃碼或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魅力澗西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社區動態】重二社區:黏土餃子,捏出不一樣的冬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線上創意包餃子 線下鄰裡送餃子 冬至溫情暖社區
    在冬至來臨之際,為提高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增強居民自我參與意識,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張掖路街道曹家廳社區攜手蘭州幸福裡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邀請社區居民一起線上線下過冬至。通過線上創意餃子比拼大賽、線下為轄區居民送餃子相結合的方式,增強社區居民的幸福感,增進了鄰裡間的感情,營造出溫暖社區的新文明風尚。線上充滿創意的花式餃子你喜歡哪一款?「看,我的五色營養水餃來了。
  • 賀蘭縣各社區開展豐富多彩的冬至節日主題活動!
    上午10點,隨著一聲令下,緊張的冬至包餃子比賽正式開始,參賽組成員分工協作,個個動作嫻熟,一手拿起餃子皮,一手填餡,雙手合攏一捏,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就成型了。一雙雙靈巧的手把濃濃的冬至情通通包進了圓鼓鼓的餃子裡。
  • 達活泉街道信達社區開展「溫暖冬至,愛在社區」冬至主題活動
    冬至是我國傳統24節氣之一,冬至吃餃子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為了讓社區居民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大家一起度過一個歡樂的冬至,也讓人們品嘗到熱騰騰的餃子,感受到冬日裡的溫暖。2020年12月20日,信達社區攜手家樂園購物超市開展「溫暖冬至,愛在社區」冬至包餃子活動。
  • 五泉街道——冬至,為社區居民端上一盤熱騰騰的餃子
    12月16日上午,一盤盤熱騰騰的餃子端上了五泉街道下屬各社區活動室的餐桌,老黨員、低保戶、轄區一線幹部職工一邊品嘗美味,一邊聊著家常,與社區工作人員提前過起了冬至節。「我們早上8點就來了,和平新村社區、蘭山村社區和五泉村社區的幹部們分工合作,有的洗菜切肉,有的拌餡兒,有的和面,已經包了2000多個餃子了。」
  • 琅琊區鳳凰社區開展「相約冬至、『餃』你快樂」餃子宴活動
    「相約冬至、『餃』你快樂」餃子宴活動
  • 南院門社區居民高高興興提著冬至餃子回家 西安之聲
    西安之聲(文圖/編輯趙會新)今天下午,西安市碑林區南院門街道南院門社區邀請十餘位居民來社區聊天,暢談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裡,社區和居民緊密團結共同聯防聯控打勝疫情戰的親身經歷。社區黨支部書記賈鵬說「回望2020年有許多值得回憶的人和事,充分體現了團結就是力量的信念,現在我們依然不能放鬆抗疫的力度,出門還要戴口罩、儘量不要聚集,常通風勤洗手,把以預防為主的方針牢固樹立腦海裡。」居民圍繞賈書記提出話題談了個人感受,他們說「對待疫情我們不能絲毫鬆懈,提高警惕預防為主,戴口罩、少聚集、不造謠、不傳謠、不信謠。」
  • 【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橋社區「親子行 餃餃樂」青少年包餃子活動
    12月21日,大橋社區聯合檸檬樹美術教育共同舉辦了「親子行 餃餃樂」青少年包餃子主題活動,孩子們與家長一起樂享著這寒冷又溫馨的冬日時光。 黨員志願者陳老師給家長和孩子們講述了關於冬至的故事以及由來,孩子們認識了我國傳統的冬至節,了解了冬至節的習俗!陳老師為大家展示了餃子製作的原料、工具及製作方法。
  • 「冬至幸福至 包餃包團圓」團市委組織社區主題志願活動
    近日,團市委到雙泊社區舉辦「冬至幸福至 包餃包團圓」主題志願活動,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幹部隊伍作風改進,創新推動駐區共建。  活動中,團市委邀請威海技師學院專業面點老師到雙泊社區教授居民如何製作花樣餃子、手捏兔子等。
  • 包餃子 慶冬至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申亮 文/圖吳家園社區為孤寡老人送上熱餃子蘭州晚報訊 12月21日,建蘭路街道吳家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召集社區志願者,組織開展「溫暖冬至節」迎冬至包餃子志願者活動。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申亮通訊員 雷環張蘇灘社區、南河社區包餃子過冬至蘭州晚報訊 12月21日,城關區雁南街道張蘇灘社區、南河社區聯合共駐共建單位民盟甘肅省委、民盟蘭州市委幹部職工志願者50餘人一起包餃子,並邀請轄區困難群眾
  • 「冬至」暖陽開啟「數九」 老字號捧出熱騰騰的餃子
    「冬至」暖陽開啟「數九」 老字號捧出熱騰騰的餃子2020/12/21 15:22:15 來源:北京晚報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冬至節氣,石景山區八角街道50餘名社區居民進行包餃子、寫「福」字等活動。今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
  • 今日18時02分「冬至」 忙碌的你別忘了吃餃子
    這是因為從「冬至」開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熱量要比吸收的熱量多,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降至最少,天氣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說。民間認為,「氣始於『冬至』」,所以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
  • 冬至日吃餃子穿唐裝 武漢軍山街龍湖社區為老人送溫暖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陳泉 通訊員曹悅)12月21日,武漢軍山街龍湖社區舉行「老有安康,愛在龍湖」活動。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一起為社區高齡老人、環衛工人送上熱氣騰騰的水餃,共同迎接冬至日。包水餃現場。
  • 蘭州高新區:傳承傳統文化 冬至送溫暖進社區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22日電 21日,蘭州高新創業置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黨支部及工會聯合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業服務中心黨支部、蘭州高新區南面灘社區開展了「情暖冬至,傳承中華傳統文化,送溫暖進社區活動」主題黨日活動,三家單位的黨員幹部、工作人員及社區志願者在傳承民俗文化的同時,也為社區困難家庭和孤寡老人送上冬日裡的溫暖。
  • 情暖冬至,愛在樂璟——樂璟生活社區積極踐行企業責任
    為了讓社區住客離家在外也能感受到暖意融融的節日氛圍,同時增進勞動者家園的鄰裡交流,國內領先的企業住宿服務品牌——樂璟生活社區,特在冬至來臨之際,攜全國門店聯合舉辦「冬至家宴」為主題的社區鄰裡活動,邀請社區勞動者們一起包餃子、吃湯圓、喝冬釀酒,共同品味節日溫馨。
  • 包餃子 連情誼 送溫暖 燕莊花園社區溫馨和諧一家親
    在冬至來臨之際,為了讓居民過一個和諧溫馨的傳統節日,12月16日上午,未來路街道燕莊花園社區聯合金水區科普大學燕莊花園分校,邀請社區居民、物業員工、企業員工開展了「包餃子、連情誼、送溫暖」活動。
  • ...快樂手工——河西區大營門街三義大廈社區開展黏土手工製作活動
    為培養轄區未成年人廣泛的興趣愛好,激發未成年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10月27日下午,三義大廈社區開展黏土手工製作活動,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出可愛的粘土創意手工圖,社區十五名青少年參加。志願者為孩子們展示黏土習作活動開始,志願者老師早早就準備好了活動所需的粘土、顏料、墊板等材料。志願者老師首先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並詳細講解了製作黏土手工的方法。詳細的講解過後孩子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動手製作了,個個都是心靈手巧,通過一步一步地揉、捏、搓、貼等動作把超輕粘土塑造成型,想像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
  • 「愛在冬至 幸福家園」雙合成西峪社區食堂迎來首批「顧客」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時節,伴隨著凜冽的寒風,大地蕭瑟,落葉飄零,但雙合成娘家廚坊西峪社區食堂內卻冬陽溫煦,笑聲盈盈。為了讓轄區內孤寡老人孤身不孤單,頤享晚年,西峪社區聯合雙合成娘家廚坊西峪社區食堂,共同邀請轄區內「三無」老人、失獨家庭老人、歸僑僑眷老人與員工一起包餃子,話家常,享親情,共度冬至佳節。
  • 石家莊橋西區開展「弘揚民俗文化,迎冬至包餃子」活動
    冬至即將到來,包餃子是中國人的傳統民俗,為弘揚民俗文化,拉近社區與居民之間的距離。近日,石家莊橋西區各街道開展「弘揚民俗文化,迎冬至包餃子」活動。中山街道為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2月15日,中山街道南小街社區邀請特扶家庭開展「情滿冬至『餃』動特服」活動。活動開始前,社區志願者將餃子餡、餃子皮送到活動室內並擺放好,迎接居民的到來。
  • 諸暨姑娘用黏土手工捏出永生多肉
    在諸暨「大美匠心:工藝美術作品邀請展」上,一盆盆真假難辨的「多肉」成了現場的明星展品,想不到,「扁葉福娘」「黛比」「石蓮花」「蔓蓮」「虹之玉」等等各個品種的多肉盆栽,竟然都是用黏土手工捏出來的。製作黏土多肉的姑娘名叫李煜,她的真實身份其實是諸暨城區一家老字號餃子館的「二當家」。在她的餃子館裡,不僅有好吃的餃子,還有琳琅滿目的黏土工藝品。
  • 河口區六合街道河輝社區開展「過冬至、迎新年,油地共榮一家親」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卉 東營報導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為迎接溫馨的冬至,12月21日,六合街道河輝社區開展「過冬至、迎新年,油地共榮一家親」活動。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