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冬至」為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關鍵時刻,陰氣衰,陽氣起,地下的泉水開始萌動,是冬去春來的標誌。但在天文意義上,「冬至」卻表示嚴冬應時而至。這是因為從「冬至」開始,北半球地面散失的熱量要比吸收的熱量多,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降至最少,天氣最冷,所以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冷在三九」之說。
民間認為,「氣始於『冬至』」,所以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冬至』補一補,一年精氣足。」 據新華社
愛在冬至 暖在三灣
(記者 武建玲 通訊員 吳勤勤 王娜 文/圖)「妞,我今天在社區吃餃子,有韭菜雞蛋餡的還有肉餡的……」12月18日中午,家住上街區濟源路街道三灣街社區的獨居老人黃先生一邊吃著熱騰騰的餃子,一邊給在外地工作的孩子打電話。
冬至來臨前夕,三灣街社區決定在12月18日上午開展「愛在冬至 暖在三灣」包餃子活動。在該社區區域化黨建群裡看到有關信息後,上街區委組織部、區編辦、區園林中心、區工會、區婦聯、區幼兒園、濟源路派出所等黨建聯建單位的志願者踴躍報名參加。18日一早,大家準備好肉餡、韭菜,社區黨群服務大廳幾張長桌首尾相連擺在一起。部分獨居空巢老人也受邀到社區一起包餃子。活動現場,大家有的和面,有的拌餡,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很快,桌子上擺滿了包好的餃子。
熱騰騰的餃子出鍋後,志願者把第一碗餃子先送到住在三灣街社區十四小區的百歲老人崔素雲手裡。崔素雲老人開心地說:「又要過冬至了,你們年年都沒有忘了我……」各聯建單位黨員志願者還把煮好的餃子分送到轄區部分高齡獨居、空巢老人家中,讓他們感受到節日氣氛和社區的關愛。
寒冬相聚 情滿心頭
(記者 欒月琳 通訊員 徐迎迎 文/圖)在冬至來臨之際,為了讓社區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12月19日上午,惠濟區迎賓路街道香山社區聯合建業花園裡物業開展「情暖冬至 愛在社區」迎冬至包餃子活動。
社區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給社區居民提供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拉近鄰裡關係,營造節日氛圍。接著便是緊張的包餃子環節了,在包餃子前大家洗好手,戴好口罩、手套,做好衛生工作。在包餃子過程中大家可謂是各顯神通,數量龐大的餡和皮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很快就包完了。這邊包餃子的居民包得熱火朝天,另一邊煮餃子的工作人員也沒閒著,兩口鍋同時煮餃子,很快就為大家端上來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大家一邊吃餃子,一邊聊天,共同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大家聚在一起包餃子很開心,平時自己在家一個人包餃子吃感覺就是填飽肚子,在一起包反而更熱鬧!」社區居民黃阿姨開心地說道。
愛滿胡溝 溫情冬至
(記者 黨賀喜 通訊員 宋志龍 文/圖)昨日,金水區玖久社工嵩縣三區項目組聯合河南省中醫院21世紀門診部的志願者前往嵩縣胡溝合一小學開展「愛滿胡溝,溫情冬至」冬至日主題活動及口腔保健知識講座。
志願者分工明確,你和面,我擀皮,她包餃子,有序進行,一刻不停,只為學生放學就能吃到熱騰騰的愛心餃子。餃子包好,也到了學生放學的時間。一時間,學校老師和校長也加入下餃子隊伍,燒水、下餃子、盛餃子、分餃子,看到孩子們大口大口開心地吃著熱騰騰的餃子,工作人員的心裡暖洋洋的。
熱騰騰的餃子送到老黨員家
(記者 劉玉娟 通訊員 王蘭 文/圖)12月18日上午,亞星社區黨總支聯合亞星盛世物業開展「巧手包餃子 溫情暖鄰裡」活動。
當日上午9時,社區居民陸續趕到社區,工作人員也提前準備好餡料、麵粉等。大家配合默契,有的和面、有的拌餡、有的擀皮、有的包餃子……一排排包好的餃子就被擺在了桌子上,社區工作人員現場煮餃子,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出鍋了。隨後,社區工作人員還把煮好的餃子送到了老黨員的家中,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
冬至送溫暖 情系環衛工
(記者 張倩 劉玉娟 通訊員 劉紫瑜)俗話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12月21日是我國傳統節氣冬至,為了表達對環衛工人的關心與關愛,鄭州市快速公交二車隊公交車長12月20日邀請電廠路附近15位環衛工人包花樣餃子,提前過冬至。
早上5點,B1路車長周朝霞與李曉玲兩人提前開始準備工作。車長周朝霞提前一天就買好了10斤羊肉、10斤大蔥以及其他輔料。車長李曉玲把胡蘿蔔、南瓜、菠菜榨成三種顏色的汁,用這些營養的蔬菜汁來和面。車長周朝霞說:「我們每天跑車都能夠看到環衛工人已經早早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不畏嚴寒酷暑,日復一日。是他們讓我們的城市更加乾淨、整潔。所以我們想邀請他們來吃花樣的羊肉餃子,感謝他們辛苦的勞動付出。」
同時,鄭州快速公交黨員志願者們還在隴海路工人路BRT站臺,開展「冬至送水餃 溫暖整個冬」暖冬活動。20日天色初亮,志願者們就早早來到站臺,準備了100多包水餃,遞到被邀請來的每一位環衛工人的手中。
餃子系溫情 社區一家親
(記者 劉偉平 通訊員 郭文雅)為豐富居民群眾業餘生活,增進溫馨鄰裡情,昨日,二七區嵩山路街道雅居社區黨支部聯合社區愛馨老年人普惠照料中心共同開展了「巧手包餃子,愛心暖鄰裡」志願活動。
一大早,社區工作人員、黨員志願者和居民群眾以及孩子們就來到活動現場,大家一邊切菜、拌餡兒、包餃子,一邊嘮家常、敘鄰裡情,有說有笑、其樂融融,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歡樂氣息。孩子們也在大人的指導下開始學包餃子,有的負責壓麵團、有的負責擀麵皮,還有的負責填餡兒,有模有樣。在歡聲笑語中、在巧手翻飛間,一個個色鮮味美、皮薄餡大的餃子躍然盤上,令人垂涎三尺。
「每年冬至大家一起熱熱鬧鬧包餃子,比一個人在家包有意思多了,都說親手包的餃子香,左鄰右舍在一起包的餃子更香。」80多歲的董大爺說道。大家端著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去走訪看望轄區孤寡老人與困難戶,共同度過一個溫馨的傳統節日。
「這個熱餃子吃出家的味道」
(記者 鄭磊)「吃餃子嘍,志願者請我們吃餃子,快趁熱拿碗盛去。」昨日中午,索凌路宏康路一建築工地熱鬧非凡,冬至到來,鄭州公交二公司發起「愛心溫暖冬至 情誼陪您過節」冬至暖冬行活動,當天為建築工人帶來200多斤新鮮餃子。
冬日寒風難擋,但在工地現場卻如同過年一般,搭起了灶,放上了煮餃子的大鍋,鄭州公交二公司蘇師傅黨員志願者變身「廚師」,便開始熱火朝天地忙了起來,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餃子便出鍋了,農民工兄弟排隊領取,吃到了剛出鍋帶著濃濃情意的餃子。一位來自河北的建築工人邊吃邊說:「每年冬至都是在工地度過,今年吃上了現煮的餃子,這熱餃子吃著就是好吃有家的味道。」
「農民工是城市的建築師,他們與子女和家人分隔兩地,逢年過節經常一個人度過,他們更需要情感和心理上的關心。」鄭州公交二公司五車隊副書記毛文琴表示,開展冬至暖冬行活動,就是想讓這些戶外工作者,能提前吃上冬至的餃子,讓他們雖身處異鄉,卻勝似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