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結局會不一樣嗎?他那麼偏愛黛玉,怎麼捨得讓黛玉含淚而亡

2020-12-24 祭2077

如果曹先生完完整整地寫完《紅樓夢》,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畢竟……曹先生那麼偏愛黛玉,怎麼捨得讓黛玉含淚而亡?

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姣襲一身之病;閒靜如姣花照水;形動如弱柳扶風。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絕代容資,曹先生對黛玉的出場是絕對性偏愛的。

單是容貌,黛玉已是曹先生筆下偏愛的寵兒,黛玉的才華更是一騎絕塵。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葬花詞》哀哀婉婉的清調,莫名為這位驚才絕世的人兒悲傷。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詠白海棠》

《桃花行》,《問菊》,《秋窗風雨夕》,《五美吟》,《哭花陰》等等,哪一首不是才情四溢?曹先生偏愛黛玉,後人亦偏愛黛玉,黛玉含淚而亡是多少人放不下的心結?

她性情孤高,才情之高,為十二金釵之冠。

可是,在林姑娘生日當天,那些平日裡待她好的人卻都瞞著她寶玉和寶釵的婚事。焚燒舊稿,淚盡而逝,她從家裡帶來的丫鬟竟也一同欺瞞她,唯有紫鵑真心待她。

一邊是迎新嫁取的喜慶場面,另一邊是孤苦、病痛的黛玉在瀟湘館煎熬,兩相對比,令人不願接受林姑娘悲慘的結局。

曹先生在前文的確鋪墊過木石前盟沒有好的結局,絳珠仙子終歸是要償還神瑛侍者一世的眼淚,可是啊,結局不會是那般令人無法接受。

香魂一屢隨風散,愁緒三更入夢遙,黛玉氣絕,正是寶玉娶寶釵的那個時辰。當隱隱約約音樂伴隨著黛玉的魂魄逝去的時候,大觀園惟有竹捎風動、悽清的月影默默相送,這份悽涼和冷淡,竟真箇應了當初黛玉與湘雲在中秋夜裡所吟的對子了,悽悽慘慘戚戚。

黛玉,清高傲慢,不願與俗世同流合汙,在賈母的眼中,這個可憐的女孩兒終歸與家族利益背道而馳,寶釵雖為庶出,可是她聰慧,圓滑處世,能輕易取得所有人的歡心,對寶玉的「勸解」恰巧滿足了長輩的期望,王熙鳳的「調包計」贏得所有人的贊同,唯獨忽略了黛玉一人的感受。

質本潔來還潔去,一杯淨土掩風流,一語成畿。賈母疼愛黛玉是真的,可不懂黛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也是真的,寶玉與黛玉的愛情也是真的,可他們最終敗給了封建勢力也是真的。

曹先生偏愛黛玉,他可捨得黛玉那麼絕望地死去?元妃逝去是必然線索,賈府落敗是必然,如若黛玉沒有早早離開,她和寶玉也斷不會有好的結局,她嬌弱得像一株花,經不起大風大浪。

可是,如果故事一直由曹先生來寫,黛玉怎麼可能死的那麼悽清?《紅樓夢》中黛玉的死太過戲劇化了,心愛的人在自己的生日當天大婚,落得淚盡而亡。實在戲劇化過頭了。

如若《紅樓夢》皆由曹先生執筆完成,林妹妹該是清高淡雅去的,而不是「寶玉,你好……」氣絕身亡。

多病纖弱,寄人籬下,心思細膩,蔑視權貴,不掩鋒芒,不順從時代價值觀,即使與寶玉互為知己,互相深愛,卻不得善終。

曹先生筆下的黛玉,是一位詩化了的才女,博覽群書,才學淵博;是一位看透世態的「叛逆者」,孤僻清高,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和那個時代格格不入。

如果曹先生完完整整地寫完《紅樓夢》,結局會不會不一樣呢?畢竟……曹先生那麼偏愛黛玉,怎麼捨得讓黛玉含淚而亡?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將致歉刪除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之林黛玉
    這些年來,讀紅樓的人不見多,說黛玉的卻不見少。常在現實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事情:看著一個個哭的梨花 帶雨的姑娘,總有人要嘲諷上一句:「這人怎麼和林黛玉一 樣。」我思來想去沒法理解,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林黛玉成 了個貶義詞?
  • 《紅樓夢》:心狠手辣的王熙鳳,為何對黛玉如此的好
    在《紅樓夢》裡,王熙鳳給我們的感覺大多是狠毒和心機,比如她弄權鐵檻寺,間接害死金哥哥守備之子;比如她毒設相思局,直接害死賈瑞;但這樣一個人,卻對林黛玉格外的好,這是為什麼呢?在小白看來,或許有這三個原因。第一:林黛玉孤身一人入住賈府,王熙鳳的善良讓她不自然的對她格外的照顧。
  • 《紅樓夢》送宮花時,黛玉玩九連環的細節是閒筆嗎?
    那麼周姐姐打斷惜春的和小尼姑之間的遊戲,那不正好就打斷了惜春以後要做姑子的她喜歡的道路了嗎?那麼賈府還要感謝周姐姐是吧,而惜春後來的道路並沒有因為周姐姐的打斷她和道姑之間的遊戲而改變對吧,那麼周姐姐打斷黛玉和寶玉之間的九連環遊戲就是打斷他們的未來,是不是就是子虛烏有的設想,你可以聯繫到卓文君的詩詞九連環從中折斷這一句看到寶玉和黛玉也在玩九連環,因此可能也有未來將會折斷來預示寶玉和黛玉將來的愛情會夭折的聯想,但不是周姐姐突然到來打斷了他們的遊戲就預示了將來黛玉和寶玉會有不幸的遭遇在等待著他們
  • 腦洞大開的「紅樓夢」遊戲!由你來決定林黛玉的結局!這廂有請→
    腦洞大開的「紅樓夢」遊戲!由你來決定林黛玉的結局!真的是這樣嗎?舉個例子,「光碟行動」就是憲法的具體體現。我國《憲法》明確規定:「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也就是說,浪費糧食是一種違法行為。
  • 《紅樓夢》之林黛玉,人間渡劫的聖潔靈魂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紅樓夢》是一首女性的讚歌與悲歌,曹雪芹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塑造了眾多美好的女性形象,對於林黛玉更是偏愛有加、不吝讚美——「世外仙姝」、「絳珠仙子」、「瀟湘妃子」,美倫美煥的封號頭街數不勝數,足見作者的喜愛之情。
  • 紅樓夢:難怪黛玉會自卑,看她家遭遇了什麼事?
    那麼黛玉為何會自卑?她不是巡鹽御史的女兒嗎?林如海只有她這一個獨生女,想必這些年也積攢了不少財富,那林黛玉可是唯一的繼承人,她有什麼可自卑的?黛玉的境遇一言難盡,實際上,黛玉是個窮光蛋,一無所有。再者,黛玉已經失去母親,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怎忍心再讓女兒遠離父親?那這孩子不徹底成了孤兒嗎?雖然正妻賈敏已經死了,但林如海還有幾房姨娘,並非是一個鰥夫扶養獨女。再說了,黛玉身邊還有奶娘和丫鬟,也沒必要讓林如海親力親為扶養女兒,又有什麼不方便的?
  • 黛玉黛玉奈若何
    首先,是她的身世——6、7歲母親早亡,11歲父親去世,尚處於童年時期,卻失去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如果她是脆弱的,那麼怎麼能承受的住這麼大的打擊?其次,是她的經歷——10歲時便住進了顯赫高貴而又規矩眾多的賈府,雖說有外祖母老祖宗的照料,但是對於一個出生於書香門第的小孩子來說,一切都是陌生的,甚至會感到害怕,而且自父親去世後,便常住賈府,這完完全全是寄人籬下的開始!
  • 《紅樓夢》中湘雲把黛玉比作戲子,林黛玉為何氣寶玉
    真正令黛玉生氣的是賈寶玉摻和進來,他給史湘雲使眼色,黛玉她知道寶玉是好心,但她還是很生氣,這裡面包含了三個原因,都是戀愛中小兒女的心思。黛玉一氣寶玉不懂她,和那些誤會她小性兒的人一樣:以為她容不下這個玩笑,以為她會生氣。
  • 《紅樓夢》中黛玉作《五美吟》,究竟想表達什麼
    就像是黛玉作的《五美吟》,很多人把他與當時的政治聯繫在一起。其實,我們應當知道清朝的文字獄是恐怖的,當年戴名世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就遭到滿門操斬,所以曹雪芹一開始就聲明這是「滿紙荒唐言」,他根本無意落下口舌與把柄。那麼,《紅樓夢》中的《五美吟》,黛玉究竟想表達什麼?
  • 中年再看《紅樓夢》:賈寶玉和林黛玉結婚了,他倆會幸福嗎?
    如果你30多歲,你會發現,原來讓你「愛」的人太多了,多到,想要找一點「喜歡」~你愛你的老婆孩子,你愛你的父母祖輩,你愛你的很多牽絆和不舍......卻難再找一些單純的「喜歡」,沒有壓力,讓人舒服,沒有痛苦,讓人快樂的「喜歡」。《紅樓夢》裡的賈寶玉和林黛玉,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感情稱得上「愛」!
  • 《紅樓夢》裡兩件不祥之物,都與林黛玉有關,卻被晴雯一一領受
    林黛玉看似沒有什麼波瀾的一生,怎麼就「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其實這些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故事,最終都歸總到林黛玉的身上。本文要說的兩樣不祥之物是「扇子」和「風箏」。扇子通「散」,風箏通「斷線難回,一去不歸」。扇子在《紅樓夢》中出現頻率最高。賈寶玉一年四季都佩戴扇子,是古代文人的清雅之物。而女孩子夏天也會人手一扇,是防暑裝飾的佳品。
  • 品《紅樓夢》:林黛玉焚稿斷的是痴情嗎?
    比如賈母對待林黛玉態度的180度的轉變; 比如賈府眾人瞞著黛玉給寶玉寶釵辦婚事;比如欺騙寶玉給他娶林妹妹進來當媳婦;比如林妹妹焚稿斷痴情。下面,我將分析林妹妹焚稿所為何?絳珠仙子是為還淚報神瑛侍者灌溉之恩而來,所以她這一生必是淚盡而逝的結局。流盡眼淚,方才能夠還了灌溉的恩情。報完了恩,她在人間的使命便已了結,自然而然也該魂歸太虛。所以按照曹公的本意,這林黛玉和賈寶玉雖相愛相知,卻難以修成正果。一則修成正果,就誤了神瑛侍者下凡參悟的使命,二則修成正果,林妹妹沒有了眼淚,也償還不了恩情。
  • 假如林如海沒死,林黛玉會有怎樣的結局?
    假如林如海沒死,黛玉會有怎樣的結局?這是讀者提出的問題。很遺憾,從文本透露的信息來看,即使林如海不死,黛玉的結局並不會有什麼不同,還是會和現在一樣,淚盡而逝。原因有三:其一、林如海並沒那麼關心黛玉這個獨女。
  • 《紅樓夢》:鳳姐真的喜歡黛玉,不喜歡寶釵?
    文 | 百合來源 | 時光雕刻的蘿蔔花( ID:shiguangdiaoke720) " 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家做媳婦?"讀紅樓的人,都會對這句話有些印象。這是鳳姐打趣林黛玉時說的,明晃晃地提到她和寶玉的婚事。羞得黛玉滿面緋紅,回身就走。倒是寶釵拉住了她:" 顰兒急了,還不回來坐著。
  • 紅樓夢:賈母對林黛玉三處愛的表達,賈寶玉、王熙鳳也望塵莫及
    賈母疼愛自己的孫輩,在許多情節細節上體現的很多,賈母對孫輩的疼愛不像讀者容易認為的偏心,比如讀者認為賈母疼探春多過迎春惜春,其實在榮國府,小姐們的地位一模一樣,比如奴才配置、物質供應,包括陪伴長輩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探春突出,那是作者曹雪芹筆墨的側重和探春性格使然。
  • 「秦可卿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啥意思?《紅樓夢》的春天很反常
    「秦可卿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啥意思?《紅樓夢》的春天很反常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的香閨繡閣中,見到一個鮮豔嫵媚、風流嫋娜的女子,警幻仙姑介紹說,她乳名兼美,字可卿。秦可卿乳名「兼美」,即兼有黛玉之風流嫋娜,和寶釵之鮮豔嫵媚。曹翁的《紅樓夢》處處讖語,這「兼美」二字,很明顯在通過秦可卿,預示黛玉、寶釵。那麼,曹翁在暗示什麼呢?
  • 支持金玉良緣而反對木石姻緣,這是元春討厭黛玉的原因?你怎麼看
    賈元春和林黛玉本性屬木,這都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既然二人本性都屬木,那麼賈元春又談何會討厭林黛玉,或者林黛玉又談何會對賈元春心生恨意呢?熟悉紅樓的讀者應該都知道,在《紅樓夢》前八十回當中,唯有「元春省親」的場景出現過賈元春,其他時間,曹雪芹先生並沒有用太多筆墨放在賈元春身上,以至於賈元春最終悽慘結局,似乎曹公都沒有多做描寫,只是淡淡地在暗示著元春的結局。
  • 寶黛之間兩次吵架:寶玉拿西廂記的話調戲黛玉,黛玉不生氣都不行
    紅樓夢裡的黛玉、寶玉就經常這樣。和大部分情侶一樣,他們的矛盾大多出現在戀愛早期,青春期多愁善感的黛玉因為得不到來自寶玉那裡的安全感,三天兩頭朝寶玉使性子發脾氣。吵完之後,一個回怡紅院長籲短嘆,一個躲在瀟湘館望月流淚,看得讓人揪心。其實黛玉並不是個小性子的人,她之所以這麼沒有安全感,主要是受金玉良緣輿論的影響。
  • 《紅樓夢》黛玉、晴雯與香菱,竟是同一個人?聽警幻仙姑怎麼說
    導語:《紅樓夢》中的黛玉、晴雯與香菱,無論從身世還是結局,都與黛玉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令人匪夷所思。比如,香菱與黛玉的故鄉在一處,且都與賈雨村「有緣」,香菱與黛玉都曾在三歲的時候要被那癩頭和尚度化出家,而且兩人均是自幼失去父母、背井離鄉,還同樣都飄落到了榮國府。
  • 紅樓夢十大名場面:黛玉葬花驚豔,寶釵撲蝶引爭議,香菱學詩勵志
    她在劇中戲份不少,比之賈府不受寵的少爺、小姐更有存在感。她最有名的事件是「鴛鴦女誓絕鴛鴦偶」。鴛鴦容貌不俗,被好色成性的賈府大老爺賈赦看上,賈赦想要納她為妾,讓妻子邢夫人幫他向賈母要人,邢夫人不敢拒絕賈赦,又怕賈母怪罪,就想出讓鴛鴦自己求嫁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