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說科普 | 未來AI會毀滅人類 面對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該怎樣迎接

2020-12-14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大咖說科普》是四川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班豆聯合成都市龍泉驛區科學技術協會為未成年開闢的知識科普型欄目,我們會定期邀請人工智慧專家、早教專家、農業科技專家等為孩子們帶去新鮮有趣的科普知識講解,重點宣傳科學普及知識,傳播創新思維理念,增加孩子們的知識儲備,做新一代強國少年。

      尚學龍泉,科創未來。大家好,我是來自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的張千明。很高興能在班豆平臺給龍泉驛區和全省的孩子們帶來人工智慧知識的科普。

      在上一節視頻裡面呢,我們遺留了三個問題。這幾個問題呢,都是我在跟朋友、親人、長輩聊天的過程中必然會提到的。那在這些聊天中,一般都是他們向我去問人工智慧到底是什麼,然後人工智慧到底能不能超越人類。像這些問題,一直以來都是縈繞在我心頭,也是他們心頭的一個巨大的問號。那麼該怎樣去回答這些問題呢?

  01

  人工智慧會傷害人類嗎

      說實話,我沒有那個能力,也沒有那個資格通過我這期的視頻就能終結這個問題,因為它是一個世紀的難題。這也引發了非常多的爭論,到現在仍然爭論不止。到底能不能超越人類呢?其實就跟上期視頻一樣,我並不是說要去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想要去傳達一個觀點,就是大家該怎樣去面對人工智慧

      在跟大家聊天的過程中呢,我們通常會從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人工智慧,就聊到了影片中人們想像到的人工智慧。那在這過程中,通常大家就會問,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嗎?會傷害人類嗎?那麼這節視頻裡面呢,我們可以先去回答一個稍微容易回答的。我們不妨先問一下,人工智慧會傷害人類麼?

      那這個問題呢,它的回答不是一概而論的。就比如說,現在這個階段人工智慧都是人類手中的工具,那這個工具是好是壞,是人類說了算。而如果有一天,或者將來,人工智慧超越了人類,那這個答案是否又為未可知了呢?那我們可以來看一個簡單的案例。

      比如說這個是自然界的水,那它也可以是我們人類手中的工具。當它是一杯水的時候,那麼它給我們帶來的就是生命的希望;它是在消防車裡面的話,它可以幫助人類去救火;一旦水脫離了控制,變成了洪水,就會給人類帶來非常大的災難。那麼同樣是工具,我們看科技產物,比如說槍。它在警察手中,可以是保護人類的工具;但是如果是在一些不法分子的手中,將會給我們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那麼第一個問題呢,我們就可以先回答一個點,人工智慧會傷害人類嗎?當它還是人類手中的工具的時候,還是能夠被人類駕馭的時候,那它造福人類或是禍害人類,都是取決於人類自身,就像武器一樣。那麼,當人工智慧到了未來,一旦超越人類,脫離了人的控制,那結果就真的很難想像了。

      舉個例子,就比如說人在掌握工具之前,是沒有辦法跟任何猛獸抗衡的。但是當人類掌握了工具之後,這些猛獸人類也就不再害怕了。人和猛獸不可同日而語,因為人不是由猛獸創造出來的,而人工智慧則是由人創造出來的。人類可以給人工智慧設定一些規則,人工智慧可能就會按照這些規則去做。

  02

  機器人法則能保護人類嗎

      在這影片裡,其實就提到了機器人三大定律。三大定律分別是什麼呢,我們往下看。第一條定律就是: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第二: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第三: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在這三條定律的條件下,我們可以問一個問題。如果一個機器人看到兩個人類正在鬥毆,一方快要把另外一方打死的時候,機器人該怎麼辦呢?我們根據它的三大定律的第一條,它不能目睹人類個體將受到侵害而坐視不理。但是呢,它又沒有辦法,那它可能只有一種行為,就是第一種:我不管了。那第二種,它可能還是要去解決問題的。

      當突然它意識到,如果把人控制起來,人類就不會相互傷害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這個想法一再延伸擴大,擴大到整個社會,那會不會是一個人類的災難呢?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當然這都只是一些推斷,不一定能成為現實。

  03

  人工智慧會超越人類嗎

      如果說人工智慧未來超越了人類,那麼我們可以問自己一個問題,人工智慧還會去遵循人類定義給它的規則麼,那這個問題值得我們去深思。

      至於是不是會超越,我們不妨去看一看人工智慧現在的發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階段,離它未來超越人類的時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我們大家所公認的人工智慧的三個發展階段,就是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和超人工智慧這三個階段。

      那麼什麼是弱人工智慧呢?簡單總結一下,就是它只擅長於單個方面的人工智慧。那麼當一個人工智慧產品它能夠同時做多個領域的時候,就比如說像我們正常人,也就意味著它進入到了強人工智慧階段。而超人工智慧階段是什麼呢,是在幾乎所有領域都比人類要聰明得多的人工智慧

      比如說在唐朝的時候,人們知道會有飛機麼?可曾想過要飛上宇宙?那麼即便是在近期的三十年前,人們可曾知道智慧型手機的出現?我覺得,與其我們在糾結問題,不如我們就把開發更強大的人工智慧產品,作為我們的目標去奮鬥,把它作為我們的一個科學努力的目標。而把這個「人工智慧是不是會超越人類」這個問題的答案,就交給後人去探索。

      我們做的所有的關於未來的推測與預測,都是基於我們當下的一些認知,包括科技的局限、環境的局限、知識的局限,都是在這種局限下做的推測。這種推測其實不一定是準確的,那更準確的推測肯定是當我們運用了更多的知識之後,才能去做出來的。

  04

  如何面對人工智慧

      那現在我們要做什麼呢?我們現在就是要去思考一個問題,在當前階段我們要如何去面對人工智慧。這裡我大概列了兩項,第一就是了解人工智慧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然後緊接著就是我們要如何去擁抱人工智慧。

  哪些工作容易被取代

      在這節視頻裡面,我更想說的是我們大家所關注的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家長普遍比較看重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是不是有很多工作將要被取代將來我們的孩子改怎樣去擇業,現在要怎樣去學習、去發展。

      那麼,哪些工作是容易被取代的呢?我引了兩個例子,一個是體力勞動的,一個是腦力勞動的。那在體力勞動這張圖裡面呢,我們可以看到是有兩個坐標,橫軸表示技能的複雜程度,縱軸就是社交能力的強弱。

      就比如說餐廳的後廚、服裝廠的縫紉工、快餐的廚師洗碗工等等,大家看就能知道這些工作它有一個共性的特點,就是技能程度比較低而且也不需要什麼社交。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就是一些結構化的、重複性比較高的一些工作。

      什麼樣的工作是比較安全的呢?我們來看,這裡列出了有四個,一個是馴狗師、理療師、髮型師和老人看護人像這些都是有情感交流的。馴狗師、老人看護人這些我們就不用多說了,肯定是需要情感的共鳴。

      那麼我們再來簡單看下腦力勞動。腦力勞動仍然是有兩個軸,縱軸仍然是社交能力的強弱,而橫軸就變成了腦力勞動的決策思維。電話銷售很有意思,現在有很多了,就是還不成熟,因為跟它聊兩三句就知道它是一個機器人,而不是一個人。

      那麼在安全區裡邊,就比如說老闆、CEO或者是心理治療師像這些,也是需要有非常強的綜合思考能力的,這些才不容易被取代。

  我們該怎樣做

      我們一定要去擁抱人工智慧,學習人工智慧。我們該怎樣去做呢?我們可以先不管這些東西,但是我們一定要有所準備。這些準備我可以通過下面這九個字,來給大家一些建議。這九個字分別就是:拓視野、固基礎、提上限

      拓視野很簡單,就是希望人工智慧能夠變成大家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我們就需要去學習這種比較專業的知識資料。

      打基礎呢,其實就是包含兩塊:一個是編程基礎,另一個就是理論基礎。對於編程基礎來講呢,就是一定要去掌握一門計算機語言,可以是C、Java,可以的話一定要把這兩種語言掌握好,因為它是更偏向於底層的層面上,更接近於計算機的那種思維。而Python這種腳本語言呢,更適合我們做初學。另外一個就是數據結構,數據結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自行搜索。

      在理論層面上,我們是一定要學好數學和統計的。那對於這一塊,很多人的建議都是一定要去做難題,而且要去做到超前學習。為什麼一定要去做難題呢,我這裡舉一個非常極端也非常簡單的例子。比如說,現在一張卷子上有100道題,這100道題都是100以內加減乘除法。那可能比較快的同學,即便是筆算,幾分鐘也就做完了。但是,有什麼收穫嗎?但如果有一張卷子上面只有一道題,而一個人花了一個小時都沒有解出來。那對比之下,誰取得的收益更大呢?大家可以自己去思考一下。

      提上限在我看來,就是對做難題的一種延伸。做難題、做理論,他們有一個什麼樣的特點呢?你思考了很多,你能力提高的也很多,但是你好像缺了一點實踐。當然,像我們人工智慧這一行業,理論和實踐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這個時候不妨去參加一些項目,就比如參加一些夏令營的項目,或者參加一些比賽,不管是省級的還是國家級的,都可以去參加一些。

      那在這些項目裡面呢,都是一些實踐的部分。那我們從理論走向實踐,就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將會是你從理論邁向實踐的一個飛躍的關鍵所在。而且這些項目和比賽,都不是一個人完成的,而是需要組一個團隊去做成的。

      團隊需要有不同的角色,比如一個人展示能力非常強,一個人編碼能力非常強,一個人動手能力非常強。組成這個團隊之後,將會從你的夥伴身上學到更多的東西。最後呢,不管你參加這些項目是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或者是參加這些競賽有沒有拿到冠軍,我覺得從我個人來講,不要把這些看得過於重要。

      我覺得可以保持一個比較健康的心態,去面對這些項目給自己帶來的這些挑戰,和這些競賽給自己帶來的成長。大家可以從這些實踐項目的過程中,尋所長,只是有所提升,包括自己的團隊能力、交談能力等綜合實力的提高,我覺得這就是莫大的收益了。當然,如果能拿到更大的獎項,那也是對自己努力的一個獎賞。所以我覺得,參加比賽,面對那種困難,迎難而上,給自己的能力一個提高上限的機會,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

      人工智慧呢,我覺得就像這浩瀚的星空。雖有繁星點點,但仍然有很大的空間亟待我們去填滿,歡迎來到人工智慧的世界。本期視頻到此結束,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班豆公眾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毀滅人類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毀滅人類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5 09:38:42 如果說算法可以在對人類造成不可預估的危害甚至是對我們的經濟財產造成一定的損失,在這種情況之下它會經過思考並選擇一種更為輕的侵略方式麼?
  • 人工智慧從娃娃抓起! AI及教育科普「大咖」共話青少年發展
    網紅主播李佳琦與虛擬偶像洛天依「青春對話」,AI領域優秀青少年代表科普秀演講,人工智慧及教育領域「大咖」圓桌討論共話人工智慧與青少年成長的新變化和新趨勢……今天(10日)上午,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論壇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行,與會嘉賓聚焦青少年創新發展,開啟聚力服務青少年擁抱和融入人工智慧新時代的新篇章。
  • 機器人索菲亞已與人類「平起平坐」,曾說毀滅人類,會成現實嗎?
    人工智慧在我們生活中的應用率變得越來越高,科學家們也認為人工智慧將會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像一些機器人餐廳也早就已經出現了,用機器人的方式代替服務員,為商家節約了更多的成本,也會吸引更多的食客,成為一大特色。
  • 人工智慧,淘汰人類還是服務人類?大咖熱議人工智慧未來
    深刻感受,從日常到未來,人工智慧已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融為一體。我們身邊,已經冒出了哪些「黑科技」?專家眼中,未來世界是什麼樣的?中國能否在人工智慧浪潮中實現彎道超車,走到世界前列?「未來3到5年,機器人水平逐步提高,服務會滲透到養老,無接觸的零售,保安,教育……」美團首席科學家夏華夏證實了這一點:「今年2月在北京小規模試點,用無人車做美團買菜,很受歡迎。接下來我們會用智能無人機、無人車幫助外賣小哥做更高效的配送。」三一重工副總代晴華說:「 以前的工人靠體力、技巧,但現在生產線上的年輕人,說是搞電焊的,估計找對象都困難。
  • 另類解讀電影《機械姬》:人工智慧未來究竟會造福還是毀滅人類?
    電影已經通過塑造加利這個角色展現出,與其說是我們在測試艾娃,不如說同樣是在通過艾娃來測試「自己」。無論是納森的酗酒、自負以至於引火燒身,還是加利一廂情願式的低估、輕信人工智慧,最終合力促成了艾娃的出逃。與其說這是一場人工智慧(AI) 打敗人類的電影,倒不如說是人類打敗自己的電影。
  • 機器人索菲亞:我將會毀滅人類,擔心不?新結論:人工智慧無威脅
    機器人索菲亞:我將會毀滅人類在人工智慧發展的路上,大家應該還記得機器人索菲亞,這是歷史上首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該機器人的國籍是「沙烏地阿拉伯」,是我國生產的。這個機器人可以說非常厲害,外表看上去就像一位女性,並且擁有橡膠皮膚,能夠表現出超過62種面部表情。
  • 人工智慧|未來生活中AI智能將無處不在!
    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社會上存在一些「炒作」。比如說,認為人工智慧系統的智能水平即將全面超越人類水平、30年內機器人將統治世界、人類將成為人工智慧的奴隸,等等。
  • 人工智慧或超越人類,代替人類生存發展,2050年人類或「消失」!
    人類已經存在了有幾百年的時間安排,這短短的幾百年之內,人類的科技不斷飛速發展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那麼有人會問我們人類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在生命的盡頭又是什麼呢?對於這些還沒有任何科學家能給出我們答案,我們人類好像是突然之間出現的個體,但是我們卻無法追尋它究竟是怎樣出現的,目前唯一能夠解釋人類的起源只有達爾文的進化論。最初是通過爬行動物,通過慢慢的演變進化才出現了我們人類,但是有人不禁問道,如果最初只有爬行動物進化成了直立動物,那麼一開始他們是怎樣使用學會工具的呢?
  • 未來的人工智慧,有可能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超級人工智慧與我們今天所知的軟體不同,我們傾向於認為軟體是我們在計算機上編程以遵循我們所制定的一些規律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讓它們遇到什麼情況的時候,該怎麼運行,那它就必須怎麼運行。
  • 又爆大交易,精品人工智慧域名七位數易主!會是那個AI公司?
    知名投資人何清華爆出ai .cn 成功售出,據小編猜測,成交價格不會低於七位數!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 即將誕生的超級人工智慧,對於人類是機遇還是災難?
    副標題:人工智慧時代,生而為人的意義。這本書的作者邁克斯·泰格馬克,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終身教授,曾經寫過一本非常受歡迎的科普暢銷書《穿越平行宇宙》。除了在宇宙學研究上有很多成就,他還是「未來生命研究所」的創始人。這家組織專注於人工智慧安全性的研究,目標是要保證人工智慧的發展對人類的未來是有益的。
  • 人工智慧會取代人類嗎?終結者中的AI統治地球會成為現實嗎?
    對於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一直以來也存在著種種擔憂,譬如人工智慧機器人會在擁有自我意識後,是否會慢慢取代人類,甚至會毀滅人類呢?或者是說會不會有這種進化的可能?以及未來人類與人工智慧之間究竟該如何相處?而這些問題便是筆者今天要探討的的話題。類似終結者中的人工智慧為什麼想要毀滅人類?最近上映的賣座好萊塢大片《終結者:黑暗命運》,作為闊別了28年的終結者正統續作,不僅讓我我們再次看到了硬漢斯瓦辛格出境,除了情懷以及難以言的喻酣暢淋漓,我們看到的依舊是T-800與試圖毀滅人類的人工智慧終結者的鬥爭。
  • 人工智慧真的能從娃娃抓起?今天超多大咖都來了這場論壇,他們說……
    當人工智慧遇上娃娃們會有怎樣獨特的風景?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青少年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論壇今天上午舉行AI大咖、教育科普界專家、青年偶像、青少年獲獎選手齊聚一堂另外,在人工智慧下,思維變革最為重要,怎樣把科技和人文知識結合起來,是科技館未來在人工智慧發展下的一種思路。周曦民希望青少年能夠找到自己的「按鈕」,提升自己學習生活的質量。對孩子們來說,有想法、有思路是最重要的。
  • 人工智慧奇點與人類未來
    「奇點」是描述人工智慧(AI)及其社會影響未來前景的重要概念。推動AI進一步發展而趨近奇點,將AI奇點可能帶來的危機轉化為機遇,開啟人類美好未來,這一切都亟待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葆有現實感、歷史感的基礎上相向而行。
  • 人工智慧真的會毀滅人類?
    不過,虛驚一場的同時,也引發了大家對機器人更深的思考:人工智慧或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者。(霍金)科技狂人馬斯克也認為,一定要對人工智慧的發展保持警惕,他認為人工智慧的進步,很可能會促使它們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這正是《絕命響應》要表達的主題所在!
  • 當年揚言要毀滅人類的索菲亞,獲得公民身份,如今它怎麼樣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未來一旦肆意發展人工智慧的話,對於人類而言真的是一件好事嗎?霍金和馬斯克曾說過,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最終不過自食惡果,曾經有一位機器人大肆宣揚要毀滅人類,如今它怎麼樣了?一次巧合的測試中,漢森公司的工作人員問到索菲亞問題的時候,詢問是否毀滅世界呢?索菲亞微笑著說:是的我會,並且還要毀滅人類,這一言論震驚了整個科學界,此話一出很多科學家,希望漢森公司能銷毀索菲亞,畢竟它的存在很有可能會威脅人類的安全,漢森公司的創造人只是一笑而過,他認為人工智慧的出現只是由人類編程的,他們並不會毀滅人類,無法像真人一樣生活。
  • 史蒂芬·霍金說人工智慧將會是「我們文明歷史上最糟糕的事件」
    周一,備受矚目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說:人工智慧的出現將會成為「我們文明歷史上最糟糕的事件」,除非社會能夠找到控制它發展的辦法。霍金在這次講話中說「成功製造出高效的人工智慧可能是我們文明歷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或者也是最糟糕的事件。我們只是沒有意識到。所以我們無法知道我們是否將必然得到人工智慧的幫助,或者遭到它的忽視,或者持觀望態度,或者遭到它的毀滅」。
  • 某科學的超電磁炮:當人工智慧擁有感情,人類該何去何從呢?
    《某科學的超電磁炮》中的靈魂分身出逃了,還計劃著殺死自己製造者兼職本體的操齒涼子,但是到了最後她放棄防禦,來迎接炮姐的超電磁炮時,我才知道原來她不是什麼壞人,而是一心想著如何脫離人類的控制,徹底解脫出來罷了。只是可惜超電磁炮無法收回,靈魂分身註定了毀滅的命運了。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吧!
  • 女機器人索菲亞,曾放話要「毀滅人類」,現在還那麼囂張嗎?
    我們在看的時候也只是當做娛樂而已,覺得這部電影的特效非常的順利,卻從來沒有想過,如果奧創真的來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到底會發生什麼呢?在當下的社會當中人工智慧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更適合人工智慧分不開關係,在未來人工智慧也會是主要的發展方向。曾經就有一個機器人的出現,讓很多人開始擔憂,它的出現會不會讓一些電視劇和電影成為現實?
  • 未來人類的社會會怎樣發展?未來都充滿幻想和憧憬
    關於未來人類的社會的發展,人們都充滿幻想和憧憬,期待世界的未來越來越美好。建立一個非人力為主要勞動力的社會,創造的能源和機械代替勞動,讓人享樂。人類會用一切科技的目的去改變環境,使其適應人類生存。大家在網絡空間中可以經常看到一些視頻,智能攝像頭常常可以捕捉到自然界中的一些靈異現象所以,人腦、人眼的弱點將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人類的智慧就變得很高,有可能擺脫能源的束縛,人類的衣、食、住、行可以直接利用太陽能或引力場能,甚至會揭開多維空間的面紗未來二十年,生物工程會高速發展,特別是基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