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潘世金 實習生 趙長春
「我們學校的地長7米,寬2.5米,我們挑選了4米長的PVC管為主要材料,比較傳統的木條和竹條,PVC管沒有刺也有著更好的柔韌性……」近日,山大附中初一十三班的耿子安同學向記者介紹了他們搭建蔬菜大棚的種種細節。今年6月,一則山大附中初中生在校園裡收穫小麥的消息在網絡上走紅,山大附中也成為了網友口中的「別人的學校」。
如今伴隨著季節的更替,小麥收割、玉米收穫,學校的師生們在學校開闢出的土地上種植上了菠菜和蒜苗。由於前一段時間的降溫,蔬菜的成長受到了挑戰,低溫讓蔬菜的長勢變慢、蔫頭耷腦。山大附中初一十三班的耿子安和他的同學們非常擔憂。他們想到了各種方法保護自己的蔬菜。起初他們用學校裡隨處可見的落葉進行覆蓋保溫,但是樹葉無法固定,會被風吹走。他們又想到了塑料薄膜,但是塑料薄膜會被生長的蔬菜幼苗頂破,無法保持保溫效果。幾經周折之後,他們決定為蔬菜們搭建大棚。
有了搭建的想法後,耿子安在父親的幫助下畫出了蔬菜大棚的圖紙,為了方便向同學們講解、觀察大棚的效果耿子安和同學們就製作了大棚的模型。確認了模型效果之後,利用午休的時間,同學們開始了自己的搭建過程。材料的選擇方面也是下足了功夫,耿子安和同學們出於安全的考慮放棄了傳統大棚的木條和竹條,並根據菜地的實際面積挑選了堅韌安全的PVC管。
「把4米長的PVC管彎成一個拱形兩頭插在固定在地上的鋼筋上,菜地長7米,我們打了8根中間的間隔是1米。8根拱形支撐弄完後,我們在半徑的地方又加了5根豎支撐,來避免雨雪壓壞大棚。除此之外我們還在上面搭了兩根最長的橫梁,連接起8根拱形支撐,讓他們成為一個整體。」耿子安介紹了他和同學們搭建蔬菜大棚的具體經過。為了讓搭建出來的大棚更加穩定,他們還專門製作了斜支撐。」斜支撐的方向是相反的,這樣能夠在風中讓大棚更加穩定,不被風吹壞。「。
耿子安還介紹他和同學們搭建第一個大棚的時候用了三個中午,而搭建第二個的時候只用了一中午。他表示非常感謝老師支持自己,讓自己可以完成自己想做的項目。感謝老師幫助自己挑選隊員組建團隊一起完成搭建的任務。他還表示非常感謝同學們給予自己的幫助,「雖然開始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但是還是積極幫助我。「蔬菜大棚的搭建不僅是對同學們知識方面的考驗,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們提高了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看著自己和同學們搭建出的大棚以及大棚裡長勢喜人的蔬菜,耿子安表示,通過這次搭建大棚的過程鍛鍊了自己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通過分工協作同學們都發揮出了自己的特長。通過搭建活動將自己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實踐中,「數學中立體圖形這方面的知識對我的幫助很大。「他表示最大的收穫是讓自己和同學們都體會到了勞動的不容易。
學校教師張夢琪介紹,山大附中的勞動教育,讓學習在真實的勞動情景中發生,讓學生們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勞動力,把菜地的主動權真正地放手給學生。學生們通過這次自發的搭建大棚活動,增強了責任感,提高了思考力,鑄就了合作意識,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和價值,這也將成為他們在附中生活的亮麗底色。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