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英子媽」?劉璇鐵血式教育惹爭議,這竟是四歲寶寶的日常

2021-01-15 橘子娛樂

我想,我找到了真人版「英子他媽」。

孩子今年四歲半,該怎麼教育?

日程規劃安排上了,細緻到分鐘的那種▼

涉及到學習,有寫字、看書、英語網課▼

哪怕之前在幹其他事,到點也照換不誤▼

獎勵機制也安排上了,聽話完成任務就能獎勵小貼紙▼

不聽話也沒關係,撒潑打滾都得幹▼

葡萄乾要切,調料還得用量勺▼

果凍、冰淇淋、巧克力,孩子愛吃的東西都沒吃過▼

怕你們忘了,這孩子今年還沒滿五歲。

果然,彈幕紛紛都在心疼……

「動不動就哭,很痛苦吧?」

「長大後反彈怎麼辦?」

「像提線木偶一般,以後怕不是媽寶吧?」

似乎真應了朋友張紹剛那一句——

「當你們的孩子很痛苦的」

以上,出自最新一季《新生日記》。

而主導這一切的媽媽,劉璇▼

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冠軍,

拿下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的奧運第一金,

同樣著名的是她的長相,被稱為「最美奧運冠軍」。

再看看他們的家庭狀況▼

老公,王弢,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人稱單簧管王子。

01年相識,戀愛長跑11年後領證「婚」了。

15年,老大「雄赳赳」出生,

錄這綜藝的時候,老二還在肚子裡,

劉璇懷著孕,也完全沒有放鬆對老大的管教。

#上個月,妹妹也來到了這個世界#

隔著屏幕的橘,

一會兒替孩子感到難受,一會兒又能理解媽媽的做法。

難受是因為開頭的「鐵血教育」。

孩子的聽話順從,並不像主動決定,更偏向於媽媽洗腦的成果。

為何這麼說?

其實,孩子有同盟,是爸爸王弢。

他與媽媽想法不同,覺得孩子可以慢慢適應吃百家飯了。

所以他總會想辦法誘惑孩子,

希望赳赳能吃一吃之前未曾嘗試過的東西,

或是找老朋友如張紹剛當說客,

希望劉璇能放鬆一些,不要過於照本宣科。

但每一次,遇到「同盟」的誘惑,

赳赳都會搖頭拒絕,不接受「糖衣炮彈」。

可拒絕了糖衣炮彈,

小朋友的第一反應還是找媽媽:

我幹得好嗎?求誇。

爸爸連連嘆息,「洗腦」太成功了!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張紹剛上門做客。

張紹剛和他家認識了十餘年,

自然也是看著赳赳長大的「大伯」。

他帶著自己做的水餃和土豆燉牛腩,

還以赳赳的名義點了一份「炸雞」。

你說孩子想不想吃?

反正嘴上永遠都是拒絕——

不吃。

但肢體語言一直很誠實——

大爺勸他嘗一口,他就迫不及待點了頭。

本來孩子的嘴巴都張開了,在廚房的媽媽立刻喊停,要自己先試過,經過「質檢」才能給孩子吃。

試味道的時候,赳赳對著媽媽咧嘴笑,說自己「想嘗一口」。

十分享受地吃完胡蘿蔔和土豆,更是主動申請「吃一口肉」。

你說四歲的娃真有什麼概念嗎?

不是知道「不健康、會長胖、對身體不好」所以不吃。

是被媽媽耳濡目染而植入的觀念所以不吃。

類似的規定可太多了……

不可以不按規定時間吃早飯。

不可以隨著意願而不寫字。

甚至,不可以在規定的時間睡不著。

但,生活如此多規矩,她同時希望孩子思想開放。

看看這段經過綜藝後期包裝的對話——

爸爸:(媽媽)管你嚴不嚴?

赳赳:嚴。

爸爸:痛不痛苦?

赳赳:痛苦。

別說孩子累,長大的觀眾看了恐怕都會想起窒息的童年。

但為何,我還是能一定程度理解媽媽呢?

大概也是因為教育內容還算符合實際,孩子也消化了——

最讓人窒息的吃飯,

其實考慮到了孩子的過敏體質。

而讓人瑟瑟發抖的行程安排和獎勵機制,

其實在培養一些基礎習慣:

做作業,愛運動,準時起床,不亂發脾氣,也不亂扔東西…

而赳赳呢?

起床第一件事,是告白式問好。

小細節透露了禮貌,進房間前會先敲門,無需引導也會主動向客人問好。

已經會拼不太簡單的樂高,玩完之後也會自己收拾。

自己都捨不得吃最後一口的小零食,還說好了會分享給未出生的妹妹。

認識了很多字,也保持著好奇心,主動說出「我想看蕭邦的書」。

沒有達成一周目標,傷心之後居然還表示「下次要努力」。

如果不是這個以家庭為主的真人秀,

而是《爸爸去哪兒》之類的帶娃節目,

赳赳這般懂事且自律,

肯定是得到一眾誇獎的好孩子吧?

作為一點都不自律的人,更佩服那些模範標兵,日復一日,水滴石穿。

所以總會好奇,自律是如何養成的呢?

而劉璇,就是遐想中的理想成果——

5歲被家裡人送去學體操,

8歲進入湖南省體操隊,

15歲拿到全國體操錦標賽冠軍,

20歲當上了中國女子體操隊隊長,

23歲實現女子平衡木項目的奧運零突破,

24歲退伍,參演了幾部電視劇,生活穩定且滋潤。

認識的老公王弢,單簧管演奏家,

四十多歲依舊要每天練習三四個小時,

沒有自律精神,怎麼做得到?

至於她自己?更是鋼鐵意志。

十幾年的集體生活,堅持著運動員的標準。

甚至在大眾吐槽鐵血教育後感嘆:

「我只是用一半運動員的標準在當媽媽,怎麼就鐵血了呢?」

但,理解,不等於支持。

我想說,大人其實挺自私的。

劉璇被這樣管著長大,獲得了成就,她覺得孩子可以這樣長大。

王弢也被這樣管著長大,他就瘋狂反彈了,自然覺得終究一天會叛逆。

橘子君也一樣,一開始有一絲羨慕:

如果我有一個這樣的媽媽會怎樣?

只因為小時候家裡人不太管教,一向是不會冒尖的乖乖女,成績過得去,補習班也沒上過,沒有強烈的反抗意志,過一天是一天,總覺得自己或許可以更好一些。

我們都在寄託自己的想法和遺憾,投注在另一個獨立個體。

#都明白以愛之名的綁架,但依舊只是道理#

我們現在都太習慣於,

用物質作為評判成功與否的唯一正確答案,

以責任之名綁架了孩子,也綁架了自己。

可,除了責任之外,還有愛與尊重。

在孩子尋求幫助,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引領,

或許才是更理想的狀態?

當然,橘子君也無意於抨擊這對明星爸媽。

畢竟,都是第一次當爸爸媽媽呀。

而這個世界上,教育也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

只能一步一步,摸索出適合的方式。

在這對爸媽身上,最可貴的是:

看到了討論、反思和平衡的過程。

既然媽媽已經確定是虎媽,那爸爸就做好貓爸——

孩子不小心把杯子摔碎了,嚎啕大哭。

媽媽:不要靠近,不要過來(起身收拾碎片)

爸爸:我們沒有生氣,這是讓你知道玻璃易碎的課程。

孩子的安全感,不是靠說,

更多來源於父母關係的和睦,

而這一方面,完全不用擔心。

#老夫老妻,還會搞主動獻吻這套#

說實話,誰也不能肯定孩子未來會如何,

類似那種「媽寶男」的推測還是免了。

同一個家庭出來的孩子,也會有不同結果,

因材施教的原則,嘴上說說肯定容易。

溝通,調和,尋找平衡,別想著一蹴而就,

大概就是我從這家人身上學到的東西。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兒子5歲還沒嘗過鹽,有必要嗎?「體操公主」劉璇鐵血育兒引爭議
    當媽簡直比當奧運冠軍還難……可能很多人對劉璇的印象還停留在2000年。那一年,她在雪梨奧運會賽場上頂住壓力,打破了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沒有奧運冠軍的歷史,成為名副其實的「體操公主」。一晃20年過去,劉璇重新「承包」熱搜,不過這回和體操無關。
  • 食物精確到克,杜絕孩子吃鹽和零食,劉璇「鐵血育兒」真有必要?
    劉璇「鐵血式」育兒 運動員出身的劉璇,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模板,用她的話說就是:「我從小是一個被管起來的這樣的一個環境 幾十年的運動生涯,讓劉璇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也讓她成為母親以後,把自己的成長方式,作為了養育孩子的模板。 在綜藝節目《新生日記2》中,劉璇對兒子雄赳赳的養育,讓人看到了在當媽這事上她有多「鐵血」。
  • 寶寶四歲就駝背,原是家長粗心惹的禍,使用嬰兒車可別忽略這一點
    前兩天帶著我女兒去影院看她最喜歡的動畫電影,突然旁邊的媽媽一巴掌呼在旁邊寶寶的背上,壓低了聲音呵斥道:「和你說了多少遍,不要駝背,不要駝背,就是不聽。」小姑娘看起來也就三四歲,想哭又不敢哭,抽噎聲在周圍歡樂的笑聲中尤為明顯。
  • 奧運冠軍劉璇「鐵血育兒」,四歲兒子沒吃過鹽,網友:這太誇張了
    奧運冠軍劉璇「鐵血育兒」,四歲兒子沒吃過鹽,網友:這也太誇張了吧!提到劉璇,大家可能都會覺得她是很全能的。她不但是體操冠軍,同時她也是演技超棒的影視演員。我們對她的印象就是對自己要求特別嚴格,但看完《新生日記》節目後才發現,她對孩子的要求,遠遠不輸於自己。
  • 《城南舊事》目睹父親「偷吃」的英子:孩子,其實什麼都懂
    蘭姨娘是城裡施家的姨太太,這施老爺子已經68歲了,兒孫滿堂,蘭姨娘也不過才25歲,因家庭不和一怒之下離家出走,就來到了英子家避難。整個人碎碎叨叨地比不上英子媽的修養和素質,但也因為她百無禁忌,什麼新鮮有趣的故事都有,就吸引著英子特別喜歡她。
  • 奧運冠軍劉璇老公自曝曾結過四次婚?結尾揭露:娶的都是同一個她
    9月14日上午,單簧管演奏家王在社交平臺髮長文表白妻子劉璇,他在開頭寫到:我結過四次婚,分別敘述了這四次婚禮的詳細過程。第一次婚禮是在Las Vegas,在教堂無任何親朋,劉璇捧著花向走來,他說他那時身無分文,連婚禮的錢都是女方付的。
  • 劉璇老公髮長文:戀愛20年,結過四次婚,每一次都讓人難以忘記
    如果不查閱劉璇的資料,我很難想像她已經四十歲了,她的老公王王弢已經42歲了,他們看上去一點不像已經進入不惑之年的樣子,一家四口在一起,誠然像一對新婚夫婦剛剛升級為人父母,卻又絲毫沒有一點點的慌張,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美好。
  • 2歲寶寶長出「鯊魚牙」,媽媽慌忙帶娃就醫,醫生:夜奶惹的禍
    2歲寶寶長出「鯊魚牙」,媽媽慌忙帶娃就醫,醫生:夜奶惹的禍同事陳清第一次當媽媽,喜悅之情不言以表,她從生下孩子那一刻起就發誓,一定要細心呵護寶寶,所以在照顧孩子這方面她做得很好。陳清的2歲寶寶居然長出了「鯊魚牙」,而這居然是因為她長期給孩子吃夜奶,牙齒在剛出殼的時候就被腐蝕了,所以才造成了這樣的「尖牙齒」。
  • 《新生日記》劉璇:優秀子女需要「虎媽貓爸」式的教育,值得借鑑
    很多母親恨不得所有事都替孩子做,乃至孩子結婚有了孩子,當媽的還不願意放手。或許在母親眼裡,孩子多大都是孩子,都需要她這個媽為他操心一切。實際上,母親為孩子付出越多,反而不容易得到感恩。而那些會指使孩子的母親,恰恰培養的孩子很懂事。
  • 海綿寶寶竟是「老司機」!
    海綿寶寶竟是「老司機」!1.《愛情公寓》一直是大家都喜歡看的情景喜劇,但裡面穿幫的地方很多,就拿這個供大家一樂,張偉臉上長水痘躺醫院地板上,這個時候胡一菲穿的是黑色絲襪。經過簡單的處理,他們回家,剛下電梯的時候,這裡可以看出胡一菲穿的又是肉色絲襪,換得這麼快嗎?2.導演,這明顯都能看出來這尖耳朵是道具,這麼敷衍人的嗎?3.
  • 怎樣給寶寶清潔耳朵?3歲以內的寶寶,日常做到這三點就可以了
    3歲前的寶寶,耳朵如何做日常清潔呢?1) 日常清潔洗外耳即可孩子在三歲之前,耳朵都是比較脆弱的地方。特別是嬰兒時期,想要幫寶寶清潔耳朵。媽媽只要在日常洗臉的時候,用嬰兒肥皂打出泡沫,輕輕帶一下外耳廓即可。
  • 爸爸抱1歲寶寶出門,引來眾人圍觀羨慕,網友:真人版的蒙奇奇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陪寶寶寫日記」。一般來說,寶寶出生後,頭髮都比較稀少,有些小孩長到兩三歲,頭髮也會有些發黃。但是,卻也有例外存在。最近,一位一歲的寶寶因為茂密烏黑的頭髮而引發廣泛關注,她也因此被人稱為「萬人迷」。因為髮型過於奇特,這位寶寶無論走到哪裡,就會成為人群中的焦點,大家對於這一頭濃密的秀髮既吃驚又羨慕。
  • 體操皇后劉璇「鐵血教育」:家庭育兒「虎媽貓爸」需統一戰線!
    作者:半夏(爸媽進化論主筆)幫襯式教育,夫妻搭配幹活不累最近熱播綜藝《新生兒日記》裡,體操冠軍劉璇對兒子雄赳赳的「鐵血教育」方式引來網友的不少爭議。而且雄赳赳都四歲了,吃的食物不舔鹽,不知道果凍巧克力是什麼。爸爸對孩子滿眼的心疼,偶爾拿個餅乾誘惑一下,兒子雖然十分想吃,但還要徵得媽媽的同意。網友直接驚呼:雄赳赳作為一個只有4歲的孩子,實在太可憐了。
  • 41歲劉璇二胎得女,孕期肚大如籮被懷疑是雙胞胎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8月10日中午,劉璇在微博官宣自己二胎生女,她曬出了大兒子和剛出生的小女兒的合影,並且配文寫道:「妹妹來啦~」。兒女雙全的劉璇雖然並未出鏡,但是她的幸福之情完全能夠想像。
  • 劉璇一胎宮口開到5指時,無奈順轉剖,遇上臍帶繞頸別大意
    01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無奈順轉剖前段時間,劉璇在《新生日記》裡分享了自己生一胎雄赳赳時的經歷,也算是一波三折。但別不必太過焦慮,臍帶繞頸十分普遍,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寶寶出現過,其中臍帶繞頸一周、兩周是常事,超過三周或以上的就不太多了。因此,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安全的,只是要注意監測胎動和胎心,防止胎兒缺氧。此外,臍帶繞頸確實會影響生產方式,很多寶媽因此不得不由順產改為剖腹。但我想說的是,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只要母子平安就好,不必心存偏見。
  • 劉璇的「鐵血教育」受千萬追捧,看完再也不怕輔導娃寫作業了
    最近,體操冠軍劉璇參加了一檔親子類綜藝,向觀眾展現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因為過於「鐵血」上了熱搜。 大家被她的嚴格教育震驚了:這也太接地氣了吧,看劉璇輔導功課的樣子,比班主任還要鐵血無情。
  • 孕期肚大如籮,40歲劉璇仍高難度倒立拍照,不愧是奧運冠軍
    今日,劉璇曬出了一組孕肚照,驚呆眾人。劉璇進入孕期後半,現在已肚大如籮,看起來是雙胞胎的樣子。也許是得益於運動經歷,劉璇的狀態很好,對於體型的控制十分得當,沒有明顯的發胖或臃腫。但是更驚人的是,肚子已經很大的劉璇玩起倒立,將頭放在地上,不藉助任何外物,姿勢仍舊十分標準。
  • 六歲寶寶長雙排牙,媽媽很著急,醫生:多是日常飲食不當惹的禍
    同事小江最近發現兒子晶晶長出了雙排牙,帶孩子去看醫生,醫生明確指出:日常飲食不當惹的禍。小江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結婚之後有了兒子,一家人當寶貝似的寵著晶晶,吃喝拉撒睡,事無巨細,對孩子照顧有加。尤其是日常飲食,吃得那叫一個精細軟爛,都6歲半的孩子了,每次吃飯,奶奶仍舊會把大塊的食物弄成小塊兒給晶晶吃,於是晶晶出現了雙排牙。什麼是雙排牙?雙排牙又叫做「乳牙滯留」,最常出現在處於換牙期(6歲-12歲左右)的孩子身上。
  • 《新生日記》第二季收官 劉璇「鐵血教育」出圈虎媽形象引熱議
    劉璇憑藉「鐵血教育」的虎媽形象出圈,成為真人秀節目的焦點。據統計,節目播出期間 #劉璇曬孕肚倒立照# #劉璇曬八本育兒日記# #劉璇談產後身材被歧視# #劉璇二胎產女過程# #劉璇曬女兒正面照# 等多個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榜,熱議不斷。在《新生日記2》中,劉璇和王弢作為節目中的二胎夫婦在對於孩子的教育顯露出了完全不同的風格。王弢一直崇尚自由的教育方式,劉璇則是扮演著嚴母的角色。
  • 暑假再也不愁,國內外最具教育意義的適合3-6歲寶寶看的動畫片
    而很多專家也表示,孩子3歲以內是學習語言最快的時期。但是我們的寶寶3歲的時候都在做一件事:看動畫片那有沒有一些動畫片既可以對寶寶起到正面的教育意義,又能給寶寶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呢?現在,很多3-6歲的寶寶都很喜歡看動畫片,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好奇心特別強、接受能力也快,正是學習知識學習禮儀的重要時期。但是3-6歲的寶寶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寶爸寶媽給看什麼樣的動畫片就看什麼樣的,所以寶爸寶媽一定要在動畫片的選擇上下功夫,精心挑選一些有營養、有正面教育意義的動畫片,才能幫助寶寶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