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皇后劉璇「鐵血教育」:家庭育兒「虎媽貓爸」需統一戰線!

2020-12-24 爸媽精讀

作者:半夏(爸媽進化論主筆)

幫襯式教育,夫妻搭配幹活不累

最近熱播綜藝《新生兒日記》裡,體操冠軍劉璇對兒子雄赳赳的「鐵血教育」方式引來網友的不少爭議。

作為運動員出身,劉璇對自己的身體和飲食嚴格的自律,從不吃高熱量的食物,即使懷孕期間,也沒有停止鍛鍊。

一張「挺孕肚倒立」照,讓網友不禁歡呼:不愧是體操冠軍,沒懷孕的人都沒有幾個能做到。

對於兒子的教育也是軍事化管理,每天的時間管理細化到小時。

而且雄赳赳都四歲了,吃的食物不舔鹽,不知道果凍巧克力是什麼。

爸爸對孩子滿眼的心疼,偶爾拿個餅乾誘惑一下,兒子雖然十分想吃,但還要徵得媽媽的同意。

網友直接驚呼:雄赳赳作為一個只有4歲的孩子,實在太可憐了。

對於劉璇的「鐵血教育」,老公雖然心疼孩子,卻也不敢多言。

他曾坦言自己是劉璇鐵血教育路上的逃兵:「我和太太理念上一直都不太同步,但現在只能先看著。」

當雄赳赳出現反抗情緒時,爸爸也會主動站出來開導兒子。

如果沒有更好的方法,幫助安撫兒子的情緒,跟老婆站到同一陣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父母的暴力溝通只會傷害孩子

《少年說》有一期看的讓人心塞,一個男孩緊張的握著拳頭,站在高臺上大聲的說:

「爸爸媽媽,你們能不能別再打架了。」

說起打架的原因,多數是因為兒子的學習。

父母會因為讓兒子先寫作業還是先休息而爭吵,進而動手廝打在一起,有次兒子害怕極了,打了110報警。

面對兒子的控訴,母親說打架是父母的溝通方式,可能這個方式有問題,但對兒子的愛是純粹的。

母親的強勢,讓她覺得自己都是對的,不容她的思想行為被辯駁,當父親提出讓兒子先休息再學習時,就引發了關於家庭話語權的大戰。

當主持人問:「您考慮過在家庭中,母親如此強勢而一言堂之後,兒子的性格會變成什麼樣子嗎?」

母親想了一下說:「自己會變得沒有主見,以後談戀愛結婚都會怕女人,就覺得女人說了算。」

主持人苦笑了一下說:

「這樣長大的孩子幾乎不太有責任感意識,等到孩子二十到三十歲,需要扛起責任的時候,就會選擇去逃避。而到了四十歲以後則會把自己推向另一個極端,凡事瞎承擔責任。」

何以為家,家應該是一個溫暖有愛的港灣,而不是拳腳相對的戰場。

一個油鹽不進的強勢媽媽和一個不會溝通的暴力爸爸,這樣的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最大的威脅。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過:夫妻是家庭的建築師,想要營造一個健康的家庭系統,必須將夫妻關係置於家庭中的重要位置。

心理學也表明,良好的夫妻關係會讓家庭成員都感覺到快樂,夫妻關係直接影響家中其他原生家庭成員的幸福指數。

孩子如果體會不到來自家庭的溫暖,那父母無疑是失敗的。

偽裝出來的統一戰線,根本毫無意義

一次去遊樂場玩,我把孩子給孩子準備的備用衣物,零食奶粉等東西全部收拾好裝進媽咪包,放在沙發上。

出門前跟老公說:「你等下拿著包直接去車庫開車出來接我們,我們在路口等你」,等到了目的地時才發現,他居然把包忘記了。

我心裡的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對他嘟囔了兩句,又不想當著孩子的面跟他吵架,就一路沉默,再也沒有搭理他。

回家時,女兒問我:「媽媽,你跟爸爸生氣了嗎?」

我說:「沒有啊」。

女兒說:「那你們為什麼不說話?」

孩子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別以為父母不說他們就不懂,你的一個眼神動作就能出賣你。

所謂的「父母統一戰線」不過是一場滿足我們內心戲的表演。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一家人的名義》中的齊明月,從小被母親被母親管的很嚴。

從衣食住行,結交朋友到考什麼大學,全都在母親的掌控之中。本來就是學習成績好,性格乖巧的「別人家孩子」,卻極度的不自信。

在高考時,她為了「報復」媽媽,少填了一張答題卡,沒有考上心儀的政法大學。

在父母準備離婚,一家人吃散夥飯的時候。她說,從小最喜歡爸爸,因為爸爸不管她,後來長大才知道,爸爸不管她是因為怕麻煩。

父親總會對她說「聽你媽的」,在母親過度的管控下,必然是一個父親在生活中的缺失。

如果當初父親能關注一下她,讓她在面對媽媽的強勢時,有個傾訴的對象,那結果也許是另一個樣子。

比起父母是否站在同一陣營,父親是否真正願意參與到孩子的教育當中,更為重要。

比起給孩子樹立絕對權威,「協同培養」才更合適

育兒不是一場戰爭,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輸家和贏家。

如果要求父母必須統一戰線,給孩子傳遞的是唯一的價值觀。

那麼這不就意味著,我們在用「權威」的方式,迫使孩子認同。而孩子認同了,也就是意味著「我贏了,孩子輸了」。

教育並不是為了絕對的服從,為孩子好的初心不差,但比起「贏過孩子」,我更期望和他是一種平等、尊重的親子關係。

一次晚上吃飯時,女兒正在玩積木搭建城堡的遊戲。我喊了一次,她說飯太熱了,想涼一會再吃,等她先搭好城堡。

我沒有再繼續催,因為我覺得這沒啥,小孩餓了就知道要吃了,但老公覺得,得養成按時吃飯的習慣。於是,他也扯著嗓子喊了兩次,可小傢伙就是捨不得離開。老公開始著急上火了:「你過來不過來,再不來吃飯,以後都不要吃飯了。」

女兒哭著跑到我懷裡,委屈地說:「媽媽,你不是同意我先搭好城堡再吃飯的嗎?」

我點點頭說:「是啊,這件事在媽媽這裡沒問題,但爸爸擔心你會餓肚子,就會希望你先吃飯。你和爸爸之間有不同意見,那你能不能想個辦法,跟爸爸商量商量?」

女兒立刻反應過來,拉著爸爸溝通起來。最終的結果是:女兒承諾再玩三分鐘,無論到時候城堡搭完搭不完,都會吃飯。

比起父母建立統一戰線,來形成對娃的絕對權威,還不如大家各自誠實表達,一個開放的討論環境,反而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

在《異類》中,社會學家拉裡奧把這種教育風格稱為「協同培養」,它不僅會更好的「發掘孩子的天分」,還可以培養孩子的主動性和權利意識,也會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社會。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本來就不會一帆風順,父母來自不同的家庭,受到的教育也不同,出現觀點不一致是很正常的,但是,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的初心是好的。

當父母意見不一致時,一定不能在孩子面前開撕,可以製造一個自由討論的氛圍,大家可以各抒己見而不必擔心因為某句話,就被指責和批評。

能為孩子建立這樣一個包容、真實和開放的原生家庭,那孩子的心底也一定會更溫暖而堅定。

作者簡介:半夏,富書專欄作者,富書寫作營學員,熱愛生活的90後二胎寶媽,用文字記錄成長,治癒自己,溫暖他人,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相關焦點

  • 《新生日記》第二季收官 劉璇「鐵血教育」出圈虎媽形象引熱議
    劉璇憑藉「鐵血教育」的虎媽形象出圈,成為真人秀節目的焦點。據統計,節目播出期間 #劉璇曬孕肚倒立照# #劉璇曬八本育兒日記# #劉璇談產後身材被歧視# #劉璇二胎產女過程# #劉璇曬女兒正面照# 等多個話題頻繁登上微博熱搜榜,熱議不斷。在《新生日記2》中,劉璇和王弢作為節目中的二胎夫婦在對於孩子的教育顯露出了完全不同的風格。王弢一直崇尚自由的教育方式,劉璇則是扮演著嚴母的角色。
  • 「體操公主」劉璇鐵血育兒引爭議
    當媽簡直比當奧運冠軍還難……可能很多人對劉璇的印象還停留在2000年。那一年,她在雪梨奧運會賽場上頂住壓力,打破了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沒有奧運冠軍的歷史,成為名副其實的「體操公主」。一晃20年過去,劉璇重新「承包」熱搜,不過這回和體操無關。
  • 又現「虎媽貓爸」 螢屏嚴母慈父式的家庭太多了
    王勝男說出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看你那個坐姿」「你吃飯洗手了嗎,要用流水洗」等教育女兒的話語,還原出人們熟悉的「虎媽」形象。而林大為隔著校門「投餵」女兒,與女兒在路邊攤一邊吐槽一邊吃串兒等劇情,儼然塑造出有趣開明的「貓爸」形象。不過,此類劇情安排,難免讓人想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 劉璇的「鐵血教育」受千萬追捧,看完再也不怕輔導娃寫作業了
    最近,體操冠軍劉璇參加了一檔親子類綜藝,向觀眾展現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因為過於「鐵血」上了熱搜。 大家被她的嚴格教育震驚了:這也太接地氣了吧,看劉璇輔導功課的樣子,比班主任還要鐵血無情。
  • 中國家庭劇為什麼總是「虎媽貓爸」模式?
    一切以子女教育為首的家庭中,夫妻關係也可能潛藏著危機,無論是《虎媽貓爸》還是《小別離》,爸爸的初戀情人都會出現並製造一點小危機。  比如從《虎媽貓爸》一路到《少年派》,夫妻倆的角色設定始終是媽媽像「老虎」,強勢、霸道,過度幹涉子女的生活和學習。反之,爸爸的角色像「小貓」,開明、溫柔、注重溝通、尊重子女,是母子/母女的溝通橋梁,觀眾都很熟悉這樣的設定。  但真是媽媽更不可理喻嗎?
  • 「體操女神」劉璇於今日順利產下二胎
    8月10日,體操皇后劉璇在個人社交官宣了自己順利產女的好消息,隨後老公王弢(tāo)也出面分享了喜訊。簡單介紹一下,劉璇今年41歲,曾是中國女子體操隊隊長,被視為體操女神,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劉璇拿到了女子體操平衡木冠軍,為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沒有奧運會冠軍的歷史劃上了句號,2001年,劉璇正式宣布退役。不過由於出眾的顏值和氣質,退役之後,劉璇選擇進入娛樂圈。曾多次出演電視劇,並獲得最受歡迎女演員銅獎,2016年,劉璇在京宣布成立自創運動品牌正式進軍商界。
  • 「虎媽貓爸」與「貓媽虎爸」,哪種家庭孩子更有出息:差距明顯
    「虎媽貓爸」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孩子在家中總要怕一個人,這樣才能管住孩子,要不孩子就真的無法無天了。「虎媽貓爸」家庭指的是,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通常比較嚴厲些,爸爸相對柔和一點。「虎媽貓爸」家庭模式好處,一般這種家庭都比較和睦,平和縣家庭氛圍更利於孩子好性格的養成。部分父母認為,小孩子不懂什麼,在小孩子面前吵吵架沒什麼問題,其實四五歲的孩子懂得遠比你想像的多得多,家庭氛圍是從小到大的。
  • 劉璇鐵血式教育惹爭議,這竟是四歲寶寶的日常
    而主導這一切的媽媽,劉璇▼是2000年雪梨奧運會冠軍,拿下中國女子體操平衡木項目的奧運第一金,同樣著名的是她的長相,被稱為「最美奧運冠軍」。再看看他們的家庭狀況▼老公,王弢,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人稱單簧管王子。01年相識,戀愛長跑11年後領證「婚」了。
  • 體操皇后劉璇承認老公家世顯赫,結婚不是為了錢,二人因何炅結緣
    1月15日,體操皇后劉璇在接受採訪時大方承認老公家世顯赫,這也算是正面回應了她嫁入豪門的傳聞。不過劉璇認為家世顯赫分為很多種,包括財力、精神、才華等方面。當被問及老公屬於哪一類,劉璇非常驕傲的表示:"王老師是個藝術家,他就是非常有才華的人。"
  • 夫子富翁:「虎媽貓爸」的教育方式對你來說真的合適嗎?
    華裔母親蔡美兒在她所出版的育兒書籍《虎媽戰歌》中,舉出了許多絕對不允許女兒觸碰的事情,比如:1.不允許女兒在學校裡彈琴唱歌2.不允許女兒獨自在外過夜3.不許女兒參加朋友之間的聚會4.不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活動
  • 《新生日記》劉璇:優秀子女需要「虎媽貓爸」式的教育,值得借鑑
    《新生日記》剛開播沒多久,我就被劉璇一家吸引。這個家庭很有意思,母親很嚴格,父親很溫柔,孩子很懂事。用兒子的話形容,母親劉璇就是一隻「母老虎」,平時很嚴厲很兇,而父親王弢則是一隻「孔雀」,精緻、溫柔。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劉璇真的非常嚴格,說一不二。
  • 育兒大劇"虎媽貓爸"熱播 劇情源自製片人家裡故事
    原標題:「虎爸」黃亞洲心疼了:當年對女兒好像是嚴厲了點   由趙薇、佟大為主演的育兒大劇《虎媽貓爸》,目前正在東方衛視熱播。劇情圍繞孩子「幼升小」,展現「虎媽」和「貓爸」兩種教育理念的碰撞。   該劇的製片人黃瀾,曾製作過《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大丈夫》和《辣媽正傳》三部熱播劇。
  • 《有翡》預告:周翡開篇被打,虎媽貓爸成笑話,欲哭無淚
    如果說李瑾榮是虎媽的教育方式,那麼周翡的父親周以棠就是貓爸。 用現代的眼光看待周翡這一家人,虎媽貓爸的組合很有意思,周翡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之中。他們對周翡的要求並不高,希望她能健康快樂,不需要她有多麼強大的武功稱霸天下,只希望她能保護自己。
  • 轉戰娛樂圈的體操運動員:她比劉璇更有名,自己是影后老公是影帝
    由於選材時會考慮外形是否亮眼,所以很多體操運動員退役後,憑藉出色的外錶轉型來到了娛樂圈,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有劉璇、何美鈿、左小青、李小鵬、楊威等。然而,還有一位影后級別的人物——甚至是當今香港影視界"大姐大"般的存在,她也曾經練過體操,大家可能就不太知道了。
  • 70歲大爺還練體操?劉璇拍手叫絕「核心力量強」!
    70歲還能練體操?在天津,一群平均年齡68歲的大爺積極響應全民健身號召,自發成立「老頑童」體操隊,走出了一條又颯又酷的老年健身路!大型雜技文化節目廣東衛視《技驚四座》12月26日晚播出的第二期節目中,民間高手「老頑童」體操隊將亮相技驚舞臺,一波波高能體操動作讓現場年輕人驚叫連連,直呼「自愧不如」。「老頑童」體操隊現有固定成員20多人,其中年齡最大的81歲,最小的53歲。體操隊成立10年來,他們每天堅持練習上槓、翻轉、倒立等體操動作,以追求強身健體。
  • 親子題材影視劇扎堆上映 「虎媽貓爸」套路多
    親子題材影視劇扎堆上映 「虎媽貓爸」套路多 原標題:   隨著現實題材創作熱的回歸,親子題材影視在暑期也成為除偶像劇之外的話題焦點。鄧超的《銀河補習班》正在院線熱映,螢屏方面,《少年派》《帶著爸爸去留學》之後,黃磊與海清主演的《小歡喜》又來襲。
  • 食物精確到克,杜絕孩子吃鹽和零食,劉璇「鐵血育兒」真有必要?
    咱們中國有一種家庭組合叫「嚴父慈母」,家裡一般爸爸比較嚴格,而媽媽則比較慈愛一點。 但到了劉璇這裡卻反了過來,劉璇對兒子雄赳赳的要求,那可不是一般的嚴格,讓兒子對她冠以「母老虎」的稱號。
  • 虎媽貓爸怎樣煉成 「淡定的學霸兒子」
    「虎媽貓爸」,別人家的爸媽教育是家庭與學校共同協作的事業,在我們感慨別人家的孩子時,別人又有怎麼樣的父母?這是一個虎媽貓爸的家庭。葉媽媽是老師,孩子的學習習慣,主要由她指導。葉爸爸是醫生,作為家裡的「後勤部長",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 劉璇老公髮長文:戀愛20年,結過四次婚,每一次都讓人難以忘記
    成功打進娛樂圈後的劉璇又創立自己獨立的時尚運動品牌進攻商界,妥妥的女強人一枚,同時在事業成功的同時,她的愛情、婚姻、家庭也同樣讓人羨慕,真·人生大贏家沒錯了。當然在這發光發亮的背後是常人無法想像的辛苦,而這些辛苦最是只曉得一清二楚的人就是一直陪伴在她身邊的那個人王弢。
  • 為什麼國產教育劇總喜歡拍「虎媽貓爸」?
    《小別離》教育其實是全社會非常關注的一個焦點,也是現在我認為家庭裡最大的重心。教育劇雖然從根本上說還是一個家庭劇、生活劇,但是故事的主體不再是夫妻情感、婆媳關係、代際代溝上,而是從教育的角度來切入生活。而教育也可以是一個非常疊加的話題,涵蓋著當下親子情感,人物的面貌和三觀,包括所有家庭成員的性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