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活起來——甘肅首本文物立體圖冊製作完成

2021-01-20 瀟湘晨報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留下了異彩紛呈的文物遺產,文物承載文明,體現民族精神與時代價值。數位技術正推動整個社會的變革,讓文物活起來成為國家持續關注的文化重策。2018年10月,國家文物局提出加強科技支撐,推進文物治理現代化。在此背景下,天水市博物館藉助珍貴文物三維影像信息採集資料庫建設及利用項目,思考多領域融合新業態下的文物數據開放共享、開發應用,謀求通過數位化和網際網路技術做連結、擴服務、促傳承,期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守護中華文化。

天水市博物館委託北京崑崙文保科技有限公司對50件藏品進行三維高清數字採集與製作,項目主要成果是1套數位化資產管理系統、2000本《天水市博物館文物立體圖冊》和2000套明信片。項目得到了古建築保護與園林部、文物保管部、考古研究所和歷史研究部的協同支持。

圖冊希望借用現代科技保存、展示地方文化遺產。我們挑選了一些具有特殊文化表徵的文物,逐一進行深描編輯,將手工繪製的文物線描圖以插圖的形式展示。書中揀選的不同類型的文物體現了古老中國不同歷史時期在某一領域的工藝水準、人文思想與智慧之光,讀者可以通過文物了解古人的日常生活與心靈世界。該圖冊將與恭王府、上海博物館、西安博物院等二十餘家文博單位出品的讓文物活起來系列產品一起被推介,成為甘肅第一本可視聽、可互動的文物立體圖冊。

北京崑崙文保科技有限公司開發了數字崑崙的軟體,使用者用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下載、打開數字崑崙的軟體,可以在線瀏覽文物電子圖冊。立體圖冊和明信片應用了增強現實技術,使用者掃描圖冊和明信片中有AR標識的藏品,背景樂響起,文物會伴語音講解跳出移動終端界面,實現全方位立體呈現。使用者還可以觸摸、旋轉界面上的文物,與文物互動,欣賞細節,分享與國寶拍照的驚喜。圖冊在配樂方面也花了一點心思,根據藏品特點配了不同風格的音樂。比如為菩薩造像配了佛樂,為劉海戲金蟾配了花鼓戲選段,為玉釵配了梁祝,為鴛鴦戲水紋鍍金銀盤配了日本的竹田搖籃曲等,更多用心有待親身體驗。

天水市博物館珍貴文物三維影像信息採集資料庫建設及利用項目在數位化展示、傳播、教育和服務領域做出了嘗試,它將文物物質資源轉化為數字資源,用於AR文創開發,讓讀者遇見文物,從歷史中醒來,感受文化趣味。

(來源:古建築保護與園林部 田婕)

【來源:市文化和旅遊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博物館奇妙日,文物「活起來」了!
    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朋友們,想必一定會被裡邊活起來的文物、展品震撼到!那種奇妙的感覺,雖然只出現在科幻片中,但第五屆吉林雪博會的每一個「博物館奇妙日」裡,你也有這樣一個難得的機會,體驗文物「活起來」的美妙。吉林雪博會6號館正在進行的吉林冬季文博資源博覽會,刮來了千古風華的國潮。故宮博物院展位的展品,每一件的背後都蘊藏著一段故事,或是一件文物。
  • 「戲精」來了:文物表情包萌萌噠
    之後,由我們的合作夥伴甘肅新媒體集團「掌上蘭州」團隊完成了後期素材的技術整合。文物表情包製作完成後,我們在「掌上蘭州」APP,《蘭州晨報》微信公眾號、微博,甘肅省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微博發布之後,熱度持續上升,有眾多網友給我們留言、點讚,還有多家媒體轉載……表情包成了甘肅省首個瀏覽量過億的文化類融媒體產品。我們沒有想到會引起這麼廣泛的關注。
  • 「戲精」又來了:文物表情包萌萌噠
    第2880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年來,「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的理念深入人心,新冠疫情發生後,很多博物館嘗試利用新技術為觀眾提供新服務。文物原型與網絡用語的結合,不僅讓人們日常生活中多了文化元素,還激發人們對文物的興趣,創造了可觀的流量。
  • 「考古盲盒」:讓博物館裡的文物活起來
    為「寶物」刷去泥土。受訪者莉莉供圖「拆盲盒時特別有『考古人』的代入感。」除了收穫的喜悅,這段「考古」經歷更讓她切身體會到考古工作的艱難:「挖盲盒已經很累了,而考古工作人員面對的是大範圍的探測和實地挖掘,對待真正的文物還要更耐心、細心。」除了莉莉開出的「馬首」,杜嶺方鼎、武曌金簡、青銅虎符等20餘件珍貴文物的迷你版也隨機分布在盲盒中。盲盒附帶的袖珍版洛陽鏟等「考古鑽探工具」、包裹著「文物」的洛陽北邙山土壤,更為這段「考古」經歷增添了幾分真實感。
  • 甘肅絲路文物規模化「外展」與全球共享
    中新社蘭州1月25日電 (記者 馮志軍)過去一年,地處中國西北腹地的甘肅舉辦或參與數十次重要文物外展,由大批敦煌藝術品「領銜」的絲綢之路上的精品文物,在日本、奧地利、英國、美國、法國及臺灣、香港等地舉辦絲綢之路或敦煌藝術主題展7個。  2018年甘肅省文物局長會議25日在蘭州舉行。
  • 展現中原文化魅力 讓文物活起來
    「當時大家集思廣益思考節目取什麼名字合適,後來就選定博物院原有刊物『中原藏珍』《品鑑》的名字,既是對原『每周一品』欄目從紙上到視頻的延續,還有海納百川傳播中原文物之意。」說起欄目名字的來歷,河南博物院副院長翟紅志記憶猶新。2017年12月,火遍全國的《國家寶藏》讓動輒千歲的文物走出深宮大院走到普通觀眾眼前,為「歷史文物活起來」開了個好頭。
  • 「紅色文物是最鮮活的教材」 吉平:讓文物「活起來」促文旅融合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特別是提到「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物等事業」,這讓來自文化藝術界和社會科學界的全國政協委員感到振奮。
  • 國家博物館絲路孔道-甘肅文物菁華展覽時間地點門票價格
    展覽展出文物數量多達516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322件(套),國家二級文物近百件套。展品門類豐富,精彩紛呈,包括舉世聞名的甘肅馬家窯文化彩陶,中國早期青銅製品,懸泉置遺址、居延遺址等地出土的漢簡、紙張,漢唐絲織品、國際貨幣,北魏、隋唐佛造像等等,都是能夠直接反映甘肅歷史文化的代表性文物。
  • 首個文物擬人化動漫《秘寶之國》
    不僅拉近當代人與歷史文物的距離,而且還讓文物「活」起來了。一句「讓國寶活起來」,是《國家寶藏》的初衷,也是它的行動及收穫。它讓古典文化不僅「活」了起來,還「潮」了起來,更「燃」了起來,引導更多的內容生產投向古典文化,讓更多的歷史符號在新時代的新語境下,煥發新的生命力,真正成為活著的傳承。這不止一改我們對博物館枯燥嚴肅的印象而且還讓文物、文化真正走進觀眾的心裡,走進我們的心中。
  • 讓文物「活」起來,明代奢華的王朝服飾藝術再呈現
    2020年12月28日上午,由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博物館主辦,中國文物交流中心、中國絲綢博物館和南京市博物總館支持的「錦衣王朝——穿越大明風華歷史文化藝術展」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北區開幕。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趙古山,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唐漢隆,深圳市文物管理辦公室主任喬永清,南京市博物總館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館長楊英,山東博物館陳列部主任王勇軍等嘉賓出席展覽開幕式。人民網對開幕式進行全程現場直播。展覽是深圳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在『書城+博物館』方面的新嘗試和新探索。
  • 一起見證「讓文物活起來」!這個周六在良渚,杭州「遺產日」主場...
    活動當天,還將表揚先進、樹立典型,重點表彰第四屆「浙江最美文物守望者」在文物工作新聞宣傳領域和文物安全執法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團隊。「讓文物活起來」網絡宣傳平臺即將上線讓你足不出戶賞文物如果你還在為不能親臨博物館看展覽發愁,還在為眼花繚亂的文博平臺選擇恐懼,今年杭州市文物部門推出一個頂級精神套餐:「讓文物活起來」網絡宣傳平臺。
  • 「文物保護 從我做起」——武威市博物館開展青少年《趣味文物拼圖...
    「文物保護 從我做起」——武威市博物館開展青少年《趣味文物拼圖》社教活動 2020-08-17 1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走進重慶,看文物保護的新探索
    讓紅色文物活起來12月9日晚,由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巴南校區舉行,兩千餘名師生共同觀看展演,上了一堂形式新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現場氣氛熱烈,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大學生們身臨其境,被革命志士高尚的人格深深感染。
  • 廈門深耕文博IP開發應用 讓文物活起來讓傳統潮起來
    主辦方表示,策劃此次活動,是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指示,從「讓歷史走進生活」的初心出發,以「國潮正當時」為路徑,通過深耕文博IP品牌,為博物館嫁接多元發展空間,為公眾提供多元文化體驗。賽事從滿足人民群眾多元文化生活新期待的角度,巧妙地應和著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 在中小學生陶藝作品裡欣賞文物
    12月20日(周日)上午,在杭州西湖博物館總館南宋官窯館區,舉辦了「杭州市中小學生陶藝大賽」配套活動《看「活起來的文物」——動手有功》公益體驗活動。聽講解、觸陶泥、觀修坯、賞作品,發現文物背後的故事,從工藝美術技藝的視角欣賞市中小學生陶藝大賽優秀作品。
  • 【館長說文物】觀劍談史——戰國對鳥首繩紋銅劍
    原標題:【館長說文物】  觀劍談史 ——戰國對鳥首繩紋銅劍
  • 「回眸十三五」挖掘歷史文化遺產內涵 讓文物活起來
    在「飲冰室今昔」展廳,記者看到了梁啓超孫女梁柏有向梁啓超紀念館捐贈的曾經飲冰室藏品10件/套書畫,這些文物歷經百年重回天津,並在「飲冰室」向市民展示。近年來,河北區加大力度保護發展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充分挖掘梁啓超紀念館文化底蘊和時代內涵方面下功夫,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
  • 甘博的文物會說話——甘肅省博物館推出最新動漫文物表情包
    甘博的文物會說話——甘肅省博物館推出最新動漫文物表情包 2020-04-08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首銅像回家日期定了!這68件回家文物將在線展覽
    去年11月13日,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辦,流失海外300餘年、在2007年由澳門企業家何鴻燊購得,並在澳門公開展示多年的馬首銅像被正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經過雙方協商一致,文物局受捐後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今年內,這件文物將回到圓明園,並完成首秀。
  • 徽博文物上「雲端」
    5月8日晚,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玩起了新花樣,推出以「穿越徽州時空的隧道,搭起文化溝通的橋梁」為主要內容的「雲上徽博之夜·首秀」,講解員面對手機鏡頭進行直播,為坐在家裡的「遊客」帶來一場身臨其境的「雲遊」,為大眾解鎖新時代遊覽博物館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