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螢火蟲

2020-12-15 瀟湘晨報

「螢火蟲,掛燈籠,飛到西來飛到東,就像一顆小星星。」

有螢火蟲飛舞的夏夜,是浪漫的,點點螢火如漫天星辰,為你鋪展開一個童話世界。今晚,便讓我們繼續跟隨法布爾的筆觸,置身草叢中的璀璨「星河」。

螢火蟲

節選自《昆蟲記》

在寧靜的夏夜,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螢火蟲飛來飛去,就像一閃一閃的小星星。在昆蟲世界裡,能發光的蟲子很少,這種小東西,因為能發光而聞名。古希臘人把這種小蟲子稱為「亮尾巴」,這個叫法真是太形象了。現在,科學家們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叫螢火蟲。

雄螢發育成熟後,會長出翅蓋。雌螢卻不太引人注意,並且一點兒也感受不到飛行的快樂,對廣袤的天空更是一無所知。它終生保持著幼蟲的狀態,好像身體永遠都發育不完全,實在好可憐喲!

這種小昆蟲外表看起來很可愛,但你要是以為它是個素食主義者,那可就錯了,它最喜歡吃肉,而且還有自己特有的絕招呢!螢火蟲最喜歡吃的是蝸牛,首選是那些身材比較小巧的,它很少吃大的蝸牛,可能是比較費力氣吧。螢火蟲在吃蝸牛前,先給蝸牛打上麻醉劑,等蝸牛昏迷後,無力抵抗了,它再把蝸牛消滅掉。它的這個方法就像給生病的人做手術之前一定要打麻醉藥一樣,等到蝸牛失去知覺了,就不會感到疼痛而掙扎了。

在酷熱的夏天,許多小蝸牛聚集在路旁的乾草或秸稈上,懶洋洋地伏在那裡一動不動。也有的蝸牛聚集在陰涼、潮溼的陰溝邊,這裡涼爽些。這時,螢火蟲當然不會錯失如此好的機會,就會來到這裡捕獲獵物。

為了細緻地觀察螢火蟲是怎樣給蝸牛打麻醉劑的,我特意做了一次有趣的試驗。一天,我找了一個大玻璃瓶,在裡面放上一些青草,而後放進幾隻不大不小的蝸牛,然後,又抓到幾隻螢火蟲放了進去。一切準備工作都已做好,我耐心地坐在旁邊,等著看裡面會發生什麼。

一隻小蝸牛可能是由於好奇,開始緩慢地爬向那些青草,它的觸角伸出來左晃右晃的,感覺很興奮。這時,一隻螢火蟲注意到了這隻蝸牛,因為蝸牛對它有很強的吸引力。它摩拳擦掌,抽出了隨身攜帶的兵器,準備進攻了。這個兵器太小了,人的肉眼根本看不到。我旁邊剛好有一個放大鏡,便立刻把它派上了用場。在放大鏡下,我看到了螢火蟲身上長著兩片顎,它們都呈彎曲形,要是合起來,就成了一個鉤子。這個鉤子又尖又小,像一根毛髮似的。如果把鉤子放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鉤子上有一條溝。老實說,這個鉤子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可是,對於螢火蟲來說,卻是非常有用,是它用來麻醉蝸牛、享受美味的致命武器。

看到小蝸牛把身體探到了殼外,螢火蟲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便用大顎刺了蝸牛一下。螢火蟲的動作很輕柔,態度也很溫和,好像面對的不是一個獵物,而是一個親密的朋友,那動作很像接吻似的。螢火蟲刺了一下,毒液順著鉤子上的小溝流進蝸牛的體內。螢火蟲停下來看看蝸牛有什麼反應,然後又刺了一下,就這樣刺上五六下,小蝸牛的觸角漸漸軟下來,趴在那裡不動了。我想,蝸牛一定是被麻醉得不省人事了。

大家都知道,蝸牛有一個殼可以保護自己,但是,當它爬行或鑽出殼四下張望的時候,就很容易遭到螢火蟲的攻擊。這些小蝸牛也很聰明,它們會時常爬到那些搖擺不定的高處,比如草稈的最上端,或是待在很光滑的石頭上,這些地方像個蓋子似的把它們的房子出口蓋嚴了,這樣它們會很安全。可是百密總有一疏,只要蝸牛不小心留下很小的縫隙,就給螢火蟲製造了機會。螢火蟲會毫不留情地把鉤子刺入蝸牛的肉裡,然後釋放毒液。這時,螢火蟲的動作一定要輕輕的,否則,如果蝸牛一下子被驚擾了,就會從草稈上或是石頭上掉下來,就有了逃脫的機會。

這下你明白了吧,螢火蟲輕柔地對待蝸牛並不是出於仁慈,而是為了捕獵的百分之百成功,這個肉食主義者才沒有那麼好心呢!

「螢火蟲,掛燈籠,飛到西來飛到東,就像一顆小星星。」這是一首流傳很久的兒歌。你可以想見,因為有這盞小燈籠,螢火蟲在漆黑的夜晚可以照見前進的路,它也因此而出名,被許多人熟知。

雌螢用來發光的器官,長在身體後面的三節部位,前兩節中的每節下面都發出光來,成寬帶形。第三節的發光部分小很多,只有兩個小點,光亮能從後面射出來,從螢火蟲的上下都可以看到這個光。從寬帶形和小點上發出的光有點兒泛藍,但是很明亮,在漆黑的夜晚,可以照到很遠的地方。

雄螢的發光器官可沒有雌螢那麼多,只有身體後面的兩個小點,這兩個小點是整個螢類家族全都有的,一點兒也不稀奇。當螢火蟲還是小蠐螬時,就已經有了這兩個小點,以後隨著身體的長大,這兩個小點也逐漸變大。無論從上面還是下面,我們都可以看到這兩個發光的小點。這樣比起來,雌螢要比雄螢亮很多,因為它們多了兩條發光的帶子。

在顯微鏡下,螢火蟲的表皮上有一種白色塗料,形成細微的顆粒狀物質,這就是光的發源地。光是在螢火蟲的呼吸器官中產生的。那種與空氣混合能發光或燃燒的反應叫做氧化作用。螢火蟲可以發光,就是氧化作用的結果,那些像白色塗料的東西,是氧化作用後的殘餘物。

螢火蟲能很準確地控制自己的發光亮度,要是它想讓自己發出的光亮一點兒,就會增加體內細管中的空氣流入量,要是它不高興了,就會減少體內細管中的空氣流入量,那光就會暗下來。如果螢火蟲惱怒了,就會幹脆關掉閥門,不再往裡面輸送空氣,這時這盞小燈就會熄滅。在夏夜,當淘氣的小孩子想捕捉它們的時候,明明看見它們在身邊發著光轉圈飛著,飛累了歇在那裡,可當他們輕手輕腳地走到跟前,又找不到了。他們以為是自己的眼睛花了,螢火蟲可能飛走了。其實,是它們聽到了聲音,關掉了自己的小燈,在騙他們呢!這個小傢伙是不是很狡猾呀!

當它們受到某些外部刺激時,螢火蟲身體後面的兩個小點會受到影響,但是雌螢那兩條發光的帶子卻不會受任何幹擾,照常發著亮光。我曾經做了很多次試驗,想使螢火蟲的光帶不發光,儘管採用了製造噪音、往它們身上潑涼水、向它們吹菸斗上的煙、用手捏它們的小身子等方法,都沒有對它們發光的光帶產生大的影響。經過短暫的調整後,它們又恢復了往常的樣子。

螢火蟲發出的光是白色的,看起來很柔和,一點兒也不刺激人的眼睛。在黑夜裡看到這種光,就好像是從月亮上撒下來的許多白色的、漂亮的小花,讓人感覺很溫馨。

不過你一定想不到,這種會發光的小蟲子卻是感情很淡漠的傢伙,它們對家族成員毫無感情,即使對自己的卵也是一點兒責任心都沒有,任憑它們自生自滅。當它們要產卵的時候,根本不會選擇一個安全、適合寶寶生活的好地方,而是隨便選個地方把卵產在那裡,可能是地上,也可能是草葉上,還可能是小水溝裡。產完卵後,它們就拍拍翅膀飛走了。至於寶寶的死活,那就全靠它們的運氣了,反正螢火蟲媽媽不會再多看它們一眼。

螢火蟲從生到死,一直都是發光的。甚至卵也是發光的,幼蟲也發光。當寒冷的冬天到來的時候,幼蟲便會鑽到地下去,不過不會鑽得很深。即使它們鑽到地下去,這盞燈仍然亮著,因為它是一盞希望的燈!

星是天間的螢

螢是地上的星

只要有一點微弱的光

就可以照亮夜行的路

你是否也有與螢火蟲有關的童年記憶?

明天央視一套「夜話」繼續刊載

《昆蟲記》

【來源:央視一套】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是一本講昆蟲生活的書,涉及蜣螂、螞蟻、西緒福斯蟲等100多種昆蟲。在這個世界上,人類現在已知的昆蟲種類約100萬種,佔所有已經知曉的動物種類的5/6;並且仍有幾百萬的未知曉的昆蟲仍待人類去發現和認知。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
  • 《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昆蟲記》是一本專門介紹昆蟲的習性、外觀特徵的書,它誕生於130年前!也就是說,如果《昆蟲記》是一個人的話,它已經130歲啦!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那一定是「經典」這個詞啦。那這麼經典的書,到底是誰寫的呢?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一)
    愛好昆蟲的孩子(一)作者:法布爾節選自《昆蟲記》現在,有許多人總喜歡把一切人的品格、才能、愛好等歸於遺傳。也就是說承認人類及一切動物的智慧都是從祖先那兒得來的。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我現在就用我自己的故事來證明我那喜愛昆蟲的嗜好並不是從哪個先輩身上繼承下來的。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從來沒有對昆蟲產生過絲毫的興趣和好感。關於我的外祖父,我不大知道,我只知道他曾經歷過相當苦難的日子。我敢說,如果要說他曾經和昆蟲發生過關係的話,那就是他曾一腳把它踩死。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二)
    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品讀他的童年故事,願你發掘潛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愛好昆蟲的孩子(二)節選自《昆蟲記》不久我又回到了我父親的屋子裡。那時候我已經七歲,到了必須進學校的年齡了。可我並不覺得學校生活比我以前那種自由自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更有意思。我的教父就是老師。
  • 法布爾與《昆蟲記》:人性對蟲性的深度剖析
    ——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一位自學成才的鄉村教師,花費畢生的精力與昆蟲打交道,被法國文學界稱作「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一生貧窮,節衣縮食,只想為蟲子寫一部」歷史「——《昆蟲記》。不過,這並不能否定《昆蟲記》是一本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爾以人性解析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人類世界具有知識、趣味、美感與思想的文字。在思想與科學並駕齊驅的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一本描寫蟲子的成為了不朽名作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有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將研究成果寫成文學著作,法布爾只是眾多學者中的一位。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蟋蟀的樂器
    節選自《昆蟲記》為了科學的研究,我們可以很坦率地對蟋蟀說道:「把你的樂器給我們看看。」像各種有價值的東西一樣,它是非常簡單的。它和螽斯的樂器很相像,根據同樣的原理,它不過是一隻弓,弓上有一隻鉤子,以及一種振動膜。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
  • 蜘蛛為什麼不是昆蟲,難道是法布爾研究錯了?
    學習強國裡有一道選擇題,蜘蛛是不是昆蟲?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蜘蛛不是昆蟲呢? 昆蟲學家認為具有這些特徵才能確定為昆蟲。 昆蟲的種類太多了。僅僅是小小的螞蟻,在地球上就有11700種,我們中國有600多種。 蜘蛛為什麼不是昆蟲呢? 我們來看看蜘蛛的構造:蜘蛛身體只分兩部分,即頭和胸合為一部,另一部是腹部。蜘蛛沒有觸角和翅膀。蜘蛛有四對足,比昆蟲多出來一對。
  • 初中語文:《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中考真題練習
    法布爾(1823—1915年),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身為現代昆蟲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聞名,被世人稱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因貧病交加,於92歲逝世。
  • 周末閱讀——《昆蟲記》
    他整理了20餘年來研究搜集的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第一卷。1880年,法布爾購得一老舊民宅,周遭是一塊不毛之地,長滿雜了草。日復一日,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他飛舞尖鎬平鏟又刨又挖,終於建成一座百蟲樂園。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這是法布爾非常愜意和得意的活動天地,因為它可以成為昆蟲的家園。法布爾常住在這裡,繼續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筆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
  • 《昆蟲記》裡講述的那些昆蟲朋友們的有趣傳聞
    法國作家法布爾以撰寫《昆蟲記》聞名於世,這本書充分展現了他在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橫溢的文學才華。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在向我們生動的描述了各種昆蟲的樣子、習性的同時,也記錄了很多當時人們對昆蟲的認識與故事,幫助讀者從其他角度認識各種昆蟲。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今天,小編就為看著各類「雙十二書單」,不知從何下手的家長們介紹一套寶藏科普繪本——《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 當初,我以為《昆蟲記》只是一部科學著作,現在再看其實並不盡然。 《昆蟲記》原名為《昆蟲學回憶錄》,在書中,作者法布爾不僅詳細記載了昆蟲的種類、特徵和習性,還插入了很多自傳型的回憶,闡述了他對社會、自然、人生的種種感想和心得。
  • 《下裡巴蟲》: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夜話丨昆蟲記之蛛網的建築
    今天,便讓我們跟隨「蛛網觀察家」法布爾,一起拜訪蜘蛛的美妙世界吧!蛛網的建築作者:法布爾節選自《昆蟲記》即使在最小的花園裡,也能看到園蛛的蹤跡。它們都算得上是天才的紡織家。如果我們在黃昏的時候散步,我們可以從一叢迷迭香裡尋找蛛絲馬跡。我們所觀察的蜘蛛往往爬行得很慢,所以我們應該索性坐在矮樹叢裡看。那裡的光線比較充足。
  • 隧蜂:《昆蟲記》中曾記載
    Ma, 始載於《神農本草經》, 以乾燥帶鱗葉的肉質莖入藥, 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燥通腸等功效, 是使用頻率最高的補腎中藥, 有「沙漠人參」之美譽,這種植物也會依靠隧蜂來傳粉。《昆蟲記》與隧蜂我們知道,《昆蟲記》是一本極其出色的巨著,其作者法布爾也被人們稱作「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曾寫道:「多一隻少一隻隧蜂,對世界的平衡無足輕重。然而太遺憾了!
  •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
    ,她就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帶來昆蟲世界的生命樂章,昆蟲記穆絲。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   原標題: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   幻書啟世錄中有各式各樣的幻書,但是想必大家都不太了解那位在荒石園被觀測到的穆絲少女,她就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
  • 昆蟲記
    暑假期間,媽媽帶我到隆生廣場蟲蟲樂園參加小惠同學昆蟲展採風活動,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 一走進蟲蟲樂園,我的眼睛就被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所吸引,仿佛走進了現實版的《昆蟲記》。參觀人員被分為男女兩隊,Apple老師帶領我們男生隊開始了採風之旅。
  • 好書精讀 ▏《昆蟲記》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法布爾在19世紀中期,於學校教課之餘,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在田野間觀察各類昆蟲,為之定名,為之謳歌。《昆蟲記》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節每章節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同時收入一些講述經歷、回憶往事的傳記性文章。在該書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 走進昆蟲世界奏響生命的樂章 幻書啟世錄新角色昆蟲記登場
    在許多個為我們忽視的角落,在層層疊疊的枝葉之間,居住著無數的昆蟲。與我們共存於一個星球的幾百萬種昆蟲遵循自然的法則,為生存與繁衍進行著永不言棄的努力。 少女被觀測到時,便和在這「荒石園」有關。她是名為穆絲的少女,她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