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法布爾耗費畢生心血寫成的一部昆蟲學的傳世佳作

2020-12-15 牆外翰林院

你有沒有想像過,有一天自己可以擁有神奇的超能力?

比如,擁有一對翅膀,這樣你就可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

比如,擁有一根可以散發螢光的手指,讓你的夜晚閃閃發光。

哇!擁有超能力是不是一件很過癮的事兒呢?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擁有這種超能力的小傢伙,它們都有誰呢?

如果你感興趣,請千萬不要錯過《昆蟲記》這本書哦!因為,書中的主人公們,是一群古靈精怪、擁有超能力的小昆蟲,像是蝴蝶呀、蜜蜂呀等等。

可你一定會問:「咦,不就是蝴蝶、蜜蜂這些常見的它們能有什麼超能力呀?」請不要急,《昆蟲記》這本書會給你答案的。

《昆蟲記》是一本專門介紹昆蟲的習性、外觀特徵的書,它誕生於130年前!也就是說,如果《昆蟲記》是一個人的話,它已經130歲啦!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那一定是「經典」這個詞啦。

那這麼經典的書,到底是誰寫的呢?

這本書的作者叫法布爾,他出生在法國南部,從小就喜歡觀察昆蟲,是一個對研究昆蟲非常執著的人。

小時候,他的褲兜總是鼓鼓的,因為蚱蜢呀、蟋蟀啊都被他藏在口袋裡,是不是像極了你身邊某個淘氣的小夥伴呢。

長大後,法布爾對昆蟲更加痴迷了,他立志要為昆蟲寫一本書,終於在1879年,《昆蟲記》的第一卷問世了。

不過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哦!之後,法布爾專門買下一個荒廢的園子,日復一日地觀察和記錄昆蟲的生活習性。86歲時,他終於創作完第十卷,完成了整部《昆蟲記》。

這十卷《昆蟲記》凝結了法布爾一生的心血,代表了他對昆蟲世界不懈堅持與執著追求的精神。

聽完法布爾的故事,就讓咱們再跟著他,一起進入昆蟲的世界,去聽聽昆蟲們的故事吧。

《昆蟲記》裡記錄了很多最具特色的昆蟲,有的很常見,有的很罕見。只要你認真閱讀這些故事,了解蟲兒們各自的本領,故事裡可愛的昆蟲們說不定會飛到你的面前喲。

這些昆蟲,像是夏日的歌唱家——蟬,它就有一張厲害的小嘴。這張嘴長得隱秘,不像我們的嘴長在臉上,一眼就能看見,它的嘴長在胸部,你是不是只聽見「吱……吱……」的叫聲卻從沒見過它的嘴呢?

其實,蟬的這張嘴,長長的、尖尖的,像吸管,又像銳利的錐子,不過這也正是它厲害的地方。夏天那麼熱,蟬還一直唱個不停,它肯定會口渴,那它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聰明的蟬是這樣做的:它用自己那又尖又長的嘴,在樹皮上刺出一個井,然後把嘴深入井內,這樣井裡源源不斷的汁液,它就可以「咕嘟、咕嘟」喝個夠啦。口渴的問題解決了,那麼當個歌唱家對它來說,更是小菜一碟。

我們能從這本書裡學到什麼呢?

首先,你能收穫昆蟲知識,其次能幫助你建立對昆蟲世界,以及對大自然的好奇心,讓你更加熱愛生活。

在這本書裡,除了像蟬呀、蜜蜂呀、螢火蟲這類你耳熟能詳的昆蟲們,還有一些有趣的你可能沒聽過的昆蟲,比如腰身纖細、善於麻醉的赤條蜂小姐姐,善於利用身邊的材料為自己裝扮的昆蟲界的小裁縫,被管蟲小哥哥,等等。

這些新奇有趣,又各懷絕技的昆蟲,會給你源源不斷的驚喜,滿足你的好奇心,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昆蟲世界。

不過,請別忘了,這一切有趣的美好的知識,都是《昆蟲記》的作者,執著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先生帶給我們的。

法布爾年輕時曾經聽人說,蜜蜂會辨別方向,無論你把它帶到哪裡、多遠的地方,蜜蜂都可以回到原處,這聽起來很神奇,蜜蜂沒有手機導航,它是怎麼做到的呢?沒有人能幫他解答,於是,法布爾決定親自做試驗。他把40隻做了標記的蜜蜂放入紙袋,並在1500米之外陌生的地方把蜜蜂放了出來,之後,法布爾自己原路返回。

那最後40隻蜜蜂是迷路了還是飛回原來的地方了呢?答案需要你自己去書裡尋找哦!

相關焦點

  • 昆蟲的史詩——法布爾與《昆蟲記》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大自然是孩子最喜歡的地方,其中的昆蟲也是他們最好的夥伴。今天,要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本專門描述昆蟲的書,法布爾的《昆蟲記》希望你們喜歡,希望它能成為你的朋友。正如魯迅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中所講,每個人的童年都有個秘密的樂園。法布爾也不例外。
  • 法布爾與《昆蟲記》:人性對蟲性的深度剖析
    ——法布爾法布爾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一位自學成才的鄉村教師,花費畢生的精力與昆蟲打交道,被法國文學界稱作「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一生貧窮,節衣縮食,只想為蟲子寫一部」歷史「——《昆蟲記》。不過,這並不能否定《昆蟲記》是一本不朽的世界名著。法布爾以人性解析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人類世界具有知識、趣味、美感與思想的文字。在思想與科學並駕齊驅的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一本描寫蟲子的成為了不朽名作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法國,有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將研究成果寫成文學著作,法布爾只是眾多學者中的一位。
  • 周末閱讀——《昆蟲記》
    他整理了20餘年來研究搜集的資料,完成了《昆蟲記》第一卷。1880年,法布爾購得一老舊民宅,周遭是一塊不毛之地,長滿雜了草。日復一日,法布爾穿著農民的粗呢子外套,他飛舞尖鎬平鏟又刨又挖,終於建成一座百蟲樂園。他用當地普羅旺斯語給這處居所取了個雅號——荒石園,這是法布爾非常愜意和得意的活動天地,因為它可以成為昆蟲的家園。法布爾常住在這裡,繼續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蟲的筆記,完成了《昆蟲記》的後九卷。
  • 蜘蛛為什麼不是昆蟲,難道是法布爾研究錯了?
    學習強國裡有一道選擇題,蜘蛛是不是昆蟲?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蜘蛛不是昆蟲呢? 昆蟲學家認為具有這些特徵才能確定為昆蟲。 昆蟲的種類太多了。僅僅是小小的螞蟻,在地球上就有11700種,我們中國有600多種。 蜘蛛為什麼不是昆蟲呢? 我們來看看蜘蛛的構造:蜘蛛身體只分兩部分,即頭和胸合為一部,另一部是腹部。蜘蛛沒有觸角和翅膀。蜘蛛有四對足,比昆蟲多出來一對。
  • 名師帶你精讀《昆蟲記》《伊索寓言》
    今日上新的導讀課帶來兩本書——《昆蟲記》《伊索寓言》。其中,由溫州市南浦小學顏小鹿老師錄製的《昆蟲記》,不僅會帶著大家一起去感受法布爾描繪昆蟲體態的細緻,還會教孩子們高效、實用的閱讀方法,即提問題、查找資料、寫批註;通過名師導讀課的學習,既可以在閱讀中梳理框架、思路,也可以整理閱讀感想,以書為「支點」延伸自己的知識面,一舉多得。
  •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
    ,她就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帶來昆蟲世界的生命樂章,昆蟲記穆絲。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   原標題: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怎麼樣 幻書啟世錄昆蟲記穆絲介紹速速圍觀   幻書啟世錄中有各式各樣的幻書,但是想必大家都不太了解那位在荒石園被觀測到的穆絲少女,她就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
  • 沒有哪種生命是多餘的,這本書透過昆蟲世界折射出人世與人性
    世上的生命千姿百態,人是一種,昆蟲也是一種。就生存而言,人與昆蟲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蜘蛛之所以能夠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張網,人又何嘗不是?又比如,蝦的大紅之日,便是大悲之時。這分明是在說人啊——樂極生悲,爬得越高摔得越狠,歷來如此。對昆蟲世界,人們所知甚少,小茶也一樣。所以我建議她閱讀《昆蟲記》。「《昆蟲記》?」「嗯,一部專門描寫昆蟲的曠世之作。」
  • 小昆蟲也有大世界,孩子必讀的《昆蟲記》就選這本!
    今天,小編就為看著各類「雙十二書單」,不知從何下手的家長們介紹一套寶藏科普繪本——《最美的法布爾昆蟲記》。 這套書改編自法布爾的《昆蟲記》。《昆蟲記》今年剛被列入《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但其實在小編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曾經推薦過。
  • 好書精讀 ▏《昆蟲記》內容簡介+精彩片段+讀後感
    《昆蟲記》(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稱《昆蟲世界》《昆蟲物語》《昆蟲學札記》或《昆蟲的故事》,是法國昆蟲學家、文學家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創作的長篇生物學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書首次出版。
  • 初中語文:《昆蟲記》名著導讀+知識點+中考真題練習
    法布爾(1823—1915年),法國博物學家、動物行為家、昆蟲學家、科普作家,以《昆蟲記》一書留名後世。身為現代昆蟲學的先驅,法布爾以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而聞名,被世人稱為「昆蟲世界的荷馬」「昆蟲界的維吉爾」,因貧病交加,於92歲逝世。
  • 《昆蟲記》裡講述的那些昆蟲朋友們的有趣傳聞
    法國作家法布爾以撰寫《昆蟲記》聞名於世,這本書充分展現了他在科學觀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橫溢的文學才華。在《昆蟲記》中法布爾在向我們生動的描述了各種昆蟲的樣子、習性的同時,也記錄了很多當時人們對昆蟲的認識與故事,幫助讀者從其他角度認識各種昆蟲。
  • 走進昆蟲世界奏響生命的樂章 幻書啟世錄新角色昆蟲記登場
    在許多個為我們忽視的角落,在層層疊疊的枝葉之間,居住著無數的昆蟲。與我們共存於一個星球的幾百萬種昆蟲遵循自然的法則,為生存與繁衍進行著永不言棄的努力。 少女被觀測到時,便和在這「荒石園」有關。她是名為穆絲的少女,她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
  • 昆蟲記
    暑假期間,媽媽帶我到隆生廣場蟲蟲樂園參加小惠同學昆蟲展採風活動,這次活動特別有意義。 一走進蟲蟲樂園,我的眼睛就被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昆蟲所吸引,仿佛走進了現實版的《昆蟲記》。參觀人員被分為男女兩隊,Apple老師帶領我們男生隊開始了採風之旅。
  • 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一)
    愛好昆蟲的孩子(一)作者:法布爾節選自《昆蟲記》現在,有許多人總喜歡把一切人的品格、才能、愛好等歸於遺傳。也就是說承認人類及一切動物的智慧都是從祖先那兒得來的。我並不完全同意這種觀點。我現在就用我自己的故事來證明我那喜愛昆蟲的嗜好並不是從哪個先輩身上繼承下來的。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從來沒有對昆蟲產生過絲毫的興趣和好感。關於我的外祖父,我不大知道,我只知道他曾經歷過相當苦難的日子。我敢說,如果要說他曾經和昆蟲發生過關係的話,那就是他曾一腳把它踩死。
  • 《下裡巴蟲》:手機鏡頭裡的昆蟲記
    最近三聯書店推出了盧躍剛別開生面的套裝新書《下裡巴蟲》,一本「圖卷」,一本「文卷」;因為「圖卷」是用蘋果手機拍攝的,相較法布爾,被他的朋友稱為「iPhone時代的昆蟲記」。他通過攝影鏡頭虹霓般化入《下裡巴蟲》,便形成其對昆蟲世界精緻入微的視點、斑斕絢麗的色彩、朝暮私語的時空、曲盡其妙的細節……以及從中生發出的氣象萬千之生物和人文妙趣。
  • 隧蜂:《昆蟲記》中曾記載
    《昆蟲記》與隧蜂我們知道,《昆蟲記》是一本極其出色的巨著,其作者法布爾也被人們稱作「科學詩人」、「昆蟲荷馬」、「昆蟲世界的維吉爾」。法布爾曾寫道:「多一隻少一隻隧蜂,對世界的平衡無足輕重。然而太遺憾了!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二)
    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品讀他的童年故事,願你發掘潛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愛好昆蟲的孩子(二)節選自《昆蟲記》不久我又回到了我父親的屋子裡。那時候我已經七歲,到了必須進學校的年齡了。可我並不覺得學校生活比我以前那種自由自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更有意思。我的教父就是老師。
  • 《幻書啟世錄》走進昆蟲世界奏響生命的樂章
    在許多個為我們忽視的角落,在層層疊疊的枝葉之間,居住著無數的昆蟲。與我們共存於一個星球的幾百萬種昆蟲遵循自然的法則,為生存與繁衍進行著永不言棄的努力。少女被觀測到時,便和在這「荒石園」有關。她是名為穆絲的少女,她是《昆蟲記》的幻書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