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鍵求救、主動警報……景德鎮這些獨居老人有了「守護神」!

2020-12-19 景德鎮南河公安

一鍵警報求救、自動檢測,主動發出警報……近日,一批智能適老化設備改造為景德鎮市昌江區新楓街道和西郊街道的獨居老人帶來了福音,這些設備可以讓他們的安全更有保障。」

此次安裝改造的設備包括無線叫器,人體活動智能監測終端,無線感煙式火災探測報警器,燃氣洩漏報警器和智能夜燈等十件設備。部分智能設備的終端與社區和用戶家屬手機相連,可做到自動檢測、主動發出警報。一旦有意外情況發生,社區和家屬便能收到警報信息,第一時間上門處理。

16日,記者來到西郊街道東風坦社區探查設備的安裝和使用情況。在一戶獨居高齡老人家中,記者看到這些設備均已安裝到位,燃氣洩漏報警器被安裝在廚房,衛生間則放置了衛生間防滑墊,扶手,淋浴椅。在老人的臥室,無線叫器和人體活動智能監測終端正在工作。

「這些設備雖然都比較小,但是對社區的高齡、獨居老人來說,關鍵時刻能救命。」東風坦社區黨支部書記邵素芬介紹,安裝在老人床邊的叫做無線叫器,假如老人在休息時出現身體活動不便、發燒感冒、身體不舒服等情況,只需要抬手拉動警報器,社區工作人員和老人家屬會第一時間收到警報信息,及時上門幫助。

安裝在老人床邊的無線叫器

無線感煙式火災探測報警器,燃氣洩漏報警器可以自動檢測房間內的煙濃度和燃氣濃度,一旦超過設定閾值,便會自動發出警報,自動聯繫社區和家屬。

廚房的燃氣洩漏報警器

人體活動智能監測終端則利用紅外線,全天候檢測老人的活動信息,便於社區工作人員和家屬掌握老人活動情況。在越發智能化的社會,這些適老化設備可以守護著獨居老人的安全。

人體活動智能監測終端

因為身體殘疾,活動不便的姜朝華對這些設備讚不絕口,他說:「我們獨居老人最怕叫天不應,叫地不靈,這些設備可以為我向外求助提供了一條途徑,睡覺或平時有需要可以隨時呼叫親人和社區幹部,安全更有保障了。」

市民政局養老服務科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項改造僅以昌江區新楓街道和西郊街道為試點,計劃為試點轄區內100戶特困老人家庭安裝適老化改造設備,為獨居老人提供服務。計劃從2020年12月12日開始,預計12月23日完成。

(來源:瓷都晚報)

相關焦點

  • 黑科技助老,人民日報點讚:獨居老人家裡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
    水錶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就會有人上門看望 智能水錶的功用其實很簡單 通過讀取水錶數據 然後聯網接入街道的「一網統管」平臺 一旦數據異常,就會觸發警報 ——當獨居老人家中
  • 優化獨居老人「四件套」,普陀這裡織就了一張「有溫度」的關愛網絡→
    今年8月初的一天,長壽路街道「關愛人群信息管理」系統的獨居老人神經元管理模塊突然發出了警報:江寧路1415弄28號某室老年人家中火災煙霧報警。隨即,報警信息發至街道城運中心、居民區、公安等部門接警人員的手機上。
  • 一個小舉動就可以觀察到獨居老人?網友:這個操作,值得推廣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 近日,上海一項針對獨居老人的「小福利」在微博上刷屏: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 安裝好的智能水錶 張亨偉 攝 近日,小新實地探訪了這些安裝智能水錶的家庭。當見到86歲獨居老人張奶奶時,她笑著說:「社區幫忙安裝的智能水錶,我是打心眼裡高興。」
  • 一個小舉動就可以觀察到獨居老人,還會自動報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近日,上海一項針對獨居老人的「小福利」在微博上刷屏: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近日,小新實地探訪了這些安裝智能水錶的家庭。當見到86歲獨居老人張奶奶時,她笑著說:「社區幫忙安裝的智能水錶,我是打心眼裡高興。」
  • 寵物—獨居老人的精神安慰劑
    生活中,一些空巢老人缺乏陪伴,無事可做,為消除孤獨感,許多老人開始養起了寵物。那些寵物也成為了老人很好的生活伴侶,幫助老人調節心理健康,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光芒。寵物貓讓老人有了「被需要」的感覺「人老了,身邊不經常有人,養一隻貓讓我覺得自己是「被需要」的。」一位快90歲的老奶奶喃喃自語道,她時而清醒時而糊塗,覺得小貓咪既給了她陪伴,也是最懂她的。老奶奶一邊平靜地說道,一邊滿眼寵溺地望向她的寵物貓。
  • 上海街道為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12小時讀數低於0.01m³系統自動...
    圖源:而在這些老年人口中,獨居老年人數31.74萬人,其中孤老人數為2.49萬人。圖源:如何解決獨居老人養老這一難題?上海給出的答案是——智慧養老。作為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街道,江蘇路街道堅持聚焦轄區1200餘名獨居老人,積極探索拓展「一網統管」應用場景,不斷提高智慧養老服務水平,讓居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安全感。為進一步做好社區獨居老人的關心關愛工作,江蘇路街道日前啟動了為轄區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儀的工作。
  • 大阪為獨居老人配置玩具熊
    綜合消息;日本大阪府池田市計畫今秋實驗在獨居老人家中配置具有看護監視功能的玩具熊,透過玩具熊與老人的對話,市公所藉此可掌握獨居老人的健康狀態。  日本將從今年四月起,導入介護保險制度,為了彌補市府看護人員的不足,池田市與郵政省通信、放送機構合作開發了「遠隔看護監視系統」,嘗試利用機器玩具熊擔任高齡者的基本看護工作。
  • 智能水錶為獨居老人帶來科技的關懷
    近日,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利用「智能水錶」的科技來守護獨居老人,這種科技的實現值得令人點讚。
  • 上海寶山一個獨居老人過世,我整理了一些獨居老人故事
    今天看見上海寶山一個獨居老人去世了,看到好多獨居老人故事,整理了給大家看看:故事一:小時候小區門口有個老皮匠,修皮鞋包包陽傘補胎,一直穿著藍色布衣黑色圍裙,皮膚黝黑笑容和善。突然有一天來了警車把我吸引了過去,一樓小賣鋪老闆驚恐的跟圍觀鄰裡形容有血水滲了下來,不一會兒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從二樓抬下了蓋著白布的老皮匠,只有那黝黑的熟悉的手露在擔架外面,這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畫面…聽說他一輩子單身,無兒無女,無牽無掛,在那個酷熱的夏天靜靜地一個人離開了這個世界…故事二:x 我老公大姑鼓浪嶼小學老師一輩子沒結婚跟著二哥侄子一起過生活,他有退休金六七千
  • 杞縣湖崗鄉:弘揚孝善文化 36位獨居老人得享天倫
    杞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關亮說:「《我接老人回家》的倡議書發出後,湖崗鄉充分利用村內大喇叭、小廣播、宣傳頁、微信群、文化牆等形式廣泛宣傳孝善文化,凝聚鄉村、家庭和社會力量,引導子女行孝道、盡孝心、做善舉,切實改善老人們的居住環境,在全鄉範圍內開展了『接老人回家』活動,實現對獨居老人戶的精準照顧,在全鄉營造了尊崇孝道、敬老愛老的好風尚」。
  • 70多歲獨居老人,想找老伴遭子女反對,理由太自私
    有同村人想給他介紹一個老伴,大爺有這意向,和孩子們商量,結果沒有一個人贊成。有的孩子覺得那麼大年齡了再找老伴很丟人,有的孩子覺得以後財產不好分,還有的覺得和繼母相處會尷尬,最終這件事只好不了了之。獨居老人的苦,作為子女很難體會得到。老人一個人生活都有哪些壞處呢?首先,生活上容易湊合。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一個人生活的話往往都喜歡湊合著過。
  • 愛心帽子送高齡獨居老人
    「開頭要繞10股線,上兩針,下兩針,再挑一挑……」臘八節前夕,滄浪街道萬年社區的三樓活動室裡格外熱鬧,江南騎遊隊的十幾位阿姨聚集在一塊,為社區裡一些高齡獨居老人編織毛線帽、圍巾和手套,給他們送上一份冬日裡的溫暖。
  • 下沉黨員為獨居老人捐款,老人送上自熬冰糖雪梨水
    冰糖雪梨水被大軍山「幫扶小分隊」喝得一乾二淨下沉黨員踴躍籌款5366元 一對一幫扶獨居老人「您今天身體怎麼樣?精神還好嗎?藥還夠吃嗎?這是今天的午飯和水果,您別捨不得吃,每天都給您送來。」這樣的問候話語,是大軍山泵站「幫扶小分隊」每天跟社區老人說得最多的話。常碼社區的住戶多是獨居老人。九十高齡獨自在家的楊奶奶、滿口無牙無法正常進食的遊奶奶,獨女奮戰在戰「疫」一線卻只有一隻手能活動的丁奶奶,如今小區全面封閉讓她們生活更加困難。排查完的下沉黨員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 智能養老系統搭配老人手環使用,可以實現什麼?
    智能養老系統搭配老人手環,是養老機構、福利院可以實現對老人的統籌管理的一大利器,是一款專門針對老年人設計開發的配合智能手環使用的養老軟體。子女或監護機構通過APP和後臺管理系統可以了解老人的實時位置、行動軌跡、心率、行走步數、睡眠情況、佩戴信息、手環電量等信息,還可以設置電子圍欄、語音提醒。通過一鍵呼叫,可以進行雙向通話,同時心率異常、行動異常還會自動報警,同時具有NFC功能,實現對老人的遠程監控和管理,方便子女及涉老機構對佩戴者的有效、實時、統一監護。
  • 用電異常自動報警,上海虹口試點為獨居老人等裝「智能電錶」
    12月14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虹口區歐陽路街道獲悉,目前,這一「神器」已率先在街道10戶高齡獨居或是孤老、殘疾人員家庭試點安裝。「我們希望通過試點,看到成效。」歐陽路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效果、反響都不錯,有可能會進行推廣。
  • 智能水錶 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原標題:智能水錶 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最近,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轄區內的1200多名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上了智能水錶。
  • 智能水錶、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最近,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轄區內的1200多名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上了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們就會接到「警報」,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這個聰明的水錶引發了熱議,網友們表示,值得全國推廣。
  • 新聞1+1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一塊智能水錶,如何為獨居老人安全增加保障?智能水錶、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上海正在探索一個什麼樣的老年人服務網絡?《新聞1+1》連線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戴濤;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共同關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 順義區雙豐街道為轄區610位老人免費配備「一鍵呼」智能手環!
    日前,記者從雙豐街道獲悉,為進一步提升社區和街道對老年人的居家看護和健康關愛服務,該街道免費為轄區610位60歲以上獨居老年人和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安裝遠程服務系統,配備「一鍵呼」智能手環。據了解,當老人佩戴智能手環時,通過設備上的「一鍵呼」按鍵發起呼叫,家屬第一時間收到呼叫,建立語音通信,確保對現場情況做出準確判斷。同時,為監督和加強服務保障效果,社區、街道和上級管理機關也可以同步獲取居民呼救信息及工作人員出現現場提供服務的信息,以此充分提升老年人的安全係數,減少意外事件發生。
  • 愛心相助 社區獨居老人轉危為安
    河西區深化居家養老試點工作進程中,無數工作者投身其中,以滿腔熱情和無盡愛心守護最美夕陽紅,近日,桃園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送餐員及時發現了摔倒在家的獨居老人,在與鄰居、社區工作人員及民警的合力幫助下,老人得到及時救治轉危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