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道為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12小時讀數低於0.01m³系統自動...

2020-12-14 澎湃新聞

上海街道為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12小時讀數低於0.01m³系統自動提示居委

2020-12-06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前段時間,這則新聞引發公眾熱議,反映的是當下獨居老人養老難問題的縮影。

88歲的馬老先生,妻兒離世後無人照料,幸好遇到了好心的水果攤販遊先生,才得以有一個相對安穩的晚年。

馬先生無疑是幸運的,許多獨居老人的結局是孤獨死亡,無人知曉。

據上海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5月27日發布的《2019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上海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518.12萬人,佔總人口的35.2%。

圖源:而在這些老年人口中,獨居老年人數31.74萬人,其中孤老人數為2.49萬人。

圖源:如何解決獨居老人養老這一難題?上海給出的答案是——智慧養老。

據微信公眾號「長寧區江蘇社區發布」6月11日消息,上海江蘇路街道現有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2萬餘人,佔全街道總人口39%左右,屬於人口深度老齡化社區。

作為國家級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街道,江蘇路街道堅持聚焦轄區1200餘名獨居老人,積極探索拓展「一網統管」應用場景,不斷提高智慧養老服務水平,讓居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安全感。

為進一步做好社區獨居老人的關心關愛工作,江蘇路街道日前啟動了為轄區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儀的工作。

通過將智能水錶儀器終端接入街道「一網統管」平臺,及時掌握老人居家情況。

12小時內智能水錶的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一網統管」平臺會及時將信息反饋給街道和居委。收到政務微信的信息警報後,居委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

除了智能水錶儀外,江蘇路街道還對智能門磁的技術原理和系統模式進行了轉化,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

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預警信息將第一時間同步推送到街道「一網統管」,及時傳送信息給街道及居委。

這種智能門磁打破了街道以往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電話、上門關愛獨居老人的傳統模式,實現了對高齡獨居老人安全監測的雲管理。

江蘇路街道還為社區獨居老人提供煙感報警、紅外監測、智能手環等智慧養老服務三件套,公布社區關愛服務電話,實施社區獨居老人智能關愛外呼服務,守護特殊老年群體的生活安全。

來源:觀察者網風聞社區綜合微信公眾號「長寧區江蘇社區發布」、上海衛生健康委員會

熱點視頻推薦��

��

原標題:《上海街道為獨居老人裝智能水錶:12小時讀數低於0.01m³系統自動提示居委》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黑科技助老,人民日報點讚:獨居老人家裡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
    水錶讀數一旦低於0.01立方米就會有人上門看望 智能水錶的功用其實很簡單 通過讀取水錶數據 然後聯網接入街道的「一網統管」平臺 一旦數據異常,就會觸發警報 ——當獨居老人家中
  • 智能水錶為獨居老人帶來科技的關懷
    近日,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利用「智能水錶」的科技來守護獨居老人,這種科技的實現值得令人點讚。
  • 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動自動預警,網友邊表揚邊質疑:孩子去哪了
    日前,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水錶,水錶只要在12小時內的讀數低於0.01立方米(長時間不用水情況下)就會自動預警,隨後居委會會在第一時間上門探視。據介紹,街道此次為獨居老人家裡安裝的智能設備將接入「一網統管」平臺,除了智能水錶外,還有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以及紅外檢測,目前該街道已經為轄區內1200餘獨居老人安裝了智能「四件套」,通過智慧科技讓老人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 一個小舉動就可以觀察到獨居老人,還會自動報警!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近日,上海一項針對獨居老人的「小福利」在微博上刷屏: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近日,小新實地探訪了這些安裝智能水錶的家庭。當見到86歲獨居老人張奶奶時,她笑著說:「社區幫忙安裝的智能水錶,我是打心眼裡高興。」
  • 智能水錶 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原標題:智能水錶 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最近,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轄區內的1200多名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上了智能水錶。
  • 智能水錶、手繪操作圖……這些事情做到老人心坎兒裡去了
    最近,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轄區內的1200多名獨居老人的家裡安裝上了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們就會接到「警報」,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這個聰明的水錶引發了熱議,網友們表示,值得全國推廣。
  • 一個小舉動就可以觀察到獨居老人?網友:這個操作,值得推廣
    來源:中國新聞網(ID:cns2012) 近日,上海一項針對獨居老人的「小福利」在微博上刷屏: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 安裝好的智能水錶 張亨偉 攝 近日,小新實地探訪了這些安裝智能水錶的家庭。當見到86歲獨居老人張奶奶時,她笑著說:「社區幫忙安裝的智能水錶,我是打心眼裡高興。」
  • 水錶自動報警,再也不用時時刻刻擔心老人健康問題了
    空巢老人成了他們的代名詞。遠離家鄉,遠離父母,他們的健康問題成為我們永遠繞不開的話題。為避免出現突發健康問題我們總是不間斷的電話詢問、視頻確認、不定期的回家探望。有一天突然發現種種原因我們已經好幾天沒有和父母聯繫,內心忐忑的拿起電話趕緊詢問。
  • 0.01立方米讀數的「智慧」用心,讓老人與時代相向而行
    最近,家住上海長寧區江蘇路街道岐山居民區的張奶奶是打心眼裡高興。張奶奶今年86歲,是位獨居老人。她說:「社區給裝了智能水錶,如果老人睡在家裡不能動了,有了智能水錶就可以及時發現。」
  • 如果有一天 我老無所依 請注意看看我家水錶有沒有在走
    近日,上海市一街道獨居老人水錶12小時不走會自動預警一事在網上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在社交平臺上引發了3.7億的閱讀和2.7萬的討論,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老齡化和獨居老人這個話題。(社交平臺上的熱搜截圖)根據媒體報導,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若12小時內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並將核實情況上報街道責任科室。此外,江蘇路街道還將新的智能門磁安裝在獨居老人家中,一旦超過設定時間未開門,後臺就會響起預警。
  • 水錶12小時不走自動預警,獨居老人「四件套」上線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通過智能讀水錶儀的狀態、關注獨居老人的生活安全這個好主意,這兩天可算是火遍全網了。不僅僅是智能讀水錶儀,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一網統管」平臺嵌入的新功能,還包括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這幾大法寶。李春是獨居老人張阿婆的結對志願者,每隔兩三天就會上門和阿婆聊聊家常。不過,她一個人要負責五戶老人的生活安全,有時難免會分身乏術。好在,現在她有了「小幫手」。
  • 獨居老人的福利到了,家裡水錶12小時不動,立馬就有人上門探望
    我們看新聞,有獨居老人在家摔倒一天無人知;還有獨居老人去世幾天,有惡臭傳出才被人知道已去世,讓人很心痛。所以,獨居老人,最讓人操心的就是安全問題。對此,江蘇一地推出了智能水錶,提升轄區智慧養老服務水平。即,街道把智能水錶和門磁「一網統管」,獨居老人若12小時用水低於0.01立方米,或者是老人24小時沒開門,後臺就會預警。
  • 用電異常自動報警,上海虹口試點為獨居老人等裝「智能電錶」
    用電異常自動報警,上海虹口試點為獨居老人等裝「智能電錶」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欒曉娜 2020-12-14 21:03
  • 新聞1+1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一塊智能水錶,如何為獨居老人安全增加保障?智能水錶、智能門磁、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上海正在探索一個什麼樣的老年人服務網絡?《新聞1+1》連線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黨工委書記 戴濤;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共同關注:智能水錶,怎樣「守護」獨居老人?
  • 智能水錶和「公雞下蛋圖」都是對老人的真切關懷
    近日,兩則關於老人的新聞引發了廣泛關注。一則是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1200餘名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
  • ■議論紛生 智能水錶和公雞下蛋圖都是真切關懷
    一則是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為轄區內1200餘名獨居老人安裝智能水錶,如果超過12小時用水不足0.01立方米會自動報警,居委會幹部會第一時間上門探視老人。另一則是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人民醫院急診科醫生王友帆,為一位83歲病患準備了手繪醫囑。由於老人不識字,王醫生在紙上畫了公雞、太陽和月亮,對應早中晚三個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