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AIoT邊緣AI晶片誕生!地平線發布「旭日3」

2020-12-14 量子位

金磊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地平線主打AIoT的「旭日家族」,再添一員「猛將」。

今天,這家 AI 晶片獨角獸在其「釋放 · 芯效能」發布會中,推出了全新一代 AIoT 邊緣 AI 晶片——地平線「旭日3」。

「最強 AIoT 邊緣 AI 晶片」,這就是地平線對旭日3 的評價。

同時,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還表示:

我目前最滿意的產品。

那麼,旭日3 又是怎樣達到如此極致效能的呢?

下面是詳情。

只需2.5W功耗,等效5TOPS的標準算力

這一次,地平線一口氣發布了2款:旭日3M和旭日3E,分別對應高端和低端市場。

先來看下旭日3 的基本參數。

旭日3 採用的是,16nm 先進工藝的應用 SoC 處理器。

CPU方面,旭日3M 提供了4核A53,旭日3E 則是2核A53。

從性能來看,最亮眼的莫過於:

只需在 2.5W 的功耗下,能夠達到等效 5TOPS 的標準算力。

什麼概念?

去年地平線推出的「旭日2」,2W 功耗達到 4TOPS 標準算力。

僅以 0.5W 功耗的代價,提升 1TOPS 的標準算力,硬核程度可見一斑。

地平線聯合創始人兼技術副總裁黃暢說:

旭日3的AI性能極其出色,特別是在最新的邊緣側深度網絡下,有非常好的優化效果。在SoC處理器的基礎能力之上,旭日3 提供了4核A53,4K@60fps的編解碼能力,強大的ISP效果,在行業內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但話說回來,性能的好壞,還是需要標準和對比。

對此,地平線也有自創的解決方法。

MAPS:重新定義 AI 晶片效能標準

這個方法,叫做MAPS (Mean Accuracy-guaranteed Processing Speed)。

簡單來說,就是地平線為了評估晶片的 AI 真實性,所提出的一種新標準:

在應用場景中最常見的精度保障範圍內,考察每顆晶片的平均處理速度。

那麼,「旭日3」在如此標準下,性能又會如何呢?

用地平線的評價就是——極致效能。

例如,在圖像分類任務中,可以有效的適配 Google 提出的 EfficientNet 系列網絡,而這也是當前在同樣精度下,性能最好的網絡。

在「旭日3」的加持下,EfficientNet 的性能超越當前業內領先的 11.4TOPS 算力的晶片。

黃暢表示:

縱觀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模型的發展演進,我們發現AI晶片面臨的一大挑戰,是算法演進速度遠超硬體改進速度,致使評估晶片AI性能的方法與算法發展之間存在脫節的現象。

而業界目前慣常使用的晶片評測標準有兩種:

一是峰值算力。但峰值算力只反映AI晶片理論上的最大計算能力,而非在實際AI應用場景中的處理能力,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較為知名的基準測試組織MLPerf,其採用的模型少且更新速度滯後於算法演進的速度,無法及時反映算法效率的提升以及各種精度下晶片能夠達到的計算速度,因而無法描述晶片AI性能的全貌。

而MAPS 關注的是任務最終效果與性能,包容任務執行時可採用的所有網絡選擇。並在合理的精度範圍內,評估晶片的平均處理速度。

地平線就是希望通過提供一種全新視角,幫助客戶為不同的AI任務尋找到效率更高、配適度更好的AI晶片和網絡模型。

而對於MAPS這個名字,也有一定的「說道」。黃暢在現場中表示:

MAPS,也寓意著一張地圖,導引、形成一個合力,朝一個目標前進:不追求理論峰值算力,而是追求真實AI性能。

邊緣AI晶片的未來幾何?

雖然地平線此次發布的「旭日3」,在效能上可謂是驚豔四座。

從地平線在「旭日」系列,以及「徵程」等其他系列產品軌跡中不難看出,目前還是聚焦在邊緣 AI 晶片。

但眾所周知,對於 AI 晶片這件事來說,除了邊緣,還有雲端。

雖然邊緣端的晶片玩家可謂是「百花齊放」,但就目前來看,雲端的晶片玩家屈指可數。

那麼,是否是雲端 AI 晶片門檻過高,亦或是其他原因?

在此次發布會中,餘凱給出了答案。他認為:

智能物聯網是一片藍海,會有許多長尾的應用,也會引發新一代、垂直的市場。在摸索五年後,整個地平線的戰略非常清晰,在「智能駕駛」和「智能物聯網」,兩條康莊大道上前行。

除此之外,根據全球技術市場諮詢公司 ABI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

預計到2025年,邊緣 AI 晶片組市場的收入將達到122億美元,雲 AI 晶片組市場的收入將達到119億美元。邊緣 AI 晶片組市場將超過雲 AI 晶片組市場。

並且在分析中還指出,雖然當前雲是 AI 的中心,但行業正在發生的改變。

首席分析師Lian Jye Su 表示:

隨著行業的發展,企業越來越多的需要解決有關數據隱私、電源效率、低延遲和強大的設備上計算性能等問題。邊緣 AI 將是解決方案。

One More Thing:沒有「旭日4」

在介紹地平線的 RoadMaps 時,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事情。

今天發布的是「旭日3」,但明年發布的不是「旭日4」,而是直接跳到「旭日5」。

黃暢表示:

性能將再次得到大幅提升。

相關焦點

  • 地平線新一代AIoT晶片「旭日3...
    今天,這家 AI 晶片獨角獸在其「釋放 · 芯效能」發布會中,推出了全新一代 AIoT 邊緣 AI 晶片——地平線「旭日3」。△地平線創始人兼CEO 餘凱「最強 AIoT 邊緣 AI 晶片」,這就是地平線對旭日3 的評價。
  • 地平線推出全新AIoT邊緣AI晶片平臺 命名地平線旭日3
    【EV視界報導】近日,EV視界從地平線機器人官方獲悉,地平線「釋放·芯效能」產品發布會於2020年9月9日在深圳舉辦,其在發布會期間宣布推出全新一代AIoT邊緣AI晶片平臺——地平線旭日3。
  • 地平線旭日3系列AIoT晶片發布:AI真實性能不輸11.4...
    摘要:9月9日,地平線在深圳召開了主題為「釋放·芯效能」的新產品發布會,正式推出了全新一代的AIoT邊緣AI晶片平臺——地平線旭日3。
  • 地平線旭日3.0晶片震撼發布,助力AIoT...
    地平線旭日3.0晶片震撼發布,助力AIoT場景邊緣智能 章鷹 發表於 2020-09-11 12:06:19 本站原創!
  • 地平線說峰值性能「虛無縹緲」,為何還發布5TOPS的旭日3 AIoT晶片?
    AIoT晶片的能力近來持續提升。目前,業界大部分的AIoT晶片都採用28nm製造工藝,AI性能在1-4TOPS之間。本月初,瓴盛科技發布了一款用11nm打造的AIoT晶片,功耗大幅降低,提供2TOPS的AI性能。
  • 地平線發布車規級AI晶片「徵程3」,「徵程5」性能超越特斯拉FSD
    時隔半月,在月初發布全新一代AIoT晶片「旭日3」以後,9月26日,地平線攜新一代高效能車載AI晶片「徵程3」及一系列智能駕駛落地成果亮相2020北京車展,同時地平線重磅宣布與廣汽研究院、廣汽資本的戰略合作。作為國內車載AI晶片的頂級玩家,地平線為汽車智能化啟動了加速引擎。
  • 地平線旭日3釋放晶片效能加速產業「智變」
    9月9日,地平線宣布推出全新一代AIoT邊緣AI晶片平臺「旭日3」。依託旭日3晶片,地平線在廣泛的AIoT應用領域持續探索,堅定推動邊緣AI計算趨勢,建設地平線AI晶片生態。「我們的使命裡有『賦能萬物』四個字,這是地平線成立的初心。」
  • AI晶片做到第五年第三代,地平線餘凱更新了哪些認知?
    9月10日機器之心消息,國內AI晶片獨角獸公司地平線科技推出第三代AIoT晶片旭日3系列應用SoC處理器,包括中高端、中低端兩個檔位的產品,旭日3M和旭日3E。兩款晶片均採用了較為先進的16nm工藝;在2.5W的功耗下,分別能夠達到等效5TOPS、3TOPS的標準算力。餘凱開場便談道,「這一代晶片是奔著千萬級出貨量來的。」
  • 地平線連推兩款AIoT晶片!2.5W功耗實現5TOPS算力,公布雙飛輪戰略
    「今天發布的旭日3晶片是我們最重要的裡程碑,它一定是奔著千萬級出貨量去走的。」餘凱談到。除此之外,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地平線AIoT產品線總經理王叢與智東西等少數媒體進行了深入交流,在分享旭日系列晶片進展的同時,也透露了晶片AI性能評估方法MAPS未來發展規劃。
  • AI史上最高融資記錄:30億美金地平線成全球估值最高AI晶片獨角獸
    【新智元導讀】地平全球估值第一的AI晶片初創公司誕生!去年多次傳言地平線融資的消息,正式靴子落地。2018年發布的兩款晶片「徵程」系列處理器和「旭日」系列處理器,已經大規模用於智能駕駛和AIoT邊緣計算等領域,並且預計2019年內將在車規級計算平臺和第三代晶片架構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一次,便傳出了地平線獲得SK中國、SK Hynix與數家車企及其旗下投資公司的融資。
  • 車規級晶片出貨量跨越10萬+!地平線CEO餘凱:5年初「芯」不改
    【新智元導讀】近日,地平線徵程2 車載AI晶片迎來了一個新的裡程碑——出貨量突破10萬大關。五年的時間,地平線也已經成長為行業的獨角獸。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接受新智元採訪時表示:汽車行業將迎來一場「智能革命」,地平線已經成為產業鏈的「最大公約數」。
  • 一文了解邊緣計算和邊緣AI
    這個9月,AI晶片獨角獸地平線發布了自詡最強邊緣AI晶片地平線「旭日3」,一時間引起轟動。相比第二代晶片,「旭日3」的AI性能上得到很大提升,只需在2.5W的功耗下,能夠達到等效5TOPS的標準算力。尤其是對應高端市場的旭日3M,有更強大的編解碼能力,強大的ISP效果令其極具競爭力。
  • AI晶片創業企業地平線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
    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加速地平線車載人工智慧晶片和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   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7月,是全球第一家AI晶片創業企業,致力於邊緣人工智慧晶片及解決方案的研發,基於創新的人工智慧專用計算架構BPU(Brain Processing Unit),規劃了完備的研發路線圖。2017年,地平線推出中國首款邊緣人工智慧晶片。
  • 地平線啟動C輪7億美元融資 高瓴資本再領投
    12月22日,地平線發布公告稱,已經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  迄今為止,唯一一個實現車載AI晶片量產落地的中國公司  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主要專注於邊緣人工智慧晶片及解決方案的研發,基於創新的人工智慧專用計算架構BPU(Brain Processing Unit),
  • 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總額超7億美金「徵程2」AI晶片出貨量超10萬
    DoNews12月22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22日,AI晶片創業企業地平線宣布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
  • 地平線計劃C輪融資總額超7億美金 「徵程2」AI晶片出貨量超10萬
    DoNews12月22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22日,AI晶片創業企業地平線宣布啟動總額預計超過7億美金的C輪融資,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高瓴創投、今日資本聯合領投的C1輪1.5億美金融資。
  • 地平線發布徵程3晶片 明年初計劃推出徵程5晶片
    (原標題:地平線發布徵程3晶片 明年初計劃推出徵程5晶片)
  • 地平線宣告獲6億美元B輪融資 破全球AI晶片領域融資紀錄
    融資消息發布後,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博士表示:「目前,軟硬結合與邊緣計算已經成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重要趨勢。地平線有幸在創立之初就堅信這樣的趨勢並且發展至今。本次融資引入的重要的戰略夥伴和財務投資者將為地平線進一步推進研發和商業化帶來寶貴的資源和經驗,也讓我們更有信心迎接全球智能化時代的到來。」
  • 中國首款車規級AI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超10萬
    12月1日,國內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對外公布,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搭載此款晶片的汽車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
  • 地平線發布AI晶片徵程3,想與巨頭英偉達差異化競爭
    記者 | 周伊雪19月26日,在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期間,自動駕駛晶片公司地平線發布了新一代車載AI晶片徵程3。據介紹,徵程3採用16納米工藝,基於地平線自主研發的BPU2.0架構,能夠支持高級別輔助駕駛、智能座艙、自動泊車輔助、高級別自動駕駛及眾包高精地圖等多種應用場景。當日,地平線CEO餘凱還透露,地平線即將推出性能更強大,面向更高等級自動駕駛場景的徵程5,可支持L3-L4級自動駕駛,現已斬獲車型定點。此外,徵程6也在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