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天眼查APP數據顯示,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為殷小雲,案號為(2020)粵20破申131號。同時,法定代表人馮寶倫已被法院列為限制高消費人員,限制消費令由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下發。
關於小霸王,8、90後一定不陌生,這次破產消息一出,炸出了很多人的童年回憶,《魂鬥羅》《超級瑪麗》等都是當年小霸王上流行的遊戲。
小霸王原身是中山市小霸王公司,成立於1987年,由段永平創立。小霸王公司主要從事於教育類電子產品的開發、研究、生產與銷售,曾為我國少年兒童學習電腦知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小霸王公司所推出的一系列遊戲機、學習機產品風靡一時。
然而隨著創始人段永平的出走,小霸王公司的在產品的市場策略發生了很大轉變,產品線上加入了VCD、複讀機等,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遊戲機領域的投入和品牌建設。
2000年6月,為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停止一切關於遊戲機的生產、銷售、經營活動,這給了如日中天的小霸王重大打擊。
2016年,VR市場開始火爆,湧現出了一批新的玩家,比如HTC、Oculus等。小霸王希望藉助VR的東風在遊戲機市場重新崛起。在經歷13個月談判後,小霸王宣布與全球最大的遊戲晶片廠商AMD籤訂協議,斥資4億委託對方定製一顆遊戲主機晶片,這彰顯了其在遊戲機領域的野心。
2017年3月,小霸王更是喊出新口號:力爭三年內實現在A股主板上市,締造一個「未來市值超500億的VR產業新霸主」。
不少人以為小霸王要王者歸來,卻沒想到原本打算2018年下半年發布的遊戲主機,一直到了年底都沒有任何動靜。直到2019年5月份,市場上傳出遊戲機項目團隊已解散,負責該項目的上海分公司也已遣散,部分團隊人員已經撤回到了中山。
昔日「霸王」走向沒落的核心原因是什麼?
首先,是技術創新缺失導致小霸王失去市場優勢。小霸王最初的輝煌是因為國內遊戲市場的空白,所以插上卡帶連上電視就能遊玩多種遊戲的小霸王遊戲機開始盛行。然而,在進入了21世紀,電腦遊戲開始全面盛行的時候,小霸王卻一直沒能推出可以和PC遊戲相競爭的產品,逐漸失去了市場優勢。
其次,是盈利戰略的失誤。在和AMD形成深度合作之後,小霸王很有可能將成為繼索尼、微軟、任天堂之後,全球第四家擁有定製高端遊戲晶片的廠商,一步跨入與索尼、微軟競爭的遊戲主機市場當中。但是,小霸王卻錯誤地將自己定位到了VR遊戲機生產上,到現在為止我們看到所謂ALL IN到VR的巨頭,無論是HTC還是小霸王幾乎都是失敗的下場
第三,現金流緊張。在段永平離開小霸王之後,小霸王其實就一直缺乏資本的支持。即使小霸王的主要股東廣東益華百貨有限公司就在9月21日被媒體曝出財務危機,多次被債權人申請清盤,甚至在益華百貨的問題之中赫然就有小霸王項目投資出現問題,小霸王文化公司也始終沒有明確的融資信息。
以上三個原因最終導致了小霸王被申請破產重整。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所有偉大的公司,都是在正確的時間,選擇了正確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方式。如果今天盈利能力不行,肯定是你所選擇的盈利方式,不符合今天這個時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