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就能巡禮隈研吾、安藤忠雄的作品是什麼感受?

2020-12-12 旅遊說兒

前幾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個新聞,杭州運河邊的小河油庫遺址要被改建成公園。

小編住的地方離運河不遠,每次去散步的時候,眼前這幾個光禿禿的油罐子也確實覺得有點煞風景。所以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還挺期待的,而且新聞中還說最後入圍的三個設計中有隈研吾團隊的方案

說起來名家設計的建築有時候確實能帶動一個地方的人氣,比如之前瓜瓜寫過的阿那亞。其實那裡原本挺荒涼的,根本沒什麼人去。後來請藝術家一改造,就成了如今文青們嚮往的打卡聖地。

日本有幾位正當紅的建築大師在國內還是挺受大家追捧的。在去不了國外的眼下,我為大家盤點了隈研吾、安藤忠雄和周山青平在國內的部分作品。不知道去哪兒玩的時候,可以有個方向。

01 - 跟著隈研吾的腳步品味自然

隈研吾的作品大多時候還是挺好辨認的,因為他非常愛用木質結構來包裝建築,比如太宰府星巴克、根津美術館、富士積木咖啡館……

為啥這麼愛用木材?這和隈研吾堅持的「負建築」理念有很大關係。簡單來說,他覺得建築應該融進甚至消失在環境中,而不應該做一個拔地而起的入侵者。

這種追求內斂、低調,帶著東方禪意的建築風格,很能引起我們的共鳴,也難怪隈研吾在國內擁有那麼多的粉絲。

成都·知美術館

成都是喜歡藝術的同學很值得來的城市之一。它辦過國際藝術博覽會,也辦過藝術周,還專門出過一份藝術地圖,涵蓋了城市裡百來個藝術空間。

位於老君山下的知美術館算是成都一處比較小眾的美術館,當地人也未必來過。

這座藏在山裡的美術館,隈研吾是怎麼讓它融於自然的呢?答案就是水和瓦片。瓦片算是如今東方設計師們比較愛用的材料,它可以粗獷也可以雅致,用不同的擺放方式就可以得到各種奇妙的結構。

知美術館的外牆和內部都排列著用繩子串起來的瓦片,看起來有沒有很像一座披著迷彩服,企圖隱身的建築。

透過鏤空的「瓦片陣」,你可以隱約看到老君山的風景。不像玻璃那樣平鋪直敘,瓦片讓外面的景色有了起伏,讓相機裡的畫面有了層次。

這所博物館的展品以國內外當代藝術作品為主,旨在詮釋東方美學,這和博物館的風格也很契合。

不少國內的年輕藝術家會選擇在這裡辦展,所以知美術館也是了解中國先鋒藝術的好去處。

杭州· 美院民藝館

在小紅書還沒盛行的時候,國美象山校區就已經是杭州文青們心裡的聖地。早些年還有好多淘寶商家帶著幾箱子衣服專程來拍照,為啥?上鏡唄。

校區裡亮點太多,說移步換景有些誇張,但你確實能拍出一系列風格不同,但都很有腔調的照片。

美院裡的這間民藝館是18年剛剛建成的,而且還是隈研吾在亞洲設計的最大單體建築。從俯視圖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屋頂如同山丘般的起伏,和周圍的山勢融為一體。據說他本人對這件作品很滿意,都沒太收設計費。

民藝館的設計也運用了瓦片元素,只不過和知美術館的排列形式不太一樣。超愛落地窗的隈研吾,用自然光線營造通透感,繼續玩著光與影的遊戲。

我覺得大家有機會都應該來民藝館逛逛,除了欣賞大師的建築巧思,館內各種傳統民間手工藝展品會讓你重新認識中華文化。我們沉醉於古羅馬雕塑,讚嘆文藝復興的畫作,可別忘了我們老祖宗留下的藝術也是發著光的。

小到皮影戲、編織、印染,大到陶瓷、古董家具,都是古代中國人的手作匠心,也是展示東方審美的載體。

我在官網上翻閱了一下民藝館之前辦過的展覽都還挺有意思的,比如《女紅系列展》、《亞洲陶藝展》、《剪紙藝術展》…… 當看到這樣精緻的藝術品,我相信你會對中國民間技藝開始刮目相看的。

石頭記還真就像它名字暗示的那樣,是一家充滿石頭元素的溫泉酒店。其實用石頭造房子在過去並不稀奇,比如福建就保留著為了防海風而建的石頭厝。

當更牢固、更耐用的鋼筋水泥開始替代原始的建築材料,石頭逐漸變成了返璞歸真的符號。它代表著遠離都市,代表著親近自然。

在這個中國西南邊陲的小鎮上,隈研吾繼續踐行著他的「負建築」理念,而這次石頭成為了主角。石頭記酒店的色彩幾乎全都來源於自然,隈研吾巧用各種巖石,讓牆體和石板路擁有錯落的花紋。

石頭記全部是別墅房型,所以選它來度假再適合不過。和其他溫泉酒店相比,它最大的亮點就是花園裡用整塊花崗巖切割而成的溫泉池。衝這個池子想去住石頭記的人,我想應該不在少數。

房間裡面也完全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顏色,整潔、素雅、令人心安。

有什麼比取材於自然更能讓一座建築在自然中消失的呢?隈研吾讓你用一種舒適的姿態,短暫地過上歸隱山林的日子。

02 - 用清水混凝土作詩的安藤忠雄

和學院派的隈研吾不同,安藤忠雄在成為設計師之前做過拳擊手,當過貨車司機,是經歷過生活磨礪的人。這樣的人生經歷自然會從他的作品風格中有所體現。

隈研吾通過取材於自然,讓建築回歸自然,他是溫柔的隱士。而安藤忠雄像敢於直面真相的勇士,他讓建築完全「素顏」見人,沒有任何塗裝和色彩。置身於他的建築中,一種說不出的肅穆感總會叫人忍不住開始思考些什麼。

安藤忠雄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教堂系列,「光之教堂」和「水之教堂」是好多人夢想的婚禮舉辦地。那麼問題來了,失去色彩的建築要怎麼凸顯個性?安藤選擇在線條上下功夫。

不管是直線還是弧線,幾何常常出現在他的設計中。他說混凝土的流動性給他帶來靈感,那麼我想他應該是想用線條指揮著建築和光影,讓畫面變得動感起來。

杭州 · 良渚文化藝術中心

我有個在這兒工作的朋友,喊自己上班的地方叫大屋頂。因為從上空看,整個藝術中心被一個超大的屋頂蓋住。屋頂上的三角形是鏤空設計,讓光能夠透進建築裡,光影果然是所有藝術家們的最愛。

大屋頂下的藝術中心主要分成三部分:教育棟、文化棟和展示棟。外觀自然是安藤忠雄最具代表性的混凝土風格,除了玻璃完全沒有做任何額外的裝飾,味兒很正。

展示棟承擔著美術館的功能,教育棟有各種可以用於培訓的教室,不過人氣最高的肯定是有劇場和曉書館的文化棟。巨大的木製書架中和了混凝土的粗獷,為讀者營造一處溫馨的閱讀環境。

像我這樣無法用專業角度來衡量建築好壞的人,眼裡的標準只有一條:是否上照。畢竟隨便按快門都好看的建築,一定壞不到哪裡去。能讓良渚藝術中心這麼好拍,那都是安藤傾心力設計後的結果啊。

上海·震旦博物館

上海是博物館藏龍臥虎的地方,不過震旦博物館也算是有那麼點江湖地位。只要你去過外灘,一定有看到過那幢金晃晃的震旦大樓。老闆把博物館開在了公司旁邊,讓它成為了陸家嘴第一家私人博物館,還順手請來安藤忠雄設計。

震旦博物館的設計靈感是珠寶盒,站在黃浦江畔閃閃發光,這還是安藤忠雄在中國完成的第一件作品。不過看到外觀,你可能會想:誒?怎麼一點也不安藤忠雄。確實,他在中國的作品大部分都不是那麼原汁原味。

雖然沒有混凝土,但幾何的美感依舊在,這個扇形樓梯一看就知道很能出片。

震旦博物館的藏品以佛教造像、玉器、陶器和青花瓷器為主,展現的是中國古代藝術的璀璨瞬間。從新石器時代到清代,櫥窗裡的藝術品帶我們走一遍這千年的歷史長河。

博物館平時還會經常辦免費的特展,內容大多是現代藝術。所以如果你是在陸家嘴的上班族,看展就真的很方便了,關鍵還不要錢。目前博物館還暫未開放,不過可以在官網線上逛常設展覽:

上海 · 保利劇院

上海保利劇院坐落在嘉定新城,你可以把它的結構想像成在水泥內膽外套了一個玻璃罩子。雖然外表看起來不是安藤的風格,但一走進裡面你就能感受到那氣氛了。

保利劇院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從外立面挖出來的5個「洞」,它們讓這個玻璃盒子突然變得生動起來。5個圓筒狀的管道可以互相連通,不僅打通了內外空間,還讓內部空間變得豐富有趣。

安藤忠雄設計的這些幾何空間在美觀之餘也考慮到了實用性,各自承擔著候場區、休息區的作用。而臨湖的一處特別設計成了水景劇場,這讓保利劇院成為全國首家擁有水景劇場的劇院。

安藤忠雄其他建築作品:

上海「光的空間」新華書店&明珠美術館

臺中亞洲現代美術館

03 - 擅長改造舊空間的周山青平

周山青平算是建築設計師裡面的「流量小生」,他在中國走紅是因為一檔叫做《夢想改造家》節目。節目組會邀請一名設計師為委託人改造原有的居住空間,而周山青平接到的任務是南鑼鼓巷一處狹小的舊宅子。

直接給大家看對比圖吧,周山青平的設計風格還是很日式的。在參加節目之後,他在北京的胡同裡開了一間自己的工作室,甚至搬進了胡同裡住,切身感受老北京式的生活。

北京·失物招領

周山青平的很多作品都藏在北京的胡同裡,經過改造後的舊宅子煥發著新的生命力。位於國子監的失物招領家具店就是他的人氣作品之一,還拿了金堂獎(國內關於室內設計的獎項)。

說是一間店,但走進失物招領更像是走進某個人的家裡。整體還是保留了四合院的布局,以庭院為中心,四周分布著餐廳、客廳、書房、臥室……功能被劃分地很清晰。

說來也對,在一個「家」的環境裡面買家具,難道不是最浸入式的購物體驗嗎?

有術sth.here

有術是一家位於白塔寺歷史街區的民宿,原本這裡是一戶大雜院。嗯,就是《還珠格格》裡面那種老老小小好多人一起住的地方。

周山青平把這個空間設計成了一間咖啡館和六間大小不一的屋子,並保留了北京胡同裡灰牆灰瓦的風格,讓這個新成員能和周圍環境毫不費力地融為一體。

@Mars

每間房都有各自的驚喜亮點,比如錯落的樓梯、開門的銅鑰匙、可以躺著看天空的浴缸,周山青平說這可是五星酒店享受不到的待遇。

如果你喜歡北京的胡同文化,下次可以來住住這間看起來古色古香,裡面卻帶著現代設計感的民宿。

周山青平其他建築作品:

天津塘沽小學

蘇州有熊公寓

秦皇島阿那亞單向空間書店

在建築設計上,我們國內也有厲害的角色,中國美院的設計師王澍就是其中之一。他是第一個拿普利茲克建築獎的中國人,這獎項差不多就是建築界的諾貝爾。

設計是一門語言,要讀懂大師作品還是得多看才行。而且建築是需要由人置身其中去互動才能有所感受的,圖片能展示出來的東西實在有限。所以有機會一定要親自走一趟去感受它們的魅力。

如果你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建築設計師也可以留言告訴我們,下次可以專門再寫一寫。

相關焦點

  • 建築師隈研吾_2020年建築師隈研吾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10月14日,在日本首都東京,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在他設計的一所韓國大型會館模型前留影。10月14日,在日本首都東京,一名參觀者從隈研吾的建築設計作品模型旁走過。東京,2009年10月15日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建築藝術展亮相東京10月14日,在日本首都東京,觀眾欣賞日本著名建築師隈研吾的建築設計作品模型。
  • 建築大師隈研吾作品「角川武蔵野博物館」
    建築大師隈研吾又有新作品可以朝聖了!▋與國立競技場同時並進的隈研吾作品!「角川武蔵野博物館」從裡美到外!博物館由建築師隈研吾所設計,其實在設計該建築期間,隈研吾也正在負責奧運場地「國立競技場」的案子,兩件作品可說是大師同一時期所發想的作品呢!
  • 隈研吾的建築設計哲學
    這是隈研吾在北京舉辦的首個個人展覽,隈研吾在開幕式上做了主題演講,分享他經典的建築作品及創作歷程。活動現場,利星行地產主席楊富山先生,隈研吾先生以及日本大使館新聞文化中心參贊福田高幹先生共同為此次展覽揭幕喜歡建築的朋友一定對隈研吾(kuma kengo)這個名字不陌生。
  • 建築師隈研吾:建築「隙間」鼓勵自由、開放的生活
    隈研吾表示,「20世紀為了追求強度和精度,建築放棄了隙間(使用混凝土),最終令其難以適合社會和生活的變化,變得脆弱、不自由。」■ 隈研吾7月在滬舉辦兩場個展■ 將回答公眾100個問題來自日本的隈研吾既是一位匠心獨具的建築師,也是誨人不倦的建築理論家。他寫的書《十宅論》讓讀者在理解住宅設計的同時也更理解自己的生活;《負建築》則對大興土木背後對於物質的迷戀進行反思。他的設計作品常常以木材、竹子等作為材料,並呈現出一種充滿了孔洞、縫隙的狀態。「如何在建築中醞釀出隙間,是我目前最重視的一點。」
  • 東京奧運會疫情難產,隈研吾、安藤忠雄多位大師設計的酒店還有用嗎?
    日本的東京奧運會難產許多精品設計酒店本該在奧運前陸續在日本亮相前有京都安縵、京都柏悅本來待到春季東京四季、柏悅、艾迪遜等等相繼開業雖然東京奧運會舉辦生死未卜我們也可以雲上欣賞一下大師們的作品奈良JW萬豪酒店設計:隈研吾開業時間:2020年4月這將是奈良首家JW萬豪酒店酒店將於2020年4月揭幕共設有158間客房其中包括16間套房
  • 安藤忠雄:即便身體不完整,也要完整地過完這一生|文末有驚喜
    人生中失去什麼最可怕? 是肢體?是器官?是信仰? 還是始終如一對新生活的渴望和奮鬥? 那個時候作為拳擊手的安藤打一場比賽能賺4000日元,相比當時大學畢業後10000日元的月薪,這讓安藤覺得光打架就能賺錢實在是太好了。
  • 順德新地標|安藤忠雄的「和美術館」有什麼好看的?
    視頻及設計效果圖片來源和美術館混凝土地面及牆面,攝於和美術館工地現場安藤忠雄的清水混凝土確實好看,但除此之外還可以期待什麼?有些數據和內容,或許會為你增添更多的觀賞樂趣。建一個館,得費多大勁?主館坐落於寬闊的水面上觀眾從「水之入口」、穿過水麵進館內的展廳進這個館,能看到什麼?
  • 隈研吾操刀新博物館,燈光藝術大師索尼爾辭世|隈研吾|劉海粟美術館...
    日本所澤市 | 建築師隈研吾操刀新博物館:花崗巖石片的多面體與書架劇場建築師隈研吾近日,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操刀設計的巨型博物館——角川武藏野博物館(Kadokawa Culture Museum)將於日本埼玉縣所澤市揭幕。
  • 神級建築大師隈研吾又出新作,日本首個中國藝術大師美術館今日開業!
    藝術探索到盡頭,我們還能遇到什麼?設計發展到極致,我們還能做些什麼?設計大師與藝術家走到一定階段,這兩個疑問一定會圍繞其終生。對於王傳峰與隈研吾來說,亦是如此。一個是建築界的神奇,一個是美術界的大家,當他們聯手又會發生什麼?今日,隈研吾設計的王傳峰美術館落座日本銀座正式開幕。這個美術館不僅是隈研吾近年少見的採用鋼筋混凝土+鋁條的建築改造作品,同樣也是至今唯一在日本銀座這一天價地段由中國藝術家冠名所有的私人美術館。
  • 日本國寶級設計師原研哉、隈研吾、內藤廣在升龍道做了什麼?
    「無何有」源於《莊子》,指的是「什麼都沒有、無為」,取「虛室生白」之意。但在無為中,又有著顛覆性的含義,看上去多餘無用的東西,實際上內涵豐富,無限自由。原研哉希望住進來的人們感受到——空蕩蕩的房間內,你會更容易發覺溢滿的自然光線,注意到四方的窗框外,赤松、櫻花、紅楓和椿樹林木,隨著四季變換色彩。
  • 東京一日遊:用五感體驗建築大師「隈研吾」的城市美學
    而這次的聚焦主角,是以「禪意、溫暖」風格聞名的建築大師「隈研吾」,在本次東京一日旅行中,我們將在食、住、樂各個方面發現隈研吾的作品。隈研吾小檔案:隈研吾,1954年生於神奈川縣。1990年成立隈研吾建築都市設計事務所,曾獲多項國內外建築獎肯定。作品風格饒富東方禪意之美,且善於調和人為建築與自然景觀,營造和諧、靜謐、質樸的美感。
  • 上低音號》宇治聖地巡禮
    這讓筆者想起3年前,在國內看《你的名字。》,明明是一部很感人的作品,很多人看的時候就在刷手機,打瞌睡,結束後卻討論一些可有可無的話題,最後給出作品「無聊」的評價,一開始就沒有全神貫注的去對待一部作品,又如何被作品本身所感動?筆者深刻的感覺到,日本民眾對於看動畫的態度和熱情,那種氛圍,確實和國內有著很大的差別。
  • 據說旅行打卡的最高境界,是用「聖地巡禮」衝破次元壁?
    對於喜歡ACG、二次元的朋友來說,」聖地巡禮「這個詞彙自帶著信仰的光芒,哪個Otaku不想突破次元壁的限制,在自己最愛的動漫作品真實發生的場景中感受動漫主人公當時的心情與思緒呢?隨著去日本旅行越來越方便,國內去日本進行「聖地打卡」的人也越來越多,在ACG相關的網站上,也有很多國內ACG同好在日本聖地巡禮的攻略和經驗分享。
  • 快來看看高產的隈研吾大師新作——滋賀縣守山市立圖書館
    守山市立圖書館原建於1978年,隈研吾於2018年11月對圖書館改建,建築面積共4168.5平方米,事務所設計了一個「街頭風格」的圖書館,旨在為市民和城市開放。隈研吾在圖書館的改造過程中引入了路徑的概念,市民來圖書館就有如散步一般,在圖書館中用行動的方式與書、與人、與環境不斷的互動和交流。
  • 76歲的安藤忠雄依然在工作,選擇獨來獨往,奔走在全世界各地
    安藤忠雄年輕時「世界放浪」的路線圖他最想看的是心目中的「男神」——勒·柯布西耶設計的朗香教堂。朗香教堂(柯布西耶作品)朗香教堂是柯布西耶晚期的作品,位於法國東部浮日山區,距巴黎有兩三個小時車程。它不僅僅是打破此前教堂外形設計的慣例,還在外牆上的做了多處開口,將外部的光線引入教堂內。
  • 2020年隈研吾老師猛發力
    要說2019-2020年哪個設計師最忙無疑是我們熟悉的隈研吾老師了打開隈老師的事務所網站建築作品一字排開而除了這些隈老師在中國國內的作品這兩年也越來越多有望京B-15 Project的中庭Copyrights:Jonathan Leijonhufvud
  • 隈研吾新作賞析——明治神宮博物館
    隈研吾建造了一座博物館建築——明治神宮博物館。神社位於東京澀谷,供奉明治天皇及其夫人的神靈。博物館不僅展示了保存在神龕中的藝術作品和歷史珍寶,還通過建築形象詮釋了此處遺址的歷史內涵,表達了建築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理念。
  • 明治神宮博物館——隈研吾
    坐落澀谷、地處東京市中心的明治神宮,建於1920 年,為供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靈位所在之處,擁有大片綠樹林蔭的周邊環境,讓聳立於都會叢林間的神社,有如脫離塵囂般得以用祥和平靜姿態示人,而如今造訪這座享譽盛名的神社,除了朝聖入口處高達12公尺的大鳥居,以及神宮本殿外,由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的全新明治神宮博物館
  • 一周藝術人物|隈研吾操刀新博物館,燈光藝術大師索尼爾辭世
    在上海,60歲的書法家宣家鑫在劉海粟美術館舉辦展覽,展出120餘幅書法作品。《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日本所澤市 | 建築師隈研吾操刀新博物館:花崗巖石片的多面體與書架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