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真為什麼那麼熱愛賽馬?看了上劇場這部格薩爾藏戲,你就會明白

2020-12-24 澎湃新聞

丁真為什麼那麼熱愛賽馬?看了上劇場這部格薩爾藏戲,你就會明白

2020-12-17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聽說,藏區每一頂帳篷裡,都有一部《格薩爾王》的故事,藏族每一位說起格薩爾王故事的人眼中,都會閃爍著光芒。12月16日晚,來自四川省甘孜州的耶吾布美藏戲團,在上劇場演繹了這位英雄的傳奇故事《賽馬稱王》。

《賽馬稱王》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康巴漢子演英雄

格薩爾藏戲《賽馬稱王》來自史詩《格薩爾王傳》,講述了少年覺如成為格薩爾王的故事。這群能歌善舞的演員並非專業出身,臺上他們演驍勇善戰的英雄,臺下他們是牧區裡策馬揚鞭的康巴漢子,是婀娜多姿的藏族姑娘。飾演覺如的演員丹珠加是格薩爾藏戲的傳承人,也是一位牧民,他表示,大家來自海拔3800米的安多牧區,平時放犛牛、挖蟲草,念經、煨桑、刻瑪尼石,每年進入夏季,高原天氣轉暖,他們就集中排練、演出藏戲。

2個小時的時間裡全版藏語,LED屏裡播放的是覺如曾經被放逐前往的黃河川、阿尼瑪卿雪山;演員服裝由他們自己加工,精美而豔麗,每一件都重達十幾斤;賽馬稱王,最尊貴的是王,最有看頭的還要屬馬。

《賽馬稱王》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舞臺上的馬,有時一兩匹、有時千百匹,有時緩緩而來,有時飛奔而去,有時兩馬爭賽道、發生碰撞,有時頭馬失足、倒地不起,乾坤變幻,都在手中一根小小的馬鞭之中。和京劇等戲曲相似,藏戲裡的馬鞭用絨線綁成小球,替代京劇馬鞭裡的流蘇,五彩繽紛的馬鞭,和流光溢彩的戲服相映成趣。眾將賽馬的片段裡,演員們手持馬鞭,仿佛騎著真正的馬匹,從遠處跑來,說唱著再馳向遠方。

表現形式很豐富

格薩爾藏戲,是藏戲的一個分支,由今年已經83歲的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塔洛首創。1980年,塔洛憑著20年前籌備和表演藏戲的珍貴回憶,恢復了北派藏戲的演出,同時首創了格薩爾藏戲,成了將格薩爾史詩通過藏戲來演繹的第一人。

《賽馬稱王》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塔洛老師的兒子桑珠洛吾,是格薩爾藏戲的重要傳承人之一,12月16日晚的《賽馬稱王》由他擔任總導演。耶吾布美藏戲團由桑珠洛吾於2010年創建,那一年,他已經跟隨父親學習藏戲20年了。寫過劇本、演過角色、編過舞蹈、做過戲服道具,參加過極為辛苦、也極為珍貴的的藏區萬裡行公益演出,桑珠從格薩爾王的30位大將中,選擇了丹王子「耶吾布美」的名字作為藏戲團的團名——耶吾布美既是格薩爾王手下的少年名將,也是格薩爾王的繼承者。

1000多年來,格薩爾王的故事有很多藝術表現形式,最早是民間說唱,然後逐漸有了手抄本、木刻本,唐卡、羌姆也是藏區常見的格薩爾故事表現方式。在草原上縱情高歌慣了的丹珠加,在現代化的劇場演畢後一臉興奮:「能來到上海表演我們的民族文化,大家又高興又緊張。上海是繁華的大都市,希望通過這次的演出,能將我們民族的文化傳播出去。」

來源:新民晚報 趙玥

原標題:《丁真為什麼那麼熱愛賽馬?看了上劇場這部格薩爾藏戲,你就會明白》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丁真為什麼那麼熱愛賽馬?看了這部格薩爾藏戲,你就會明白
    聽說,藏區每一頂帳篷裡,都有一部《格薩爾王》的故事,藏族每一位說起格薩爾王故事的人眼中,都會閃爍著光芒。昨晚,來自四川省甘孜州的耶吾布美藏戲團,在上劇場演繹了這位英雄的傳奇故事《賽馬稱王》。圖說:《賽馬稱王》劇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康巴漢子演英雄格薩爾藏戲《賽馬稱王》來自史詩《格薩爾王傳》,講述了少年覺如成為格薩爾王的故事。
  • 丁真情竇初開的藏族姑娘長什麼樣 藏在格薩爾藏戲裡識英才
    聽說,藏區每一頂帳篷裡,都有一部《格薩爾王》的故事,藏族每一位說起格薩爾王故事的人眼中,都會閃爍著光芒。昨晚,來自四川省甘孜州的耶吾布美藏戲團,在上劇場演繹了這位英雄的傳奇故事《賽馬稱王》。
  • 上海這個格薩爾藏戲文化藝術展裡,藏著丁真家鄉的非遺魅力
    圖說:格薩爾王戲服詳解 官方圖藏戲,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此次展覽的重磅藏品來自色達耶吾布美藏戲團,團長桑珠洛吾下周將率這支由藏區牧民組成的藏戲團來滬演出格薩爾藏戲《賽馬稱王》。格薩爾藏戲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塔洛創建,即桑珠洛吾之父,歸屬北派藏戲。
  • 「中國格薩爾文化之鄉」首部電影成功首映
    作者:苑菁菁 責任編輯:苑菁菁   中新網西寧1月5日電 (孫睿)「電影《格薩爾藏戲
  • 人境•先賢|格薩爾王:藏族英雄 史詩流芳
    研究者們認為格薩爾王出生於公元1038年,歿於公元1119年,享年81歲。距今已經一千多年了。那麼,他出生在什麼地方呢?阿須草原。史詩中,格薩爾王的生身之地,在我們四川甘孜州。要講格薩爾王,不管是什麼樣的故事版本,第一篇一定是講他賽馬稱王。格薩爾王自幼家貧,放牧為生,由於叔父間離,母子泊外,相依為命。他小時候就有雄心壯志,但總有人不希望他好。誰呢?他的親舅舅。
  • 看了你就知道為什麼不願意離開
    11月11日,當年輕人還沉浸在「尾款人」的狂歡中的時候,一個20歲的康巴少年迎著陽光,向你走來,他的微笑在短短幾十分鐘內便在網絡上瘋狂傳播,一發不可收拾。一個月內,這個還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甚至用漢語都不流利的大男孩丁真上了6次微博熱搜,他就這樣毫無防備的出圈了。
  • 明「星」閃耀⑩格薩爾王:逆襲成王的英雄史詩
    在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中,有一位特殊的藏族英雄,他一生戎馬,懲惡揚善,以他為原型形成的口述著作——《格薩爾史詩》更是世界上最長的史詩。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這位藏族英雄的成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公元1038年,格薩爾出生在今天甘孜州德格縣的阿須地區,年幼時因為家境貧窮,格薩爾和母親一起在草原上放牧為生,12歲那年,格薩爾在當地部落舉行的賽馬盛會上拔得頭籌,獲得王位,從此開始南徵北戰的戎馬生涯。「其實格薩爾小時候長得也不好看,還有一個很厲害的舅舅一直壓制他,他是經歷了很多艱難困苦,才通過賽馬一戰成名,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個『逆襲』的勵志故事。」
  • 丁真首次騎上駿馬「青龍」,上馬姿勢有些搞笑,旁邊大哥表情亮了
    之後丁真也是籤約了國企旅遊公司,成為了理塘縣旅遊大使,可以說是改變了命運。【丁真首次騎上新坐騎「青龍」】1月10日,理塘融媒在網上發布了一段丁真的視頻,視頻拍攝到了1月9日下午,丁真首次騎上他的新坐騎青龍的場面。不過,本以為丁真上馬的動作會像影視劇、武俠片中那樣帥氣,可以翻身上馬,動作利落瀟灑。但真實情況,卻是頗為逗笑。
  • 格薩爾王城火了!甘孜再次登上央視!這裡的景色要被14億人盯上了
    近期,格薩爾王城被旅遊景區的題材上了央視,極大的鼓舞了甘孜縣幹部群眾,也讓甘孜縣對格薩爾王城旅遊扶貧景區未來的發展有了更加飽滿的信心。入住格薩爾王城瑪紮嘎溫泉度假別院、雅礱酒店,拉開窗戶就可觀雪山聖湖、看日出日落......置身王城遊客可以聽說唱,看藏戲,賞踢踏、購唐卡、寫書法,飢可嗨盛世王宴,倦可泡珠牡溫泉、嶺國聖池,動則跑馬射箭,還可參與篝火晚會,與珠牡、梅薩等當地美女、三十員大將合影,還可參與景區快閃活動......
  • 「理塘蠱王」名不虛傳,丁真是什麼寶藏男孩,這也太有意思了吧
    接著網上傳出了很多丁真之前的照片,底褲都給孩子扒光了。真嬛你還有多少髮型是粉絲沒見過的?順便說一句:丁真村裡的託尼師傅一定很忙。那麼問題來了,這隻只會幹飯的小馬為何會屢奪第一呢? 原來村子裡一共就五匹馬,還只有珍珠是公的,並且除了丁真沒人喜歡賽馬。 馬大餃躺贏。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格薩爾王③丨讀完《格薩爾王傳》,相當於看完十...
    封面新聞記者 閆雯雯作為實際上唯一一部「活態史詩」,沒有誰能夠說得清楚,《格薩爾王傳》到底有多少字,有多少部。因為依靠著口口相傳,每一個藝人都在往裡面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新的內容,讓《格薩爾王傳》保持著生命力,一直不停的傳遞下去。
  • 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格薩爾王
    在我省公布的兩批二十位四川歷史名人中,格薩爾王是唯一入選的藏族英雄。一位藏族英雄為什麼能入選四川歷史名人?他有哪些品質值得現代人學習?說到格薩爾王,可能很多人對他並不熟悉。但是,在四川康巴地區,他的大名可以說無人不知。格薩爾王,相傳是蓮花大師的化身,一生戎馬,揚善除惡,弘揚佛法,傳播文化,成為藏族人民引以為傲的英雄。
  • 《格薩爾王傳》:最長的英雄史詩,藏文化的口耳相傳
    導讀:了解《格薩爾王傳》是從小時候看的一部電視劇開始的,雖然不知道那是一部由史詩改編的電視劇,卻驚嘆於臺詞的優美,以及蘊含著的正能量,以及文化底蘊。長大後才知道,原來《格薩爾王傳》是一部口耳相傳的,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
  • 格薩爾王和瑪尼城市
    在玉樹有一個格薩爾王廣場,晚上可以散步。在廣場中央,宏偉的格薩爾王雕塑非常壯觀。我們住在格薩爾王府酒店(被稱為五星,他已經被作為三星操作了一半),他的光輝射線照相也無處不在。關於大英雄的年齡有不同的看法。
  • 丁真所在博物館遊客不斷 女孩子直呼:我就是來看丁真的
    【丁真所在博物館遊客不斷, 遊客:丁真以一人之力帶動當地旅遊】12月1日,四川理塘。丁真走紅後,其工作的倉央嘉措微型博物館陸續有遊客前來。一位女遊客稱,「就是過來看丁真的,覺得他很溫暖,笑容很好看,通過他認識了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