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桌面上到屏幕中,桌遊與電子遊戲的不解之緣

2021-01-09 東方體育

從桌面上到屏幕中,桌遊與電子遊戲的不解之緣

從去年年末開始,我們似乎進入了「文藝復興」的時代,去年9月有《神界:原罪2》,今年5月有《永恆之柱2》,就連在E3上久久未曾露面的《賽博朋克2077》也終於現身了。如果要說這三款遊戲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那一定就是他們都傳承自一種獨特的遊戲——桌面角色扮演,也是我們俗稱的跑團。

只需要紙、筆、骰子和幾個朋友就能玩的超高自由度RPG

對於桌遊改編電子遊戲,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過先例,並且最近也不斷有這一類遊戲的出現。從那時候起,桌遊與電子遊戲就有著解不開的淵源,而在這樣一個不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桌遊與電子遊戲卻又誰都沒有取代過誰……

從跑團到電子遊戲

在國內,TRPG被俗稱為跑團,前文中所提到的《賽博朋克2020》就是這樣一款遊戲。事實上,在國內《賽博朋克2020》即使對於跑團玩家來說也稱得上是小眾中的小眾,原因非常簡單——根本沒有人翻譯規則書。更為玩家所熟悉的是《龍與地下城(DND)》以及《克蘇魯的呼喚(COC)》,前者在電子遊戲界的影響更稱得上無人能及。

克蘇魯跑團在亞洲,尤其是日本和國內還是擁有相當人氣的

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的DND桌遊在當時僅僅是出自一位桌遊愛好者之手,但他的出現卻完全改變了整個桌遊乃至電子遊戲的發展歷程,他叫做加裡·吉蓋克斯。最初DND桌遊是基於戰棋遊戲進行改進,讓玩家扮演某一位角色來進行遊戲,1974年經過改良後正式推出的《龍與地下城》第一版桌遊受到了年輕人的熱烈歡迎。在這樣的遊戲中,玩家要扮演一名冒險者,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完成故事,這一過程通過玩家與主持人的紙筆與交流來進行,雖然沒有如今電子遊戲一般具體的畫面,卻擁有前者永遠無法達到的自由度和沉浸感。

在幾年以後的1980年,人們逐漸不滿足於這一類紙筆遊戲繁瑣的流程,一款堪稱歐美RPG教父的遊戲——《創世紀》也因此誕生。這款遊戲的製作人叫做理察·加裡奧特,他是《魔戒》和DND的忠實粉絲。雖然現在看起來這款遊戲從各方面都有些簡陋但就當時來說一款能讓玩家醉心於扮演角色並不用進行繁瑣的手動計算讓其收穫了巨大成功。這款遊戲不僅受到了DND非常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大幅影響了後來的眾多RPG,包括與《創世紀》並成為歐美三大RPG的《巫術》和《魔法門》,甚至在當時為了區別這些桌面角色扮演遊戲,還誕生了一個新的詞彙——電腦角色扮演遊戲(CRPG,現在被特指類DND規則電子遊戲)。

相關焦點

  • 電子遊戲改成桌遊「水土不服」?這些桌遊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電子遊戲改編成桌遊從來都不是什麼新鮮事,許多玩家所熟知的熱門電子遊戲,幾乎都會在某個恰當的時機推出桌遊版。除了那些適合改編為桌遊的戰棋、策略類遊戲外,一些動作冒險、射擊暗殺等作品的衍生桌遊也紛紛走向臺前。比如電影化敘事的冒險大作《神秘海域》,動作格鬥經典《街頭爭霸》,以及《地平線》、《黑暗之魂》等等,都以自身的IP號召力成功眾籌推出了桌遊版。
  • 有電子遊戲還要玩「過時」桌遊?國外玩家就是好這口
    在上期我就給大家介紹過關於桌遊龍與地下城對電子遊戲的影響,隨著電子遊戲的發展,就像《生化危機3》這樣,許多電子遊戲也會作用於桌遊市場,下面我就給大家來盤點一下根據電子遊戲改編的那些桌遊。Ps:暴雪的爐石傳說就是桌遊tcg與電子遊戲的完美結合,其前身正是自家的wowtcg,許多遊戲機制還有卡面都沿用到爐石傳說裡。星際爭霸相比於魔獸世界和魔獸爭霸,星際爭霸在其發售十年之後才迎來他的桌遊。
  • 電遊與桌遊的結合《桌面打殭屍》將上架
    【手機中國 軟體】桌面遊戲與電子遊戲相信大家都接觸過,而打殭屍的遊戲對於玩家來說也再熟悉不過了,諸如《生化危機》和《植物大戰殭屍》這類的遊戲是層出不窮,不過把這三者結合在一起的遊戲卻少之又少,不過近日一款名為《桌面打殭屍》(Table Zombies)爆出截圖,這款遊戲就是以一種增強現實感的方式將電子遊戲和桌遊結合起來,給玩家一種另類的遊戲體驗
  • 「桌遊推薦」快樂是LOL玩家的,桌遊玩家也該擁有
    近年來,電子遊戲IP推出桌遊衍生產品的趨勢可謂是愈演愈烈,製作LOL的拳頭公司其實早在2016年就涉足了這一領域,他們推出的正是本文的主角——改編自LOL的桌遊《約德爾戰鬥學院》,一款堪稱電子遊戲與桌面遊戲的完美結合的IP衍生產品。
  • 2020桌遊圈的至暗時刻
    更嚴重的是,桌遊店也無法從分銷商中批發桌遊,因為這些桌遊根本無法從中國運出來。如果電子遊戲(尤其是PC上的電子遊戲)至少具有以數字形式發布的後盾,但由於桌面遊戲需要裝箱運輸,如果不能生產或銷售,整個行業將陷入停頓的漩渦。
  • 桌遊?不插電!
    地點:某大型桌遊中心為了響應「
  • 外媒眼裡的「桌遊崛起之路」
    卡牌遊戲中最賺錢的仍然是集換式卡牌桌遊《萬智牌》(因為帶有收集屬性,被玩家稱之為氪金無底洞)。對於那些想玩牌庫構築並帶有策略性,但又不想要無底洞氪金的玩家來說,成長式卡牌遊戲不失為一種選擇。(圖源:來自網絡)除了LCG, 另外一種類型的卡牌遊戲也非常火爆, 這就是DBG類型桌遊。在DBG機制中,多名玩家通過從公共的中央牌庫獲取卡牌,並在遊戲過程中,不斷與中央牌庫進行交互,並加強構築卡組,使用自己的卡組與其他玩家競爭。
  • 《血源》桌遊眾籌宣傳片 化身桌面獵人重返亞楠
    《血源》桌遊眾籌宣傳片 化身桌面獵人重返亞楠 2019-04-20 11:27
  • 沒玩過桌遊,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遊戲玩家
    遊戲的發展可以從另一句話中得出結論——那就是萬物起源DND。DND是個啥?它是世界知名的桌面遊戲「龍與地下城」的縮寫,就目前市面上的遊戲來說很多設定都來源於這款遊戲,當然還有很多遊戲是參照其他遊戲來做的,不過所參照的遊戲基本上都與DND相類似,它們都有著同一個遊戲類型——桌遊。
  • 我在線上營給夥伴們上了一節桌遊掃盲課(上)
    ),後來才被運用到實戰演練中。有卡牌收集系統但沒有卡牌交換系統的遊戲(沒有二級市場),這種遊戲模式一般僅存在於線上。比如暴雪的《爐石傳說》,但嚴格說來,CCG類的遊戲不能算是桌遊,應該算是桌遊形式的電子遊戲。
  • 網遊當道的今天,為什麼有人更愛玩桌遊?
    在網路遊戲日益發達的今天,桌遊並沒有走向消亡,反而迎來了崛起。上周末,英國《衛報》旗下的《觀察者報》對英國的幾位桌遊行業從業者,包括遊戲店店主、愛好者和研究學者們進行了採訪,對桌遊近幾年來的上升勢頭和變化趨勢進行了解讀。 文章談到當代桌遊題材正變得更多元化,玩家更大眾化,並且與電子遊戲互相學習,鼓勵玩家合作,而不再將勝負視為唯一的遊戲目的。
  • Steam電子桌遊折扣大爆炸!截止前抄個底!
    本文來自弈乎公眾號(yiqiwanzy)喜歡桌遊的小夥伴們歡迎關注!!!如果你最近有購買電子版桌遊的計劃,Steam電子桌遊節正在提供大量電子版桌遊的折扣,以及大量以桌遊為靈感設計的電子遊戲。活動將持續到10月26日,目前《多元宇宙的哨兵》、《伊斯坦堡》、《東海道》等桌遊的電子版都在促銷。此外,《殺戮尖塔》、《統治》等以桌遊為靈感設計的電子遊戲作品也在促銷,部分作品的價格甚至是1折。此外,還有一些具有桌遊遊戲感的遊戲也被加入其中,所以你會發現《文明6》也優惠了75%。
  • 號稱中國第一桌遊綜藝,桌遊星期六告訴你這些桌遊很值得一玩
    現在很多人以為桌遊就是三國殺,狼人殺。其實還有很多種很有意思的類別,非常有趣,只是目前比較小眾。我覺得從大類的角度推廣可能效果好一點,比方說一集專門挑個代表性的桌遊介紹德策類的,然後再一期介紹拍賣商業類的,跑團的等等。我覺得,大部分身份猜測類遊戲都可以,比如魔城馬車,抵抗組織之類的。大家都說的UNO也是不錯的選擇。
  • 桌遊風颳到身邊 普及桌遊元旦好禮相送
    給你個不錯的建議:玩"桌遊"吧!什麼叫桌遊?你OUT了! "桌遊"這個名詞來源於英文Board Game,也譯作桌面遊戲,簡稱BG。比如我們熟悉的象棋、軍棋、大富翁、麻將、撲克,萬智牌( Magic)等等。最廣為人知的代表是曾經流行國內的大富翁(強手棋 / Monopoly),殺人遊戲(如西遊劫,狼人,三國殺)等等。放假了本應好好休息,可大冬天的出去也冷啊。
  • 桌遊發展史,鬥地主和龍與地下城都是弟弟,起源其實在幾千年前?
    在種類繁多的遊戲中,有一種遊戲憑藉多人、有趣又摻雜了智謀博弈的特點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那就是桌遊。提到桌遊,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會是鬥地主。確實,鬥地主對我們這代人來說應該是最早能接觸的桌遊。過年過節親戚朋友大家圍坐一團,歡聲笑語中又帶著心理博弈,實在有趣得緊。
  • 在看臉的時代,桌遊風靡原因何在?
    在這個規模不亞於China Joy的大展上,一張接一張的展臺上堆滿了包裝盒:《卡坦島》《卡卡頌》《七大奇蹟》《龍翼編年史》……如此等等,當毫不性感的工作人員推開大門時,參會者像潮水一樣湧入,在各個展位上分流、打轉,最後掃蕩到展廳的最深處。他們既有面色紅潤的宅男,也有幹練的上班族和稚氣未脫的孩子——他們共同的身份是桌遊愛好者。
  • 桌遊周邊產品簡介導購 桌遊周邊產品熱賣產品推薦
    桌遊周邊產品簡介  桌上遊戲發源於德國,在歐美地區已經風行了幾十年。大家以遊戲會友、交友。在國外,桌上遊戲內容涉及戰爭、貿易、文化、藝術、城市建設、歷史等多個方面,大多使用紙質材料加上精美的模型輔助。它是一種面對面的遊戲,非常強調交流。因此,桌面遊戲是家庭休閒、朋友聚會、甚至商務閒暇等多種場合的最佳溝通方式。
  • 桌遊之火,何以燎原——那些經典IP與桌遊不得不說的故事
    其次,各類電子遊戲或桌遊中最為常見的戰士、法師、牧師、術士、盜賊、德魯伊、聖騎士等職業,以及野蠻人、地精、食人魔等種族,幾乎全都脫胎於DND,更確切地說,是從加裡·吉蓋克斯此後親自編寫的專家級龍與地下城(ADND)中衍生而來。
  • 桌面上的機甲大戰!國人自製桌面機甲模型桌遊「暗源」強勢來襲!
    其實對於一個拼裝模型黨來說挺佩服第一個將拼裝模型和桌面戰棋概念糅合的人一方面給我們了更多製作模型的動力
  • AVG冒險遊戲消亡史(一):源於跑團桌遊 亦是恐怖遊戲鼻祖
    電子遊戲發展至今已經有了近50年的歷史,在這五十年中遊戲本身的類型也正變得愈加豐富。從早期的橫版/縱版過關,到如今的RPG、FPS、ACT、MOBA等分類,遊戲種類在變得越來越豐富的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遊戲開始同時兼具多種類型的遊戲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