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年末開始,我們似乎進入了「文藝復興」的時代,去年9月有《神界:原罪2》,今年5月有《永恆之柱2》,就連在E3上久久未曾露面的《賽博朋克2077》也終於現身了。如果要說這三款遊戲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那一定就是他們都傳承自一種獨特的遊戲——桌面角色扮演,也是我們俗稱的跑團。
只需要紙、筆、骰子和幾個朋友就能玩的超高自由度RPG
對於桌遊改編電子遊戲,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有過先例,並且最近也不斷有這一類遊戲的出現。從那時候起,桌遊與電子遊戲就有著解不開的淵源,而在這樣一個不斷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桌遊與電子遊戲卻又誰都沒有取代過誰……
從跑團到電子遊戲
在國內,TRPG被俗稱為跑團,前文中所提到的《賽博朋克2020》就是這樣一款遊戲。事實上,在國內《賽博朋克2020》即使對於跑團玩家來說也稱得上是小眾中的小眾,原因非常簡單——根本沒有人翻譯規則書。更為玩家所熟悉的是《龍與地下城(DND)》以及《克蘇魯的呼喚(COC)》,前者在電子遊戲界的影響更稱得上無人能及。
克蘇魯跑團在亞洲,尤其是日本和國內還是擁有相當人氣的
興起於上世紀70年代的DND桌遊在當時僅僅是出自一位桌遊愛好者之手,但他的出現卻完全改變了整個桌遊乃至電子遊戲的發展歷程,他叫做加裡·吉蓋克斯。最初DND桌遊是基於戰棋遊戲進行改進,讓玩家扮演某一位角色來進行遊戲,1974年經過改良後正式推出的《龍與地下城》第一版桌遊受到了年輕人的熱烈歡迎。在這樣的遊戲中,玩家要扮演一名冒險者,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完成故事,這一過程通過玩家與主持人的紙筆與交流來進行,雖然沒有如今電子遊戲一般具體的畫面,卻擁有前者永遠無法達到的自由度和沉浸感。
在幾年以後的1980年,人們逐漸不滿足於這一類紙筆遊戲繁瑣的流程,一款堪稱歐美RPG教父的遊戲——《創世紀》也因此誕生。這款遊戲的製作人叫做理察·加裡奧特,他是《魔戒》和DND的忠實粉絲。雖然現在看起來這款遊戲從各方面都有些簡陋但就當時來說一款能讓玩家醉心於扮演角色並不用進行繁瑣的手動計算讓其收穫了巨大成功。這款遊戲不僅受到了DND非常深遠的影響,同時也大幅影響了後來的眾多RPG,包括與《創世紀》並成為歐美三大RPG的《巫術》和《魔法門》,甚至在當時為了區別這些桌面角色扮演遊戲,還誕生了一個新的詞彙——電腦角色扮演遊戲(CRPG,現在被特指類DND規則電子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