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品牌君
愛搞事情的麥當勞最近又做了件令眾人匪夷所思的事:賣外賣箱。
是的,就是麥當勞外送工作人員背的那個同款外賣箱。
麥當勞售賣「外賣箱」
據麥當勞介紹,該外賣箱採用EPP材質保溫抗壓抗摔,箱子裡配有除溼風扇,能抽溼通風。上下兩層的設計,保證了熱食與冷食都能維持在合適溫度。
「個性化刻字服務,留下你的印跡,一箱一生。」
購買外賣箱,麥當勞會額外贈送DIY專屬編號銘牌與貼紙。銘牌編號與名字,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定製。聽起來相當尊貴。
這款麥當勞斥巨資研發的外送箱重4.8kg,售價1917元。
「有人買嗎?」包括品牌君在內,不少消費者看到麥當勞外送箱的瞬間,內心想必都曾飄過這樣的想法。
據悉,該款周邊為限量版,目前已經售罄下架。
換句話說,麥當勞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靠著賣外送箱攬金,也沒打算要把外送箱打造成提振業績的爆款產品。
它之所以會售賣外送箱,有兩個方面原因。
其一,吸引消費者注意力。信息碎片化時代,人們每天都會被來自四面八方信息包裹,真正能被消費者接收到的信息少之又少。
推出外賣箱這件事對於麥當勞來說最大的意義不是賣出多少錢,而是吸引到多少受眾注意力。
有人吐槽麥當勞這波操作太迷惑,有人認為麥當勞周邊營銷玩得很溜,無論正面評論還是負面評論,都是流量,都將助力麥當勞提高品牌聲量與影響力。
其二,推廣外送服務。吸引目標消費者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種,出周邊可供選擇的產品更是多不勝數。
為什麼麥當勞偏偏選擇了賣外送箱?
品牌君猜想,賣外送箱只是個「幌子」。麥當勞真正的目的是告訴消費者,其已經推出外送服務。並且它研發出了高科技外送箱,外送餐飲質量有保證,消費者可以放心選擇。
品牌都愛玩周邊營銷?
如果你對品牌圈足夠了解,相信已經發現,近兩年不少品牌都熱衷於出一些乍看之下奇奇怪怪的周邊。
今年初,一條「Gucci推出泡麵」新聞刷屏社交平臺,很快便衝上熱搜榜。
「吃完這碗面,我的胃會發光嗎?」「我的胃沒有那麼高貴」「告訴我價格」吃瓜群眾們你一言我一句,激烈地討論著。
時間往前推一推。
2018年2月,中國最古老四大名酒之一的瀘州老窖跨界推出了一瓶香水。粉嫩包裝,流蘇吊墜,光看產品,想必沒有人能猜到其出自瀘州老窖之手。
該定製款香水與普通香水相差無幾,它也分了前調、中調、尾調:前調是西西里島檸檬葉、綠色紫丁香;中調是紫藤、蜜桃花、紅牡丹;尾調是黎巴嫩白西洋杉、甜麝香、琥珀。
還有麥當勞的老朋友肯德基,也上線過炸雞味指甲油、炸雞味防曬霜、可充電包裝盒等奇葩周邊。
和麥當勞一樣,上述品牌賣限量款周邊的目的基本上都不是賣貨,而是為了創造流量。
某種角度來說,出周邊已經成為一種常規營銷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周邊營銷前兩年確實有極佳引流效果,受眾反饋頗為不錯。可隨著越來越多品牌的闖入,周邊營銷在吸睛上的作用已經逐漸弱化。
或許,品牌們是時候想想新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