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
麥當勞又上了微博熱搜
原因是有人發現
同樣的麥當勞套餐
外賣的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
除此之外還要另付9元的外送費
也就是說這貴出的11塊錢
並不包含外送費
隨後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
麥當勞外賣與堂食有差價
是普遍存在的
以網友點名的麥香魚套餐為例
如果選擇「到店取餐」
中號套餐價格為21元
而選擇「麥樂送」
也就是麥當勞的外賣送餐服務
同樣的中號套餐的價格均為32元
如果算上再額外收取9元的配送費
價格幾乎是堂食的兩倍
那麼會不會地方有差異呢
北青報調查的門店在北京
而小編身處杭州
為此我特地花了47.2M流量
下了一個麥當勞的APP
同樣挑選了中號麥香魚套餐
堂食的價格為21元
麥樂送的價格為32元
還得另收9元外送費
情況和北京的一模一樣
其他的食物
比如漢堡
麥樂送普遍比堂食貴2元
還不算9元的外送費
左邊堂食價格,右邊麥樂送價格
那麼除了麥當勞
肯德基是不是也這樣呢?
小編又花了75.8M流量
下了肯德基的APP
對比發現
單品的漢堡、老北京雞肉卷等
外送的價格普遍比堂食高1-1.5元
外送費和麥當勞一樣
也是9元
左邊堂食價格,右邊外送價格
看來在肯德基和麥當勞
外賣比堂食貴是普遍現象
很多消費者不解的是
明明已經額外收了外送費
還不佔用門店的位子
為什麼相同的商品
價格還要比堂食貴
記者諮詢了麥當勞的客服
客服的回答是:
這一價格差異是考慮到
保證門店利潤率做出的
「麥樂送」與門店不是一個系統
可以將其看做外賣平臺
那麼簡單的理解
就是麥樂送是一個外賣平臺
不過它和餓了麼、美團不同的是
它只服務麥當勞
只接麥當勞的訂單
而外送費統一是9元
至於外賣商品比堂食貴的差價
是給了麥當勞還是給麥樂送
還是兩家按比例分
就不得而知了
其實放眼大的外賣平臺
別不餓了麼、美團等等
外賣價格比門店價格貴
也是很普遍的現象
比如餓了麼上的一鳴真鮮奶吧
1L裝的鮮牛奶
價格是16元
而門店的價格是14元
貴了2元
牛奶吐司麵包
外賣價格是9元
而門店價格是7元
同樣貴2元
在餓了麼上
同是一鳴真鮮奶吧
不同門店的價格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一升裝的澳瑞鮮牛奶
有的門店是23元
有的門店是24元
除此之外
比如小編經常吃的一家撈麵店
一份手工香腸
門店堂食的價格是6元
而在外賣平臺上是7元
為什麼外賣平臺的價格
普遍比門店的價格貴呢?
其實歸根結底
就是因為平臺的抽取的佣金
平臺抽取佣金有兩種模式
第一種是抽取餐飲商家
每單實際收入的19%左右作為佣金
(實際比例各地各商家可能有所不同)
幫助餐飲商家對餐食進行配送
另一種是抽取餐飲商家
每單實際收入的6%左右作為佣金
但餐食的配送由商家自行安排
對於小商家
外賣訂單還不能保證單數
這種情況下僱人送外賣
顯然是不合算的
平白無故多出來一份人工費
但選擇抽19%佣金的模式
就面臨了增加了近2成的成本
商家也只能選擇漲價
把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
除了平臺的佣金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是各種滿減秒殺活動
外賣訂單的多少
很多時候都依賴平臺的推薦力度
而平臺為了吸引用戶
要求商家多參加滿減、秒殺活動
參加了才給網頁推薦
這樣一來無形中
等於又拉高了成本
商家為了保證利潤
也就只能漲價了
所以啊
羊毛永遠出在羊身上
別指望有那麼多便宜可佔
都是套路!
要不然自己在家做
也是不錯的
或者別那麼懶
到店裡去吃吧!
順便還能活動活動身體
不過那麼熱的天
我猜你們肯定做不到
那就多薅薅自己的羊毛吧
要不然還能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