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生死輪迴嗎?你相信因果嗎?在佛教傳說中,人死之後靈魂會在黃泉路上遊蕩,在三途河畔,開放著一群妖豔悽美的死亡之花,曼珠沙華,也被稱作彼岸花,鮮紅如血的花瓣散發著充滿魔力的花香,復甦著前世的記憶。彼岸花,花不見葉,葉不見花,生生世世花葉永不見,因此它也常被用來喻指愛情的悲涼悽美。
彼岸花學名紅花石蒜,是一種多年生球莖花卉,原產於我國長江流域等地,目前不僅是在江南及西南各省均有野生且已廣泛分布到日本、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石蒜喜溼潤環境卻性格隨和,也能耐乾旱。在偏酸性的土壤特別是疏鬆肥沃的腐殖質土中生長最好。球莖花卉都有休眠的習慣,石蒜也不例外,不過它的休眠期不在冬天,而是在夏季。每當盛夏萬物生長,草木繁茂之際,石蒜的球莖卻特立獨行的在泥土底下沉睡,一直要到秋高氣爽之時,石蒜的花蕾才悄悄鑽出鱗莖,昂首挺胸地從四周的草叢中鑽出來,妖豔的綻放出一簇簇鮮豔的花朵。
石蒜是一種典型的先花後葉的植物,每年秋風乍起的時候,石蒜就會開始開出嬌豔的花朵,直到花兒拜謝、寒風漸起的時候,石蒜才會慢悠悠地開始萌發新葉。石蒜的習性與眾不同,她的身姿同樣出類拔萃。高約半米的花莖,孤高挺拔。一簇扇形花序,頂生其上,花瓣反卷如龍爪,雄蕊及花柱,纖細修長,花形奇特美麗,純正明亮、豔麗奪目。它的葉形秀美,色澤清脆,亭亭玉立,別具風姿。或許正是因為這花葉兩分離的悽美,所以反而更加顯得有韻味。尤其是在開花季節,那缺少綠葉襯託的孤亭花朵時期,身姿更顯嬌豔,散發出一種難以言說之美,正如其花語——死亡和分離、惡魔的溫柔。
從中醫的角度上看石蒜有止咳、鎮定的功效,因此在古代經常用來製作麻沸散和止痛藥等藥品,有著很高的醫學價值。然而,從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習性隨和、外形嬌美的石蒜在民間卻被視為邪惡的象徵。鄉村甚至還流傳著這樣的說法,石蒜喜好在破敗的墳堆上生長,因此又被稱作死人花。老人也認為石蒜是不祥之靈、是很不吉利的,於是將石蒜冠與幽靈花、死人花等等惡名。
從科學的角度看,老人們讓孩子遠離石蒜是有一定道理的,這當然不是因為它真的不吉利,而是因為石蒜是一種有毒植物,它的植株含有一種名為石蒜鹼的毒素,能使人中毒、甚至喪命。其中石蒜的花朵和鱗莖毒性最大。折斷後的莖幹滲出液中也含有這種有毒物質,皮膚接觸毒液之後,馬上會紅腫發癢,進入呼吸道後會引起鼻子出血。如果有人誤食了它的花朵和鱗莖,還可能出現語言障礙,甚至因呼吸麻痺而死亡,因此它的鱗莖常被用來製作農藥,其毒性之強可見一斑。
但是其實只要善加利用實蒜的毒性,完全可以用來造福人類。石蒜鹼具有消腫、殺蟲的功效,只要掌握好劑量,可以通過外用來治療淋巴結結核、風溼關節痛、蛇咬傷、水腫等,還可用來滅蛆、滅鼠。另外石蒜鹼還具有強力的催吐作用,可拿來「以毒攻毒」治療食物中毒。
曼珠沙華,這個來自於梵語的名字,向人們傳達出了一種哀怨絕望的信息,日本歌星山口百惠就曾經唱過一首名為曼珠沙華的歌曲,歌詞中寫道,「曼珠沙華/深深陷入戀愛中的女人/曼珠沙華/是罪孽雪白的花朵/被浸染成血紅/即使是不可能實現的誓言/依然一直一直的等待……」。花開花落,葉開葉落,花葉永不相見,正所謂衣帶漸寬終不悔,或許石蒜正是這種境界的生動寫照
(喜歡筆者的文章就點讚關注吧!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