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疫思錄①|傳播:農村和城市貧民窟會加劇非洲疫情擴散?

2020-12-03 澎湃新聞

【編者按】

截至4月22日非洲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萬多例,遠遠少於很多單個歐美國家的確診病例數,但公共衛生體系脆弱、貧富分化嚴重、工業化程度不足,使非洲的疫情發展趨勢不容樂觀。正如一位美國傳染病專家所言,全球抗疫的成效其實取決於木桶上最短的

「木板」

非洲疫情是如何傳播的?當他國無力援助時非洲各國該如何自救?國際社會又該如何防止疫情的「毒水」從最短的「木板」上溢出?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國際部今起推出「非洲疫思錄」系列稿件,嘗試回答這些問題。

三十出頭的理察捲起鋪蓋倉促出走,他帶著全家人踏上了塵土飛揚的黃色土路。密密麻麻的人影背後,是籠罩在煙塵中的首都塔那那利佛。

「上一次大家這麼幹,可能還是18年前內戰爆發的時候。」來自馬達加斯加鄉村的理察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我父母都是農民,正好可以去投奔,待在即將封鎖的城裡,還不知道吃了上頓有沒有有下頓。」

理察有兩個子女,一家四口把四個行李箱嚴實地捆在一輛老式自行車上,向著南方的鄉下進發。

據非洲疾控中心4月22日發布的最新數據,52個非洲國家共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4686例,其中死亡病例1191例。目前整個非洲僅剩下葛摩、賴索托兩個「袖珍」國家沒有報告確診病例。從當下的數字來看,非洲的感染情況與美、歐、亞洲等地相比不算嚴重。但對其檢測能力的質疑聲音一直強烈,而世衛組織、非洲疾控中心等專業機構均認為,非洲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波及,甚至正成為疫情的下一個「震中」。

非洲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約翰·肯戈桑就發出警告,非洲等發展中地區病毒檢測和傳染病監測能力的不足,影響並不限於本地,可能導致對全球產生影響的再次大流行。

不過,也有聲音指出,目前非洲的疫情發展似乎並沒有如初期預測的那樣進入高位。目前來看,確診人數的增長曲線明顯比歐美更加平緩。不少觀察人士提出非洲的檢測能力過低導致數據被低估,但同時,也有諸多跡象顯示病毒在非洲的傳播並非遵循與歐美完全相同的模式。

農村與城市,富人與窮人

在多個非洲國家,不少人像理察一家一樣,趕在政府封城前逃往鄉下避疫。沒有搭上汽車的人則邁開大步,希望將病毒和可能到來的飢餓甩在身後。然而,鄉村也並非絕對安全。

非洲的首批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多為歐美輸入,集中在大城市和交通樞紐。進入4月,撒哈拉以南非洲開始不斷出現社區和農村傳播病例。4月10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警告稱,新冠病毒正向非洲的農村地區擴散,且目前已有超過16個非洲國家出現集群病例和社區傳播。

莫三比克農村 澎湃新聞記者喻曉璇 圖

譚德塞認為,在廣大農村地區,非洲各國原本已不堪重負的衛生系統將面臨嚴重困難,他因此主張非洲各國採取緊急應對措施,加強現有公共衛生和初級衛生保健基礎設施,同時呼籲二十國集團加快對非洲抗疫的支持。

在世衛組織、非盟和非洲CDC的協調下,截至4月上旬,非洲已經有47個國家具備了病毒檢測能力,但數量依然與非洲國家的檢測需求相距甚遠。目前,具備檢測能力的實驗室多位於非洲國家的首都或中心城市,很難開展大範圍檢測。

即便是在醫療資源集中的大城市內部,大量貧民窟的存在也讓人難以放心。貧民窟面對的不僅是醫療物資、人員的短缺,其社會組織和動員能力也受到嚴峻考驗。

比格娜米妮醫生一直奮戰在義大利貝加莫鎮抗疫一線,疫情前她曾長期參與對莫三比克的醫療援助項目。她3月初在貝加莫抗疫時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後來在家逐漸恢復。到了3月底,比格娜米妮多次與莫三比克的衛生專家和醫生視頻連線,交流抗疫經驗。

「義大利的經驗很難在非洲複製。」她表示,「一些在義大利漸漸顯示出效果的社會措施未必能直接用到非洲。」

她坦言,在莫三比克首都馬普託,不少居民並無公寓式住所,很多人住在簡易的棚子裡,甚至睡在路邊。即便是居住條件較好的家庭,也往往多人混居在狹小空間,而農村的情況可能更不樂觀。

「如此條件下,保持社交距離、限制出行、接觸者追蹤等在義大利、中國和別處被證明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否還能發揮作用?我心裡有些打鼓。」她說。

經濟發展的嚴重滯後是貧民窟和農村地區公衛水平低下的深層原因,同時,許多國家的貧富分化又阻礙了政府和社區使用社會組織手段來遏制疫情。

「在奈及利亞網絡上,甚至有人祈禱貧民窟暴發(疫情)後早日傳給富人。對富人的仇恨是真實的。精英們一直聲稱近年來新建的醫療設施符合標準,這次他們恐怕要親自來體驗了。」奈及利亞國際安全分析師、專欄作家埃格古告訴澎湃新聞,「他們從來也沒設想過這種情況:自己沒法出國看病了。」

在總結伊波拉疫情的應對經驗時,世衛組織曾建議,醫療資源不足的發展中國家,重點可放在改善對密切接觸者的追蹤,進行充分的隔離封鎖措施,注重安全處理遺體,提高社區對防疫的參與度。但在不少非洲國家,同城的貧民和富人生活在兩個不同世界,如何將上述思路轉化為行之有效的社會措施是一個頗具挑戰性的議題。

若公眾對政府治理的信任水平不足,反感情緒很容易在危機時刻滋生。據法國媒體報導,近期象牙海岸發生的一場示威中,甚至有民眾將一處新冠病毒檢測設施搗毀,原因是抗議者將其誤認為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場所,害怕臨近街區遭到傳染。

人年輕、天氣熱,非洲有所恃?

自從2月份非洲出現第一批確診病例以來,不乏有樂觀者認為非洲年輕的人口結構和相對炎熱的氣候有助於遏制病毒傳播。

「關於炎熱天氣能夠殺死病毒的猜測已在非洲各地傳開,老百姓聽後更放鬆了。但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支撐這個假設。」埃格古告訴澎湃新聞。

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4月1日曾發文稱,根據目前對西非和歐洲早期疫情發展數據的比較研究,尚無證據支持「溫暖氣候會減緩新冠病毒傳播速度」的假設。

比格娜米妮醫生告訴澎湃新聞,雖然在義大利新冠疫情中死亡的多是老齡人口,但在需要進行重症治療的病人中,約一半是60歲以下中年甚至青年患者,這些人都需要投入相應的醫療資源。如果沒有足夠的醫療保障,年輕人也會出現較高的死亡率。

「因此我不覺得非洲的年輕人口比例高一定意味著對病毒更高的抵抗力。」她說,「退一步講,就算年輕人出現輕症的概率大些,但如果醫療體系跟不上的話,將無法避免一些輕症轉化為重症。」

「根據當地醫生告訴我的信息,莫三比克人口中有基礎病的患者比例不比義大利低。」她進一步表示,「只不過在義大利,基礎病多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而在莫三比克,比較多的是瘧疾、呼吸道疾病、結核病、腸道疾病等。這些都會增加防治新冠肺炎的難度。」

年輕的人口結構與較高的氣溫未必會幫助非洲抗疫,不過,在這片大陸上,確有一些有利因素站在人類而非病毒一邊。

目前非洲的確診數字雖不斷增長,離歐美尚有一段距離。雖然關於檢測能力不夠的推測具有一定的解釋力,但也有學者認為還有其他因素需要考量。

上海外國語大學海外利益中心研究員汪段泳此前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表示,一方面,非洲在公共衛生領域的能力確實處於低位,但回溯歷史來看,近20年來,在呼吸系統傳染病領域,非洲數據顯示出嚴重性低於其他大洲。

他指出,非洲一些地方交通設施不盡完善,地區間人員流動頻率相對較低,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病毒傳播。伊波拉病毒曾在西非三國盤桓了近一年,然後才通過西非到奈及利亞的航班傳播出去,最終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應防次生災害乘虛而入

除了關注公衛體系,多位世衛組織和非盟官員還呼籲應重視疫情在非洲造成的次生災害。

4月6日,非盟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稱如果疫情持續波及非洲,多達2000萬個工作崗位將消失。非洲各國政府可能會損失高達三成的財政收入。

非盟的研究報告認為,最脆弱的未必是遭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而是那些高度依賴原材料特別是石油出口,以及旅遊業發達的國家。疫情之下原材料價格開始下跌,不少非洲賴以維繫經濟的出口將遭受重大打擊。

對於個體而言,打小工的人面臨最大的風險。法國《觀點報》援引聯合國勞工組織數據稱,在非洲,有80%的就業人口沒有勞動合同或其他形式的合法工作契約。非洲國家普遍擁有大量的服務業和非正式經濟(informal economy)部門,它們往往未在政府機關註冊,也沒有納稅,主要由小攤販構成。

非洲國家幾乎沒有金融儲備,也沒有歐盟那樣的財政資源可供調遣。根據聯合國的估測,非洲需要至少2000億美元才能應對這場衛生危機,有法國媒體評論稱,如果將危機的經濟後果考慮在內,這個數字至少得乘以十才行。然而,在歐美紛紛自顧不暇的當下,非洲難以爭取充分的援助。法國《費加羅報》分析稱,歐美或許願意為非洲的公衛體系投錢,因為這事關全球疫情防控,但是,對於疫情前的預防能力建設和疫情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恢復,發達國家並不會有太大的興趣。

清華大學公共衛生研究中心助理教授、世界衛生組織COVID-19全球研究路線圖社會科學工作組成員唐昆博士此前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也指出,非洲的外部援助方更多的時候都是在被動應對(reactive),只有疫情暴發了以後,西方國家才能看到情況嚴重。但當形勢已經非常嚴重的時候,再採取措施往往已經來不及了。

新冠肺炎疫情還可能成為某些長期風險的放大器。武裝衝突、糧食安全都成為比平日更加嚴峻的治理難題。

疫情期間,極端組織的擴張步伐絲毫沒有停歇。東非和西非眼下正是極端主義活動的重災區。正當多國開始封閉邊境、限制交通的時候,極端組織卻乘勢擴大活動範圍,在從馬裡到索馬利亞的廣大區域內頻頻攻擊民事目標。

「如果你是一個極端組織頭目,會發現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沒人可以阻止你。」來自「武裝衝突定位和數據項目」的分析師基什告訴《華盛頓郵報》,「一些國家的交界區域或許將陷入無政府狀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疫情觀察丨疫情影響旅遊業加劇糧食短缺 非洲各國仍在尋找經濟發展...
    疫情觀察丨疫情影響旅遊業加劇糧食短缺 非洲各國仍在尋找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平衡 原標題: 截止到非洲東部時間5月8日下午6點,非洲疾控中心最新數據顯示:非洲目前有53個國家報告了新冠肺炎確診病例54434例。
  • 新冠病毒蔓延至非洲,疫情擴大將造成災難性後果
    如果新冠病毒在非洲進一步擴散,其脆弱的公共衛生系統將很快不堪重負,從而造成災難性影響。何夕指出,歐洲非政府組織在非洲的活躍狀態、歐洲遊客的往來都增加了歐洲向非洲的人員流動。也正因為如此,歐洲在新冠疫情防控上的失利,會牽連非洲。可能引發騷亂和物價飛漲當前,南非為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最多的非洲國家。該國於3月5日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並於3月17日首次發現本地傳播病例,目前共554人確診。
  • 溫州發生豬瘟疫情 從非洲出來的惡魔流轉於世界各地
    自8月以來,各地不斷有新的豬瘟疫情發生,據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今日(8月23日)新聞,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又發生了一起非洲豬瘟疫情,截至目前發病430頭,已經死亡430頭,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
  • 【疫情加劇非洲南部糧食危機,4500萬人面臨饑荒威脅】非洲南部發展...
    2020-07-29 05:33:52來源:FX168 【疫情加劇非洲南部糧食危機,4500萬人面臨饑荒威脅】非洲南部發展共同體28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受極端天氣和新冠肺炎疫情的雙重影響,今年非洲南部的13個國家有約4500萬人面臨饑荒威脅,其中840萬名兒童面臨嚴重營養不良。
  • 頭條丨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國難財不可發!就地撲殺是解決非洲...
    瀋陽市發生1例非洲豬瘟疫情 913頭生豬已全部撲殺!此病不是人畜共患病,該病毒不會感染人!非洲豬瘟目前尚未有有效的疫苗和藥物!龍昌提醒對發病豬及時撲殺,防止疫情擴散是防控非洲豬瘟最好的辦法!8月1日,遼寧省瀋陽市瀋北新區某養殖戶的生豬發生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存欄383頭,發病47頭,死亡47頭。8月3日,經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確診,該起疫情為非洲豬瘟疫情並啟動Ⅱ級應急響應,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說,目前,該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 新冠疫情:印度疫情持續走高,非洲缺乏關注或將成新一輪爆點
    所有交通工具停止運行,數百萬民工從城市走路回家。這些工人是大城市經濟的支柱,他們建房、做飯、在餐館裡服務、送外賣、在沙龍為別人理髮、製造汽車、修建廁所、送報紙等等。這些想逃離貧困農村的大約有1億人,他們大多生活在擁擠城市貧民區中破舊的房子裡,渴望向上流動。
  • 非洲疫情全球第五波?
    這幾天上的最厲害的是俄羅斯和巴西,差不多每天以上萬的新增引領著疫情第三波。而同時印度以每天好幾千的新增引領著即將爆發的第四波,同時呢非洲大陸也在默默地蓄勢待發有可能成為第五波,根據公開的數據非洲昨天新增的感染人數是3552例,總確診人數接近6萬人,作為一個人口超過12.8億然後面積超過3000萬平方公裡的大洲來說這個數據不算什麼。
  • 非洲地區十大國家新冠肺炎疫情風險
    【編者按】非洲地區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整體形勢嚴峻。截至北京時間2020年3月21日下午,非洲大陸54個國家和地區中已有41個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確診已超過1000例,仍處於不斷上升態勢。其中,埃及、南非和阿爾及利亞三國最為嚴重。為延緩疫情擴散速度,非洲多國已採取限制國際航班並停發籤證等強硬措施。
  • 南京援助非洲和平城市 共同抗擊新冠病毒
    在全球防疫的關鍵時刻,面對未知病毒,人類對其有關信息尚未完全掌握,更加需要信息共享和協同合作。中國已在抗疫方面摸索出有效經驗,積極主動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只有加強攜手抗疫的國際合作,凝聚全球合力抗疫,彰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互助力量,才能戰勝新冠病毒這個共同的「敵人」。走出疫情危機的南京,正密切關注著世界其他和平城市,並願意提供力所能及的一切幫助。
  • 一旦非洲疫情防控失敗,第一年會導致19萬人死亡、4400萬人感染
    進入5月份,非洲新冠疫情仍不斷發展。從4月30日至5月6日,非洲大陸確診14757例病例,其中非洲西部和北部增加病例數較多。世衛組織非洲區域辦事處7日預測說,一旦非洲國家新冠疫情防控失敗,疫情可能在第一年就會導致非洲高達19萬人死亡、4400萬人感染。
  • 兩大城市部分「解禁」,加納成為非洲首個解除疫情限制的國家
    兩大城市部分「解禁」,加納成為非洲首個解除疫情限制的國家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宋芹 2020-04-21 17:32
  • 別老說非洲活該窮,我在貧民窟發現了這群年輕人
    那我們當代社會對於非洲的再現是不是有一點點改觀呢?很遺憾,答案是否定的。就在最近,歷史學家Simon Stevens收集了近年來出版的有關非洲的書籍封面,你會發現,金合歡樹和那又大又紅的夕陽取代了熱帶叢林,成為了非洲的新象徵。
  • 美媒:由於新冠疫情加劇貧困,童婚在亞洲和非洲重新反彈
    獅子山12歲女孩拿著米粉去賣(圖源:美聯社)儘管大多數這樣的婚姻都是秘密進行的,但拯救兒童組織估計,僅今年一年,全世界就有近50萬18歲以下的女孩面臨著被嫁出去的危險——大多數在非洲和亞洲報導稱,疫情之前的約旦,只有10%的女孩在18歲之前結婚——這一比例比非洲或南亞低得多。據「女孩不是新娘」(Girls Not Brides)組織稱,在巴勒斯坦和敘利亞難民中,這一數字更高,而且她們更容易受到傷害。
  • 奈洛比:非洲一線城市,顛覆你對非洲的印象
    非洲在很多人的一貫印象中,都是比較落後的感覺,似乎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城市。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天我們來到奈洛比,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城市,這裡或許會顛覆你對非洲的印象。
  • 中國(湖南)赴辛巴威和赤道幾內亞抗疫醫療專家組非洲抗疫實踐
    以靈活人性化社會管控及傳統隔離方式為主的非醫療幹預成為遏制疫情蔓延的關鍵因素;以流行病學調查為核心的社區排查、網格管理、病毒核酸檢測和疫情監測,成為切斷病毒傳播鏈條的關鍵環節;以集中設置定點醫院和按病情分類救治輕、中、重症患者,堅持中西醫結合,大幅度降低了感染率和病亡率,提升了治癒率。
  • 因凡蒂諾插手非洲足球?德媒:加劇混亂!
    參考消息網2月7日報導德媒稱,國際足聯主席詹尼·因凡蒂諾進一步加劇了非洲足聯的混亂。他為非洲足聯制定了一項特別瘋狂的計劃:向非洲足聯54個國家各提供一座現代化的體育場。據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2月3日報導,當地時間2日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舉行的非洲足聯會議上,因凡蒂諾讓該機構54個會員足協的領導人興奮不已——他承諾讓他們很快獲得幾十億的收入,不過,這一承諾缺乏任何合理的依據。國際足聯主席詹尼·因凡蒂諾。新華社記者高靜攝報導稱,因凡蒂諾需要非洲。
  • 真實體驗,在非洲打工你會經歷怎樣的磨難?
    該城是非洲第一座開設有軌電車的城市,也是南半球第一個擁有X光機的城市。 納米比亞的神奇體驗當然還有很多,年初跨年時還在立flag想要繼續探索,誰也沒想到2020會被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得粉碎…… 跨年夜和小夥伴在溫荷克特色酒吧
  • 綜合消息:新冠疫情在非洲多國持續蔓延
    新華社約翰尼斯堡1月12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非洲地區記者報導:新冠疫情近日在非洲多國持續蔓延,馬拉威、辛巴威等國採取新舉措以應對疫情挑戰。  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1日夜間發布的數據顯示,非洲累計確診新冠病例3081881例,累計死亡病例73423例,累計治癒2483033例。
  • 疫情下的非洲③|自貿區實施準備不足,非洲貿易一體化挑戰多
    第四,非洲疫情已經開始加速蔓延,疫情難以在近期結束。第五,非洲一些國家政治和經濟形勢不穩定,疫情更加劇了這一形勢,對非洲貿易環境的改善構成阻礙。如果沒有一個產業救助計劃,疫情不但不會推進其工業的發展,反而可能進一步破壞非洲的工業,從而破壞區內貿易基礎。
  • 針對非洲豬瘟官方發公告連提「十不」
    中新網3月27日電 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稱,明確規定不得隱瞞非洲豬瘟疫情,不得非法使用非洲豬瘟疫苗等。公告稱,為進一步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健全完善生豬全產業鏈防控責任制,切實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規範開展疫情防控和處置工作,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現將有關規定重申如下。資料圖:農業農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