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洛比:非洲一線城市,顛覆你對非洲的印象

2020-12-19 築造奇蹟

非洲在很多人的一貫印象中,都是比較落後的感覺,似乎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城市。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天我們來到奈洛比,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城市,這裡或許會顛覆你對非洲的印象。

奈洛比是肯亞首都,東部非洲的第一大城市。

奈洛比

肯亞這個國家,在整個非洲地區屬於發展非常不錯的,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擁有東非大裂谷和高原湖泊等特色自然景觀,還有一個令很多人感興趣的身份,就是歐巴馬的故鄉,所以這裡的旅遊業也一直比較火爆。

由於肯亞周邊的鄰國衣索比亞、索馬利亞、烏幹達、蘇丹、坦尚尼亞都是相對落後的國家,因此奈洛比在這個地區的地位非常高,也顯得尤為重要,成為了整個東非的經濟中心,也是此地區的陸空交通樞紐,有著「東非之都」的美譽,聯合國非洲總部也設立於此。

肯亞大力打造奈洛比,形成了以首都為中心,來帶動周邊發展的模式。

奈洛比的城市建設非常現代化,給人以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的感覺,尤其是市中心區域,高樓林立,看起來相當有氣勢。城市內寫字樓、星級酒店、高檔商場、休閒娛樂場所等設施也非常完善,可以為人們提供便利且優質的生活條件。

肯雅塔會議中心amanderson

其中的肯雅塔國際會議中心非常值得一提,這座105米高的圓柱形大樓,早在上世紀70年代便投入使用了,讓這裡的人們初次感受到了城市的繁華,雖然後來又建設了很多更加新穎的大樓,但它一直是奈洛比的地標和象徵性建築物。同時,它也是唯一提供觀光項目的建築,站在樓頂,整座城市的景色盡收眼底。

市中心,右下角有亮點

進入到城市內部,街道也是乾淨整潔、井然有序。得益於良好的氣候條件,這裡的綠化做得非常好,滿眼儘是綠色,無意中給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作為曾經的英殖民地,這裡受英國的影響非常大,你所能看到的廣告、路牌基本都標有英文,用英語跟當地人交流也毫無問題,就連像收取小費這種習慣也與英國一脈相承,所以,要是撇開「人」的元素,這裡感覺一點都不像非洲。

如果以我國的城市標準來衡量的話,奈洛比可能只是個普通小城,但如果你去過非洲的其他城市,就會發現,這裡真的已經非常繁華了。縱觀非洲,除了南非的幾座大城市之外,很難有別的城市能與之媲美。

舒適的生活也離不開良好的環境,從城市來到郊外,你會發現這裡的自然景觀同樣令人陶醉。奈洛比雖然距離赤道很近,但位於東非高原之上,比同緯度其它地區涼爽很多,可謂四季如春,且降水豐富,植被茂盛,形成了特有的赤道高原景觀,是非洲難得的宜居之地。

自然風光

綜合來看,奈洛比集各種優勢於一身,絕對是非洲現代化城市的標杆和代表,可以讓人深切地體會到這片土地的活力和潛質。

攝影:Ninara,文章禁止搬運抄襲,關注「築造奇蹟」,帶你領略世界各地的城市風情、地標建築、奇特景觀,歡迎點讚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非洲四大一線城市,其中這個國家獨佔兩席
    整體來看,非洲的經濟還比較落後,不過並不意味著非洲就沒有大城市,相反,非洲擁有不少世界名城,像開羅,卡薩布蘭卡等。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非洲的「四大一線城市」。根據世界城市實驗室發布來《世界城市500強榜單》,非洲最著名的城市包括約翰尼斯堡,開普敦,開羅,奈洛比,無論是城市規模還是經濟發展水平,這四座城市都處於領先水平,引領著非洲的經濟發展,堪稱非洲四大一線城市。約翰尼斯堡,南非最大的城市,被稱為「黃金之城」,建市已經有130多年。約翰尼斯堡位於南非東北部,距離南非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50多公裡,面積269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
  • 非洲貧窮落後?10大城市顛覆你的印象!盧安達居然也有城市上榜?
    提及非洲,與之相伴而來的就是「饑饉、瘟疫、戰亂、疾病、貧窮」等等負面的詞彙,那麼您曉得在非洲也有許多現代化的大都市嗎?置身於這些城市中,假如不是膚色,您絕對想不到這裡竟然是非洲!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理解一下推翻你印象的10大非洲現代化都市。
  • 「連載·走進非洲」「別開槍,我投降!」美景與危險並存的奈洛比
    1995、1998和2000年,劉洪耀三進非洲,深度親歷非洲十來個國家、地區,他用詼諧生動的筆觸,以親身體驗的視角,勾勒出一個個性化的非洲,本文選自劉洪耀近期完成的《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以饗讀者。在美麗狂野的肯亞,我學會了一句保命的英語:「I am surrender! 」(我投降!)
  • 非洲代表貧窮?當你知道非洲打工仔的工資後,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文/1在我們的印象中,非洲是一個非常貧困的地區,這裡的人每天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甚至還有人傳出這裡的人靠吃泥巴為生,但真實的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我給大家說一個事情,你就知道非洲到底窮不窮了。
  • 非洲航空:擴張進行時
    經常穿行於非洲大陸的人,在搭乘非洲航空公司班機時或許會有這樣的共識:在這裡坐飛機,有時候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比如,當你乘坐辛巴威航空公司的飛機時,可能會因為總統羅伯特·穆加貝想要去某個地方,他剛好希望乘坐你已經坐在上面的這架飛機,而將你和其他乘客趕下飛機。
  • 朱淑潔:一次非洲行,一生非洲情
    今年8月份去非洲的有包括我在內的北京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人民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18名中國小夥伴,我們在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大學老師的帶領下,分成小組,每組設計了不同的調研課題,比如校園社區組織,國家教育體系,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等等,同時每個組要分別和每個國家的孔子學院選出的非洲學生合作完成調研課題,所以,去非洲,每個小夥伴的任務都挺重,體驗非洲人情的同時,也要為調研收集材料
  • 非洲裔未來主義正在為非洲創造一種不同的敘事
    據非洲 大陸的設計師說,電影《黑豹》的成功及其以非洲未來主義的審美使非洲成為設計,技術和時尚方面日益增長的力量。「這真的是要融合多種非洲文化中存在的事物,然後將它們創造出來,就好像它們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展並將其插入我們的虛構國家一樣。」肯亞奈洛比的互動設計師Mark Kamau表示,非洲未來主義的復興正在改變全球對非洲創造力的看法。Kamau在親自設計Indaba演講後接受採訪時對Dezeen表示:「這是在思考我們為年輕一代投影的圖像,故事和觀點。」
  • 非洲女孩帶你來看一看
    Tonya有著非洲人自帶的熱情,她頭髮的顏色和造型和她一樣非常百變,辨識度相當高。通過一次共同完成小組作業的機會,我們成為了好朋友。我對肯亞這個位於非洲大陸東部的國家了解不多,覺得神秘而又有趣,就向她提出了很多問題。好奇寶寶本寶首先拋出了憋了很久的疑問:為什麼非洲女孩的頭髮幾乎一周變化一次?
  • 非洲玩具批發市場探訪系列:肯亞
    【中外玩具網 10月23日訊】歐美、日本等是玩具出口企業重要的目標市場,相比之下,非洲市場似乎被「忽略」了。本文作者借近來走訪非洲多國之機,向業界介紹這裡的玩具批發市場現狀。繼此前的奈及利亞後,今天介紹的是肯亞: 肯亞位於非洲東部,赤道橫貫中部,東南瀕臨印度洋,人口接近5000萬。 肯亞的玩具批發市場主要集中首都奈洛比的KAMUKUNJI(肯亞的服裝鞋類批發市場),跟奈及利亞的拉各斯一樣,這裡玩具的批發檔口跟日用品的批發檔口在同個大樓裡面,沒有專門的玩具批發市場。
  • 【社會人文】奈洛比的「寬窄巷子」|中國投資
    九千公裡外,非洲的中國餐飲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危機…… 而我,恰巧在非洲開了一個中餐館,守著自己的小家,支撐著二十多個本地家庭,陪著一群選擇留下或祈盼回家的非漂們,走過了這不平凡的一年,目睹了無數唏噓嗟嘆的真實。生存,成了圍繞著我這個非洲小小中餐館的唯一主題。
  • 守望相助 比亞迪向非洲捐贈口罩1600萬隻
    捐贈1600萬隻口罩,比亞迪再次助力非洲社區新冠疫情防護當前,非洲已有超過200萬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且第二波新冠疫情來勢洶洶。但是,最新數據表明,非洲佩戴口罩的人數正在減少。眾多一線醫護人員為當地社區提供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時,急需口罩等防疫物資用於自我保護。
  • 非洲疫思錄①|傳播:農村和城市貧民窟會加劇非洲疫情擴散?
    農村與城市,富人與窮人在多個非洲國家,不少人像理察一家一樣,趕在政府封城前逃往鄉下避疫。沒有搭上汽車的人則邁開大步,希望將病毒和可能到來的飢餓甩在身後。然而,鄉村也並非絕對安全。非洲的首批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多為歐美輸入,集中在大城市和交通樞紐。
  • 尋找非洲矽谷——肯亞網際網路創投生態
    得益於市場經濟體制、開放的貿易制度和寬鬆的外匯政策,肯亞在東部非洲的區域性金融、物流、航運樞紐作用明顯。其主要城市蒙巴薩是東非第一大港口城市,奈洛比更是東非金融中心,吸納來自全球的資本、技術和人才。2019年肯亞在世界銀行營商指數排名(Doing Business)中從2018年世界第61名上升至第56,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中僅次於模里西斯和盧安達。
  • 非洲黑人最時髦的衣服,是你扔掉的二手貨
    不管什麼二手衣服在非洲都好賣,很多廢舊的校服都在這裡重新被寵溺。無論走到哪裡,你總能看見各種中國學生的校服和中國企業的工裝。中國文化通過印在這些二手衣服上面,在非洲大陸上像角馬一樣遷徙。你可能想不到,就連華佗第一次踏上非洲大地,也是被印在衣服上。
  • 非洲十大賽道調研報告之六:出行
    一、非洲出行的總體概述 非洲大陸的10億人口中,有40%生活在城市地區,這一數字正在迅速上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居民中,有30%到55%的人屬於貧困人口,在城市人口中,有72%的人居住在人口稠密,道路狹窄且沒有鋪砌缺乏維護的貧民窟中。
  • 非洲「另類」國家,盛產白人美女黑人卻很少,對中國免籤
    在生活節奏不斷加快,壓力不斷增大的現代城市生活中,人們越來越嚮往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但為了自己以及兒女又不得不奮鬥在城市一線中。不過我們雖然不能過著田園生活,但我們卻有一定的時間來體驗一番田園生活,感受世界各地不同的風土人情,在不同的風景中放飛自我。
  • 當電影「走出」非洲,觀眾在「走近」非洲
    今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非洲電影不多,《亞當》《阿布·萊拉》《空調》等有限的幾部影片成為難得的窗,讓觀眾們窺見非洲電影的歷史和當下——當電影「走出」非洲的時候,觀眾「走近」了非洲。近年裡,奈及利亞航空公司的「空中影院」把本國因陋就簡的喜劇片和動作片送到全世界乘客的眼前,「尼萊塢」一度成為「寶萊塢」之後的一個熱門詞彙,在各種社交網絡平臺上,也多見「非洲人民多奇志」的簡陋生猛的影像。然而,在各大影展的平臺,非洲導演和非洲電影仍是稀缺品,至於商業院線中,非洲電影更是稀缺得近乎於零。
  • 中國攝影師拍攝非洲面孔 深度遊五國帶回大量素材
    原標題:他遠渡重洋拍攝非洲面孔 深度遊非洲5國帶回2T影像素材 感慨中國為非洲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但這些困難絲毫不減他想深入了解非洲的願望。每到一個地方,他常常要來回逛上十公裡。剛開始,他不敢入夜後在外溜達,但後來發現,「很多當地人都很客氣和熱情」。  觀察完城市後,他就扛著設備找人拍攝,靠著翻譯器和不熟練的英語,穿梭於當地酒吧、公益機構、學校和華人企業等。  和當地人溝通,李東頗有心得。
  • 非洲動畫:從木匠開始
    非洲動畫最早產生於大約70年前的埃及,其創始人為弗蘭可爾兄弟。值得一提的是,非洲動畫的開拓者並非專業的藝術家或動畫師,而是木匠——他們為尋求自由和工作,從俄羅斯移民至埃及。  儘管他們在設備和資金方面困難重重,儘管沒有人認為他們會做出什麼驚人之舉,但弗蘭可爾兄弟還是製作完成了埃及乃至整個非洲的首部動畫電影《徒勞》(Mafish fayda)。
  • 如何製作一份去非洲看動物大遷徙的旅遊攻略?
    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非洲動物大遷徙只是在動物世界裡面看過,那麼如果我們去非洲親自看一眼,那麼要如何製作攻略呢? 首先,看動物大遷徙你不用管計算時間,因為全年都可以,只不過每個時間段看動物大遷徙的地點不同而已,肯亞的動物大遷徙一般在暑假期間,而坦尚尼亞全年都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