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臨空經濟區發布高質量發展「1+6+5」系列政策體系,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硬核措施」助力建設世界一流航空城
「1+6+5」政策體系中,「1」是指《關於促進廊坊臨空經濟區(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是推進廊坊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統領性文件;「6」是指圍繞廊坊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所制定的支持核心產業發展、加快科技創新、促進人才發展、加強金融服務、保障發展用地、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的6項政策措施;「5」是指圍繞廊坊臨空經濟區「1+2+3」核心產業發展定位,支持總部經濟、集成電路產業、航空科技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智能製造產業集聚發展的5方面、50條具體措施
這是近日拍攝的廊坊臨空之門項目施工現場,這裡建成後將成為廊坊臨空經濟區的地標性建築。通訊員紀琦攝
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廊坊臨空經濟區·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廊坊區域政策推介會在上海成功舉辦,面向全球正式發布支持廊坊臨空經濟區(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的「1+6+5」系列政策體系(以下簡稱「1+6+5」政策體系)。歷時10個月研究制定的這一攬子政策體系,旨在助力廊坊臨空經濟區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
●每一項都是「硬核措施」,每一條都含金量十足
作為首都的重大標誌性工程和國家發展的一個新的動力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於去年9月投運,投運1年多,旅客吞吐量已突破千萬人次。今年前10個月,廊坊臨空經濟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3.48億元。
「『1+6+5』政策體系對標自由貿易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和雄安新區,著眼於推動臨空經濟區、自貿區和綜合保稅區『三區』聯動發展,系統提出優化營商環境的切實舉措和含金量十足的政策措施。」廊坊副市長、臨空經濟區(廊坊)黨工委書記兼管委會主任張海川介紹,該政策體系旨在出臺一攬子措施,助力建設開放創新、人才匯聚、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世界一流航空城。
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輻射帶動下,廊坊臨空經濟區總體發展定位為「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廊坊臨空辦專職副主任黃運然說,在「1+6+5」政策體系制定過程中,始終恪守7條原則,即堅持正確改革方向、嚴格依法依規、突出問題導向、深化制度創新、優化產業布局、提升治理效能、實現穩中求進,加快推進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
「1+6+5」政策體系中,「1」是指《關於促進廊坊臨空經濟區(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是推進廊坊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統領性文件;「6」是指圍繞廊坊臨空經濟區高質量發展所制定的支持核心產業發展、加快科技創新、促進人才發展、加強金融服務、保障發展用地、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的6項政策措施;「5」是指圍繞廊坊臨空經濟區「1+2+3」核心產業發展定位,支持總部經濟、集成電路產業、航空科技產業、生命健康產業、智能製造產業集聚發展的5方面、50條具體措施。
高技能領軍人才引進獎勵、鼓勵實施彈性年期供地制度、給予科技創新項目融資貸款貼息、提高進出口貨品通關效率……在「1+6+5」政策體系中,每一項都是「硬核措施」,每一條都含金量十足。
實現高質量發展,潛力在產業、動力在產業、希望在產業。1年來,廊坊臨空經濟區明晰了「1+2+3」核心產業體系,全力打造航空科創服務和生命健康兩大產業鏈,以及產研融合型特色創新鏈。此次出臺的《關於支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核心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提出,支持核心主導產業優先布局,加快形成新動能,引領高質量發展。
——大力發展「1+2+3」核心產業,對籤約落戶的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高端智能裝備等領域知名企業,依據標準給予產業發展獎補資金支持,吸引聚集一批企業總部落地,打造總部經濟基地。
——鼓勵企業擴大規模和關鍵技術攻關,針對新增產能、擴大投資、規模化發展、關鍵技術研發的「1+2+3」核心產業企業,按照實際投入資金額度、營業收入等標準給予一次性資金補貼。
——協助企業降本增效,依據標準給予冷鏈物流企業運營補貼,建立報關報稅、檢疫查驗、倉儲物流、集採商貿於一體的「單一窗口」,提高進出口貨品通關效率。
——助力企業開拓市場,為核心產業下遊企業提供採購補貼,打造智能製造創新展示中心與保稅展示平臺,加快建設產業信息服務、智慧物流等公共服務平臺。
與此同時,他們推出支持總部經濟集聚發展的企業貢獻獎勵、上市支持與獎勵等8條措施,支持航空科技產業集聚發展的通用航空企業機型採購貸款貼息等16條措施,支持集成電路產業集聚發展的水電費補貼等12條措施,支持智能製造產業集聚發展的首臺(套)零部件獎勵等7條措施。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關於支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在促進創新主體集聚、創新項目開展、成果轉化、人才引進、保護創新成果等5個方面,明確提出了9條具體措施,推動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市級給予20萬元獎補,對覆審再次通過認定的,市級、臨空經濟區分別給予10萬元獎補;整體遷入的高新技術企業直接享受省市支持政策,對年納稅2000萬元以上且增幅20%以上的,給予科技創新貢獻獎勵。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廊坊臨空經濟區將為創新項目給予補貼,同時設立3000萬元科創企業擔保增信資金池。
寒冷的冬日,在廊坊臨空經濟區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在討論施工方案。 通訊員紀琦攝
●讓要素保障更強,讓營商環境更優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廊坊臨空經濟區也從頂層設計階段轉向實質性開發建設階段。」張海川說,當前最重要的就是強化服務保障、做優營商環境,讓「1+6+5」政策措施落到實處。
「100平方公裡的廊坊臨空經濟區,建設用地46.8平方公裡,其餘全部為生態用地。產業空間有限,必須在保障發展用地上狠下功夫。」河北臨空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剛介紹,臨空經濟區明確項目投資強度達到500萬元/畝以上、畝均稅收達到50萬元/年以上,《關於支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用地的政策措施》堅持產業用地高質量利用、資源高效率配置導向,優化空間布局和用地結構,全力提升土地利用質量和效益。
——實行差別化供地,實施彈性年期供地、國有土地租賃和先租後讓等供地方式,鼓勵土地節約集約混合利用。
——支持地下空間合理開發利用,參照國有土地使用權供應有關規定,採取劃撥、出讓、租賃等方式,與地上建設用地使用權一併供應或單獨供應。
——加強用地服務和批後管理,通過精簡審批事項、優化審批環節、減少審批條件和材料等方式,實行「多規合一」「多證合一」極簡審批。
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廊坊臨空經濟區開發建設,資金保障不可或缺。新出臺的《關於加強金融服務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政策措施》,鼓勵創新投融資模式和路徑,全面提升金融服務的質效和水平,確保開發建設資金需求。例如,廊坊臨空經濟區將加大對基礎設施、重點產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對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支持力度,通過建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科技擔保基金或引進融資擔保公司、保險公司、風險投資、天使投資等機構為臨空經濟區企業增信、融資。
「廊坊臨空經濟區是河北創新創業的最前沿,而創新創業的核心是人才。」黃運然表示,在新一輪創新驅動發展態勢下,人才搶奪日益白熱化,他們將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全力推進人才工作,積極打造人才沃土和創新高地。
在《關於支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中,將重點加大國內人才引進、集聚海外高端人才,全面放開人才落戶條件,對符合相關要求的人才,在住房保障、子女入學入園等方面享受本市戶籍居民同等待遇,持卡就醫享受「綠色通道」。同時,建立臨空經濟區人才服務中心,支持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對經認定的高層次管理及骨幹人才,在租房、購房等方面給予獎補。
在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方面,《關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廊坊片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優化政務服務環境的政策措施》,對標國內先進服務水平,聚焦企業和群眾關注的重點領域、重點事項,著力打造行政審批效能高地。同時,推行審批服務標準化,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最多跑一次」,開通「一點通」服務,加快建立審批事項全程服務鏈條。
「『1+6+5』政策體系已經出臺,服務貼心、政策給力,廊坊臨空經濟區必將成為投資的熱土、創新的高地、開放的國門。」張海川介紹,他們將進一步明確責任主體、強化剛性執行,確保政策措施實用、管用、好用,紮實推進廊坊臨空經濟區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發展。(河北日報記者孟憲峰 通訊員尹皓倫、劉傑)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