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講無盡復仇鎖鏈的動畫短片《蛙侍》,短短時間,就把人類社會裡曾經存在的敵對性互酬關係展現無遺。裡面的主角青蛙武士,因小時候目睹其父被紅蛇所殺而開啟復仇之路,雖然最後父仇得報,但似乎也使得這個無休無止不斷升級的世仇之鏈延續。光明的背後就是隨之而至的黑暗
在古希臘的奧林匹斯的神話故事裡,人進行爭鬥,眾神亦是如此。連神自身也無法制止這一復仇的鎖鏈,因為他們本身也是受其支配。
那人類是如何超越這種世仇所帶來的支配性?是什麼驅動著人類和眾神的本性?
在《荷馬史詩》中,大量描述英雄戰爭傳說及其武功詩,但那不是對「英雄」和戰士的謳歌,反而是對城邦和民族間那無休無止的戰爭和復仇的咒怨。
因此,荷馬在訴說特洛伊戰爭時,對於緣於眾神間的這種爭鬥,通過女性之手表達了對戰爭的悲嘆和哀怨。在《伊利亞特》的最後,阿克琉斯殺死了赫克託耳,但同時也放棄了最後的復仇。同樣地,作為異鄉人的奧德賽,雖然對摺磨自己家人的仇敵展開復仇,但結果都是不忍殃及仇敵的家人,而放棄了復仇的連鎖。
《漢謨拉比法典》裡的「以眼還眼」,本意就是禁止報復的環環相生,而非鼓勵復仇。中國的俗話「冤有頭債有主」,也正是對盲目使用徒增事態惡化的暴力方式的禁止。
部族乃至都市國家間的爭鬥不斷,長年累月的戰爭、私鬥和復仇,使得人類社會普遍走向了專制主義國家。這種家產官僚制國家,建立起擺脫互酬性人間關係的官僚和軍隊。也讓那種世仇之鏈獲得消解的契機,在國家強力的法治規約之下,氏族、都市間的私鬥和復仇受到國家層面的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