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老闆
記得前《Top Gear》主持人Jeremy Clarkson曾說過「如果你開的是一輛高爾夫GTI,你會更快地到你想去的地方。這就意味著你會見到更多的人、有更多的閱歷,學到更多的東西,速度可以讓你變得更聰明。」
這句話裡有兩層含義,表面一層是講GTI版本的高爾夫是一輛可以開得非常快的車,更深層的含義是,高爾夫是一輛非常全能的車型,因為它真的是大眾集團的親兒子。
我從未見過大眾集團哪款車型可以像高爾夫這樣,可以甚至比奧迪品牌還優先享用最新的平臺,可以獲得大眾品牌最潮流最大牌設計師的設計,甚至連最新的技術,也是毫不吝嗇地被搭載到最新款高爾夫上。
這個規律已經延續了46年,歷經8代車型,如果說每一輛售出的高爾夫背後都是一部記載個人生活的微電影,那這樣的電影已經拍攝了近4000萬部。
每一次高爾夫的換代,市場上都會認為這是一輛代表大眾未來幾年發展的車型,最新款的高爾夫首次被冠以數字之名,象徵著大眾集團正式開啟數位化的新篇章。
對於年輕一代消費者來說,一輛車的數位化程度是直接與當下流行的智能化,網聯化等熱門元素相掛鈎的。在大眾對高爾夫的用戶畫像裡,願意購買高爾夫車型的一直以來都是以下幾種人群,分別是都市男女白領精英,極客先鋒和時尚辣媽。所以此次全新數字高爾夫的升級重點,都圍繞這幾種人群展開。
接下來我要講的知識點,都是要買車時要考的,請重點畫紅線以便複習備考。
全新平臺架構
首採MQB Evo平臺
如今跟小夥伴聊車時如何才能顯得自己很懂,得從平臺開始切入。
全新數字高爾夫是首款應用MQB Evo平臺的車型,MQB Evo是MQB平臺的升級版,相當於著名的MLB Evo是MLB平臺的升級版。
MQB Evo架構強調車身架構的輕量化和高剛性,輕量化可以帶來更加經濟的油耗,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全新數字高爾夫的百公裡油耗來到了5.5L,處在同級領先水平;而高剛性車身則大大增強了被動安全和提升了操控性,不管是中保研的C-IASI 1.0 GOOD標準和中汽研的C-NCAP 2018五星標準,全新數字高爾夫都可以滿足要求。
而在操控方面,全新數字高爾夫經過悉心的調校,最大程度保持了高爾夫品牌的操控基因,確保了彎道性能,以其偏向運動風格的調校,維持一貫的高爾夫式的駕駛激情。
在大眾集團體系中,平臺的概念是同步包含電子架構的,電子架構擬人化來說就是車輛內部的神經網絡,中央控制器就是人的大腦,通過神經網絡去控制各個執行器去執行相對應的功能,神經網絡的發達程度決定了控制指令到達各個執行器的速度快不快,這裡大眾在MQB Evo上率先採用車載乙太網技術,同時全面升級CAN總線為CANFD,總線帶寬由500K變為2M,核心功能模塊傳輸效率達到100M/s,使得整車能夠配備更多更智能的駕駛輔助系統,帶來更為迅捷的交互響應速度。讓用戶時刻享受流暢、自然的操作體驗。
有了這個基礎,接下來,大眾才能在全新數字高爾夫上,正式開始它的Show Time。
全新數字座艙
革命性人機互動系統
要深刻體會到何為「數字」高爾夫,那得一定從它的內飾設計開始。
如果你是一位老高爾夫車主,當你第一次坐進全新數字高爾夫的座艙內時,一開始你一定會有一種手不知道該往哪兒摸的感覺,從前那些可以任你把玩的旋鈕和按鍵統統不見了,所有的一切都是command by touch,就連你永遠都打在Auto擋的燈光控制和開啟天窗的按鍵,現在都是觸摸形式,你一定會很不習慣,覺得這樣不方便盲操云云。
其實你仔細想想,你的每一次所謂的「盲操」,是不是也會下意識地去找一下那些旋鈕按鍵在哪裡?
如果你是從未接觸過任何一款高爾夫,當你第一次坐進全新高爾夫的座艙內時,你一定驚豔於這居然是一輛高爾夫,全車的氛圍燈隨著車門的打開瞬間點亮,深藍色的背光燈點映著整車的各種功能按鍵和飾板,大眾標誌性的科技感就是這麼營造出來的。
把玩一番那個酷似保時捷911上的換擋撥杆後,按下點火開關,一輛高爾夫從10.25英寸的全液晶儀表中緩緩駛來,所有的一切信息,都在液晶儀表中顯示,可定製化顯示的內容豐富得可以滿足你對儀表的一切需求,當然,還有wHUD抬頭顯示系統,方便在高速駕駛時隨時以平視姿態掌控車況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這款wHUD不僅集車速顯示、導航指示、輔助系統以及各類警告信息於一身,而且還貼心地開發了「雪地」模式,該模式下wHUD的字體顏色均會以深色顯示,非常周到。
如果我是老車主,這時候一定會這樣問,話說這大屏儀表和wHUD能售後改裝嗎?
當我們把注意力轉移到中間這塊偏向駕駛員側的10英寸大屏時,仔細把玩後,發現這塊屏現在已經實現了接近感應功能,當駕乘者的手接近觸控面板表面時,面板照明亮度大幅提高,提示用戶操作區域,當手離開後,面板照明亮度會自動降低、減少對駕駛員視線的幹擾。
所謂數字,其實就是背後有一套嚴密的邏輯,讓這套邏輯為你的使用去賦能,讓生活變得更加智能和人性化。
而這套大眾稱之為CNS 3.0的車機系統,整體的UX界面看著非常像蘋果的CarPlay系統,方便用戶快速理解上手,整體的圖標和字體都是當下最流行的扁平化風格。
這套系統在用戶個性化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有非常多的可設置項,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定製屬於自己的專屬車機,比如座椅位置、空調溫度、後視鏡位置、氛圍燈等設置,並保存在專有的超級帳號內,這個超級帳號裡與車內所有娛樂系統的APP聯動,這與當下網際網路車型的專屬帳戶理念也是相通的。
在2020年,語音控制已經不再是大眾這樣傳統主機廠的短板,自然語音識別已經與整車各個子系統和娛樂系統模塊打通,一句「你好,大眾」,即可解決由於數位化所帶來的操作不便的問題,反而會有一種隨心所欲的感覺,想聽音樂?沒問題,酷我音樂、喜馬拉雅海量音頻資源,車內隨時暢聽,而且跟你的付費會員也是打通的,不會有帳戶壁壘的問題。
而且這車還融入了當下最流行的物聯網的概念,可以在車內通過語音控制家中京東小京魚的IoT設備,比如遇到這樣的場景:洗完的衣服因為出門急忘了晾,悶在家裡一天怕臭了,好在車輛支持遠程控制家中的洗衣機,「你好,大眾,打開家裡洗衣機的烘乾功能。」
這就是物聯網的魅力,如今汽車也已經是物聯網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啥?你只願意用手機投屏?你還活在3年前嗎?
罷了,給你給你,CarPlay和CarLife都有,連CarPlay還是無線的,上車自動連,滿意了吧。
如今的空調控制面板,也全部改為帶熱敏感應的觸控形式,盲操當然是可以夠得著,但是如何把握那個調節量,還是需要適應一陣子的。
說到空調,新手一定不能理解以前車上那些對著人各種吹的氣流是啥意思,如今大眾做了一套名叫「智能空調」的功能,裡面的子功能名字非常接地氣,一看就懂啥意思,傳統的除霧就是除霧,傳統的開腳部出風口現在叫腳部加熱或者腳部降溫,傳統的開面部出風口現在叫手部加熱,不開製冷壓縮機就是新風。
多麼接地氣的名字啊,汽車空調發明了近100年終於有主機廠能讓別人直觀知道那些箭頭是啥意思了。
當然,作為享受派的我,在給別人介紹車型時,一定會邀請別人關注一下這車的音響,這決定了你在開車的那段時間裡耳朵是不是愉悅的。
既然我在文章標題中說這輛車已經武裝到了牙齒,那我相信它的其中一大殺器就是這套總功率達480W的Harman Kardon高級環繞音響系統,這套系統由9隻揚聲器和1隻低音炮組成,用一顆中控揚聲器實現了環繞立體聲的設計。並針對年輕人的喜好,專門定製了PURE,CHILL OUT,LIVE 和ENERGY等四種聲音設置。
我記得我有一朋友跟我說:「我買車可以不看汽車牌子,但是不能不看音響牌子,汽車牌子是給別人看的無所謂,但是音響牌子是給我自己聽的啊,非常有所謂!」
這番言論讓我至今無法反駁,不過想來這年頭能在量產品牌上配置哈曼卡頓音響的,好像也只有大眾一家了,還得是高爾夫系列。
以科技賦能的經典造型
這是我第一次在內飾座艙之後講造型,因為我認為只有讀懂了內飾的變化後,才能更好地理解Emotional情感化、Pure純淨和Intelligent智能化這外飾設計的三大核心要素。
在全新數字高爾夫上,相比前代車型,整體依然是過去那個高爾夫的「形」,但是經過各種科技元素的點綴如矩陣大燈、貫穿式發光燈帶後,整臺車瞬間有了高科技腔調的「神」,再加上刻意往下沉的視覺重心,整輛車從正面看過去不再是過去的「萌寵」形象,而是變得更加運動,更加兇悍,至此,它的設計可稱之為神形兼備的「Emotional情感化」。
在全新數字高爾夫上,整車的造型線條更加平直簡潔,我們甚至找不到一條臃腫多餘的筆畫。當我們去欣賞一輛車的側面的視覺效果是否大氣時,最主要得尋找一條「肩線」,很多豪華車都喜歡用一條足以貫穿整車的肩線去給人極強的視覺拉伸感,全新高爾夫的設計師也深諳這條精髓,從翼子板的R標開始,一條肩線一直被延伸到車尾,讓一輛僅4米3不到的小車也能給出媲美B級車的視覺觀感。
得益於諸多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造型設計,現在全新數字高爾夫的風阻Cd從上一代的0.3一步降到0.275,完美地詮釋Pure純淨的理念。
那如何理解Intelligent智能化呢?
正所謂內外兼修,在車內已經武裝到牙齒的優秀內飾當然在車外也不能落下。全新數字高爾夫搭載了一套由22顆LED組成的矩陣式全LED大燈,從此高爾夫的車主再也不用去羨慕燈廠奧迪,因為自己的這一套燈光邏輯,與奧迪上的是一模一樣的,只是高爾夫上的叫IQ.LIGHT,奧迪的叫HD Matrix LED,背後邏輯都是利用前視攝像頭去探測路面,關閉照向前方和對向車輛的光柵,達到禮貌遠光的目的。
其實我個人最喜歡的是這車上的Approach近場解鎖的功能,用戶隨身攜帶鑰匙,走近離車2米時自動解鎖,並自動點亮迎賓燈;下車時,輕觸門把手感應區即可鎖車,搭配智能一鍵啟動系統,讓解鎖、點火、鎖車一氣呵成,帶來極佳的使用便利性。
要知道,這功能的成本可真不低,在此之前這可是20萬以上的豪華車才能享有的功能,這背後需要強大的電子架構作為軟體支撐,還需要相對按鍵式PEPS的門把手更貴的電容式門把手作為硬體支撐,大眾應該是對自己的銷量很有信心,才能跟供應商把單物料成本在大批量的前提下談到一個很便宜的價格。
經典動力總成
皮實可靠油耗低
至於動力總成,熟悉高爾夫的同學們應該可以盲猜,一定還是那個EA211的1.4T配DCT的經典動力組合吧。
沒錯,這是大眾在國內除了EA888以後玩得最溜的一套動力總成,110kW的最大功率驅動高爾夫這樣的小車顯得尤為輕鬆,即使在高速上,不管是超車還是變道,都可以一氣呵成。而在城市起步時,250N·m的最大扭矩帶來的零到百公裡8.6秒加速雖然不能稱之為澎湃,但是想想這車匹配全新DQ系列變速箱後的百公裡油耗僅5.5L,這動力水平也是到位了。
據我在大眾的工程師同學描述,這套動力總成在中國的口碑非常好,可靠性高,投訴率低,非常值得信賴,也是大眾員工購買得最多的一套動力組合。
購買建議
聊了這麼久,你一定想知道這車在市面上的競爭力如何,跟競品相比它更值得買嗎?
首先是跟自己的老款比,我們先來看看它有哪些誠意。相較於老款高爾夫,全新數字高爾夫全系車型價格均有不同程度下調。我們以指導價為17.07萬的高爾夫7 280TSI R-Line摯愛版作為對比,新款的高爾夫8 280TSI R-Line的指導價降了4900元,這是指導價上的誠意。
而從配置上來看,新款的R-Line一口氣增加了23項配置,其中不乏全速域ACC、AEB這類高價值主動安全功能,還有手機無線充電、車載淨化器、30色氛圍燈這類舒適性配置,配置上的誠意直接拉滿。
以上的只是諸多新增配置中的冰山一角,如果你去官網打開這車的配置表,你會深刻理解什麼叫減價後的「武裝到牙齒」式增配。
而相較於同級競爭對手,全新數字高爾夫不管是百公裡加速時間,還是各類主被動安全,或者是各類舒適性配置,甚至是多媒體的豐富度上,都是領先於競爭對手的。
可能這麼多年,高爾夫都是這樣一直贏下來的,比對手快一點點,配置高一點點,再有誠意一點點,基盤就可以比別人多賣一點點,久而久之,46年下來,很多對手都消失了,而高爾夫成為了車壇的傳奇和常青樹。
全新數字高爾夫,又一次完美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