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在日記寫道:一生最後悔不是退到臺灣,而是答應史達林這一要求

2020-12-15 騰訊網

蔣介石在日記寫道:一生最後悔不是退到臺灣,而是答應史達林這一要求

【導語】:大多數之所以會十分了解蔣介石的原因就是,因為蔣介石在當時把槍口對準了我們的同胞,所以做出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其次就是蔣介石的功勞,在當時抗日戰爭的時候,蔣介石才停止了內戰,開始聯手抗日,但是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蔣介石竟然又開始捲土重來,不過在後來這場戰爭是以失敗落下了帷幕,也給蔣介石的前半生花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在失敗之後蔣介石是敗退到臺灣了

在敗退臺灣之後,很多人都知道蔣介石當時是在不斷的反思自己為何會失敗,在當時很多人是十分好奇的就是蔣介石的國軍力量是那麼的強大,到底是哪一點導致失敗了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軍在後來內部出現了很多問題,完全是有一點不堪一擊了,沒有民心,就沒有天下,所以在敗退帶臺灣之後,蔣介石也是承認了自己的失敗,在自己的日軍裡面是不斷的反思

在當時蔣介石在日記裡面寫道:一生最後悔的事情不是退帶臺灣,而是答應了史達林的一個要求,很多小夥伴都知道當時蔣介石是和史達林質檢還是有聯繫的,因為蔣介石當時是接受了蘇聯的幫助,蘇聯當時也出兵去和日軍作戰,但是天底下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史達林能派兵,那就是有很多條件和要求的, 這在當時的日記裡面也是有十分明確的記錄,那就是史達林的要求並不是那麼簡單

而是要求外蒙獨立,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十分好的事情,但是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們沒有任何選擇的權力,所以蔣介石就答應了這個要求,在後來蘇聯派兵去幫助消滅日軍,除了這個要求其實還有很多的,要說蔣介石是歷史罪人,這個結論也不是十分全面,只能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對此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焦點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日記中寫道,三人是他失敗的罪魁禍首
    1949年12月,蔣介石率領殘部,倉皇逃到了臺灣。蔣介石敗退到臺灣後,開始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不過,蔣介石不是從自身,以及國民黨統治去找原因,而是將責任推到三人身上,認為是這三人導致了國民黨的失敗。蔣介石曾在日記中寫道:他敗走臺灣,這三個人才是罪魁禍首。那麼,這三人究竟是誰呢?竟會遭到蔣介石如此痛恨。
  • 蔣介石曾說,假如他沒有死我就不會退到臺灣來
    戴笠身為國民黨軍統局的局長,他的一生也是頗帶有傳奇色彩的。戴笠可以說是天生的特務頭子,他的工作能力非常強,在戴笠的領導下,國民政府的軍統局為蔣介石立了不少功勞。很多讓別人聽起來覺得不可能的事情,戴笠卻可以做到。
  • 蔣經國問史達林:為何非要讓外蒙古獨立?史達林淡定給出了答案
    需要指出的是,蔣介石要對外蒙古獨立負有主要責任,敗退臺灣後,蔣介石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失誤。 對於外蒙古獨立,蔣介石也作出了「檢討」, 「承認外蒙古獨立的決策,雖然是中央正式通過一致贊成的,但我本人仍願負其全責。這是我個人的決策,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愆。」
  • 林孝庭:最新公開的蔣經國日記,為歷史研究帶來哪些新線索
    1949年底,退到臺灣之後,他開始主導安全情報和軍隊的各項工作,包括防務、兩岸關係等,再到1970年代任「行政院」的「副院長」、「院長」,1978年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1988年在任內去世。這是他一生的大致軌跡。蔣介石與蔣經國蔣經國在1937年回到中國之後,在他父親的指示之下,先回到浙江奉化陪伴母親。
  • 蔣介石逃往臺灣,帶走的這三個人比黃金古董還重要,很少有人明白
    這是一項黑幫儀式,就是行大禮,加入他的幫派,好讓他保護自己的意思。黃金榮答應了他的請求,出面替他說了話,這樣才使得他擺脫了巨額債務,有了後來發展的機會。不過,在幾十年後,他還是徹底地敗給了我黨。 其實,蔣介石還是一個比較重情義的人。每當內心有什麼波動時,他總是喜歡回到老家奉化去。在那裡,有他熟悉的環境和人們。相親與他聊聊天,說說變化,他往往就能靜下心來。
  • 日記中的蔣介石情感:擔憂無後
    因此,雖然蔣介石對宋美齡甚不以為然,但也無法多說什麼,只能在日記中暗地發狠,稍後登臨華山時,他寫道:「惜未得與緯兒同登耳。惟願再壽廿五年,重登華山與兒孫等團圓,祝禱上帝福佑我中華民國萬世千秋也。」 如果說蔣緯國因身份特殊,蔣、宋各有思慮,難言是非的話,蔣經國回國後,蔣介石對宋美齡的怨言就更加明顯。
  • 名將未能成行的最後一戰:粟裕籌劃的臺灣戰役
    大陸上已無更多大仗可打,但在海上尚有解放臺灣、海南島兩役需費大力。此時,中共中央已估計到國民黨蔣介石將把最後的落腳點放在臺灣,故欲達全勝,必須渡海解放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正如中共中央、毛澤東所預料的,三大戰役末期,處於危局中的蔣介石,就考慮以臺灣作為國民黨的存身之地。
  • 蔣介石日記中寫了什麼?宋美齡看後痛哭不已,遠走他鄉
    蔣介石和宋美齡作為近代歷史上特殊的一對,夫妻生活頗受人關注,一開始,許多人以為他們是因為利益聯結而結為夫妻,甚至有人戲稱「中美結合」,但從1927年12月1日結婚到1975去世,他們攜手走過了48年的春秋,兩人真的沒有任何感情嗎?
  • 1950年中國為何沒有解放臺灣?蔣介石為何在臺灣省失去民心?
    他們呢就強烈要求美國總統杜魯門一隊1月5號關於臺灣問題所作出的聲明進行修改。當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的主席一直主張要給予臺灣的蔣介石集團以必要的軍事援助。而另外美國的一位反共的急先鋒當時在美國遠東地區非常拉風的一個人物,那就是遠東協軍的最高總司令麥克阿瑟更是急不可耐地跳出來,聲稱臺灣應該是美國的一艘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1954年14000名志願軍戰俘去臺灣的真相
    作為國民黨事實上的軍情系統主管,他完成了一項影響臺灣命運的任務。同樣心情激動的還有蔣介石。1月23日,接到傷病戰俘先期乘軍機平安抵臺的報告後,這位敗退臺北後,飽受失眠症困擾的67歲老人安睡了9小時。第二天,他在日記中寫道:「實為今年來最安眠之一夜也。」在日記中,蔣介石把此事稱為「五年以來精神上對俄鬥爭之重大勝利。」
  • 1954年,蔣介石曾冒險回到浙江一個小島上?照片與日記為證
    蔣介石這樣做,很有可能被抓住,他面臨的下場也可想而知,那麼究竟是什麼讓他願意如此冒險?蔣介石南麂島之行的作為:根據史料記載,蔣介石最後一次去浙江是在1950年4月28日。最後走的時候,還命令當初留在南麂島的國民黨遊擊隊和其餘殘部,用大米和白糖在大沙岙築了一個臨時碼頭,將島上的軍民強行用軍艦帶去了臺灣,各種物資也全部搬空,帶不走的也全都毀了。蔣介石南麂島之行證據?
  • 1924年史達林為什麼處心積慮的讓外蒙古獨立
    這次去莫斯科主要目的為了籤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雙方對於條約的分歧並不算太大,除了外蒙古獨立的問題,這也是蔣介石最頭痛的問題。其實,蔣介石還是想把外蒙古要回來的。如果要不回,蔣介石會成為千古罪人的。所以,他就跟蔣經國表達了這一意思,其實蔣介石是個民族主義者,他對這種事看得很重。蔣經國到了莫斯科後,就以個人的身份去見了史達林,去意就是探一探史達林的口風。
  • 「克己」與「罵人」:蔣介石日記應該怎麼讀?
    原標題:「克己」與「罵人」:蔣介石日記應該怎麼讀? 我想講蔣介石日記的狀況,很多讀者都知道蔣介石有記日記的習慣,他的日記是從1915年開始,一直記到1972年,一共是57年。57年日記裡面丟掉4年,現在還保存下來是53年的日記。,從保存下來的日記看,蔣介石是用毛筆寫的,而且每天寫。
  • 蔣介石晚年坦白:丟掉江山不怪別人,罪魁禍首是這2人
    蔣介石是我國近代著名的政治人物及軍事家,在抗日戰爭中也是立下過功勞,畢竟當時能夠讓各地軍閥團結一致去打日本人已經是他的極限,但是後來內戰遭到失敗,最終只能敗退到臺灣,他的一生也是充滿了傳奇色彩,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 蔣介石真實的情史家事:生命中有4個女人
    1919年,蔣介石把收養的戴季陶(時任孫中山隨從秘書)之子、年僅3歲的蔣緯國,送回奉化,交給姚冶誠撫養。 但沒過多久,姚冶誠和蔣介石的關係也出現了裂痕。蔣介石一恨姚冶誠嗜賭成性。他在1919年10月18日的日記上寫道:「冶誠嗜賭不休,惡甚,惱甚!」此外,姚冶誠對他也不夠體貼。
  • 蔣介石的日記裡記載一段話,宋美齡看後,決定前往美國,永不回臺!
    蔣介石一生有4位妻子,對他影響最大的自然是宋美齡了,與前三位妻子相比,宋美齡不僅在容貌上出眾,能力和家庭背景更是前三位無法比擬的。1975年4月5日凌晨,蔣介石在睡夢中心力衰竭去世。蔣介石去世之後,接替蔣介石處理政務的是蔣介石的長子蔣經國,大家都知道蔣介石有寫日記的習慣,很多事情都在日記裡有所記載!
  • 蔣介石被帶到臺灣的真正寶貝,不是黃金、古董,而是一堆廢紙
    所以當時為了讓北平不被戰爭破壞,通過和談,解放軍最終成功勸說傅作義起義,歸順我軍,使這座文化古城在戰爭中沒有遭到破壞。我們知道,蔣介石退守臺灣時,帶走了大量珍貴的中國文物、黃金儲備和各方面的專家學者。當時北平的故宮文物也是蔣介石派專家挑選了大量精品帶走的,其中就有當時著名的歷史學家傅斯年負責這項工作。
  •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
    中原大戰的軍閥混戰時期,輔佐蔣介石「一統天下」。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內部稱他是「蔣介石的替身」、「第二號人物」。1948年開始,為安排後路,蔣介石安排陳誠主政臺灣。1965年,因肝癌病死在臺灣。保定軍校畢業,1924年黃埔軍校成立後,顧祝同入校任教,結識了蔣介石。因同為校友(蔣介石也是保定軍校畢業),從此跟隨師兄蔣介石,一生忠貞不二。中原大戰時,不負眾望,輔佐蔣介石「一統天下」。
  • 楊天石再回應梁柱批評:我沒有說過蔣介石是人民救星
    梁教授的這一解釋與事實不符。資料表明,梁教授是一誤再誤,多次靠假材料立論。       《烏有之鄉網刊》所登梁教授的講稿稱:「蔣介石在中山艦事件的時候,人家攻他,他沒有辦法了,他自己就說,你們二十年後看我的日記就好了。他沒話了,表示他的日記是給人家看的。」       這一段話,人稱代詞很混亂,「人家攻他」等語中的「他」,指蔣介石。
  • 蔣介石何以反腐失敗,這是歷史的必然!
    1944年6月, 美國外交官謝偉思在給來華的副總統華萊士的文件中寫道:「政府的與軍事的機構, 自上到下, 被空前龐大的與公開的貪汙所浸沉敗壞。」1947年7月, 美國總統特使魏德邁率調查團訪華, 在對南京、北平、天津、漢口、瀋陽、旅順、青島、濟南、臺灣等地進行考察之後, 魏德邁等人對國民黨官員的腐敗無能深感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