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徐樹錚閃電般地收回了外蒙古的自治權,自此徐樹錚成為了民族英雄。
可是好景不長,1924年外蒙古又鬧獨立,這次外蒙古是死心塌地地想要獨立。10月26日,外蒙古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國,這一次他們還建立了自己的軍隊。所以說1924年的這次獨立是既成事實的獨立,他們有了自己的軍隊,又重新榜上了新大款——蘇聯。雖然在法理上外蒙古實際上還是中國的,但是那時軍閥混戰,後來日本人又來侵略中國,此時的中國根本就沒有精力再去像徐樹錚一樣去解決外蒙古問題。就這樣外蒙古在毫無外界阻力的情況下與中國越走越遠,真是心痛我們17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
1945年6月底,宋子文帶著蔣經國去了莫斯科。這次去莫斯科主要目的為了籤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雙方對於條約的分歧並不算太大,除了外蒙古獨立的問題,這也是蔣介石最頭痛的問題。其實,蔣介石還是想把外蒙古要回來的。如果要不回,蔣介石會成為千古罪人的。所以,他就跟蔣經國表達了這一意思,其實蔣介石是個民族主義者,他對這種事看得很重。
蔣經國到了莫斯科後,就以個人的身份去見了史達林,去意就是探一探史達林的口風。蔣經國向史達林表達了這樣一個立場,中國不能讓外蒙古獨立,因為「日本還沒趕走,失地還未收回,現在反而把這樣大的一塊土地割出去,國民一定不會原諒我們,會說我們出賣了國土。那樣會對中國的抗戰帶來沉重的打擊」。
在蔣經國約見史達林的時候,正是史達林春風得意的時候,因為他剛帶領蘇聯人民贏得衛國戰爭的勝利,蘇聯紅軍又佔領了德國柏林。此時,史達林傲慢、得意的對蔣經國說道:「今天不是我要你們幫忙,而是你要我們幫忙」。史達林的言外之意就是中國的抗日需要蘇聯的幫助,幫了你,你是不是得給我一點好處呀。你們不讓外蒙古獨立,我們就不幫你打日本人。
另蔣經國不明白的是,外蒙古雖然土地面積不小,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也沒什麼礦產,蘇聯人得到外蒙古的意義何在呢?
當蔣經國將這個意思表達給史達林後,史達林笑了笑說:「我之所以要外蒙佔獨立,完全是站在軍事戰略上的。如果有一個軍事力量,從外蒙古向蘇聯進攻,西伯利亞鐵路一被切斷,蘇聯就完了。」這顯然就是表明這個軍事力量就是說的中國嗎。
蔣經國隨後就像史達林保證中國不會成為那個個所謂的「軍事力量」,不然就不會來籤訂這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了。史達林對蔣經國說:「我告訴你,條約是靠不住的!中國今天沒有力量侵略蘇聯,難保以後發展起來後不會!」
此時的蔣經國已經無計可施,誰叫咱們當時實力弱呀。最後國民政府眼看外蒙古獨立是很難逆轉的事實了,便提出「一定要經過外蒙古公民投票,並且根據三民主義的原則來投票決定外蒙古是否獨立」。這一要求蘇方同意了,他們是勝券在握的。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進行公民投票,結果97.8%的外蒙古公民贊成外蒙古獨立。
自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就拼命的發展經濟、軍事,就是為了以後再也不會受別人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