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申斯通說過:"戰爭使多數人流血,卻養肥了少數人"。縱觀整個世界史,真正為了正義與和平而打的戰爭少之又少,大都是有狼子野心之人欣然發動,有無數的平民百姓無辜之人不得已捲入其中。"一將功成萬骨枯",那麼多人的流血犧牲就為了少數人手裡的權益。
(一)、血腥男爵,策動外蒙獨立
自從皇太極打敗了林丹汗以後,清朝的歷代皇帝就成了蒙古的大汗。整個蒙古高原上都劃入了清帝國的版圖,蒙古的部落皆是清朝的臣民。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清朝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基礎之上,鴉片戰爭爆發西方殖民者用船堅炮利撬開了清廷的國門,自此開始了一段屈辱而又艱辛的歷史。
清廷自顧不暇內憂外患,早年間又曾將蒙古劃分為了內蒙和外蒙。後者距離清朝可謂是"天高皇帝遠",所以一直在蠢蠢欲動。
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帝宣布退位,外蒙的活佛八世稱帝自號"日光皇帝",宣布成立大蒙古國。趁此中原內亂之絕佳時機勾結沙俄,迅速出兵奪下了外蒙全境,同時驅逐了原清朝的官員和駐軍。
多虧了"小徐"徐樹錚力主收復外蒙,這才得以又在外蒙駐軍。其實說起來,他也算得上的民族英雄。可惜的是他後來為馮玉祥因私仇所害,否則外蒙不會如此輕易的淪落他人之手。
1921年外蒙的活佛八世博克達汗再度興起了起兵反叛的欲望,他盛情邀請恩琴率領騎兵師前往外蒙幫著他們"趕走"北洋駐軍。雖然此時恩琴的"亞洲騎兵師"只剩下800人,但戰鬥力依然十分彪悍。
同年2月3日成功擊敗北洋的高在田和奉系的張景惠,有4000多北洋軍人在這場戰爭中喪生,只有極少部分得以南逃。恩琴的軍隊進駐庫倫自此成為了外蒙的實際領導者,凌駕於活佛之上。
恩琴打著"外蒙自治"的名義開始了自己的獨裁統治,這位在奧地利出生的沙俄公爵一躍成為了十三世達賴喇嘛認定的摩訶迦羅轉世,同時又為自己加封九錫成為了外蒙的親王。同年又以大將軍的名義向世界宣布外蒙獨立建國。
恩琴此人十分殘暴,傳聞他喜食人肉,又喜歡把人關在板條箱裡,任由其自生自滅。同時為了籌措軍費,不斷地加重稅負。
而北洋方面正忙於內戰,張作霖身為蒙邊經略使為了入主中原無暇顧及恩琴在外蒙的暴行,任由其胡作非為。
(二)、生於不仁,死於不義
外蒙的八世活佛本來只想著獨立於中原政權而存在,他不曾料到百姓們會落得如此下場。活佛屢次勸說恩琴,但恩琴絲毫不聽其勸誡反而還經常用手摸活佛的腦袋以示不屑。八世活佛知道自己是引狼入室,但為時已晚只能慌不擇路的找辦法補救。
哲布尊丹巴的求援信到了拉薩,到了莫斯科,到了東京甚至還到了北京。他知道自己當初要脫離中國是多麼的荒謬愚蠢,但北京對此已經毫不在乎。
最終這封信還是落到了蒙古人民黨的手中,這支紅色政權很快將情況匯報到了蘇俄,列寧看到書信以後勃然大怒。
當即決定出兵外蒙,恩琴的軍隊固然勇猛但並不是蘇俄紅軍的對手在,在1921年的蒙古戰役中"亞洲騎兵師"遭到了紅軍的毀滅性打擊,而恩琴本人也慘遭俘虜,9月15日這個"瘋子男爵"在新西伯利亞被處以絞刑。
自此蘇方勢力成功進駐外蒙,蘇聯於1922年與外蒙籤訂了《蘇蒙修好條約》正式承認其地位。
兩年以後,八世活佛去世蒙古人民黨正式接管外蒙並將首都庫倫更名為烏蘭巴託。北洋政府對此一直表示抗議,但當年八世活佛求援時他們都忙於內戰,最後讓蘇聯坐收漁翁之利。
雖然在1924年的《中蘇協定》裡蘇聯又承認了中國的主權,但抗戰爆發以後外蒙一直處於獨立狀態,並未受國民政府管轄。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蒙古人民共和國"加入了蘇聯。
1946年國民政府在蘇聯的威逼利誘之下,不得已承認了外蒙的主權。後來蔣中正政權割據臺灣,又因蘇聯背信棄義而否認了外蒙古的獨立。
(三)、外蒙獨立的罪魁禍首
這裡成了中蘇的緩衝地帶,兩國交惡時期,不斷地往外蒙增兵。直到1990年新中國與外蒙關係得以改善,並於四年後籤訂了友好協議,外蒙古的獨立地位終於被認可。恩琴這個地獄男爵雖然在外蒙待了不到一年,緣何會成為外蒙獨立的罪人?
首先,恩琴幹涉了中國的內政。恩琴是一個暴君,所有的暴君都不會得到愛戴都是罪人。他肆意的給自己加封親王又說自己是成吉思汗轉世,利用高壓統治在那段時間裡把外蒙打造成了人間煉獄。
若不是恩琴,八世活佛也不會慌不擇路的去找外援。其實這裡北洋政府的責任也很大,自己的領土遭受侵犯卻仍然若無其事地打內戰。所以八世活佛只能尋求其他國家幫助,雖然得到了蘇俄的援助殊不知又是一番引狼入室。
自那以後蘇俄(聯)的勢力就進駐到了外蒙,並且希望長久地佔據那裡。如果不是恩琴,列寧根本不會得到這樣的機會。因此,恩琴最可惡的就是趕跑了北洋軍隊又殘暴統治外蒙,以至於讓蘇俄武力幹涉,讓他們有了藉口常駐外蒙。
自那開始外蒙雖然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有過名義上歸屬中國時期,但已經不再受中國政府管轄,中國的主權在那裡也是有名無實罷了。直到《雅爾達協定》的籤訂,蔣中正為了不讓蘇聯參與到中國的內戰中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
時至今日外蒙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中蒙兩國的關係也在逐步升溫。既然外蒙都獨立了那麼久,我們倒不如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