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皇帝,毒殺皇后,他為何還一直被後人稱讚為社稷之臣?

2020-12-16 花一樣的歷史

霍光,在西漢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出現穩定住了行將崩潰的西漢,以一己之力將西漢推入到了昭宣中興的盛世,身為一個大臣能夠做到這一點,其能力之強令人嘆服。

可是,對於漢宣帝劉詢來說,與霍光相處的日子就不是那麼愉快了。自19歲的劉詢在始元元年(公元前74年)繼漢昭帝劉弗陵,漢廢帝劉賀之後,被霍光迎立為帝,直到地節二年霍光離世(公元前68年),長達七年的時間裡,時刻要從內到外的接受霍光的強勢。換句話說,政不由己出。就連與他共過患難的結髮妻子許廣君許後,也因涉及到霍氏家族的利益而死於非命。

可儘管如此,漢宣帝依然將霍光定為麒麟閣之首,更以不記錄其名,作為一種特殊的尊崇而傳為佳話。

然而,在霍光死後短短三年後,整個霍氏家族被漢宣帝以迅猛之勢連根拔起,包括曾經稱雄匈奴,揚威西域諸國的冠軍侯霍去病的子孫。

那麼為何出現如此一波三折的矛盾局面?

一、霍光輔政前因

霍光跟隨在漢武帝身邊二十餘年,往前推的話大致在漢武帝元狩至元封年間霍光初到漢武帝左右,此時正是漢武帝威震天下的時刻,是漢武帝發動河西、漠南和漠北三大戰役強力壓制匈奴的輝煌時刻。也是衛氏家族最為鼎盛的時期。

霍光受同父異母兄長霍去病得到了官職,因年幼以及衛氏家族為首的衛青和霍去病影響的雙重原因,霍光行事也是較為低調和謹慎,做事滴水不漏,這讓漢武帝生出不少好感。

霍去病死後,出於愛屋及烏的心理,漢武帝允許了霍去病的子嗣霍嬗繼承霍去病的侯爵,是為冠軍侯。霍光雖然沒有獲得侯爵,但是基於之前的勤勉,霍光得到了提升,成為奉車都尉,為漢武帝掌管出行所需的儀仗車駕等,常常伴隨漢武帝身邊,與漢武帝的關係更加親近起來。

這一晃20多年過去,霍光的職務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動。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磨鍊,霍光越發穩妥起來,行事更為嚴謹,幾乎沒有發生什麼可以影響他在漢武帝心目中的印象的事情,外加在漢武帝身邊多年的歷練,這為他日後得到漢武帝的重用,打下了一個基礎。

在這之外,霍光真正獲得重用,是因為霍光展現了他的其他才能,而這些才能又將成為晚年漢武帝的選拔其他輔政大臣的一個重要指標。

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爆發了波及全國的「巫蠱之禍」。其根源起源自是漢武帝的一個疑心。一個快意恩仇,浪蕩江湖的豪俠朱安世,卻在皇宮大內肆意進出。

由此對皇宮的安防產生了疑慮,遂下令追查根由並追捕豪俠朱安世。時任丞相的公孫賀生出了私心,以逮捕大俠來換取獲罪入監的兒子公孫敬聲,豪俠出於報復心理,舉報了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的苟且之事,追查之中挖掘出有行巫蠱詛咒漢武帝的案情,引發了江充等人趁機誣陷太子劉據,最終引爆了「巫蠱之禍」。

事後,漢武帝加強了皇宮內部的安防和管理。

但是,仍然有人想要火中取慄,刺殺漢武帝。馬何羅刺殺謀反事件就在此時發生,還在病中的金日磾發現並當場制止。

漢武帝再次下令窮查,由此迫使馬何羅之弟馬通為自保聚兵謀反。馬通是一員抗擊匈奴的將領甚至於是繼衛青霍去病之後嶄露頭角的一方統帥,曾與李廣利互為呼應遠深入匈奴腹地徵匈奴,漢武帝為了一舉剿滅此巨孽,令霍光、上官桀和金日磾等人聯手領兵徵討。

上官桀能夠與霍光金日磾一同出戰,皆是因為其時時刻刻將漢武帝掛在嘴上記在心裡,使得漢武帝對其有了關注。

在當時並不引人注目的這支隊伍,日後看來陣容卻相當豪華,囊括了善於理財的桑弘羊之外的三個輔政大臣為將,霍光、金日磾和上官桀。桑弘羊也並非處身事外,時任大農令的桑弘羊總理全國財賦。隊伍的軍需糧草也在其調配管理範圍之內。此戰更像是漢武帝對四人武功文治以及協調內部關係等能力的一次會考。四人也似乎有些了解,盡十分之力,馬通即刻被平定。此時是後元元年六月(公元前88年)。

此次不算大的出徵,這在一定程度上協調了四人之間的關係,也讓四人之間的關係地位甚至從屬位置在這次出徵時確立下來。

漢武帝任命這次出徵的四人,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比較忠誠,至少在漢武帝的眼中如此,這成了四人能夠被選定為輔政的重要依據。

除霍光、桑弘羊之外,上官桀和金日磾都有長期的軍旅生涯。尤其是金日磾出身匈奴右部,是渾邪王王太子。匈奴右部與西域接壤,並長期替代匈奴單于掌控西域諸國。金日磾自幼隨父親徵戰,雖因局勢後歸降漢朝,但他對軍事的了解的程度和西域諸國風俗及勢力分布有一定了解。這一點與曾經受命跟隨李廣利西徵大宛的上官桀,有共同之處。

上官桀還有一個身份,他是霍光的兒女親家。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兒,婚後生下一名女兒,又與漢昭帝劉弗陵結成姻緣。

也就是說,上官桀身具軍事才能與霍光為親家。金日磾為武將且忠心耿耿,桑弘羊為後勤保障。這樣的安排與漢武帝在徵和四年(公元前89年)發布的輪臺詔是一以貫之。

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修馬復令,以補缺、毋乏武備而已

而上官桀最大的作用就是協調和幫助長期從事文官職業又具有武將家世背景的霍光與眾位輔政之間的關係。事實上,上官桀在最初之時,也一直處於這種位置上。

霍光與上官桀相親善。光每休沐出,桀常代光入決事。

這就為以霍光為首的眾輔政初期同心協力掌控各方面,奠定了穩定的內部關係的基礎,也為霍光在輔政之初得以一展拳腳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後元二年,漢武帝駕崩,8歲的劉弗陵繼位。霍光上官桀等人也一一進入到了輔政的角色當中。

正如上文所說的,初期四位輔政外加以一言之功獲得超遷的丞相、富民侯田千秋,在最短時間內就將皇權穩固下來,擊潰了來自於各方的質疑。尤其是因緣際會成為漢武帝長子的燕王劉旦的責問。

得到了眾臣及各地藩王的承認,認可了這種官吏主掌朝政的局面。

二、輔政後的霍光功績

在漢武帝病床託孤前不久,漢武帝贈與了霍光一幅圖,名為《周公負成王朝諸侯圖》。

後元二年,漢武帝病重。霍光提出子嗣的問題,漢武帝將他賜圖的原意講了出來,霍光行周公旦之責,加封為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輔佐幼主劉弗陵,其他四人從旁相助,尊次名份自此定下。

事實上,一年多之後,車騎將軍金日磾病死。丞相田千秋(因年老漢宣帝特許其坐車上朝,世稱車千秋車丞相)由一介守陵小官超遷至丞相,本身無多少才能加上年紀偏大,在諸多政事上秉持得過且過的態度,根本不管事。

操刀的也就是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漢武帝臨終加封其為御史大夫,主管全國風紀)。

然而,事實是霍光與上官桀有姻親的聯繫,只是精通財賦的桑弘羊,更多的時候只能是附和。

漢昭帝繼位之初,基本上政事一決於光。

關於君臣追求治世,乃至於達至盛世,大概有兩條一成不變的措施。

一、輕徭薄賦,與民休息。

二、廣納人才,選用廉吏。

而在霍光輔政期間,所做的相差不大。值得一說的是,霍光積極採納各方的意見,選取了因「推恩令」造成劉氏宗室生活無依且有才能到人員入朝為官,緩和了皇室之間的矛盾。另外還需要謹慎處理漢武帝在世期間長期發動對外戰爭外加災害引發的數百萬流民,霍光請求漢昭帝多次下詔,開倉賑貸。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史載昭帝時,流民稍還,田野益闢,頗有蓄積。

但這些還是不能解決一個困擾漢朝的痼疾,匈奴的襲擾。

當時的漢朝是「海內虛耗」,若再施行漢武帝那種不計代價的大規模徵討,根本無法負擔。雖然霍光進行了折中,推行了是剿撫並行的策略,但是依然要耗費大量錢財。當然了,安置流民等各種開支都需要錢財。

所以,在不加賦稅的情況下,霍光不得不依仗桑弘羊原先定下的諸多策略,如鹽鐵官賣,平準均輸等。為此霍光繼桑弘羊之後,將大將軍府中的張敞火速提拔為大司農。

然而,由於鹽鐵官賣等政策致使國家衰耗,城郭空虛,反而使一大批商人官僚威重於六卿,富累於陶、衛,輿服僭於王公

為此,霍光召開了史上有名的「鹽鐵會議」。

最終,漢昭帝下詔,罷停了榷酤官。這樣一來,嚴重的打擊了桑弘羊。

在此期間,霍光與親家上官桀鬧崩了。

只因上官桀之子上官安即霍光女婿,打定主意想將自家女兒上官氏敬獻入宮,作為漢昭帝劉弗陵的皇后。霍光以年幼阻止了這一圖謀,上官安遂找到了鄂邑蓋長公主(劉弗陵的姐姐)的情夫丁外人,允諾事成之後為丁外人請封為侯,丁外人趕忙答應。隨後說服長公主,將上官氏納入宮中,數月後便升任為皇后。

但是,丁外人封侯的事卻沒達成,並遭到霍光的一再阻撓。儘管上官桀父子出面為丁外人說項,霍光也嚴詞拒絕。

致使上官桀父子與長公主丁外人,與桑弘羊結成了同盟,在設下一場鴻門宴邀請霍光沒得手後,上官桀等人又與漢武帝在世長子燕王劉旦勾結在一起,最終形成內外勾連的謀反集團。

元鳳元年(公元前80年),鹽鐵會議剛過不久,霍光接到舉報,發覺了上官桀等人的密謀,遂痛下殺手,將上官桀桑弘羊滅族,逼迫長公主和劉旦自殺。

自此,霍光獨自一人輔政,掌控整個漢朝,成為一代權臣。

六年後即元平元年四月,漢昭帝劉弗陵病逝。

國不可一日無君,霍光與眾臣在一番仔細商議之後,於六月尊昌邑王劉賀為帝。

然而,短短27天後,昌邑王劉賀因做下一千餘件惡事,被霍光稟呈上官太后,將其廢除。緊接著迎立了西漢明君漢宣帝劉詢。

漢宣帝在位26年(公元前74年——公元前49年),親政時間為20年(前68年——前49年)。

由於劉詢19歲之前,一直生活在民間,對民間的疾苦知之甚詳。親政之後對漢朝進行多項的改革,如制止土地兼併,設置常平倉平抑谷價,施惠百姓。還建立了封事制度,鼓勵官員和百姓上書陳事。最為重要的是抓住機會降服了匈奴,解決了危害漢朝百餘年的痼疾。

因此,史上稱之為昭宣中興。

儘管漢宣帝劉詢及許後相繼受到霍氏家族打壓,甚至致死,漢宣帝還是將霍氏列入麒麟閣。主要的原因有二。

第一,安社稷

儘管霍光由一位謹慎的近臣成長為說一不二的權臣,但是他所做的決策,大體上還是能夠符合漢朝當前的利益。最為重要的是,他廢一帝雖伴有懼怕權力被奪的小算計,但是劉賀所做所為的確是不適合作為皇帝,霍光重新迎立的皇帝,即匡正了漢武帝所犯下的巫蠱之禍的大禍,也為漢朝覓得了一位明君,避免了漢朝亡國的命運,功莫大焉。

第二,穩國家

霍光輔政長達20年(前87年——前68年),幾乎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了漢武帝長達半個世紀統治帶來的種種問題,天下為之康寧。同時以他設立的種種措施奠定了漢宣帝開創昭宣中興的基礎。漢宣帝因此稱霍光為,功如蕭相國。

所以,漢宣帝圖畫十一功臣,以霍光為首,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漢朝有一位大官,被贊為「社稷之臣」,連漢武帝有時候都怕他
    導語: 任何一個朝代都不缺阿諛媚上之人,但並不是每個皇帝都可以遇到敢言的直臣。漢武帝算是非常幸運的,因為他遇到了汲黯。汲黯是一位性格非常倔強耿直的大臣,他總是能直言不諱地對漢武帝說出自己的各種想法,一點也不顧及這種做法會不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宋仁宗生性仁慈,據說他去世的時候北面遼國的皇帝也為之痛哭,感嘆兩國之間可能又要刀兵相見了!宋仁宗一朝也出現了很多能臣武將,比如包拯、韓琦、歐陽修、狄青、範仲淹等人,致力於國富民   原標題: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 乾隆寵臣福康安的另一面:奢靡如此、荒唐如此,絕非「社稷之臣」
    富察·福康安,乾隆皇帝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后的親侄子,乾隆朝名臣富察·傅恆第三子,乃係被乾隆皇帝評價為「與國休戚、實心任事」的一代名將。開掛的仕途生涯有富察皇后這樣的姑姑、富察·傅恆這樣的父親,才有了乾隆皇帝對福康安「親自訓誨,至於成人」甚至「後世以龍種疑之」的特殊恩寵,更有了其開掛到極點的仕途生涯。
  • 漢宣帝皇后許平君:白月光不易當,故劍情深雖好,架不住18歲被殺
    她不知道,這個遍身上下甚至腳底都長著長毛的男人,未來會成為一個皇帝,文治武功,名垂千古。而她,在經歷過福禍相依的轉折又轉折的事件後,18歲那年被毒殺死於非命。 生父被貶,未婚夫死亡,罪臣之女因緣際會嫁給了落魄皇曾孫許平君的父親許廣平原是漢武帝五兒子昌邑哀王劉髆的侍從官,就是運氣不太好,仕途坎坷,為人也不擅經營。
  • 宣德皇帝為何廢后?歷史上首位沒有過失的皇后被廢的原因
    歷史上真正的胡善祥是個賢德仁厚的皇后,她的被廢讓天下人同情是有史實依據的。《明史·列傳—后妃》裡記載,「後(胡善祥)無過被廢,天下聞而憐之。」意思是胡皇后並沒有犯下什麼過錯,卻無端被廢,天下人聽說這件事都十分同情她。
  • 司馬師的三場戲與被廢皇帝的七大罪
    比如漢朝的權臣霍光,他活著的時候倒是威風八面,連皇后都可以毒死,把自己的女兒安排上,到死後還不是立刻就被漢宣帝給清算了,「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不免讓人嗟嘆。回到房間後,老爹很有意思,還怕人去偷偷觀察兒子的反應,二兒子司馬昭輾轉反側久久難眠,而大兒子早已鼾聲如雷了。不僅如此,司馬師早已提前為這一天做好了布置,偷偷地養了三千死士,散在京都的各個角落,平常從不動用,今日一朝全部雲集而來,連老爹和弟弟都覺得是神兵天降。此役之後,司馬師平步青雲自不待言。
  • 趣聞:亡國皇帝自殺可能不止一位,但自殺後還被奉為神明就他一個
    這朱天大帝是何方神聖,現在很多人可能已經不太了解了,今天就一起來揭開他神秘的面紗。要說這位朱天大帝的面貌頗有些奇特:紅臉膛,披髮,赤足,右手持一圓環,左手拿著一棍。有的神像脖子下,還懸掛著一串人頭,就像《西遊記》裡受戒前的沙和尚。這位神明到底是道家的還是佛教的?其實,答案很有趣。
  • 《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兒子為何能當上皇帝?這還得感謝富察皇后
    她一共生了4個兒子,分別是皇十四子永璐、皇十五子永琰(嘉慶皇帝)、皇十六子(幼殤,未封)、皇十七子慶僖親王永璘。 最後乾隆選了皇十五子永琰做了自己的接班人,那很多人好奇乾隆為何要看上永琰呢?其實這也是無奈之舉,他活了88歲,等到他去世也就幾個小兒子還活著,經過深思熟慮,他選定了永琰。
  • 為何漢文帝不廢掉竇漪房,封寵妃慎夫人為皇后?專家:他想但不能
    宮鬥戲近年來大火,人們似乎對古代皇宮裡的故事特別的感興趣,不僅僅把清朝十幾個皇帝的後宮都拍完了。還去歷朝歷代找可以用來拍的後宮題材,比如五代十國、南北朝等等。宮鬥戲以其獨特的環境和比較貼近人的生活的劇情讓許多觀眾喜愛,因為雖然是以皇宮為環境寫的,但具體的事情卻講的是男女之間柴米油鹽醬醋茶。
  • 如果是皇帝仁慈,皇后賢惠,相守到老,會是怎樣的場面呢?
    此時的他已經是一個已經年近半百的老人,一個歷盡千帆的皇帝,卻仍然對自己的父母那麼依戀,那種能夠承歡父母膝下的溫暖家庭氛圍仍然是他記憶深處最珍貴的回憶。皇帝仁慈,皇后賢惠,一路扶持到老,皇子又懂事,用在劉秀一家三口似乎就很合適。不同於大多數封建開國帝王的凌厲剛猛,劉秀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仁慈寬厚的好皇帝。他雖然是馬上的天下,卻愛好儒學,崇尚仁愛,反對徵戰之事。
  • 皇后被廢,打入冷宮,是皇帝薄情寡義還是「自古君主多無情」?
    王美人雖然屢屢承歡,躋身景帝所喜愛的妃嬪前五名之列,但她並不是景帝最看重的一個。慄姬才是景帝的致寵。慄姬不但樣貌姣好,美若天仙,還有一項能耐遠超常人——特別能生,一窩窩的娃,連續給景帝生了三個兒子。景帝的皇后薄氏無出,子嗣不多,慄姬連生皇子,景帝大喜過望,立慄姬的長子劉榮為太子。
  • 走近乾隆皇后烏拉那拉氏:清朝歷史上第一個與皇帝反目成仇的皇后
    導語:清代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由於沒有諡號,史書中對她得記載僅為皇后烏拉那拉氏。雖然他薨逝之時仍在皇后之位,但是乾隆卻命令下官燒毀她的全部畫像,並且只允許她葬入貴妃陵園,至死也不願意與她相見。皇后烏拉那拉氏究竟做了些什麼要乾隆厭惡至極?但為什麼又不廢除她的皇后之位呢?
  • 她們都幫丈夫登上帝位,為何長孫皇后風光無限,王皇后卻被廢棄?
    是漢武帝的皇后,美名傳頌千古的衛子夫,還是乾隆皇帝身邊「白月光」一般存在的富察容音?但想必大家還忽略了一個人,他就是英明神武的李世民的正妻——長孫皇后。李世民能被後世稱讚為勤政愛民的明君,與長孫皇后也是分不開的。其實,他還是幫助李世民走上帝位的助攻,受到丈夫和萬民的敬仰。不過不只是長孫皇后幫助丈夫登上了皇位,李隆基的皇后同樣盡心盡力的幫助丈夫,但為何就落了個廢棄的下場?
  • 南宋光宗皇后李鳳娘,為何砍下宮女雙手送給皇帝?
    南宋光宗皇后李鳳娘是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她的名聲不太好。南宋光宗皇后李鳳娘是朝臣李道的次女,宋光宗還沒有登基就和他結婚,後來宋光宗成了皇帝,李鳳娘順理成章成了皇后,這李後並沒有做啥好事。南宋光宗皇后李鳳娘是一個嫉妒心理非常強的女人,所以她在後宮打擊了所有與自己後來,由於宋光宗身體不好,這位皇后變得更加霸道,開始佔領政權,行使最高權力。如果這位皇后有這個能力也是可能的,但最重要的是她自己沒有這個能力,想要保持朝政。最終,她手中的權力成為給自己老家人帶來利益的工具,她不僅為自己老家的人封王,還封了很多官員,連老家的門戶都給了官員。
  • 隋朝為何會滅亡?理由千萬條,獨孤皇后的愛情也要算一條
    涉及這麼宏大的問題,答案自然是多方面的,今天駱駝也來說一條,它關於一個女人,關於一段愛情,也關於一世婚姻……獨孤伽羅隋文帝楊堅的唯一一位妻子叫獨孤伽羅,史稱文獻皇后,不過後人更喜歡稱她為獨孤皇后。獨孤伽羅出身於北朝頂級世家獨孤氏,父親叫獨孤信,母親出生於「四姓高門」中的崔氏。
  • 本是宰相兒媳,遇見皇帝之後,用公公一家換了一個皇后位子
    恰好這時間,原來重臣野利氏被元昊冤殺,皇后為家人鳴冤,反應過來的元昊於是尋找野利家的後人,在一家寺廟找到了野利遇乞的妻子,這位有西夏艷后之稱的美豔夫人一下子勾住了元昊的三魂六魄,於是就把他接入宮中,封為夫人。
  • 1個奸細在朱元璋身邊潛伏5年,被他識破,卻受到後人稱讚!
    然而朱元璋做夢也沒想到,他被人結結實實給欺騙了。被他視為人才大加重用的張昶,是個元朝的奸細。他受元朝皇帝的派遣,冒著天大的風險安插到朱元璋身邊,身負兩個秘密使命。 第一個使命是竊取朱元璋集團的機密軍情,「外示誠款,內懷計謀」,「以國事陰通」元朝,為元朝提供第一手情報。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皇帝列表」廢太子的兒子重新當了皇帝,近親結婚的獲利者漢安帝
    廢太子的兒子——漢安帝劉祜 漢安帝劉祜,他的父親是史上有名的賢王——廢太子清河孝王劉慶。 他本來是諸侯王子弟,並沒有機會繼承王位。
  • 皇帝立妾室為皇后,原配心懷怨恨口出詛咒,十幾年後一語成讖
    在古代封建社會,婚姻嫁娶之事講究門當戶對,而且十分重視嫡庶之別。一般情況下,原配的地位是高於小妾的,不管皇帝再怎麼寵愛小妾,皇后的位置都是屬於髮妻的。但歷史上也有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不立原配為後,反而把妾室立為皇后,魏明帝曹叡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