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理性與感性難抉擇,結局張曼玉的眼神你可能沒看懂

2020-12-16 影視劇材優選

由陳可辛導演,張曼玉、黎明主演的《甜蜜蜜》在1996年上映,包攬了當年香港金像獎眾多項目,還曾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十大佳片第二名。二十多年過去,依舊是經典的愛情電影。

《甜蜜蜜》敘事上依照年份劃分段落,攝影上也有段段分明的特質,例如黎小軍與李翹定情的一段戲,很適合用拉片的方法解析鏡頭運動、構圖、色彩與剪輯手法,看兩人從朋友變情人,感情升溫經歷了哪5步?

同時本文還將分析張曼玉的表演5階段,看她如何利用內部形象的轉變,演出十年跨度,並揭示理性與感性、機會與命運的矛盾糾纏下,該如何抉擇才能不被牽絆、獲得幸福?

從場面調度分析朋友變情人感情升溫需哪5步

用攝影機處理雙人對話場面時,基本的要素是建立畫面空間,表現主體位置關係

首先,攝影機以推軌形式緩緩穿過陰暗、狹窄的走廊,向兩人推近,視野由窄變寬,黎小軍背後有一小片冷調的灰藍色,他剛好在訴說去年和小婷吃餃子的事,對比今年團圓飯的冷清,而傾聽者還沒出現。

鏡頭繼續推,李翹出現。右上角露出的暖橙色小燈使畫面顏色柔和許多,暗示她的出現給他破舊的住處帶來了一絲溫暖。此時,兩人雖面對面,但頭的高低不同,鏡頭45度且保持一定距離,顯示兩人間的關係還較輕鬆、隨意,因此隱形的"第三人"小婷還能存在於他們的話題中。

這種位置關係下,觀眾會期待在下個鏡頭中看到其中一人的近景或表情特寫,也就是雙人對話場面最常用的過肩鏡頭。

這裡也是兩人感情升溫的第一步,鏡頭不再以旁觀的視角,而是正對演員,聚焦他們情感的流露。導演巧妙地通過一個細節,即黎小軍自然接過李翹吃剩的餃子繼續吃,表示兩人親密無間,此時她的眼神中明顯出現了好感。

第二步,鏡頭特寫輕微的肢體接觸。一個平凡的洗碗場景,2個碗,2個水池,如何拍出曖昧感?鏡頭固定在李翹一側,特寫洗碗,她負責洗,他負責衝,通常一般的朋友大概會各洗各的,他們卻選擇分工。

她遞給他時,手輕輕碰到了。鏡頭切到兩人,並肩、無眼神交流,本應輕鬆的位置,卻比剛才吃餃子面對面、對視還要尷尬。鏡頭聚焦在前景的李翹,被虛化的黎小軍成為背景,兩人眼中都有尷尬,但景深的調度會鼓勵觀眾認同前景的人物。

這一步是他們從朋友關係退回到男女關係的關鍵點:明明已經熟悉到不嫌棄對方吃剩的食物,卻因輕輕碰到了手而不好意思。

第三步,肢體接觸加碼,黎小軍拿毛巾親自幫李翹擦乾手。仍然是手部特寫加切換兩人表情特寫,曖昧與尷尬繼續升級。電影前面交代過黎小軍故意讓李翹佔便宜賺錢,這裡擦手細節更是顯出寵溺,臺詞更是露骨:"你的手好冷。"關懷到細微處,至此兩人互生情愫。

如果擦手還曖昧不明,下一幕系扣子則直接是拍出了朋友與情人間一捅即破的那層窗戶紙。這個鏡頭是雙人場景中最基本的側拍,兩人佔畫面正中央並且面對面。比起吃餃子時的面對面,側拍的效果在於突出兩人的對立感,克制與表達的張力也在對立的關係中凸顯出來,即是兩人情感升溫的第四步。

李翹在克制,避免與黎小軍對視而故意後仰,拉開兩人距離,但畫面左側四分之一的牆阻礙了她,加上右側的床架與後面的紙箱沒有留下一絲空隙,從而形成了壓抑的封閉式構圖,兩人被擠在正中間無處可逃,對於尤其尷尬的李翹來說,這一刻是不舒服的。

相比李翹的克制,黎小軍的情感表達方式是一股腦兒的、直接果斷的,從擦手到穿一層衣、兩層衣,無微不至。

鏡頭的運動並不明顯卻很有效,仔細看穿第一層黃衣時,鏡頭是稍遠的水平角度,兩人已經貼很緊了。但隨著第二層藍衣,鏡頭更近,同時緩慢向下移動,調至仰拍角度,切到了黎小軍半個頭,這樣的角度會讓兩人看起來比剛才貼得更緊。這裡使用跳切的剪輯手法,不是真實的時間流動,而是兩人內心都感到這個瞬間很漫長,也因依依不捨的心情更加放緩了動作。

第五步即觸發。經過最開始的鏡頭推進,冷暖色碰撞,層層遞進的肢體接觸,曖昧感已經累積到一定程度。一個觸發,立馬點燃的情況下,導演通過疊畫自然轉場,一開始在床頭的暖橙色小燈疊在臉上,暗示著兩個吃著冷清年夜飯的孤獨異鄉人,有了不一樣的溫暖與火熱。

隨後,攝影機"識趣"地原路返回,人物逐漸遠去、消失,對應了這一段開頭的推軌,符合敘事上段落分明、完整的特點。

理性與感性間遊走,張曼玉的5階段演技

提起《甜蜜蜜》中張曼玉教科書級別的演技,一定會想到的是先笑再哭、層次豐富的經典哭戲,但其實整部電影中,張曼玉的演技皆層次分明,辨識度極高。通常有年代跨度的戲,演員會利用妝發等外部形象區隔。而張曼玉的5階段轉變,外形變得並不多,反而是內部形象,即思維、價值觀、欲望等等的轉變。

第一階段,感性、熱血的"斜槓"少女

她的喜怒哀樂跟著提款機的數字上下浮動,內心充滿理想,堅信只要打拼就能發達。如排隊買股票時嚮往的神情,本身是香港人的張曼玉,憑藉靈動的演技,成功塑造出夢想成為香港人的大陸妹李翹,毫無違和感。

第二階段,回歸理性。

李翹得知黎小軍買兩條手鍊,表情先是震驚、無奈,在珠寶店礙於面子沒說,出去後她甩手、皺眉、左顧右盼、停下來指責、頭也不回,這段長鏡頭跟拍張曼玉一氣呵成,情緒漸進從無奈到煩躁、絕望,表現出李翹認為理想的價值遠大於愛情。

第三階段,強裝淡定

她化了眼影、用飢餓掩飾起脆弱和尷尬。她成為香港人並發達的動機至此已達到,但母親沒看到房子就去世是缺憾,張曼玉藉助一口接一口地吃點心這一簡單動作,將滿足與空虛的內在狀態如實傳達。

第四階段,感性再佔上風

前面說過人物動機已達成,物質上她已沒有更多追求,這時欲望便又轉向了愛情世界。張曼玉將明知道德上不對,卻割捨不了的、矛盾的失控感演繹得動人心弦。也因張曼玉的演技太過壓制住小婷的扮演者,使觀眾忽略到底誰是"原配"。

第五階段,真正淡然。

大團圓重逢戲碼,很容易演俗或過於戲劇化,而她一臉淡然停駐在播鄧麗君死訊的電視前,似乎沒有什麼情感,但張曼玉的眼神裡,有一個時代的結束——香港迷失的結束;鄧麗君傳奇生涯的結束;李翹和黎小軍青春的結束。

機會與命運、理性與感性的糾纏下的人生抉擇

如李翹和黎小軍都反覆在純粹愛情與現實理想間遊走一樣,《甜蜜蜜》故事的主旨即在探尋,在機會與命運的糾纏,理性與感情的權衡下進行的人生抉擇。如何抉擇才能不被牽絆?哪種抉擇才能獲得安定和幸福?

選擇純粹愛情的一方代表,有姑姑、介蘭與外教;現實一方則是小婷。導演同樣利用外部形象與內部形象的反差,增加這些配角的立體度,同時強化戲劇效果。

姑姑整體盼著英國影星威廉回來找她,被周圍人看作精神不正常,她年老色衰、俗氣的外部形象實在很難令人聯想到,曾和威廉有過一段情。

因此結尾發現姑姑和威廉合照時,是電影的反轉之一。至此,才揭示了這個筆墨不多的配角之內部形象:選擇活在過去,永葆對浪漫愛情的回憶。一定程度上,暗示了那個時代的老一輩香港人保有英國殖民時期留下的情感與懷念,但最終付之一炬。

看似不羈、每天上課教髒話英文的外教,竟和介蘭是真愛,甚至患上愛滋仍不離不棄。這些顛覆觀眾既定印象的內部形象,必然會造成反轉。

其實導演有意在電影中製造人物反轉,打破既定陳規,甚至故意安排李翹和黎小軍超越三觀的愛情,只為了再現真實世界的多種可能,及人的複雜性。再現那些總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搖擺不定,有時也會出界,但仍會做出自己人生抉擇的普通人。

不過縱使有反轉,小婷選擇理性分手、獨立生活,但這個角色還是過於單薄,她曾是黎小軍的初衷,及堅定理想的代名詞,但出場後存在感並不強。

同樣是男女主的另一半,豹哥憑藉一隻米老鼠樹立了鐵漢柔情的豐滿形象,但小婷卻只是被愛人背叛的無辜受害者,最終流於臉譜化的形象,是比較可惜的部分。

外部形象與內部形象其實是人物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就如同理性與感性、機會與命運之關係,相輔相成。

影片中李翹和黎小軍反覆經過這間"機會家俬行",與片頭、尾出現的黑白回憶,都在暗喻著兩人的相遇、分散、二度重逢皆為機會與命運。

但該如何抉擇,導演並未給出一個答案,他既描繪純粹、細膩的愛情高光時刻之美好,又揭示浪漫、感性帶來的傷痛可能是長久、致命的,而一度選擇理性的李翹也未獲得真的幸福。

但無論如何,每個抉擇都是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既是心之所向,也是情之所至。

相關焦點

  • 笑場意外成就經典,當年張曼玉拍攝電影《甜蜜蜜》背後的那些故事
    陳可辛談到當年拍攝電影《甜蜜蜜》的細節:本來想找黎明和王菲共同出演,因為當時港臺明星只有他倆是來自內地,卻沒想到王菲連劇本都沒看就推了。後來才找了張曼玉。但編劇卻說:「我一直覺得應該向張曼玉道歉。因為當年導演陳可辛找到張曼玉,我睜大眼睛都不敢相信——她那麼西化的一個人,怎麼能演出我寫的那個「大陸妹」呢?
  • 張曼玉和黎明的唯二合作,從《甜蜜蜜》到《一見鍾情》
    輾轉反側的兩人,最後因為共同喜歡的鄧麗君駐足在商店電視機前,當他們認出對方相視而笑時各自的眼神,真的是一眼萬年。經歷了諸多遭遇,好與不好,這樣的小軍和李翹是否會再在一起,在這個開放式的結局裡,只能任人評說。但總有會為此感到遺憾和悲傷的觀眾。
  • 《甜蜜蜜》再經典,黎明和張曼玉也不夠相愛
    《甜蜜蜜》黎明張曼玉電影《甜蜜蜜》是陳可辛導演的代表作,黎明騎單車載張曼玉的畫面一直刻在人們的心裡,成了影史經典鏡頭。沒過多久,他遇到了李翹。他們一個涉世未深,一個八面玲瓏;一個只有小願望,一個心懷大夢想。他們本不是一路人,卻成為彼此在香港唯一的朋友,於是氣氛漸漸微妙,在一個雨夜爬上了床。上床後,黎小軍對女友感到愧疚,可還是追問李翹「昨晚的事算什麼」,然後繼續以朋友的身份來往和上床。
  • 電影《甜蜜蜜》中有這樣一幕:當時張曼玉沒忍住笑場了
    電影《甜蜜蜜》中有這樣一幕:張曼玉飾演的李翹,得知自己的男朋友「豹哥」被小混混害死,去認領時看到了他背上的米奇紋身,當時張曼玉沒忍住笑場了。意識到鏡頭對著自己在拍攝,張曼玉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情緒,由笑到哭,嘴角微微顫抖,最後直接崩潰大哭。當時導演陳可辛不滿意這場戲,覺得那個笑容不太合適,於是張曼玉又連拍了8條,結果還是那個由笑到哭的畫面最適合。
  • 原來《甜蜜蜜》女主應該是王菲,結果因為這個被張曼玉拿下了!
    《甜蜜蜜》這部電影想必很多00後的小夥伴都沒有看過吧!但是這部電影非常經典。《甜蜜蜜》是由陳可辛執導,張曼玉、黎明和曾志偉主演的愛情電影。影片劇情始於1986年,終於1995年鄧麗君驟逝當天,在中國出現移民潮的大背景下,通過小人物的命運展現了香港回歸前十年的歷史變遷。
  • 電影《甜蜜蜜》影評:經典絕倫的愛情片,張曼玉的封神演技!
    電影《甜蜜蜜》影評:經典絕倫的愛情片,張曼玉的封神演技。有些人的緣分早就註定,兜兜轉轉還是回到原地。有時候拼命的努力卻還會一敗塗地,面臨生活的壓力只能無奈選擇妥協。命運使然,我們都被生活磨平了稜角,徒留一顆淡然的心。
  • 《甜蜜蜜》你不知道的事:影片中的經典場面,實則是失誤鏡頭
    《甜蜜蜜》你不知道的事:影片中的經典場面,實則是失誤鏡頭由張曼玉、黎明等主演的電影《甜蜜蜜》網友們都看過,這部作品也是很優秀的,有一些鏡頭拍攝的都非常經典。後來,在剪輯的時候導演發現還是第一遍最為動人,這個鏡頭也是張曼玉電影生涯最經典的一場哭戲,這應該也算是一個美麗的失誤吧!關於《甜蜜蜜》還有一些網友們不知道的事,片中有一段鏡頭是在麥當勞拍攝的,可能很多網友當時看的時候覺得這是一場再普通不過的廣告植入,其實並不是。當時在拍攝黎明第一見到張曼玉是在麥當勞。
  • 李現眼神大片,11部經典影視裡的30個眼神
    《甄嬛傳》《甄嬛傳》中甄嬛孫儷的哭戲是一流的,從早點青澀到後期犀利的眼神,無一不考驗演員的駕馭能力和信念感。一看甄嬛這眼神,就知道她要放大招了,直接一巴掌過去......5.《青蛇》《青蛇》張曼玉飾演的青蛇,所有只為了白蛇,唯一的留戀也是白蛇,為了白蛇可以不惜犧牲掉自己的生命,這眼神裡既有對姐姐的心疼也有對許仙的絕望,看完心裡五味雜陳,張曼玉的眼神也一直揮之不去,意難平。6.《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是一部喜劇,但是我卻哭了。
  • 《甜蜜蜜》:最深的情,不在言語,在心上
    整部劇直到結束,臺詞沒有一句哭天搶地的「我愛你」,但導演陳可辛卻通過每個眼神每處細枝末節,把愛意描述得淋漓盡致,營造的愛的氛圍濃得化不開,讓人深陷其中,不由自主憶起自己的今時過往。或者,你就是黎小軍、李翹、小婷、姑媽、威廉、豹哥,總有一個角色、一個角度述說著你的故事,深深打動你,讓你情不自禁笑著她的笑,哭著她的哭。
  • 張曼玉、黎明主演,最美好的愛情電影——《甜蜜蜜》
    如果有人問我中國迄今為止最好的愛情電影是哪些,我敢說《甜蜜蜜》必定是其中之一,不管看幾次,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它讓人始終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會有那麼個人,你可能抬頭不經意間看了他一眼,恍如隔世。然而世事難預料,兩個人最終還是無奈分手。黎小軍如願成為了小婷的老公,李翹則跟黑社會大哥豹哥(曾志偉 飾)在一起。然而兩人的緣分並沒到此為止。事實是他們後來在美國街頭重逢,當鄧麗君《甜蜜蜜》的音樂響起,兩人對視一笑,這場經年不衰的愛戀終於有了結果。那個曾經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始終陪伴在你身邊的人,又怎麼能那麼輕易就放棄呢?
  • 《姜子牙》「渡劫城」海報揭示姜子牙真正結局,你可能沒看懂
    近日,《姜子牙》官博發布渡劫城海報,在片尾的彩蛋中也能看到,姜子牙去到「神仙監獄」便是這部電影給姜子牙的結局海報中配文「姜子牙,你可知罪對於姜子牙最後的結局,很多觀眾認為「並沒有看懂最後的結局,可能還需要二刷」、「剛開始看不懂,細想暗含深意,值得二刷」、「想看渡劫城楊戩、雷震子和黃天化那幕,彩蛋播放速度太快,沒有看清」等。
  • 《甜蜜蜜》中,黎明演技超神,張曼玉奉獻了最經典的「哭笑不得」
    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一度被譽為最好的華語愛情電影,32歲的張曼玉與30歲的黎明在大熒幕上,奉獻了自己出道以來的最佳演技。《甜蜜蜜》講述的是那一代人的漂泊與愛情,他們為了擺脫貧窮,拼盡全力,追求一種「富足的生活」。為了這份富足,他們不惜犧牲愛情。當奮鬥半生,曾經夢寐以求的生活到手以後,他們卻發覺,自己沒有一點點激動與興奮。
  • 麥當勞其實是肯德基,關於你所不知道的《甜蜜蜜》。
    小婷,我真的想念你。」《 甜 蜜 蜜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甜蜜蜜鄧麗君-甜蜜蜜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聽說香港有這麼一部文藝片,由此產生了興趣,那個時代流行vcd播放器和盜版光碟,所以我們看到的《甜蜜蜜》,就是個盜版。
  • 我心中的天后也是電影界的天后——張曼玉
    張曼玉就是我心中的天后,是電影界的天后。說張曼玉是電影界的天后,應該沒有人會反駁吧。無論是六零後、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零零後,相信都沒有人沒看過張曼玉的電影作品吧。張曼玉的影迷和粉絲貫穿了20世紀末與21世紀的連接,無論什麼年齡段的人都非常喜歡看張曼玉的電影。
  • 《甜蜜蜜》:八九十年代的港漂生活圖鑑
    文 | 壹默瞭然我一直覺得,有些片子,看懂是需要時間的。比如《甜蜜蜜》,已經上映24年了。它是華語電影史上的愛情經典,也是陳可辛的代表作。過了沒多久,李翹遇到豹哥,有了新男友,黎小軍也把小婷接來香港結了婚。婚後,黎小軍才逐步意識到,是李翹伴隨他走過了人生的低潮期,能在情感上達到共鳴的也是她。黎小軍向小婷坦白的時候,小婷問:「那你為什麼還跟我結婚?」
  • 《進擊的巨人》兵長營救阿爾敏卻被吐槽,網友:你可能沒看懂劇情
    利威爾兵長這邊也不容樂觀,犧牲了整個調查兵的人,都還沒把獸之巨人幹掉,而團長也身負重傷,奄奄一息。現在調查兵的人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他們正在討論究竟要營救誰,是要把阿爾敏救醒還是團長,他們甚至還動手打了起來,兩人都是調查兵的智慧擔當,但最後兵長卻營救了阿爾敏,慘遭很多人吐槽,部分網友反抗說,你可能沒看懂劇情!
  • 理性與感性的摩擦 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剛進修道院的歌爾德蒙總粘著納爾齊斯,也常為納爾齊斯出頭,沒多久原本一心只有上帝的納爾齊斯被他打動了,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少年成為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兩人就這樣在修道院內相伴了七年,都已經成長為英俊的青年,納爾齊斯成為學識更加淵博的神學家,而歌爾德蒙卻仍是在神學理論的門口徘徊。當任院長看出歌爾德蒙根本不適合成為修士。
  • 你的笑容這樣熟悉,黎明、張曼玉、曾志偉《甜蜜蜜》
    《甜蜜蜜》這部電影它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故事,影片以黎小軍和李翹的感情主線更加展現出一代闖蕩香港、打拼美國的華人縮影,片中那些小人物活得卑微卻也自有光彩。在這部片子中似乎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身不由己,沒有偉大的人物也沒有偉大的感情,電影的主角似乎不是愛情,是命運。
  • 《甜蜜蜜》那些在奮鬥在理想路上的愛情,你因為理想放棄過愛情嗎
    1996年,由陳可辛導演,張曼玉、黎明和曾志偉主演的電影《甜蜜蜜》上映。於是在距今20幾年前的香港,那首甜蜜蜜響遍了大街小巷;而張曼玉和黎明的貼紙,也被貼在了每個家庭的,衣櫃,電視,和窗臺上。雖然兩人的感情歷經了艱難,但好在擁有了一個美麗的結局,最終也正是如電影的名字一般甜蜜蜜。甜蜜蜜,甜如相遇說是甜蜜的相遇,倒不如說是矛盾的相遇。
  • 感性與理性的碰撞:建築設計師與程式設計師的桌面分享
    今天給大家分享下我和太太的桌面,要補充的是這是一個感性與理性碰撞後的桌面。網上有不少程式設計師的自嘲段子和各種梗,讓人不由自主會覺得程式設計師是一群很神秘的極(禿)客(頂),做事極其理性,而恰恰相反的是更為感性的建築師在銀幕裡常常是個高大上的職業,文藝有範兒有品位,對顏值有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