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蜜》:八九十年代的港漂生活圖鑑

2020-12-16 壹默說電影

文 | 壹默瞭然

我一直覺得,有些片子,看懂是需要時間的。

比如《甜蜜蜜》,已經上映24年了。它是華語電影史上的愛情經典,也是陳可辛的代表作。

可《甜蜜蜜》遠遠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它講的是八九十年代港飄的艱辛生活,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01

1986年,黎小軍從天津坐火車到香港投靠姑姑,想在香港淘金後,把女友小婷接過來。

當時香港經濟比內地發達,香港人習以為常的自動扶梯、麥當勞,在黎小軍看來,都無比新鮮。

給小婷寫信,要用麥當勞的墊餐紙,因為天津沒有。

看到李翹用BB機,忍不住驚呼一聲「BB機啊」,豎起大拇指說「你真厲害」。

廣州來的李翹,她的理想是做個香港人,認為「在香港只要肯拼命苦幹,什麼都可以。」

掙錢是她在香港生活的基調。身兼數職,在麥當勞打工,為英語學校做兼職,還要擺攤,炒股票,一天苦幹20個小時。

等掙到錢了買兩間屋,一間在香港自己住,另一間在廣州給媽媽住。

兩個有著香港夢的年輕人,在麥當勞邂逅。

起初,李翹覺得黎小軍傻,賺他讀英語學校的佣金,差使他幹活。黎小軍也並不計較,儘可能幫著李翹。

年宵節,李翹和黎小軍在街頭擺攤賣鄧麗君錄音帶,卻無人問津。

兩個人無奈地認識到,聽鄧麗君的人都是從大陸來的,而大陸來的都不想別人知道他們是大陸來的,這個城市並沒有接納他們。

那晚,李翹亮明自己廣州人的身份,而黎小軍早猜到了,「我擔心我不讓你討我的便宜,你就不來找我,那麼我連香港唯一的朋友都沒有了。」

二人一同打拼奮鬥,日久生情。與此同時,黎小軍和小婷通書信,仍舊濃情蜜意。

黎小軍老實、敦厚、但也怯懦、糾結。這種腳踏兩條船的生活,直到他帶著李翹去首飾店,買了同款的手鍊,一條給小婷,另一條給李翹,才徹底爆發矛盾。

李翹說,「黎小軍同志,你來香港不是為了我,我來香港也不是為了你」。

黎小軍多次打來傳呼,李翹都不予理睬,黎小軍最終說了再見。

李翹愛黎小軍,黎小軍也愛李翹。只是,他倆都沒有那麼地愛對方,更多的是「同是異鄉淪落人」的共鳴。

對黎小軍來說,一邊是青梅竹馬的愛情,一邊是惺惺相惜的愛情,然而他對李翹的愛,沒有決然,缺少勇氣,沒有為了李翹放棄小婷。

而李翹是個有野心,有抱負的女人,想成為「真正的香港人」。

其實他們根本就三觀不合,彼此不一定合適對方。

過了沒多久,李翹遇到豹哥,有了新男友,黎小軍也把小婷接來香港結了婚。

婚後,黎小軍才逐步意識到,是李翹伴隨他走過了人生的低潮期,能在情感上達到共鳴的也是她。

黎小軍向小婷坦白的時候,小婷問:「那你為什麼還跟我結婚?」

他說:「那是我的理想。」

為了圓自己的理想,最終傷害了青梅竹馬。不得不說,在這點上,黎小軍是很自私的。

02

李翹炒股票虧空後,不得不去做按摩女,遇到了黑社會老大豹哥。

豹哥是個粗中有細的男人,他知道李翹怕老鼠,就在後背紋了一隻米老鼠。

他看李翹的眼神裡,滿滿的都是寵溺。

李翹被感動了,她知道這個男人對她是真心的,而且,他能給處於人生低潮中的李翹提供保護、安定以及滿足她追求的理想。她選擇了和豹哥在一起。

這時黎小軍決定和小婷離婚,兩人又擦出了火花,李翹也答應跟豹哥說清楚後回來。

李翹去船上見豹哥,想跟他說自己和黎小軍的事情,但看豹哥落難,又說不出口。

豹哥其實什麼都明白,就幫她說,「傻女,聽我說,現在立刻回家,洗個熱水澡,明早起來,滿街都有男人,個個都比豹哥好。」

豹哥是真愛李翹,想讓她走得毫無負擔,「不用擔心,我很有辦法的,在臺灣有很多老婆,高雄有一個,臺中有一個,花蓮有一個,阿里山也有一個。」

豹哥的話,暖化了李翹的心。

李翹重物質,但她本質上是個很善良的人。如果她不跟豹哥走,自己有花店有婚紗店也會過得很好,而且這些是她多年拼搏掙下來的家當,是她曾經夢想的生活。

可是她知道,如果這時候不跟豹哥走,自己不會過得心安。

李翹最終跟著豹哥遠渡美國,而黎小軍和小婷坦白後離了婚。

黎小軍的理想是娶小婷,李翹的理想是做個香港人,兩人通過努力都達到了理想,最後又都放棄了。

對於李翹來說,豹哥與黎小軍,一個如父如兄,一個你儂我儂。導演陳可辛說過,李翹永遠屬於豹哥,但她人生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黎小軍。

在紐約,豹哥和李翹度過了一段暫時安定的日子。李翹說,「要不我們要個孩子吧」,她是真的已經愛上這個男人。

但豹哥找個理由搪塞過去了,他知道自己逃亡的日子有今天沒明天的,怕有了孩子會拖累李翹。

然而,這種暫時的安穩很快就被打碎了。

虎落平陽被犬欺,豹哥在異鄉的街頭,被幾個小混混搶煙搶手錶,中彈身亡。

在醫院裡,看到豹哥背上那隻米老鼠,李翹先莫名地笑,而後崩潰痛哭。張曼玉這個教科書式的表演,拿下金像、金馬雙料影后實至名歸。

李翹的籤證到期了,被送去機場遣返的車上,看到了人潮中騎單車一閃而過的黎小軍。她開車門跑出去追,終究還是沒有追到,黎小軍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命中注定的人,無論中間經過多少曲折,終會相遇。

1995年,黎小軍和李翹在紐約的電視機櫥窗前相遇。新聞裡,正播著鄧麗君的死訊,當《甜蜜蜜》的歌聲響起,兩人轉頭相見。

看到這裡,你會感嘆,世間所有的再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的。

對此,陳可辛曾這樣評價:

「我不是文藝片導演,這是部十足的商業片,結尾純粹為討好觀眾而設計。現實中,男女主人公不可能在一起,但觀眾想要他們在一起。其實呢,如果他們能在一起,早在一起了。」

03

《甜蜜蜜》名字雖然甜,劇情卻不怎麼甜。

幾個主角從內地到香港,再到美國,一路都是苦中作樂,聚少離多,看的人內心百轉千回。

在殘酷戲謔的命運之下,他們的人生粗糙又美麗,脆弱又頑強。

片中有李翹多次吃東西的鏡頭,體現了漂泊者的飢餓、平凡和滄桑。

鄧麗君這一線索貫穿始終,賣唱片,衣服上簽名,最後相遇又用《甜蜜蜜》這首歌來反覆詠嘆。

李翹坐在黎小軍的單車後座上,唱著鄧麗君的《甜蜜蜜》那一段,更是銀幕經典了。

陳可辛真的是很懂觀眾,還首尾呼應了一下,原來二人在最初來香港的火車上就相遇了,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看完電影又想起那句老話: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只是現實生活中,那些當年錯過的人,還能再重逢嗎?

· END ·

作者:壹默瞭然,文字裡詩意,煙火中成長,喜歡用電影解說世間百態。

相關焦點

  • 《甜蜜蜜》:港漂大陸青年的愛欲奮鬥,是什麼讓他們放棄愛情?
    上世紀80年代,正是大陸人到香港的淘金熱。無數青年男女懷揣各類理想,背井離鄉來此掘金,小軍便是其中一人。他拋下在天津獨自等待他的未婚妻小婷,許諾要在香港掙錢買一套房子接她來結婚。沒成想最後,小軍已然愛上了同在香港掘金的李翹。
  • 憑什麼,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美女風靡亞洲
    從香港來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也是世界級金融之都,經濟繁榮的同時,促進了與「美」相關產業的飛速發展,具體包括服裝業、化妝品行業、時尚業、影視文娛業等行業。藍潔瑛本質上來說,香港美女能在八九十年代風靡亞洲,也有獨特的歷史的因素,香港曾是英國殖民地,從1842年到1997年長達155年,因此出現許多的中外混血兒實屬正常,人們都說混血兒女盛產帥哥美女,因此香港盛產如此多的美女也不為過
  • 《甜蜜蜜》中,黎明演技超神,張曼玉奉獻了最經典的「哭笑不得」
    陳可辛導演的《甜蜜蜜》一度被譽為最好的華語愛情電影,32歲的張曼玉與30歲的黎明在大熒幕上,奉獻了自己出道以來的最佳演技。《甜蜜蜜》講述的是那一代人的漂泊與愛情,他們為了擺脫貧窮,拼盡全力,追求一種「富足的生活」。為了這份富足,他們不惜犧牲愛情。當奮鬥半生,曾經夢寐以求的生活到手以後,他們卻發覺,自己沒有一點點激動與興奮。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警察隊伍的警服,為何一直是軍綠色?
    對於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們來說,對於八九十年代的警服,肯定記憶猶新。因為在八九十年代,我國警察隊伍的警服,一直都是軍綠色的。那麼,為何會出現這麼大的差異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我國警服顏色的發展。警察這個職業出現於英國,出現於19世紀初期,當時,我國還處於清朝嘉慶皇帝統治時期。
  • 《甜蜜蜜》——孤苦異鄉生活應該需要愛情這點甜
    電影《甜蜜蜜》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從大陸來香港謀生的黎小軍和李翹,因為喜歡鄧麗君的歌聲而走到的一起,但是卻因各自理想追求不同而分手,之後黎小軍一邊奮鬥一邊寫信給親愛的小婷,而李翹卻跟了黑社會老大豹哥,後來,在黎小軍和小婷的婚禮上,黎小軍與李翹兩人重新相遇,然後又響起了甜蜜蜜這首歌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槍決之前,最後一頓飯吃什麼?
    在前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死刑之前的一系列的過程。今天,我們聊聊死刑犯的最後一餐。對於死刑犯的最後一頓飯,一直存在各式各樣的傳說,例如最後一頓都是大魚大肉等等。認真的說,在中國的八九十年代,死刑犯被執行死刑之前,基本上沒有大魚大肉。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全國大規模禁槍,起到了多大的影響?
    建國以後,進入了50年代,隨著全國局勢的穩定,我國曾經進行了收繳槍枝的工作,在民間收繳了相當一部分民間槍枝。例如在《集結號》中,穀子地返回老家,正好遇到武裝部的幹部們統計民間槍枝,還隨口說了一句「英77,不好使。」但是,50年代的槍枝收繳工作並不徹底,仍有大量的槍械散落在民間。
  • 張曼玉和黎明的唯二合作,從《甜蜜蜜》到《一見鍾情》
    1997年第十六屆金像獎的評選,《甜蜜蜜》裡黎明的表現不可謂不佳,但偏偏最佳男主的競爭對手都太強,鄭則仕、劉青雲、張國榮、成龍、王敏德,尤其是前三位,個個都有影帝之相。雖然最後被肥貓鄭則仕摘走了獎盃,不過年輕的黎明輸的並不冤。那一年,陳可辛帶著《甜蜜蜜》成為金像獎最大贏家,雖然據最初上映已經過去二十五年之久,但《甜蜜蜜》已經成為值得一刷再刷的經典之一。
  • 復古又高級的港風,連男明星都愛極了,來細品那些港風美男子
    畢竟儘管是到了現在八九十年代的港風美人,還是非常受歡迎的,其實除了女生走港風類型之外,男生也有走港風類型的,而且也是非常的有魅力,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男明星的那些港風造型。三七分的髮型可以說是90年代港風男生的標誌性髮型了,畢竟那時候的郭富城,還有周潤發等著名港星都是留著這樣的髮型,酒紅色的粗麻花毛衣,配上黑色的機車外套,妥妥的港風型男。
  • 中國的八九十年代,全國警察隊伍的總數,到底有多少人?
    在前幾天,作者和大家聊了很多關於八九十年代警察隊伍建設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中國八九十年代裡,警察隊伍的總數情況。認真的說,在八十年代,我國警察隊伍的數量一直在不斷下降。進入90年代以後,我國警察隊伍的總數,才開始了逐步提升。那麼,當時,我國警察隊伍的總數,到底有多少人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近現代警察的發展。
  • 我的寫作課系列·甜蜜蜜
    《甜蜜蜜》的故事並不複雜,但關鍵是這個故事講得特別動人:1980年代男主角黎小軍從天津來到香港投靠姑媽討生活。女主角李翹從廣州來到香港,為了實現買房置業的夢想拼命工作。在偶然的機遇中二人相遇相識,生活的艱辛以及幾乎舉目無親的境地讓兩個年輕人的心越靠越近,最後成為了男女朋友,而愛在心頭口難開,各自緊緊壓抑自己而把對方當做好朋友。在一次股災中李翹辛苦工作掙來的存款幾乎變為零,心情沮喪的李翹決定到按摩店做按摩女渡過艱難時刻,因此結識黑社會老大曾志偉扮演的豹哥。豹哥感覺李翹有個性,李翹亦想藉助豹哥的力量變一個樣,於是二人走到一起。
  • 港漂大學生利用學生優惠代購水貨 月入逾20萬(圖)
    據港媒「巴士的報」網站報導 水貨客問題近期引人關注,據香港《星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原來「港漂團」也加入水貨戰場淘金,包括多所知名院校的內地生,疑在港以代購為名,違法秘撈走水貨名牌賺快錢,單是以學生優惠價代購iPhone
  • 狂熱境外保單首年50%進經紀人口袋:"港漂"全民作經紀協助資本外逃
    經紀隊伍幾乎擴張到90%的港漂和新移民家庭(香港持牌保險經紀人數近期增長過萬,大半為新移民和港漂,而同期新移民增加僅3.8萬人,約1萬個家庭!),這種對於人際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大概只有傳銷時代的最頂峰可以比擬,對於人心和家庭的毒害,對國家外匯穩定和內地保險企業造成的破壞,都將無法修復。
  • 重溫香港電影《甜蜜蜜》的另一種感受
    這部由陳可辛執導,黎明,張曼玉主演,出品於1996年的香港愛情電影《甜蜜蜜》,恐怕也是在很多人記憶中無法抹去。現在偶爾聽到《甜蜜蜜》這首歌的時候。眼前浮現的畫面就是黎明踩著單車,張曼玉坐在後座不經意的前後晃動著雙腿 ,嘴裡輕聲地哼著鄧麗君的這首《甜蜜蜜》,他們臉上洋溢著簡單的幸福和滿足。這看似平常的一幕,卻總是讓人感動,我甚至認為《甜蜜蜜》這首歌是為這段畫面而生的,這就是電影和音樂的魅力。也是本片最為經典的畫面。
  • 我的「村漂」生活:住在常明家,喜讀「小人書」
    上回說到我「漂」到了村武裝部,有幸與基幹民兵們跟我二叔學會了《美麗的西沙群島》這首歌。那個階段,大家一湊到一塊兒便唱起來,沒事的時候也哼唱著,煞是開心。因為民兵要加強訓練,經常執行特殊任務,我不得不「漂」出來。好不容易「漂」到了郭常明家。他家離我家並不近,但因為他老家與我家曾是近鄰,兩家知根知底,相處得很融洽。
  • 《香港1968》:年代感十足的港娛小說
    今天個大家推薦一部都市年代文,與現在的熱門話題無關。《香港1968》,作者:汪公子在年,4級作者。分類:都市-都市生活。其實就是香港的貧民窟,很多大明星也有此類生活背景。第三章,人小鬼大。主角回到公屋,和街坊鄰居熱情地打招呼,不但成績好,人緣也特別好。看到母親和奶奶在做飯,聊了幾句。妹妹卻又在畫小人書,雖然成績好,但也不要沉迷遊戲哦。第四章,搵錢。主角的父親開書店,奶奶繡花,妹妹畫小人書,自己打算寫小說投報社。全家一起努力掙錢,換個新房子,提高生活質量。主角文抄公的基本定位已成。
  • 麥當勞其實是肯德基,關於你所不知道的《甜蜜蜜》。
    《 甜 蜜 蜜 》Comrades: Almost a Love Story甜蜜蜜鄧麗君-甜蜜蜜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聽說香港有這麼一部文藝片,由此產生了興趣,那個時代流行vcd播放器和盜版光碟,所以我們看到的《甜蜜蜜》,就是個盜版。
  • 《甜蜜蜜》是什麼樣的愛?
    香港電影《甜蜜蜜》可以說是這樣的作品,這部電影在改革開放的早期,需要大量大陸人在香港工作,他講述了大陸的黎小軍和李翹在香港相遇,然後分道揚鑣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推移的形式逐漸改變,香港不再是大陸農民工的最佳選擇,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留在內地奮鬥。小軍和李翹在紐約的街道上再次相遇。影片從頭到尾貫穿鄧麗君人和歌,兩個人因為鄧麗君的歌相遇,最後又因為鄧麗君再次相遇。
  • 你的笑容這樣熟悉,黎明、張曼玉、曾志偉《甜蜜蜜》
    《甜蜜蜜》這部電影它不僅僅是兩個人的故事,影片以黎小軍和李翹的感情主線更加展現出一代闖蕩香港、打拼美國的華人縮影,片中那些小人物活得卑微卻也自有光彩。在這部片子中似乎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身不由己,沒有偉大的人物也沒有偉大的感情,電影的主角似乎不是愛情,是命運。
  • 《古惑仔》只是假「港漫」!真正的香港漫畫是這樣的
    不過,嚴格來說「港漫」根本不算是「香港漫畫」,甚至不算是「漫畫」!根據對香港漫畫情有獨鐘的收藏家楊維邦和學者黃少儀Wendy對橙子君所講,打鬥港漫只是借用「港漫」連環圖!但原來一切只是因為七、八十年代這一類連環圖興起,而借用漫畫的名義,真正的香港漫畫,應該是三十年代開始,內容益智健康的兒童讀物。 相對黃金時期的打打殺殺港漫,早期(三十至六十年代)的香港漫畫百花齊放得多,有《兒童樂園》、《小朋友畫報》等的小朋友讀物;亦有《13點》、《細路祥》等日常小品,當時內容較為通俗的作品(打鬥港漫前身)都是稱為「連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