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壹默瞭然
我一直覺得,有些片子,看懂是需要時間的。
比如《甜蜜蜜》,已經上映24年了。它是華語電影史上的愛情經典,也是陳可辛的代表作。
可《甜蜜蜜》遠遠不只是一部愛情電影,它講的是八九十年代港飄的艱辛生活,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01
1986年,黎小軍從天津坐火車到香港投靠姑姑,想在香港淘金後,把女友小婷接過來。
當時香港經濟比內地發達,香港人習以為常的自動扶梯、麥當勞,在黎小軍看來,都無比新鮮。
給小婷寫信,要用麥當勞的墊餐紙,因為天津沒有。
看到李翹用BB機,忍不住驚呼一聲「BB機啊」,豎起大拇指說「你真厲害」。
廣州來的李翹,她的理想是做個香港人,認為「在香港只要肯拼命苦幹,什麼都可以。」
掙錢是她在香港生活的基調。身兼數職,在麥當勞打工,為英語學校做兼職,還要擺攤,炒股票,一天苦幹20個小時。
等掙到錢了買兩間屋,一間在香港自己住,另一間在廣州給媽媽住。
兩個有著香港夢的年輕人,在麥當勞邂逅。
起初,李翹覺得黎小軍傻,賺他讀英語學校的佣金,差使他幹活。黎小軍也並不計較,儘可能幫著李翹。
年宵節,李翹和黎小軍在街頭擺攤賣鄧麗君錄音帶,卻無人問津。
兩個人無奈地認識到,聽鄧麗君的人都是從大陸來的,而大陸來的都不想別人知道他們是大陸來的,這個城市並沒有接納他們。
那晚,李翹亮明自己廣州人的身份,而黎小軍早猜到了,「我擔心我不讓你討我的便宜,你就不來找我,那麼我連香港唯一的朋友都沒有了。」
二人一同打拼奮鬥,日久生情。與此同時,黎小軍和小婷通書信,仍舊濃情蜜意。
黎小軍老實、敦厚、但也怯懦、糾結。這種腳踏兩條船的生活,直到他帶著李翹去首飾店,買了同款的手鍊,一條給小婷,另一條給李翹,才徹底爆發矛盾。
李翹說,「黎小軍同志,你來香港不是為了我,我來香港也不是為了你」。
黎小軍多次打來傳呼,李翹都不予理睬,黎小軍最終說了再見。
李翹愛黎小軍,黎小軍也愛李翹。只是,他倆都沒有那麼地愛對方,更多的是「同是異鄉淪落人」的共鳴。
對黎小軍來說,一邊是青梅竹馬的愛情,一邊是惺惺相惜的愛情,然而他對李翹的愛,沒有決然,缺少勇氣,沒有為了李翹放棄小婷。
而李翹是個有野心,有抱負的女人,想成為「真正的香港人」。
其實他們根本就三觀不合,彼此不一定合適對方。
過了沒多久,李翹遇到豹哥,有了新男友,黎小軍也把小婷接來香港結了婚。
婚後,黎小軍才逐步意識到,是李翹伴隨他走過了人生的低潮期,能在情感上達到共鳴的也是她。
黎小軍向小婷坦白的時候,小婷問:「那你為什麼還跟我結婚?」
他說:「那是我的理想。」
為了圓自己的理想,最終傷害了青梅竹馬。不得不說,在這點上,黎小軍是很自私的。
02
李翹炒股票虧空後,不得不去做按摩女,遇到了黑社會老大豹哥。
豹哥是個粗中有細的男人,他知道李翹怕老鼠,就在後背紋了一隻米老鼠。
他看李翹的眼神裡,滿滿的都是寵溺。
李翹被感動了,她知道這個男人對她是真心的,而且,他能給處於人生低潮中的李翹提供保護、安定以及滿足她追求的理想。她選擇了和豹哥在一起。
這時黎小軍決定和小婷離婚,兩人又擦出了火花,李翹也答應跟豹哥說清楚後回來。
李翹去船上見豹哥,想跟他說自己和黎小軍的事情,但看豹哥落難,又說不出口。
豹哥其實什麼都明白,就幫她說,「傻女,聽我說,現在立刻回家,洗個熱水澡,明早起來,滿街都有男人,個個都比豹哥好。」
豹哥是真愛李翹,想讓她走得毫無負擔,「不用擔心,我很有辦法的,在臺灣有很多老婆,高雄有一個,臺中有一個,花蓮有一個,阿里山也有一個。」
豹哥的話,暖化了李翹的心。
李翹重物質,但她本質上是個很善良的人。如果她不跟豹哥走,自己有花店有婚紗店也會過得很好,而且這些是她多年拼搏掙下來的家當,是她曾經夢想的生活。
可是她知道,如果這時候不跟豹哥走,自己不會過得心安。
李翹最終跟著豹哥遠渡美國,而黎小軍和小婷坦白後離了婚。
黎小軍的理想是娶小婷,李翹的理想是做個香港人,兩人通過努力都達到了理想,最後又都放棄了。
對於李翹來說,豹哥與黎小軍,一個如父如兄,一個你儂我儂。導演陳可辛說過,李翹永遠屬於豹哥,但她人生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黎小軍。
在紐約,豹哥和李翹度過了一段暫時安定的日子。李翹說,「要不我們要個孩子吧」,她是真的已經愛上這個男人。
但豹哥找個理由搪塞過去了,他知道自己逃亡的日子有今天沒明天的,怕有了孩子會拖累李翹。
然而,這種暫時的安穩很快就被打碎了。
虎落平陽被犬欺,豹哥在異鄉的街頭,被幾個小混混搶煙搶手錶,中彈身亡。
在醫院裡,看到豹哥背上那隻米老鼠,李翹先莫名地笑,而後崩潰痛哭。張曼玉這個教科書式的表演,拿下金像、金馬雙料影后實至名歸。
李翹的籤證到期了,被送去機場遣返的車上,看到了人潮中騎單車一閃而過的黎小軍。她開車門跑出去追,終究還是沒有追到,黎小軍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命中注定的人,無論中間經過多少曲折,終會相遇。
1995年,黎小軍和李翹在紐約的電視機櫥窗前相遇。新聞裡,正播著鄧麗君的死訊,當《甜蜜蜜》的歌聲響起,兩人轉頭相見。
看到這裡,你會感嘆,世間所有的再相遇,都是久別重逢的。
對此,陳可辛曾這樣評價:
「我不是文藝片導演,這是部十足的商業片,結尾純粹為討好觀眾而設計。現實中,男女主人公不可能在一起,但觀眾想要他們在一起。其實呢,如果他們能在一起,早在一起了。」
03
《甜蜜蜜》名字雖然甜,劇情卻不怎麼甜。
幾個主角從內地到香港,再到美國,一路都是苦中作樂,聚少離多,看的人內心百轉千回。
在殘酷戲謔的命運之下,他們的人生粗糙又美麗,脆弱又頑強。
片中有李翹多次吃東西的鏡頭,體現了漂泊者的飢餓、平凡和滄桑。
鄧麗君這一線索貫穿始終,賣唱片,衣服上簽名,最後相遇又用《甜蜜蜜》這首歌來反覆詠嘆。
李翹坐在黎小軍的單車後座上,唱著鄧麗君的《甜蜜蜜》那一段,更是銀幕經典了。
陳可辛真的是很懂觀眾,還首尾呼應了一下,原來二人在最初來香港的火車上就相遇了,只是他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看完電影又想起那句老話: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
只是現實生活中,那些當年錯過的人,還能再重逢嗎?
· END ·
作者:壹默瞭然,文字裡詩意,煙火中成長,喜歡用電影解說世間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