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 全球抗疫大考的中國「答卷」

2020-12-24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來源標題: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 全球抗疫大考的中國「答卷」

中國政府赴阿爾及利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於5月14日凌晨出發,赴阿幫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8月12日,75061次中歐班列(西安—米蘭)滿載口罩和熔噴布,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新築車站出發,駛向義大利米蘭。  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14億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充分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

講信義:重信守諾 大國擔當

病毒突襲而至。站在抗疫前沿的中國堅守承諾,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展現出大國擔當。

中國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許多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動70多次,開設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並向所有國家開放,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

從3月15日至9月6日,中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隻、防護服14億件、護目鏡2.3億個、呼吸機20.9萬臺、檢測試劑盒4.7億人份、紅外測溫儀8014萬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

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衰退。堅守在海外的中資企業,與國外民眾迎難共進,攜手向前。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科倫坡港口城、馬累維拉納國際機場……一系列中外重大合作項目建設在共同抗疫中穩步推進。

在國際運輸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大背景下,中歐班列挑起亞歐陸路運輸的「大梁」,成為沿線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歐班列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累計開行1247列、發送貨物1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2%、66%,綜合重箱率98.5%,再創歷史新高。

「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得比中國更好。」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說。白俄羅斯對外友協主席尼娜·伊萬諾娃說,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參與抗疫國際合作,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這對各國共同應對疫情嚴峻挑戰意義重大。

重情義:投桃報李 守望相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在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100多個國家和數十個國際組織伸出援助之手。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以行踐言,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

中國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

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行馳援;抗疫物資加大生產、馳援全球;防控經驗乾貨滿滿、傾囊相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中國人民為全人類作出了貢獻。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說,患難見真情,中國通過援助物資、派遣醫療專家組等方式向其他國家提供幫助,挽救了更多生命,展現出大國擔當與道義。

揚正義:務實求真 尊重科學

在人類應該攜手共渡難關的時刻,個別國家的一些政客出於狹隘的個人或政黨利益考慮,將病毒汙名化、疫情政治化,不遺餘力地散播「政治病毒」,成為阻礙全球疫情防控的逆流。

中方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地發布疫情信息,盡己所能為其他國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

公道自在人心。多國政府和政黨領導人表示,中國為全球抗疫所作貢獻有目共睹,堅決反對將公共衛生問題政治化和對他國搞汙名化的言行。

堅持科學防控,是中國抗疫鬥爭的鮮明特點。先後推出八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治療辦法,被多個國家借鑑和使用。無論是搶建方艙醫院,還是多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無論是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大數據追蹤溯源和健康碼識別,還是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都顯示了對科學精神的尊崇和弘揚。

守道義:天下一家 命運共同

9月,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疫情之下,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克時艱,共同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繁榮,推動世界經濟儘快復甦。

百年變局疊加全球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全方位衝擊。但中國初衷不改,堅守道義。

愛人利物之謂仁。中國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倡導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全球抗疫貢獻智慧和力量,用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說,這次疫情再次凸顯了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緊迫性、現實性、時代性。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說,中國不僅積極幫助其他國家抗擊疫情,還承諾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為世界經濟穩定做貢獻。這種合作和開放的態度,在未來應對全球性問題上也是各國應該堅持的方向。

新華社記者 謝琳

(據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中國政府赴阿爾及利亞抗疫醫療專家組於5月14日凌晨出發,赴阿幫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8月12日,75061次中歐班列(西安—米蘭)滿載口罩和熔噴布,從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新築車站出發,駛向義大利米蘭。  新華社發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至今累計確診病例已達2800萬例。14億中國人民進行的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充分詮釋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向世界展示了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守道義的大國形象。

講信義:重信守諾 大國擔當

病毒突襲而至。站在抗疫前沿的中國堅守承諾,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展現出大國擔當。

中國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許多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動70多次,開設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並向所有國家開放,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

從3月15日至9月6日,中國總計出口口罩1515億隻、防護服14億件、護目鏡2.3億個、呼吸機20.9萬臺、檢測試劑盒4.7億人份、紅外測溫儀8014萬件,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

世界經濟面臨嚴重衰退。堅守在海外的中資企業,與國外民眾迎難共進,攜手向前。雅萬高鐵、中老鐵路、科倫坡港口城、馬累維拉納國際機場……一系列中外重大合作項目建設在共同抗疫中穩步推進。

在國際運輸受疫情嚴重影響的大背景下,中歐班列挑起亞歐陸路運輸的「大梁」,成為沿線各國攜手抗疫的「生命通道」和「命運紐帶」。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歐班列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累計開行1247列、發送貨物11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2%、66%,綜合重箱率98.5%,再創歷史新高。

「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做得比中國更好。」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說。白俄羅斯對外友協主席尼娜·伊萬諾娃說,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參與抗疫國際合作,與各國分享抗疫經驗,這對各國共同應對疫情嚴峻挑戰意義重大。

重情義:投桃報李 守望相助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中國在抗擊疫情最困難的時候,100多個國家和數十個國際組織伸出援助之手。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以行踐言,與世界各國守望相助。

中國向32個國家派出34支醫療專家組,向15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資。

醫護人員白衣為甲、逆行馳援;抗疫物資加大生產、馳援全球;防控經驗乾貨滿滿、傾囊相授。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中國人民為全人類作出了貢獻。印度尼西亞智庫亞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說,患難見真情,中國通過援助物資、派遣醫療專家組等方式向其他國家提供幫助,挽救了更多生命,展現出大國擔當與道義。

揚正義:務實求真 尊重科學

在人類應該攜手共渡難關的時刻,個別國家的一些政客出於狹隘的個人或政黨利益考慮,將病毒汙名化、疫情政治化,不遺餘力地散播「政治病毒」,成為阻礙全球疫情防控的逆流。

中方實事求是、公開透明地發布疫情信息,盡己所能為其他國家提供人道主義援助,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

公道自在人心。多國政府和政黨領導人表示,中國為全球抗疫所作貢獻有目共睹,堅決反對將公共衛生問題政治化和對他國搞汙名化的言行。

堅持科學防控,是中國抗疫鬥爭的鮮明特點。先後推出八版全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臨床有效的中藥西藥和治療辦法,被多個國家借鑑和使用。無論是搶建方艙醫院,還是多條技術路線研發疫苗;無論是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大數據追蹤溯源和健康碼識別,還是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都顯示了對科學精神的尊崇和弘揚。

守道義:天下一家 命運共同

9月,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舉行。疫情之下,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共克時艱,共同促進全球服務貿易發展繁榮,推動世界經濟儘快復甦。

百年變局疊加全球疫情,給人類社會帶來全方位衝擊。但中國初衷不改,堅守道義。

愛人利物之謂仁。中國發起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援助時間最集中、涉及範圍最廣的緊急人道主義行動,倡導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為全球抗疫貢獻智慧和力量,用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萬人的生命。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說,這次疫情再次凸顯了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緊迫性、現實性、時代性。

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說,中國不僅積極幫助其他國家抗擊疫情,還承諾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為世界經濟穩定做貢獻。這種合作和開放的態度,在未來應對全球性問題上也是各國應該堅持的方向。

新華社記者 謝琳

(據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相關焦點

  • 戰疫彰顯中國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
    在抗擊疫情實踐中,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充分展現負責任大國擔當,成為維護國際公平與正義、推進各國合作共贏、促進共同發展的中堅力量,贏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 中國抗疫彰顯大國擔當(思想縱橫)
    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指出:「大國更應該有大的樣子,要提供更多全球公共產品,承擔大國責任,展現大國擔當。」當前,人類仍在與新冠肺炎疫情進行鬥爭。戰勝病毒、應對危機,呼喚團結協作,呼喚大國擔當。
  • 講信義、重情義|黃岡人民感恩廣東深愛家人們!
    疫情無情,人有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為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2020年2月3日,廣東深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廣東深愛),當時剛創業僅兩個月時間,但面對疫情的嚴峻形勢,廣東深愛主動積極行動起來,決定用愛心踐行深愛企業社會責任,於2月4日下午,分別向湖北省黃岡市紅十字會捐贈現金人民幣30萬元整,向十堰市紅十字會捐贈現金20萬元整,總計50萬元整,用於當地採購抗疫物資。
  • 網絡評論|以偉大抗疫精神推動民族復興
    在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築起中華民族新的精神豐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使之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 今天,習近平用20個字概括偉大抗疫精神
    在講話中,習近平就偉大抗疫精神進行了深刻闡述。他說,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抗疫漫畫|速看浙傳筆下的國際範!
    《為了共同的健康》新冠病毒防控漫畫書勇於擔當—— 向世界貢獻浙傳抗疫「助力值」在全球戰疫的當下,我校充分發揮國際與國內政府、企業、學校的合作優勢,將政、產、學、研高度融合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進一步增進國際社會齊心協力、共同抗疫的共識,向世界貢獻來自浙傳的抗疫
  • 人類命運共同體:破解世界疫情難題的中國方案
    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更凸顯這種態度的短視。那麼,全球化形勢下人類該如何破解類似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世界難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針對全球性危機和挑戰,發出了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早在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時就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 新時代不朽的精神豐碑 ——偉大抗疫精神的時代內涵和歷史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傳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命運與共的道義擔當。大道不孤,大愛無疆。人類是一個休戚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面對共同的敵人,沒有任何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唯有守望相助、和衷共濟才能共克時艱。中國不畏艱難、舉全國之力抗擊疫情,既是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是在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中國人民向國際社會提供大量醫療防護物資、派出多批次專家醫療隊,盡己所能支援其他國家人民抗疫鬥爭。
  • 全球抗疫阻擊戰中的中國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愈加攪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讓原本已處於深刻調整中的全球經濟秩序和國際政治格局,再遭衝擊。躑躅還是向前?封閉還是開放?零和博弈還是互利共贏?「如果奇蹟有顏色,那一定是中國紅!」全球抗疫,無數中國人再次感同身受:我們的路,走對了!道路由來曲折,徵途自古艱難。這條路,把中國從國破家亡邊緣帶到靠近世界舞臺中央,把中國從一窮二白帶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 人民日報連續7天發表評論文章 彰顯全球抗疫的中國擔當
    深刻闡明了在這場戰鬥中,中國以開放合作的實際行動,與世界各國共同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攜手全球抗疫,疫情阻擊戰交出「中國答卷」。評論指出,作為最早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最早迎戰疫情的國家,中國全民動員、舉國上陣,經過艱苦奮戰,付出巨大犧牲,成為世界上率先控制住國內疫情的國家之一,不僅為世界守住疫情防控的區域防線,也為全球抗疫積累了寶貴經驗。
  • 信義集團李賢義捐贈500萬用於龍崗抗疫
    2月7日下午,龍崗區政府區長代金濤代表政府接受了來自信義集團李賢義先生捐獻的善款500萬元。據悉,該款項將專門用於龍崗區疫情的處置和救助。「信義集團紮根龍崗,希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助力政府戰勝疫情。」李賢義也是熱心公益的慈善家,其名下信義集團始終秉持「信譽至上、義氣爭榮、自強不息、善待天下」的宗旨,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切實履行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 直與天地爭春回 ——戰疫大考中書寫深圳優異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深圳作為一座實際管理服務人口超過兩千萬的超大城市、移民城市、口岸城市,人口流動大、突發變數多、防控要求高,「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相對較大。抗疫,是一場「大戰」,亦是一場「大考」。
  • 努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有的放矢)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中,中國人民身上體現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揚。當前,改進和加強對外宣傳,需要運用多種形式在國際輿論場及時發聲,講好中國抗疫故事。講好中國抗疫故事,需要講事實、講情感、講道理,努力在國際社會贏得人心、贏得認同。
  • 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的實踐路徑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鑄就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道義理想主義:中國外交的政治邏輯
    相比而言,這兩個階段的中國外交均有帶全球眼光的論題。就前一段落講,1953年底周恩來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4〕確立了適用至今的中國外交的具體政治原則。就後一段落講,毛澤東在1974年初會見第三世界國家領導人時提出的三個世界的劃分論,即「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
  • 泰康溢彩攜手信義兄弟助力湖北農民工返崗復工
    這輛專車是由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聯合湖北省楚商聯合會、湖北省信義兄弟農民工幫扶基金會實施的「點對點」公益專車返崗復工服務,後續還將在宜昌、鹹寧、黃岡等地繼續開展免費公益專車返崗復工服務。3月25日,湖北除武漢以外地區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湖北的廣大外出務工人員早已迫不及待地收拾好了行囊,攜帶著家眷奔赴工作崗位。
  • 中國媒體抗疫報導真實客觀,「中國隱瞞論」毫無事實依據
    徐麟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媒體人士和許多國際同行一道,以深情的筆觸、感人的鏡頭進行了深入及時的採訪和報導,講述中國抗疫和全球抗疫故事,傳播疫情防控知識,交流各國防控經驗,回應社會和公眾關切,進一步增進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抗疫的了解,也增進了中國人民對各國抗疫的了解。
  • 華生教授說抗疫:講好中國故事,最大限度降低國家風險
    就如上次西方七國集團會議,美國提出將病毒稱為中國病毒或武漢病毒,結果遭到其他盟國的一致反對而作罷。因此,我們還是要相信世界上大多數人、大多數國家以及現在的主要國際組織都還是願意聽道理和講道理的,否則我們就無法如領導所說,「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