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那些年一起遺失的美好

2021-01-20 宵夜觀影

最近,《千與千尋》中文版登陸國內。對於此次引進中國內地的行為,網上的評論褒貶不一。許多粉絲們趕緊這是追求「童年記憶」的好時機,不過也有諸多網友質疑這是在炒冷飯。無論孰是孰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部被稱為「日本動畫天花板」之一的經典。

《千與千尋》是由日本的動漫大師宮崎駿執導,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著名日本聲優配音的奇幻動畫。影片主要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闖入了神靈所在的異世界,為了拯救被變成動物的父母而經歷了諸多磨難,最終在各方幫助下成功離開異世界的故事。影片在2001年在日本上映,票房達到了30058915500日元,海外票房達到了254600000美元。不僅獲得了如此高票房的收入,更是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是日本動畫中少有走向國際並且大獲成功的例子。時隔多年,如今在2019年6月21日登陸中國影院,動畫的製作工作室會長星野康二親自出席了中國上海舉行的試映活動來為本店造勢。據悉,本次《千與千尋》中文版由周冬雨、井柏然、彭昱暢等一眾「小鮮肉」擔任配音,能夠為這麼有名的動畫配音,看來粉絲們又要為自己的偶像打「call」。

《千與千尋》在世界動畫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為它不僅突破了國界、文化上的差異,更是將東西方文化進行了一次非常完美的「融合」。《千與千尋》是一部非常神奇的動畫,網上對於其最多的評價是:「不同的年齡段看《千與千尋》會有不同的感受。」隨著閱歷的增長,每一次對於這部動畫看待的角度都不一樣,自然感受到的也不盡相同。少年時期看它只是感覺畫面很美,無臉男有些恐怖;青年時期觀看感覺出了千尋迎難而上不怕艱苦,以及能夠堅持自己的目標救出父母的勇敢品質;如今半中年時期看到更多的是千尋背後不得不讓自己堅強的無奈,正如影片中湯婆婆的那句話:「我為什麼要僱傭一個嬌滴滴、什麼都幹不了的人做事呢?」,離開父母的保護,現實要求大家必須成長強大起來。

影片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設定,作為「大反派」的湯婆婆會將每一個人的名字「沒收」。而如果想要返回原來的世界,「記住自己的名字才找得到回家的路」。有時候會很不合時宜的想起《武林外傳》中呂秀才的話「名字只是一個代號,拿掉之後你又是誰?」顯然呂秀才沒有來過「異世界」,所以才不需要用名字來提醒自己不能夠迷失自我。但是換言之,《武林外傳》中的姬無命不正是因為迷失了自我,才會被呂秀才「有機可乘」嗎?

現在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便是「不忘初心」,那麼什麼才算是初心呢?影片中「戲份」最多的便是千尋與白龍之間的各種糾纏,但是能夠做到「不忘初心」的似乎只有無臉男一人。他雖然迷失過,但是在被千尋打動後,便時刻相伴其左右。即使在發瘋吞下整個湯屋的食物之後,變出的黃金第一時間依舊想著給予千尋。「深情不及久伴」,想必這句話對於它來講真的很適合吧。

相關焦點

  • 走近民藝,拾回那些遺失的美好
    而那些日常老物件卻停留在時光裡,保存下了許多記憶,只等有一天,在驀然回首間讓人可以找到來處,安放心靈。正在國博展出的「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正向我們娓娓道來,那些過去的柴米油鹽。這些熟悉的味道,文化的記憶,書本上沒有,文獻不曾記載,它們是如何走入博物館回到我們的視野影響今天的呢?就讓專家來為我們講述,帶我們一起去了解、去尋回失落的傳統,還有那背後故事。
  • 那些隱藏在《千與千尋》中的都市傳說,你能否看出新東西?
    那些隱藏在《千與千尋》中的都市傳說,你能否看出新東西?《千與千尋》於2001年正式上映,至今已經播出了18年,依然能常常被人提起,常常被討論。前不久在國內播出後,又引發了一番熱議。當年看《千與千尋》的小孩,如今都成長成為大人了,再看《千與千尋》總能得出不同的味道,宮崎駿導演賦予角色的設定,並沒有表面看上去的那麼簡單。而事實上,在《千與千尋》中隱藏著很多都市傳說,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出來,這一期,我們一起來看看《千與千尋》中的都市傳說吧!
  • 總有一部動畫會讓我們流下淚水——千與千尋
    當然,《千與千尋》的評論文章很多,但是評價的最好的或許是作為本片編劇兼導演的宮崎駿本人。他這樣說道「我們固然早已過了當初幼稚的時光,但不是一樣保有記憶嗎?過去的夢想還是能夠在那些支撐著社會的成人身上找到,如果你也相信這些事情會發生在10歲女孩的身上,那你的幻想也一定是真實的。」
  • 劍網3技巧-遺失的美好兌換順序建議,避免選擇困難症!
    本期我們來說一個讓大家經常犯難的問題,就是官方的補償道具,遺失的美好到底換啥比較好。這個問題對老玩家來說到不難,劍三總是時不時的會補償或送一個遺失的美好。如果你的劍三年齡很長,那久而久之也把想換的東西都兌換過了,但對新玩家來說是個很頭疼的問題。點開道具一看琳琅滿目那麼多選擇,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啥,生怕換虧了。
  • 走近民藝,拾回那些遺失的美好(上)|深度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筆者對民藝的學習與研究已有近40年,在這些年裡,對民藝各方面的思考不斷縈繞在自己的腦海裡,從未間斷過。這期間我與課題組的同事們一起,可以說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無論是漢族的鄉村,還是少數民族的村寨,無論是西北雄渾的黃土高坡,還是江南秀麗的水村山郭,無論是心靈手巧的農婦村姑,還是樸實粗獷的莊稼漢子,那些看似平常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花花草草、罈罈罐罐都給了我們無盡的啟迪。那些生動的民藝、民俗、民風、民情恰似一幅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畫卷,向我們展示了民間社會多姿多彩、深沉豐厚的文化和生活情景。
  • 劍網3西山秘寶.遺失的美好兌換物品展示
    劍網3幾乎每年都會給玩家送遺失的美好,其中西山秘寶·遺失的美好比較多。在活動頁面(遊戲界面右上角的小燈籠)領取後打開背包,右鍵點擊即可兌換選擇心儀的物品,一旦點選,即可獲得,不可退回可兌換的物品一覽兌換的物品是2012年春節前歷次的充值促銷物品,
  • 去十分尋找《那些年》的足跡,去九份探秘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十分車站,是的,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很多場景就是在平溪線十分站拍攝的。下了車,處處是《那些年》中的場景,我的音樂模式一直處於《愛夏》、《那些年》的重複模式,應景不過如是。那部著名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陳妍希和柯震東在十分石橋下放飛了天燈,在十分車站漫步,就在這裡取景。十分車站的彩色小火車緩緩駛入車站,那便是一道非常精美的風景。來到十分往往很想得到那張《十分幸福》的車票。可以在十分找的哦,尋找的過程,也是很有寓意的。
  • 《千與千尋》:用最美好的畫面講述著最殘酷的世界規則
    宮崎駿就像是一個「劊子手」,用美好的故事,精緻的場景,純真的角色構畫去講述著社會的殘酷。他的電影就像是一杯美酒,越來越品越香,歷經時間和歲月的沉澱,我們才能夠真正懂得裡面的深意,那是一種直擊心靈的觸動。在他的37部作品裡面,有一部電影位居日本票房榜首,至今沒有可以超越它的。
  • 《千與千尋》,一部18年後才明白的成長童話!
    十八年前,一部名叫《千與千尋》的電影在日本上映,一上映就創下了票房傳奇,一舉拿下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日本影片。十八年後,這部票房傳奇的動畫電影在內地上映了,不僅拿下了單日票房排行榜冠軍,在豆瓣的評分也達到了驚人的9.3。
  • 宮崎駿《千與千尋》用最美好的畫面講述著最殘酷的世界規則
    宮崎駿就像是一個「劊子手」,用美好的故事,精緻的場景,純真的角色構畫去講述著社會的殘酷。他的電影就像是一杯美酒,越來越品越香,歷經時間和歲月的沉澱,我們才能夠真正懂得裡面的深意,那是一種直擊心靈的觸動。在他的37部作品裡面,有一部電影位居日本票房榜首,至今沒有可以超越它的。
  • 《千與千尋》:多重鏡像的運用,凸顯大眾對美好鄉村與童年的回憶
    2019年在中國大陸上映的電影《千與千尋》是其主要代表作之一,早在2001年《千與千尋》同樣在其他地方上映,此次相同的版本在不同時間和地域上映,極其耐人尋思。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經濟處於低迷時期,經過十年之後,在2001年有所緩解。
  • 《千與千尋》:現實的殘酷和美好,大都在這
    文/婉婷說情感在3月6日,最新一期《王牌對王牌5》中,沈騰COS「無臉男」,與賈玲合作演繹搞笑版《千與千尋》,在沈騰一出場的那一刻全場爆笑。第一次看《千與千尋》還是初中的時候,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11年。小時候以為千尋的世界是一場夢,長大才發現它是我們真實走過的人生。
  • 熟悉的旋律,美好的回憶,一起聆聽那些曾經治癒你的旋律吧~
    1984年,久石讓擔任宮崎駿第一部作品《風之谷》音樂監督,創作的《娜烏西卡安眠曲》一鳴驚人,電影原聲集創造了在Oricon榜最高第8位的記錄。  《千與千尋》  2001年,久石讓為宮崎駿導演的電影《千與千尋》創作音樂,該電影原聲輯獲得了第16屆金唱片大獎動畫音樂專輯獎。  《哈爾的移動城堡》
  • 遺失的美好,那些因修水庫而被淹沒的古縣城
    下面,讓我們來回味一下,那些遺失的美好,回味那些淹沒在蒼藍世界裡的老城。 3、湖北宜昌市原興山縣城 興山縣城原址在高陽鎮,於長江支流香溪河畔,高陽鎮位於興山縣中部偏南,是縣城的城關,更是西漢明妃王昭君的出生地,自北宋端拱2年 (公元989年)建鎮至今,已有1009年的歷史,1992年興山縣從高陽鎮遷到古夫鎮豐邑坪。
  • 《千與千尋》中那些引人深思的情節
    《千與千尋》講述了一個小女孩為了救自己的爸爸媽媽,而在一個奇異的世界,付出的艱辛過程的故事。千尋的父母偷吃店裡的東西,因為吃的太多變成了豬,而這裡也是蘊含著人類的本性——貪婪,好東西不管要多少都不嫌多。
  • 《千與千尋》觀後感,為什麼我們不能僅僅只是欣賞簡單與美好
    在小編看完宮崎駿動畫電影《千與千尋》之後,有好幾個人從不同的側面詢問是否真的看懂了《千與千尋》,一開始,小編還試圖分析各種隱喻、對現實的粉刺、對人性的探討等等,但解釋的多了,突然就開始懷疑,這是觀看電影的真實目的,非要從電影吸取什麼營養嗎,為什麼我們不能僅僅只是欣賞這份簡單與美好呢。
  • 深度解析《千與千尋》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的動畫影片,該影片主要講述了千尋一家誤入詭異的另一個世界,千尋成功解救爸爸媽媽的故事,早年《千與千尋》於2001年上映,是宮崎駿進入21世紀的第1部神作,以304億元的票房成績,位居日本電影第1位,雖然之前大熱的《你的名字》,全球票房成績超越了《千與千尋》,
  • 好片熱映中|ᐕ)⁾⁾《千與千尋》:適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觀看的電影~
    《千與千尋》是全球唯一同獲奧斯卡、金熊獎的動畫電影。時至今日,《千與千尋》依然以308億日元(約19億人民幣)的超高票房穩坐日本電影票房第一的冠軍寶座。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照顧更多的觀眾群體,《千與千尋》國語配音版與日文原版也同步上映。人生的每個階段看《千與千尋》,都會有不同的感想。
  • 《千與千尋》湯屋現實版重慶分屋——洪崖洞
    在飛速發展的時代,在高樓林立的重慶,那些極具歷史文化特色的民俗風貌建築,承載著這座城市風雨變遷的時代記憶,喚起了人們內心的情感共鳴。洪崖洞作為重慶傳統吊腳樓建築的典型代表,依山就勢,沿江而建,以絢麗夜景成為重慶地標,吸引無數網友前來旅遊打卡。
  • 以《千與千尋》和《龍貓》為例,看宮崎駿對現實的另一種詮釋
    2001年《千與千尋》在日本上映,榮獲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52屆柏林電影節最高榮譽「金熊獎」等9項大獎,拿下日本總票房第一。18年後它初登中國大熒幕,受到一致好評和追捧。這是宮崎駿把自己的痛苦經歷消化掉之後留下的最珍貴的心理,動蕩的童年經歷讓宮崎駿對恬靜幸福的生活充滿了渴望,而他把這份渴望都融進了自己的作品中,用來慰藉自己丟掉的美好童年,也用以溫暖那些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