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將「問題孩子」培養成國家棟梁?童話大王鄭淵潔總結了這3點

2020-12-18 教子育兒那些事兒

文 |孟孟(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關注我,陪你一起做智慧父母!

「站到一邊兒去,我說的話你能不能聽?」因孩子上課做小動作,老師把我叫到學校,當著眾人的面訓斥孩子。

我忍住心中的怒火,儘量表現得尊重和平靜,誰讓他是老師呢?但是,當他說出「你家孩子有問題」時,我再也忍不住了,和老師理論起來……

別怪我護短,畢竟自家寶貝,被人貼上「問題孩子」的標籤,任誰也不能淡定!而我,不只是火氣稍微大了點,更是不想自己的孩子被「問題孩子」這個標籤給毀了!

可惜,讓我痛心疾首的是,無數的家長,恰恰被這個標籤裹挾,努力讓自己的孩子去迎合世人的眼光,最終失望而歸。

正如王治郅所說,「當別人看不起你的時候,你一定要自己看得起自己!」同樣的,當外人不認可你家孩子的時候,你自己要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每一個「問題孩子」,都可以成材。

(1) 被勸退的孩子,成了太空人

不信?我們不妨來看一部電影《銀河補習班》。

這部去年暑期上映的家庭教育影片,帶給廣大家長深刻的思考與啟迪。父親馬皓文是一名橋梁設計工程師,因為大橋在竣工儀式上轟然倒塌,父親被判入獄七年。

馬飛從小因為父愛的缺失,一直是媽媽和老師眼中的問題孩子。逃學、曠課、打架,甚至面臨著被學校開除學籍的處分。

父親出獄後,面對學校給孩子的處分,既沒有哀求學校,也沒有批評孩子,而是給閻主任留下了一句話:「到初一結束,馬飛的成績將進入全校前十名,而且,在馬飛離開學校的時候,他會成為這個學校最出色的孩子!」

這句豪言不僅讓在場的人唏噓不已,而且震驚了閻主任,最重要的是,它在馬飛心裡種下了一個種子:「原來父親這麼相信我!」

後來,父親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同時用最真最純的愛呵護馬飛成長,陪他一起聞草香、看航展。慢慢地,馬飛開始有了想學習的衝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發現,一旦開始專注,黑板上那些生澀難懂的題目,一下子變得那麼有趣。

最終,在父親的用心栽培下,馬飛不僅成為了學校最優秀的孩子,而且實現了航天夢,成為東沛市最年輕登入太空的太空人。

孩子有「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信任,不支持孩子。孩子的動力就像發動機,一旦父母用愛給孩子加滿汽油,孩子努力向前就成了必然。

(2)那個家喻戶曉的童話大王鄭淵潔,曾是個頑劣少年

有的小夥伴說了,哎呀,這是電影,是編出來騙人的,根本不現實。那好吧,咱們舉個現實中人盡皆知的例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一個人創作《童話大王》月刊三十多年,陪伴著老中青三代讀者成長。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因為不按老師規定的標題寫作文,鄭淵潔被老師要求罰站,並且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幾百遍「鄭淵潔是全班最沒出息的人。」

說了幾百遍,鄭淵潔不想說了,再說就沒尊嚴了。他拉響了書桌裡的拉炮,老師怒了,說「鄭淵潔你被開除了,你滾出去!」然後,鄭淵潔在一片硝煙中,昂首挺胸地離開了教室。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父親鄭洪升把他帶回家,沒有批評和責罵,而是說了一句「老爸在家教你。」

鄭淵潔的學歷就這樣被定格在了小學四年級,但父親這樣一個決定,卻成就了一位影響三代人的童話大師。

幾年前,父親的同事來到家裡,置身於四面都是頂天立地的書房中,他滿含熱淚對父親說:「老鄭啊,真沒想到鄭淵潔能有今天,當年他在學校被開除的時候,我們都認為他不進監獄就是獲得了人生巨大的成功。」

真愛孩子的父母,不會被孩子的行為表現所迷惑,更不會用孩子現在的行為去定義未來。他們相信的,是孩子成長的規律,他們願意用愛,去挖掘孩子內在的潛質。

到底是什麼,讓別人眼中的「問題少年」最終成為了國之棟梁,天之驕子呢? 我總結了如下幾點:

01.

真正的愛,是鼓勵孩子做好他自己。

鄭淵潔從一歲到六歲,媽媽反覆給他講一個故事:

大森林裡有一條河,小動物們經常在河水裡遊水、嬉戲。突然有一天,森林裡發洪水了,小動物們慌忙逃生。

河上有兩座橋,一座是很寬的大橋,另一座是狹窄的獨木橋。大部分動物都選擇了走大橋,只有小羊選擇了獨木橋。結果,因為走大橋的動物太多了,大橋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最終坍塌了,所有的動物都掉進了水裡,淹死了,只有小羊得救了。

這個故事給年幼的鄭淵潔不小的啟發,他明白,很多人都走的路,並不一定是光明大道,要成功,就要走屬於自己的路。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聽話」,因為「我是為你好」。用馬皓文的話來說,沒有比「為你好」更恐怖的藉口了。

如果把孩子比作一顆種子,那麼父母就是農夫。有的種子很快會發芽、開花,有的種子花期比較晚,而有的種子,根本就不會開花結果,因為,它是一棵參天大樹。

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聽話」,無異於揠苗助長。真愛孩子的父母,要像農夫耕種那樣,了解種子的成長規律,並且依照這個規律,該澆水時澆水,該施肥時施肥。只要我們做了自己該做的,這顆種子不論是一株小,還是一棵大樹,最終都會成為他自己。

02.

老師眼中的0分,父母眼中的100分

受母親的影響,鄭淵潔從小就是個愛思考的孩子。在他讀四年級時,有一次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鄭淵潔想,誰說早起的鳥兒就有蟲子吃?可能有其他鳥兒起的比它早,或者蟲子還沒起來。

所以,他就把作文題目改成了《早起的蟲子被鳥吃》,結果老師說這篇作文不合格,不僅罰他的站,還讓他當眾出醜。

雖然最終得到的是被學校開除的結局,但是父親鄭洪升不僅沒有責罰兒子,反而從中發現了兒子獨特的寫作天賦。

同樣,《銀河補習班》中,閻主任給馬飛的作文打了零分,原因是作文跑題,標準答案是要求寫如何珍惜學習時間。

當馬皓文找到教導主任理論,要求兒子當眾念了一遍自己的作文時,在場的所有老師都被馬飛廣闊的思維、真摯的情感所震撼,校領導建議所有老師給馬飛這篇作文重新打分。

結果,馬飛這篇作文,得到了平均分22.8分的好成績,也因此,他成功進入全校前十名的行列。

很多時候父母會過於在意老師的話,忽略孩子的潛在力量。其實,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有著本質的不同。

學生踏進校園的那一刻,身份就是學生,是為了完成某一階段的學習任務。老師重視的,是他所執教的這一階段孩子們的學業水平和成績。

但是父母對孩子負有培養的責任,孩子對自己的信心、責任感、對未來的夢想,這些才是父母需要去考慮的。

03.

孩子玩遊戲卻不上癮的奧秘:堵不如疏!

大禹治水的時候,採用了一個策略:「堵不如疏,疏不如導」,在教育孩子方面,依然奏效——

很多父母對孩子玩遊戲深惡痛絕,總是想盡辦法讓孩子少玩遊戲或者不玩。對於長時間打遊戲不學習的孩子,父母會給他們扣一個「網癮」的大帽子,甚至把他們送到戒網學校,進行強制戒網。

2006年,鄭淵潔在籤售新作《皮皮魯總動員》時,幾句話道出了這個問題背後的真相:

記者:聽說您在家裡專門裝修了一個電腦遊戲室自己玩遊戲,那麼您覺得孩子迷戀電腦遊戲好不好?

鄭淵潔:玩電腦遊戲對孩子其實是非常好的事。比爾·蓋茨就是迷上了電腦遊戲才開始編程的,但孩子在電腦前一玩五六個小時對身體就不太好了。我玩電腦遊戲就是為了讓兒子少玩。我和他玩聯機遊戲,還在冰箱上貼著我倆的遊戲積分名次,這讓兒子倒胃口。

因為家長也玩遊戲,讓他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很快他就不玩了,我這是利用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孩子玩電腦遊戲成癮,那是家長的原因,家長總是居高臨下,把孩子逼到了電腦遊戲前。家長應該放下架子和孩子平等地玩,平等地交流。

無獨有偶,《銀河補習班》中,少年馬飛通過爸爸的鼓勵,成績從倒數第一名,一下子提升了四個名次,爸爸驚喜萬分。兒子也順勢提出了要爸爸給他買電腦的要求。

爸爸雖然玩笑地說了一句:「我怎麼有種中計了的感覺呢?」但還是給馬飛買了586電腦。

雖然孩子玩電腦遊戲的時候特別快樂,但是因為有爸爸的愛和支持,孩子並沒有沉迷遊戲,而是越發努力學習。最終在期末考試時,取得了「全校前十名」的好成績,兌現了爸爸當初和閻主任的賭約。

孩子玩網路遊戲背後真正的原因,在於他無法從父母那裡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網路遊戲,只是他們滿足自己這些需求的途徑而已。一旦父母讓孩子感受到被愛、被重視,現實世界會比虛擬世界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

結語:

後來,我找機會和老師做了溝通:「抱歉,老師,那天我情緒有點兒激動。」老師也承認,他當時急於解決孩子的問題,方式有些偏頗了。這就好,畢竟家校合作,才能給孩子的成長更好護航。

作為父母,我們要鼓勵孩子做好他自己,不給孩子貼上「問題孩子」的標籤,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懂得用疏導和啟發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

始終堅信,我們的孩子,本身就是國之棟梁,天之驕子!

溫馨提示:我是孟孟,三個男孩的媽媽,也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導師,如果您喜歡本文,可以轉發分享哦,想要獲得更多精彩內容,就關注我!私信「教育」,免費分享家庭教育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童話大王」鄭淵潔讓兒子離開學校,堅持自己教育,如今成這樣
    鄭淵潔的成功,不僅在於他寫出了經典的童話,還在於他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兒子。不過,鄭淵潔的教育經驗有點「特殊」,他讓兒子小學畢業後,就離開了學校。然後,親自給孩子上完了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課程。同時,鄭淵潔自己給孩子編寫了419個童話故事,告訴孩子要做個合法公民。回家之後,鄭淵潔開始自己給兒子上課。
  • 從小學肄業生到童話大王,「最沒出息」的鄭淵潔靠什麼逆襲?
    但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 鄭淵潔的百科介紹上赫然寫著「北京馬甸小學肄業」。是的,就是那位家喻戶曉影響了中國四代人、童話作品銷售過億冊的「童話大王」鄭淵潔。
  • 童話大王鄭淵潔為皮皮魯和魯西西30歲生日慶生
    鄭淵潔30年前的昨天,在童話大王鄭淵潔的筆下,皮皮魯和魯西西這對可愛的雙胞胎兄妹誕生了。昨天,鄭淵潔和他的眾多讀者聚在一起,為兩個孩子的「而立」慶生。皮皮魯網遊昨日正式上線在慶生會上,鄭淵潔也當眾宣布,以皮皮魯和魯西西為主角的一款網路遊戲《皮皮魯和419宗罪》,作為中國第一款面向大眾特別是青少年的普法網路遊戲正式上線。據悉,該遊戲改編自鄭淵潔編寫的十部家庭教材中的法制篇教材。而將其改編成網路遊戲的,還是他的兒子鄭亞奇及其公司。
  • 「童話大王」鄭淵潔來杭,他的書現在每天還賣14000本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陳淡寧10月20日下午3點,當一身黑衣,戴著黑色鴨舌帽和墨鏡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出現在杭州「鄭淵潔童話創作四十周年展」的活動現場時,場內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掌聲。在鼓掌的人群中不乏帶著孩子的家長,但有趣的是,家長鼓掌時的表情,比身邊的孩子還熱烈,還專注。
  • 「童話大王」鄭淵潔:兒子小學輟學,女兒全額獎學金被6所名校錄取
    特別的是,鄭淵潔用童話人物做主人公串聯起知識點,用講故事的方式給兒子授課。比如,在科普法律知識時,最初鄭淵潔買了一本《刑法》,一條條給鄭亞旗講,顯然孩子是根本聽不進去的。於是鄭淵潔將《刑法》中的419個罪名,編成了419個故事,名為《皮皮魯和419宗罪》。
  • 「童話大王」鄭淵潔,為何堅持不讓兒子上學?其子現狀如何了?
    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出了一位「童話大王」,他叫鄭淵潔,1955年出生,父母都是高幹,祖輩也都是醫生,可以說,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但是鄭淵潔從小就不走尋常路,小時候鄭淵潔就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小學四年級是因為寫了一篇《早起的蟲子被鳥吃》而被學校開除,後來就開始在家裡自學。
  • 童話大王鄭淵潔:有撒貝寧的地方我都不去
    三年後的百萬月銷量證明,童話作家鄭淵潔和那些一心只有文學夢的人不一樣,考慮起現實也是穩準狠。鄭淵潔提起這件事,總是很得意自己的經濟頭腦。他開玩笑地說,我的爸爸是山西人,我媽媽是浙江人,我是「錢莊」和「票號」的結合吧。搞定一切後,鄭淵潔開始寫作《童話大王》。
  • 「童話大王」鄭淵潔讓兒子退學,自編10套教材親自教,兒子現狀
    隨著時代的進步,做父母的也對孩子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學生家長甚至還被評為是現代社會活得最焦慮的群體。因為有了孩子以後,他們需要面臨的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便會撲面而來,每當討論到孩子的未來是,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倍感焦慮。
  • 童話大王鄭淵潔有多拽:怒懟曹文軒,聲稱有撒貝寧的地方我都不去
    皮皮魯、魯西西、舒克、貝塔……一個個經典的童話人物,在那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被孩子們傳遍了大街小巷。然而前段時間,「童話大王」鄭淵潔發文,說收到一條徵稿簡訊:來信稱一本中國兒童文學精品文庫即將出版,編委會主任是曹文軒。
  • 鄭淵潔的嚴謹上熱搜 3年前往事被扒出 網友:不愧是童話大王
    近日,「童話大王」鄭淵潔上了熱搜,原因竟然是因為說話嚴謹。原來,12月16日,有網友在還有10天考研之際,在鄭淵潔微博下面評論,希望他給自己加油。結果鄭淵潔非常嚴謹的回覆道:「祝你考研成績全國第二。我在抖音祝過一位讀者考研全國第一了。抱歉。」
  • 「童話大王」鄭淵潔:堅持不讓兒子上學,成年後,現狀讓人意外
    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就出了一位「童話大王」,他叫鄭淵潔,1955年出生,父母都是高幹,祖輩也都是醫生,可以說,他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但是鄭淵潔從小就不走尋常路,小時候鄭淵潔就對童話故事非常感興趣
  • 是童話大王,也是傳奇父親:因神回復頻上熱搜的鄭淵潔,教育方法很特別
    01這兩天,「童話大王」鄭淵潔在社交媒體上火了。鄭淵潔。圖@童話大王雜誌社他因為網上衝浪的一系列神回復,頻繁登上熱搜。這本期刊就是《童話大王》。1985年,只刊登鄭淵潔一個人作品的《童話大王》雜誌創刊。 1986年,《童話大王》每期發行量突破100萬冊。直到2020年的今天,《童話大王》仍在出刊(訂閱代號:22-89)。也仍然是鄭淵潔一人在創作。
  • 童話大王鄭淵潔,買十套房子,用途只是為了存讀者來的信件
    本以為網友們在網絡平臺上討論鄭淵潔在北京買了十套房子,就是隨便扯扯皮,結果後來經證實童話大王鄭淵潔真的在北京買了十套房子。但令人驚訝的是,鄭淵潔在北京這一口氣買的十套房子,並沒有去住,反而是將這些房子都用來存放,讀者們給自己寄來的信件。
  • 人間童話鄭淵潔,搞笑道歉凡爾賽
    孩子們不懂的,他懂,孩子們懂而他不懂的,他更要學。和孩子一起玩,在玩樂中以身作則,將「引導」化在日常陪伴中,比成天耳提面命說上無數大道理要切實管用得多。聽聽,聽聽,這都是什麼邏輯嚴密的「人間清醒」!要是世上的爸媽都秉持這套邏輯行事,人間將少了多少稀裡糊塗的可怕婚姻。真的,說起留言祝福這件事,沒見過比鄭淵潔更嚴謹的博主了。
  • 芽芽故事上線鄭淵潔"十二生肖童話繪本"系列
    舒克與貝塔、皮皮魯與魯西西、大灰狼羅克……「童話大王」鄭淵潔創造的一眾經典卡通形象,都是80後、90後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其親自為兒子編寫的十多部教材,將小學教育與童話故事結合起來,也深受孩子們喜愛。
  • 芽芽故事上線鄭淵潔「十二生肖童話繪本」系列
    舒克與貝塔、皮皮魯與魯西西、大灰狼羅克……「童話大王」鄭淵潔創造的一眾經典卡通形象,都是 80 後、 90 後不可磨滅的童年記憶,其親自為兒子編寫的十多部教材,將小學教育與童話故事結合起來,也深受孩子們喜愛。
  • 「童話大王」的育兒經:不讓兒子上學,堅持自己教,現狀打眾人臉
    01「童話大王」不讓兒子上學,堅持自己教惹爭議鄭淵潔讓兒子鄭亞旗小學畢業後就離開學校,然後親自給孩子上完初中到高中的六年中學課程,同時還自己編纂了孩子的學習教材,將中國刑法變成419個童話故事與孩子一起學習。
  • 從童話大王到「寶藏爺爺」,鄭淵潔圈粉不止靠有趣
    鄭淵潔看到後,一本正經地回復,末了還不忘加一句溫馨提示:「最好不要將丈夫的名字作為暱稱公布在網上,不安全。」這逗樂的「神回復」引來眾人圍觀,飯圈女孩們更是聞風而動,頂著「王一博老婆」「馬天宇老婆」「胡歌老婆」的暱稱,紛紛跑到鄭淵潔的抖音評論區打卡。遇到這陣勢,鄭淵潔也不慌不忙,一一回復,並在文字後附上和這些明星的合影。
  • 「童話大王」鄭淵潔上熱搜,談及不婚族,他有著自己的看法
    這是他對不想結婚的看法,我們先不論這句話究竟值不值得提倡,我們先說一下「童話大王」鄭淵潔是一個怎樣的人,又因何能說出這樣的一番言論呢?鄭淵潔跟它的童話故事截至目前,大家炒得最熱的話題,就是鄭淵潔早期的很多優秀作品,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童話大王封面上的這句話:本刊適合8-100歲讀者閱讀!
  • 父親是「童話大王」鄭淵潔,鄭亞旗的影視作品收視率都槓槓的
    鄭亞旗是「童話大王」鄭淵潔之子。《舒克貝塔歷險記》是鄭淵潔創作的著名童話小說。日前,記者在北京分別採訪了這對父子。父子倆「亞旗導演的動畫片《舒克貝塔》獲得成功,我很意外。」鄭淵潔快人快語,「導演方面的遺傳,我肯定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