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小小的紙柔軟輕薄,但卻給我們帶來便捷的生活。它可用作餐巾紙、書本、紙杯甚至是餐具……從我國的造紙術開始,紙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的物品。紙不僅服務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同時,還可以做成藝術品,像我國傳統的剪紙,將平淡無奇的紙剪出各種新奇的圖案。就是這樣的柔軟的紙張,卻可以進行雕刻,這也就是我們聽過的紙雕。
紙雕,又稱紙浮雕。起源於中國漢代,古老的紙雕藝術主要孕育在民間藝術土壤中,發展緩慢卻從未間斷,形態雖無變化萬千,卻不失創新精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18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創作出許多主題式的紙雕作品。
紙雕是以一種特殊紙質為製作材料的手工藝品,最早是用一種叫「紙莎草」的植物製成的草紙製作,後來在土耳其等海灣地區,人們開始用家畜的皮代替這種草紙,但這也無形中使這種手工藝品價錢昂貴。20世紀時,人們做出了類似的紙張代用品,而且這種紙張既堅固又有柔軟性,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這種既厚又透明的紙浮雕用材也就誕生了。
它通過採用先進的新型柔韌紙張,用鋒利的手術刀在紙上進行雕刻,最終成型。在刻版紙雕的發展過程中,它逐漸吸收了版畫和工筆畫的特點,同時在內容題材上不斷創新,最終自成一家。
隨著技術的發展,紙雕逐漸衍生出來各種立體的創作。立體紙雕比平面紙雕更加生動,當然立體紙雕會比平面紙雕的工藝複雜很多。
像花窗一樣的紙雕需要用很多的紙疊加在一起,彩色相間,雕刻出極其對稱的圖案.
雖然紙雕工藝複雜,但除去像裝飾品的紙雕以外,紙雕燈也成為一種新式的家居。燈具上使用紙雕工藝,不僅造型好看,燈光一打別具一番風味
連清華大學的通知書,一打開就會看到二清門的紙雕作品。
紙雕作為中國傳統的老手藝,能夠啟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參與創作的興趣,折雕的技巧更加精煉,式樣品種更加繁多美妙,形成了它獨具特色的藝術美,我們要將老一輩的手代代傳承,沿襲永流傳。
好課推薦
-End-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寶貝計畫兒童美術
點亮想像力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