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舉辦紙雕藝術燈籠展迎中秋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香港舉辦紙雕藝術燈籠展迎中秋 (1/4)

"← →"翻頁

8月28日,香港一家商場舉辦「中秋紙雕藝術燈籠展」,「嫦娥」與「玉兔」介紹花燈藝術陣和紙雕藝術廊,營造中秋佳節喜慶氣氛。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發布時間:2014-08-28 16:11:16 【編輯:李霈韻】

香港舉辦紙雕藝術燈籠展迎中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紙雕燈籠慶中秋
    圖:展場中的巨型玉兔雕刻燈籠  【大公報訊】為慶祝中秋節慶,apm商場舉辦「apm中秋紙雕藝術燈籠展」,邀請紙雕藝術家李寶怡(Bovey Lee),為apm創造了佔地三千平方呎的「紙雕燈籠藝術花園」,
  • 紙雕藝術,令人嘆為觀止的極致之美
    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紙作為立體形式的表現物出現得很早中國很早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紙雕的起源應追溯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十八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
  • 國外紙雕藝術家一組完美的三維立體紙雕為慶中國新年
    紙雕藝術家Diana Beltran Herrera出生於1987年哥倫比亞,就讀於哥倫比亞波哥大豪爾赫塔迪奧洛薩諾大學(Jorge Tadeo Lozano University),她還在波哥大格雷羅藝術學院(Guerrero Arts Academy, Bogota)完成了實驗繪畫的學習。
  • 中國新型藝術「紙雕」
    木雕現在技藝逐漸機械化,在雕刻上衍生出一種新的藝術,紙雕。刻版紙雕發源於傳統紙雕,中國最早的紙雕作品是由手工扎做而成。18世紀中葉,紙雕由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帶來了新的生命,這是紙雕出現新形式的一個鼎盛時期,之後,紙雕的流派開始清晰化,目前出現了三大主流流派:立體派、實驗派和刻版紙雕。刻版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以刀為輔助工具創作的工藝。它通過採用先進的新型柔韌紙張,用鋒利的手術刀在紙上進行雕刻,最終成型。
  • 通州巧手展風採,3D紙雕花燈
    為進一步豐富女職工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育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11月25日下午,於家務鄉總工會組織30名女職工開展「創意新生活,巧手展風採」3D紙雕花燈手工團建活動。老師為學員們講解製作花燈的技巧 活動中,老師將具有透視觀念的圖作為紙雕的基礎,進行講解,讓學員們以《十二月令圖軸》為背景製作。《十二月令圖軸》內含有多種具有透視觀念的複雜建築,會將畫面空間分割出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繪有農曆1-12月的代表活動,如賞燈、龍舟、賞菊、賞荷、賞月等。
  • 立體紙雕工藝 經典藝術的新篇章
    紙雕是用專有紙張為材料,輔助刀具,通過藝術創造製成的手工藝品。這種唯美的藝術發明來自於古老中國的漢朝,後來在德國得到了對材料紙張的改良,成果非常顯著。在18世紀的歐洲,有一群藝術家利用不同紙張,創造出了許多不同主題的紙雕作品,開啟了紙雕藝術的新大門。
  • 新時代文明實踐:巧手展風採,3D紙雕花燈
    為進一步豐富女職工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育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11月25日下午,於家務鄉總工會組織30名女職工開展「創意新生活,巧手展風採」3D紙雕花燈手工團建活動。老師為學員們講解製作花燈的技巧活動中,老師將具有透視觀念的圖作為紙雕的基礎,進行講解,讓學員們以《十二月令圖軸》為背景製作。《十二月令圖軸》內含有多種具有透視觀念的複雜建築,會將畫面空間分割出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繪有農曆1-12月的代表活動,如賞燈、龍舟、賞菊、賞荷、賞月等。
  • 廣州舉辦動漫遊戲展突出融合_中國貿易報
    近日,中國國際漫畫節動漫遊戲展在廣州閉幕。本屆展會推出一系列精彩的動漫遊戲活動項目,為廣大動漫愛好者帶來一場動漫遊戲盛典。 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雙節同慶,主辦方增添了眾多「國潮國創」的文化元素,推出「月球市集」全新項目,特邀知名紙雕藝人溫秋雯擔任「月球市集」創意總監,聯合多家文創藝術店鋪,給予店主們儘可能大的想像空間。溫秋雯以新的眼光注視中國傳統文化,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良魚燈與西方流行的紙雕藝術相結合,突出「中國風」。
  • 畢昇活字體驗館舉辦「迎中秋 慶國慶」公益研學活動
    9月26日,在「雙節」來臨之際,張掖畢昇活字體驗館在甘州府城舉辦了「迎中秋,慶國慶」活字體驗公益研學活動,來自張掖思源學校等8家學校的50名小學生身穿漢服進館進行了活字印刷體驗,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共慶祖國71歲華誕。
  • 香港「人偶教父」劉建文在滬辦展:玩具是他的藝術創作靈感
    本文圖片均為潘良蕾 攝佳士得與香港知名潮流藝術家劉建文合作的「全收」私人展8月31日至9月12日在上海舉辦。劉建文是香港著名藝術家,素有「人偶教父」美譽。他的成長過程適逢香港進入工業化的發展時期,其中玩具業的發達對其造成深遠影響,激發了他的藝術創作靈感,塑造出其鮮明的藝術方向。此次展覽是佳士得先前舉辦的同名香港展覽的延續,共展出劉建文的5大主題超過50件平面和立體作品。劉建文說:「香港展獲得良好反響,眾多朋友更期望我能代表亞洲在潮流藝術界衝出國際。我認為所有藝術都折射出一個時代,飽含著每一位藝術家想要傳達的訊息和想法。」
  • 紙雕,了解一下?她,與紙雕結緣二十餘年...
    黃若芳自幼喜愛繪畫,工作之餘潛心自學國畫、紙雕工藝,與紙雕結緣二十餘年,利用掛曆紙等原材料創作出大量栩栩如生的紙雕作品。退休後,她仍然痴迷創作。如今年逾七旬的她堅持以生活為創作素材,並在疫情期間創作一批戰「疫」繪畫作品。她的原創紙雕作品曾獲廣東省女職工「巧手女工繪夢南粵」手工藝展一等獎、第二屆廣東省剪紙藝術作品展銅獎等多項榮譽。
  • 令人驚嘆的紙雕藝術,連燈具設計都敢挑戰?
    紙雕,又稱紙浮雕。起源於中國漢代,古老的紙雕藝術主要孕育在民間藝術土壤中,發展緩慢卻從未間斷,形態雖無變化萬千,卻不失創新精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18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創作出許多主題式的紙雕作品。
  • 公園1702CAFE展覽|「Zhi 造」紙雕展
    提起紙藝術,人們還停留在傳統剪紙、摺紙的刻板印象上,雖然傳統的剪紙仍舊是重要表現形式之一,但紙藝術創作形式遠大於此。紙藝術是以紙為主材,利用各種手段而製成的藝術品。無論在書法繪畫上,還是民俗生活中,紙都為藝術表達提供了豐富的樣態。這種敏感、纖細、脆弱的材料在創作者的手中成為了富有靈感的創作媒介,被越來越多地用於創作,喚醒人類情感上對自然、原始的生存狀態的憧憬。
  • 巧奪天工的紙雕藝術,一個作品上萬次雕刻,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紙雕又叫做紙浮雕,起源於我國的漢代,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經過兩千年的時間,令人驚喜的是,它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消失,反而變化出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創新創意,不斷刷新著人們對它的認知。尤其是近些年,紙雕藝術在世界範圍內遍地開花,湧現出了眾多充滿創意的精彩作品,一張白紙,一支鉛筆、一把刻刀,簡單的材料,卻能最終形成複雜精美的工藝品,想想還是蠻不可思議的。當然,除了這些簡單的材料,最終能夠呈現出巧奪天工的紙雕藝術的最重要因素,當然是藝術家的一雙巧手,與之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 清華大學舉辦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
    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現場。清華藝博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 馬海燕)「東張西望三十年:程昕東當代藝術收藏」展覽即日起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面向公眾開放。此展是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今年舉辦的第7個展覽,也是今年的收官之展。
  • 中國藝術家李洪波紙雕藝術亮相美國引關注
    當李洪波用手拉起他的紙雕作品時,這些看起來堅硬的「石膏教具」瞬間伸展成一條形無定形的柔軟紙鏈:標緻的羅馬士兵扭動成了太妃糖(譯者註:「太妃」由「toffee」音譯而來,本義是柔軟、有韌性的意思),優雅的英國少女瞬間變得鬼魅,而將它歸位之後卻仿佛什麼都未曾發生。
  • 超酷的紙雕藝術,老外很喜歡玩,但是最牛的作品還是在中國!
    雕刻,從古至今都是一種應用十分廣泛的藝術形式,畢竟相比較其它,雕刻作品是最為直觀的一種可視化藝術,它所用到的材料選擇也非常的豐富,金,木,石,泥,甚至連冰和沙也能成為雕刻的對象,但是今次,章魚君想聊一個非常有趣的雕刻類型,紙雕。上面的是剪紙?
  • 中國國際漫畫節動漫遊戲展在琶洲開幕 動漫迷逛展打卡嗨翻天
    博覽館秒變二次元世界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鄧勃 攝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陳君宜報導:1日,中國國際漫畫節動漫遊戲展(CICF開幕首日,羊城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CICF已成為城內中秋國慶假期的盛事之一,眾多年輕人前來逛展打卡,齊齊嗨翻天。經過13屆的發展,CICF已成為全國最大型的綜合性動漫遊戲展。
  • 活動招募丨秋日邂逅光影紙雕燈(附製作視頻)
    一層一層的錯落,疊加成夢幻浪漫的紙雕燈。利用立體剪紙藝術,將一張張普通的紙,雕琢成一個個猶如史詩般的夢幻童話。當一層又一層的紙雕,被燈光點亮,驚豔了!設計師從上海植物園盆景園發現靈感,設計製作了一本盆景園主題的光影紙雕燈檯曆,如果你有幸在2019年年初獲得這本檯曆,那麼,歡迎您再次來上海植物園完成這項手作。當然,沒有獲得檯曆的小夥伴也不用著急,上植君將會私藏的檯曆免費贈送給大家,快來報名吧!
  • 北京:「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體驗展將舉辦
    「萬物共生」戶外光影藝術沉浸式體驗展現場,據悉,體驗展將於8月20日在玉淵潭公園舉辦。首屆北京國際光影藝術季(玉淵潭站)將公園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相結合,藉助燈光、霧森、雷射、交互、影像、造景、音樂、表演等國際前沿科技手段和特效裝置,設置萬物之門、源啟、萌芽等15個作品區,為遊客打造一場視覺、聽覺、觸覺為一體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