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0個常用成語非常容易用錯,很多人連第一個都用不對

2020-12-22 騰訊網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這5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多少個吧!

01

美輪美奐

【解釋】形容新屋高大美觀,也形容裝飾、布置等美好漂亮。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美好事物。

02

炙手可熱

【解釋】手一挨近就感覺熱,形容氣焰很盛,權勢很大。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離本義。

03

侃侃而談

【解釋】「侃侃」本意為形容說話理直氣壯,從容不迫。

【誤用】現多被誤用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談(形容談論不倦或說話動聽)混淆。

04

首當其衝

【解釋】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受災難。

【誤用】常被誤用為「 首先接受任務,或首先應當先做某事」。

05

鼎力相助

【解釋】敬辭,用於請託或表示感謝。

【誤用】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能用於自己。

06

—言九鼎

【解釋】一句話的分量像九鼎那樣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誤用】易被誤用為守信用,背離本義。

07

溢美之詞

【解釋】過分誇讚的言辭。

【誤用】常被誤用為褒義。

08

蓬蓽生輝

【解釋】謙辭,表示由於別人到自己家裡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非常光榮。

【誤用】易被誤用在別人身上。

09

蹉跎歲月

【解釋】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形容虛度光陰。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

10

望其項背

【解釋】能夠望見別人的頸的後部和脊背,表示趕得上或比得上。多用於否定式。

【誤用】常被誤用為「只能望其項背」。

11

拋磚引玉

【解釋】謙詞,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引出別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見。

【誤用】常被誤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12

不知所云

【解釋】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指語言絮亂或空洞,指說話人。

【誤用】易被誤解為「聽者沒有理解」。

13

文不加點

【解釋】形容寫文章很快,不用塗改就寫成。

【誤用】不可理解為「不加標點」。

14

側目而視

【解釋】斜著眼睛看人。表示敬畏、憎恨等。

【誤用】常被誤解為「目光輕蔑地看」。

15

良莠不齊

【解釋】指好人壞人混雜在一起,側重於品質。

【誤用】常被誤用形容水平、成績等。

16

明日黃花

【解釋】比喻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誤用】不能被寫作「昨日黃花」。

17

評頭論足

【解釋】指無聊的人隨便談論婦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節上多方挑剔。

【誤用】常被錯用於中性評議。

18

七月流火

【解釋】出自《詩·幽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火」是星名,指大火星,即心宿。七月流火是指農曆七月,大火星西行,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誤用】常被誤用來形容七月的天氣十分炎熱,屬望文生義。

19

翻雲覆雨

【解釋】比喻反覆無常或玩弄手段。也形容本領大,技藝高超。

【誤用】常被誤用於表示氣勢宏偉。

20

彈冠相慶

【解釋】指一人升官,他的同夥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含貶義。

【誤用】常被誤解為中性的互相慶賀。

21

無可非議

【解釋】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誤用】常被與「無可厚非」誤用。

22

不脛而走

【解釋】沒有腿卻能跑,形容傳布迅速。

【誤用】不可與「不翼而飛」混淆。

23

目無全牛

【解釋】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到十分純熟的地步。

【誤用】易被誤解為缺乏整體觀念。

24

繪聲繪色

【解釋】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

【誤用】常被誤用作代替「有聲有色」。

25

危言危行

【解釋】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誤用】常被誤解為「危險」的意思而誤用。

26

汗牛充棟

【解釋】形容書籍極多。

【誤用】常被用於形容其他事物。

27

振振有詞

【解釋】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

【誤用】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

28

休戚相關

【解釋】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誤用】常與「息息相關」誤用。

29

不以為意

【解釋】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視,不認真對待。

【誤用】不能與「不以為然」混淆。

30

如履薄冰

【解釋】比喻行事極為謹慎,存有戒心。

【誤用】常被誤用於形容客觀情況之危。

31

萬人空巷

【解釋】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子裡出來湧向某處(觀看或參加某些大的活動等),多用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誤用】常被誤解為巷子裡空無一人。

32

瓜田李下

【解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誤用】易被誤用為形容田園生活。

33

出神入化

【解釋】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界。

【誤用】常被誤用為形容聽得出神。

34

登堂入室

【解釋】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

【誤用】易被誤用為「進入屋子」。

35

如坐春風

【解釋】好像置身於和暖的春風裡,形容受到良師的教誨、薰陶。

【誤用】與「景物」無關。

36

走馬觀花

【解釋】比喻粗略地觀察事物,強調過程。

【誤用】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後者指印象不深刻,強調結果。

37

曾幾何時

【解釋】表示「時間過去沒有多久」。

【誤用】常被誤用為「曾經」「不知何時」。

38

久假不歸

【解釋】原指假借仁義的名義而不真正實行,後指長期借用而不歸還。

【誤用】易被誤解為長期請假不歸。

39

五風十雨

【解釋】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風調雨順。

【誤用】常被誤用為颳風多、下雨多。

40

不忍卒讀

【解釋】卒:盡、完。不忍心讀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內容悲慘動人。

【誤用】常與不堪卒讀、難以卒讀混淆,誤用為貶義詞,形容文章寫得不好。

41

一文不名

【解釋】名:佔有。一個錢都沒有,形容極為貧窮。

【誤用】常誤用於代替「一文不值」。指毫無價值,後指人無用。

42

求全責備

【解釋】對人對事要求完美無缺。

【誤用】常被誤用為「委曲求全」。

43

身無長物

【解釋】身邊沒有多餘的東西,形容貧困或儉樸。

【誤用】常被誤用來形容沒有特長。

44

相敬如賓

【解釋】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對待賓客一樣。

【誤用】常誤用在母女、婆媳等其他家庭關係之間。

45

石破天驚

【解釋】原形容箜篌的聲音高亢激越,驚天動地。後多用來形容文章、議論不同凡響或事態發展出人意外。

【誤用】常誤與「排山倒海」等連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46

胸無城府

【解釋】城府:城池和府庫,借指代人處事的心機。形容人坦率真誠,沒有心機。

【誤用】常誤用來形容「大腦簡單」,貶義詞。

47

師心自用

【解釋】師心:以自己的心意為師,即只相信自己。常形容固執己見,自以為是。

【誤用】易誤用為「善於學習借鑑,為我所用」。

48

安土重遷

【解釋】安居故鄉,不願輕易遷往別處。

【誤用】常被誤解為反義。

49

望塵莫及

【解釋】只望見走在前面的人帶起的塵土而追趕不上,形容遠遠落後。

【誤用】易與「鞭長莫及」混淆,後者指力量達不到。

50

耳提面命

【解釋】提著耳朵告誡,當面教導。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誤用】常誤用為貶義詞,理解為在耳邊訓斥,當面命令。

是不是也學到了很多?

如果還知道有哪些容易用錯的成語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來源: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上下其手這個成語,真的是代表「猥瑣」嗎?其實很多人都用錯了
    有很多報刊媒體的撰稿人,都很喜歡不厭其煩地使用「上下其手」這個成語,來形容對異性的不檢點的騷擾行為。比如形容一個人十分「猥瑣」,就會說對方是上下其手。那麼為何人們願意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耍流氓」呢?因為這個成語聽起來太過於生動形象,而人們又習慣性地從字面去理解成語的意思。
  • 最容易用錯的3個成語,很考驗語文水平,你會用幾個?
    這是杜甫詩《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開頭的兩句。清代《西徵隨筆》記載的一個笑話與此有關。 明末清初的官員、書畫家程正揆以滑稽聞名。一日參加酒宴,行酒令時,程正揆發現其中一賓客不像個讀書人。於是他提議換個玩法,「凡飲酒者,照所飲第幾杯,或詩,或諺,說一成語。」
  • 這7個成語很多人都誤解了,看看你知道幾個!
    這個成語源自楚國人宋玉的《風賦》,文中有「枳句來巢,空穴來風」句子。此語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師屈原的話:因為枳樹(枳)彎曲(句),樹枝上常招引鳥兒築巢;由於有空的洞穴,才引來了風呢。白居易詩中準確使用過此語:「朽株難免蠹,空穴易來風。」說腐朽的樹木難免招來蟲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來風吹。
  • 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很多漢字成語的詞義也是經過歷史的變遷變得大不相同。所以,在成語這方面要是不認真學習,就會導致一些成語的解釋弄混淆掉。今天魔方小編為同學們整理了一些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趕緊收藏起來。
  • 最容易被誤用的成語大合集,網友紛紛表示:原來我一直用了個寂寞
    在交談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想法,抒發自己的情感,不少人都會選擇用成語來表達自我。樂於運用成語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大家一定要用對,如果誤用成語既有可能產生誤會又有可能造成尷尬,反而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最容易被誤用的幾個成語,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過招呢。
  • 家長最容易讀錯的4個成語,第1個太「刁鑽」,第3個已深入人心
    這天,妞妞放學後,照例拿起一本成語故事來讀,一旁的奶奶饒有興趣地湊了過來,看著書上「羽扇綸巾」四個大字,就順口讀了出來。 誰知她剛一讀完,孫女兒就皺起了眉頭,糾正奶奶說:奶奶你讀錯啦,第三個字念「guān」,不念「lún」!
  • 很多人經常用,卻用錯了
    有多少詩詞名句、俗語典故以及成語,被我們用著用著就用錯了?隨便舉個例子,比如有個成語叫「無奸不商」,本來明明是「無尖不商」,是一個褒義詞,形容賣米的商人量米時故意讓鬥裡的米冒尖,讓買米人受益。不知道為何流傳時,「尖」變成了奸詐了。
  • 最容易念錯的3個成語,非常考驗語文水平,你對了幾個?
    但韓愈不一樣,那些成語都是他自己創作的。有人統計,韓愈總共創作了300多個成語,無人能及。成語和慣用語、諺語有相似之處,又有所不同,堪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某些場合,使用一個妥帖的成語往往勝過長篇大論。能熟練使用成語對寫作和演講都很有好處。有不少成語儘管人們很熟悉,也能信手拈來使用,卻容易念錯。
  • 這些成語如果用錯了,就會鬧出大笑話了
    用錯對象與褒貶誤用(一)易用錯對象成語1.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恰當的兩項是(  )A.眾多的山峰,高峰峻骨,⑤興師動眾:發動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不值得的意思。用作貶義。>①她雖然只是個小職員,但每天都勤勤懇懇,例行公事,處理文件,效率很高。
  • 盤點:20個最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中考高考必須掌握!
    成語,important!其實這是我們在語文考試中最常考的一種錯誤類型。不僅是成語題,文言文的實詞、虛詞題中也是常有出現的。所謂「望文生義」,就是根據成語的字面意思理解成語,而有些成語的字面意思和實際含義往往相差懸殊,所以自然就容易失分。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語文考試中最容易出錯的、考頻最高的二十個詞,希望能給各位一點啟示!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古時候,有個非常自負的讀書人,認為自己學識淵博,常常賣弄筆墨,炫耀文採,人們便嘲諷他為「博士」。有天,「博士」到集市買驢,付錢後,他叫賣驢的人寫個憑據。賣驢的人不識字,就讓他代寫。「博士」洋洋灑灑寫了三大張紙,滿篇都是空話,甚至沒有提到「驢」字。這件事傳開後,有人編了一段話:「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博士買驢用來諷刺寫文章長篇累牘,卻說不到點子上。
  • 十個常被誤用的成語,有文化的你,用對了嗎?
    第一個成語:炙手可熱 該成語原本是指,手一靠近該物品,就感覺到非常燙手,所以不敢靠近,用來形容權勢滔天的人,有非常囂張的氣焰。在古代,「危」就是「莊重」的意思,到了現代,「危」成了「危險」「威脅」的意思,所以大家對這個詞的理解也出現了偏差,誤以為一個人在「說危險的話,做危險的事」。 第六個成語:曾幾何時 這個詞語原本是指「時間沒過去多久」,現在很多人都將它拿來「憶當年」,感慨世事無常。我也錯用過這個詞,你呢?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10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
    沒錯,這兩個詞都是成語!「我讀書少別騙我!」網友和小撒一起「翻車」,但也感慨:從這些「奇奇怪怪」「不太正經」的成語中,又一次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起來看看那些不像成語的成語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吧。
  • 小學生寫作文用錯成語,語文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分明就是「段子」
    得知用成語能加分,不少孩子雙眼馬上亮了,於是在加分的吸引下,小學生亂用成語的現象就出現了!然而,孩子有時候不理解成語的意思,所以難免會因為亂用成語而鬧了笑話,老師改卷也是笑到手抖。01小學生寫作文用錯成語,語文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分明就是「段子」「早上出門,我們一家人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回家又殊途同歸」
  • 人民日報總結了100個最常被誤用的成語,給孩子看看,別再用錯了
    左左老師說:「語文學習中,成語的積累非常重要,它對文學素養、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寫作水平的提高都很有幫助。但有的成語看表面意思很容易錯誤解讀,人民日報為孩子們總結了100個最常被誤用的成語,快來看看孩子們都用對了嗎?」
  • 剛知道醬油、生抽、老抽、味極鮮不一樣!很多人用錯,難怪不好吃
    剛知道醬油、生抽、老抽、味極鮮不一樣!很多人用錯,難怪不好吃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剛知道醬油、生抽、老抽、味極鮮不一樣!很多人用錯,難怪不好吃!』
  • 最容易混淆的單詞大部分人都用錯了,開言英語app為你解疑釋惑
    (原標題:最容易混淆的單詞大部分人都用錯了,開言英語app為你解疑釋惑)
  • 很多人都用錯了
    最新消息 衛生紙可以說我們天天都在用,但很多人都用錯了! 帶一包面巾紙上廁所,撕一段衛生紙來擦嘴,你是不是經常幹這種事?
  • 十個不像成語的成語,第一個就「令人噴飯」|漲知識
    古時候,有個非常自負的讀書人,認為自己學識淵博,常常賣弄筆墨,炫耀文採,人們便嘲諷他為「博士」。有天,「博士」到集市買驢,付錢後,他叫賣驢的人寫個憑據。賣驢的人不識字,就讓他代寫。「博士」洋洋灑灑寫了三大張紙,滿篇都是空話,甚至沒有提到「驢」字。這件事傳開後,有人編了一段話:「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