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用錯的3個成語,很考驗語文水平,你會用幾個?

2020-12-14 騰訊網

「五夜漏聲催曉箭,九重春色醉仙桃。」這是杜甫詩《奉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開頭的兩句。清代《西徵隨筆》記載的一個笑話與此有關。

明末清初的官員、書畫家程正揆以滑稽聞名。一日參加酒宴,行酒令時,程正揆發現其中一賓客不像個讀書人。於是他提議換個玩法,「凡飲酒者,照所飲第幾杯,或詩,或諺,說一成語。」

意思是,喝酒的人必須說一個以數字開頭的成語,與其喝的第幾杯酒對應。不論諺語、詩句都可以。

那個客人喝第五杯酒的時候,應該說一個「五」字開頭的成語,可他想不起來,急得面紅耳赤。旁邊有人附耳教他說,「五夜漏聲催曉箭」,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杜甫詩第一句。客人沒聽清楚,大聲說,「五夜漏聲催草荐!」他把「曉箭」說成了「草荐」,也就是草墊子。

眾賓客礙於主人的面子,都憋住沒笑。不一會兒,該程正揆喝酒了,是第九杯。程正揆郎聲道,「九重春色醉氈條!」他故意把杜甫那首詩第二句裡的「仙桃」改為「氈條」,也就是氈子,與那個客人說的草墊子對應。眾人哄堂大笑。

當然,這只是古代讀書人拿沒文化的人尋開心而已。

某些場合下,一些成語被誤用的情況屢見不鮮。如「罄竹難書」,說的是罪行多得寫不完,曾被臺灣某名人用來誇耀自己的政績;還有「一言九鼎」,形容起的作用大、說話分量重,有時被錯用作講信用。

這裡再試舉三個此類的例子聊一聊,以便拋磚引玉。

一:差強人意

從詞性來講,差強人意屬於中性,又偏於褒義,意思是大體上令人滿意。但它經常被誤解為某事物或某種結果讓人不滿意。

問題出在多音多義的「差」字。這個字在《說文解字》中解作,「貳也,差不相值也」,注釋為,「左於事,是不當值也」,本義是有差別。讀平聲chā、用作副詞時,「差」有尚可、勉強可以的意思。而強字可以解作「勸勉」、「振奮」,那麼「差強人意」的含義就好理解了。

這個成語的創作者是東漢光武帝劉秀。東漢初的大司馬吳漢性格好強,很有氣魄。他每次出徵,劉秀都有點放心不下。有時漢軍打了敗仗,有些將領驚慌失措,大為沮喪,而吳漢總是氣度從容,忙著整飭部隊,鼓舞士氣。

劉秀聽說後,嘆道,「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對吳漢提振士氣表示稱讚,認為他在軍中舉足輕重。

二:慘澹經營

這個成語出自杜甫詩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唐朝人曹霸是曹操的後代,文武雙全,繪畫技藝高超,天下聞名。他畫的馬兒、人物堪稱一絕,被杜甫推崇備至。

曹霸曾奉旨為唐玄宗畫御馬,極盡精妙傳神。杜甫贈曹霸的詩中有言,「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斯須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就是講曹霸畫御馬。

古語「慘澹」有「辛苦」之意,「經營」作則是指繪畫的方法,《杜詩補註》中說,「畫有六法,五曰經營置位」。「慘澹經營」就是說曹霸為了畫好御馬,著實費了一番心力。又如金朝詩人元德明(元好問的父親)在一首詩中說,「慘澹經營下筆難,畫成不似卷中看。」

該成語後被指代人們費盡心思、不辭辛苦地做事。但它很容易被誤解為經營不善,蕭條。

三:侃侃而談

這個成語也很常見,被誤用的頻率也很高,不少人理解為聊天時很健談的狀態,或者表示「娓娓而談」、「滔滔不絕」之類。但這是錯誤的用法。

先說「侃」字。《說文解字》中解釋為,「侃,剛直也」,字義是剛強正直。

如《論語·鄉黨第十》描述了孔夫子與不同的人談話時的態度,「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侃侃」是理直氣壯、不卑不亢的樣子,孔子與下大夫談話就是這種狀態,與上大夫談話,則和顏悅色又直言諍辯。

再如《後漢書》中一個大臣的列傳裡寫道,「每朝廷大事,侃然正色,百官憚之。」

嚴格來說,「侃侃而談」只有在形容一個人講話理直氣壯時才能用,但如今已經有點被濫用了。

結語:漢語文化既嚴謹又靈活。有一些成語的本義已經與最初大相逕庭,好比「大放厥詞」,原本是韓愈創作的,用來稱讚他的哥們柳宗元的文章寫得好,「玉佩瓊琚,大放厥辭」,絕對是褒義。可能被古人剝離出原文背景去使用,後來這個成語慢慢變為眾所周知的貶義。

成語含義演變的情況,將來可能還會有。

參考文獻:《後漢書》等

相關焦點

  • 最容易念錯的3個成語,非常考驗語文水平,你對了幾個?
    ——韓愈《進學解》這段話不到60個字,卻包含了4個成語,「業精於勤」、「行成於思」、「爬羅剔抉」,「刮垢磨光」。就文學創作而言,不論詩歌文章,如果使用大量成語堆砌,就顯得華而不實,落了下乘。但韓愈不一樣,那些成語都是他自己創作的。有人統計,韓愈總共創作了300多個成語,無人能及。成語和慣用語、諺語有相似之處,又有所不同,堪稱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在某些場合,使用一個妥帖的成語往往勝過長篇大論。能熟練使用成語對寫作和演講都很有好處。有不少成語儘管人們很熟悉,也能信手拈來使用,卻容易念錯。
  • 小學生寫作文用錯成語,語文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分明就是「段子」
    陽傑心想:我一口氣便用了三個成語,這可是相當的厲害呀,老師肯定會給我打高分!接著又喜滋滋地介紹了父母的身份:「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畫腳的一定有我的工程師爸爸,我的媽媽呢,每天都在商店裡招搖撞騙,你肯定猜到了,她是一位售貨員……」讓陽傑沒想到的是,他信心滿滿寫出來的作文,卻因為用錯成語讓改卷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哪是作文,和網絡段子有得一比。
  • 人民日報總結了100個最常被誤用的成語,給孩子看看,別再用錯了
    左左老師說:「語文學習中,成語的積累非常重要,它對文學素養、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寫作水平的提高都很有幫助。但有的成語看表面意思很容易錯誤解讀,人民日報為孩子們總結了100個最常被誤用的成語,快來看看孩子們都用對了嗎?」
  • 最容易被誤用的成語大合集,網友紛紛表示:原來我一直用了個寂寞
    在交談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傳達自己的想法,抒發自己的情感,不少人都會選擇用成語來表達自我。樂於運用成語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大家一定要用對,如果誤用成語既有可能產生誤會又有可能造成尷尬,反而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最容易被誤用的幾個成語,快來看看你有沒有中過招呢。
  • 盤點:20個最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中考高考必須掌握!
    成語,important!其實這是我們在語文考試中最常考的一種錯誤類型。不僅是成語題,文言文的實詞、虛詞題中也是常有出現的。所謂「望文生義」,就是根據成語的字面意思理解成語,而有些成語的字面意思和實際含義往往相差懸殊,所以自然就容易失分。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語文考試中最容易出錯的、考頻最高的二十個詞,希望能給各位一點啟示!
  • 家長最容易讀錯的4個成語,第1個太「刁鑽」,第3個已深入人心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妞妞是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平常學習成績非常棒,尤其是語文。 除了課本上的內容,她還大量閱讀課外書,因此詞彙量比同齡孩子高出許多,甚至連一些難度較高的成語也掌握得十分紮實。
  • 語文考試一大重點,易錯成語趕快收藏起來
    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被用到,但總會出現因為不理解意義而錯用誤用的情況,這些錯誤對於語文考試,尤其是作文寫作來說是影響很大的,因此改掉那些錯誤的用法是提高語文成績非常重要的一步。危言危行危言危行常被人們用在形容危險的行為上,但實際上這個成語的意思是「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 這50個常用成語非常容易用錯,很多人連第一個都用不對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這5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多少個吧! 27 振振有詞 【解釋】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說個不休。 【誤用】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
  • 外交部耿爽讓你看到語文的力量,曾連懟10個成語!同學:學語文去
    #耿爽是73年的北京人,16年就職於外交部,4年來主持了近400場記者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7月3日,在回答英國外交大臣亨特的涉港言論時,連懟10個成語,語句鏗鏘有力,懟的對方無話可說,還記得那句話是「英國仍然不思悔改,繼續信口雌黃」、「純粹是自作多情、痴心妄想」、「這種說法簡直是厚顏無恥!」
  • 小學語文常識題,8個成語,答案是4個城市名,你能答對幾道?
    小學語文常識題,8個成語,答案是4個城市名,你能答對幾道?-19 07:25 來源:三樂大掌柜 原標題:小學語文常識題
  • 語文老師整理:100個常考成語及注釋(附造句),掌握考試不丟分
    語文老師整理:100個常考成語及注釋(附造句),掌握考試不丟分!語文作為百科之首,一直以來都是學習的重點,隨著高考的改革,語文顯得越來越重要。不管大考還是小考,語文成績都是至關重要,而且語文作為語言類學科,學習的是我們母語「漢語」,可以說是我們運用得最多一個學科。
  • 學好語文的「五個一」,做起來很簡單,但效果卻非常好
    我是語文老師,擅長提高各類語文弱科生的成績,我的做法是每天堅持做到「五一個」,看完你會發現,這套做法真的很實用,很有效。雖然有很多讀詩詞技巧,但你會發現,如果沒有足夠的詩詞閱讀積累,再好的技巧也無濟於事。所以,先從讀做起,惡補並沒有好的效果,我們需要的是細水長流,持之以恆。那麼,每天一首,花個十分鐘左右時間,做到不間斷。如果哪天時間充足,多賞析幾首未嘗不可。讀得多了,就會有語感,就會有積累,再去面對那些題目,就會從容而有自信。至於要讀多久,我的建議是一直讀下去,讀到高考前。
  • 一線語文老師分享:389個成語之最,列印給孩子貼牆上,輕鬆記住
    一線語文老師分享:389個成語之最,列印給孩子貼牆上,輕鬆記住成語是中國獨特的漢字文化,學習成語的目的是為了用成語,想熟練運用成語,就要掌握成語的含義,這樣才能把話說得、或者寫得更簡潔、更準確、更生動。
  •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走紅,百餘字作文用14個成語,老師評語亮了
    對於小學生來說,寫作文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但是卻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而有的時候,小學生因為自己稀奇古怪的想法,寫出來的作文也會讓我們看起來哭笑不得。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些那些小學生寫過的走紅網絡的作文。
  • 一張地圖串起180首古詩、1600個成語,讓孩子學語文不再犯難
    因為新高考改革後,三門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三科的地位發生了變化,其中外語可以多次參考,取最高分計入高考總分,就高考總分的區分度來講大大降低;數學在今後的命題中要大幅度降低難度,區分度也會大大下降。唯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了,所以,語文在高考中分鐘的區分度是所有科目中最大的,最容易拉開距離的一個學科,故而得語文者得天下。
  • 歪歪兔童書館:《把成語用起來: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
    該書的500個成語故事由古文功底深厚的兒童文學作家、一線中小學語文老師通力合作,按照成語故事出處原文改寫,以保證成語故事的原汁原味。大部分成語列有近義、反義成語各1~3個,有助於讀者進一步熟悉該成語,在表達同一個意思時可以有多個選擇,或是用反義成語表達相反的意思。故事後面一般附有兩個例句,一個是從古今文學作品中挑選的例句,另一個則是貼近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例句,讓讀者學會如何在具體語境中使用成語,看過故事之後,就能在日常對話和課堂寫作中把這個成語靈活運用起來。
  • 有一種招架不住,叫小學生亂用「成語」……
    成語活用題型:看看你的監考老師,然後用兩個成語描繪一下,然後,小學生就寫了:笑裡藏刀,怒目圓睜。真心求監考老師的心理陰影面積,最難的是這題算不算對呢?據統計,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引入成語的數量高達1260個,北師版和人教版引入成語的數量也分別在1023個和1149個,均已破千。
  • 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中國的漢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有很多漢字成語的詞義也是經過歷史的變遷變得大不相同。所以,在成語這方面要是不認真學習,就會導致一些成語的解釋弄混淆掉。今天魔方小編為同學們整理了一些容易被解釋錯的成語,趕緊收藏起來。
  • 十個常被誤用的成語,有文化的你,用對了嗎?
    當然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會這麼咬文嚼字,但是偶爾能用上幾個成語,還是能顯出一些「文學氣息」,不過據官方統計,我國有10個成語常被人誤用,你用錯過嗎? 第二個成語:美輪美奐 美輪美奐原本是指美觀高大的新建房屋,著重用來形容事物的高大宏偉,和富麗堂皇相似。不過有很多人用來形容一切美好的事物。該詞的含義被擴大化了。
  • 一個北京大學理科生的演講:我高考語文133分,選擇題只錯了3個
    自我介紹同學們大家好,我是來自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18級的江科,高考理科分數684分,語文133分,選擇題只錯了3個。高考高考語文選擇題怎麼做?首先對於選擇題,那當然是沒有什麼特別固定的辦法,這個就需要同學們長期的積累了,包括文常、成語、病句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