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終點》影評:唯有死亡才是旅程終點

2020-12-22 亦齊電影

劇情簡介

《旅程終點》是一部英國戰爭劇情電影,又名《決戰最前線》,由索爾·迪勃執導,演員保羅·貝坦尼、山姆·克拉弗林、阿薩·巴特菲爾德主演,故事改編自1928年RC謝裡夫的同名劇作,講述1918年一戰期間,剛從學校畢業的年輕少尉吉米來到法國的戰壕前線,跟德軍相隔不過一個球場的距離。面對德軍增援部隊不斷乘著火車前來,敵方即將進攻的謠言在英軍中蔓延,吉米也受到威士忌不離手的長官斯坦霍普指派,前往執行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對戰爭慘痛代價的反思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慘烈且死傷比率最高的一場戰役,尤其在西線戰場的壕溝戰,人們不僅要在殘忍無情的戰場上生存、清理戰壕裡惡劣的衛生環境,還必須面對不知道何時會受到敵方炮火攻擊、在睡夢中聽到一點動靜便會瞬間驚醒的恐懼。這種會讓身處其中的士兵感到疲憊不堪,就算原本充滿熱情與戰意也會隨著時間逐漸消散,甚至因為巨大心理壓力而失去理智的處境,就是電影《旅程終點》主要在描述的主題。

《旅程終點》評價好看嗎?

《旅程終點》故事背景設定於一戰開始4年後的1918年春季,由於德國將軍魯登道夫意識到己方無法再繼續消耗,必須搶先美軍支持到達歐洲前獲得階段性的勝利,因此在跟東方俄羅斯籤署停戰條約之後,魯登道夫將東線戰場的士兵調往西方,希望以軍力優勢向協約國展開突襲進攻的「皇帝會戰」前夕,透過軍隊逐漸集結醞釀、大戰一觸即發的氛圍,對身處戰場上士兵做出相當詳細的描寫。

電影《旅程終點》聚焦的時間點相當精準,當時英軍各連有輪流到前線壕溝駐守六天的制度,而在3月21日戰事爆發的四天前,剛畢業的吉米向將軍叔叔要求加入由同鄉舊識斯坦霍普所帶領的連隊,跟隨他們在戰爭態勢最高的時期來到前線,讓電影從指揮官斯坦霍普與吉米這位初入戰場年輕軍官的角度切入,不僅清楚呈現出戰爭對人們心靈造成的影響,也藉由這起「皇帝會戰」進攻帶著觀眾見證在無情戰場上人命的脆弱與廉價。

《旅程終點》劇情的主題

正是如此,不像《決戰中途島》、《危機:龍潭之戰》等傳統戰爭電影那樣有著雙方槍炮駁火的動作場面,《旅程終點》反而專注於劇情面,把焦點放在角色之間關係與心境之上,無論是由《遇見你之前》山姆·克拉弗林所主演的連長斯坦霍普與新兵吉米,或者由「幻視」保羅·貝坦尼飾演的副連長「叔叔」奧斯本、親切的特羅特與深受戰爭創傷的希伯特,儘管每個人的性格與應對壓力的方式皆有所不同,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戰爭確實都對他們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戰爭電影最精彩的就是身處戰場的士兵真是一點都沒錯,無論是曾經最優秀的軍官斯坦霍普,長期受到炮擊與槍響不斷的高壓緊繃環境摧殘,顯露出會因為喝湯沒有胡椒粉而對下屬發怒、只能用酒精麻醉自己內心壓力與恐懼,並且愧於面對親友的頹態,或者原本滿腔熱血的吉米,在執行危險任務、見證到生離死別之後深刻了解到戰場的無情與殘酷,《旅程終點》都利用「皇帝會戰」前的敏感時間點,讓觀眾看見這些軍官聽著敵方援軍不斷集結,那種身為第一線人員隨時會遭受攻擊,卻又必須冷靜做出應對準備的矛盾心理狀態。

《旅程終點》戰爭場面的呈現

《旅程終點》證明一部戰爭電影就算沒有大場面也能夠拍得精彩,如果說《1917》是利用一鏡到底帶著我們清楚看見戰場的全貌,那《旅程終點》就是利用狹窄、髒亂且不能把頭抬得太高的壕溝,呈現出裡頭人們性命隨時都受到威脅的險惡處境,而這也直接反映到電影的動作場面之上,混亂狂躁、讓人幾乎看不清楚當下情況的鏡頭,就好像爬出壕溝之後,只能在空曠的戰場低身前進,所有必須保護家園的熱血職責,都只剩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中彈,乞求自己能存活下來的恐懼及焦慮。

光是看著《旅程終點》這4天內的一場突擊行動就讓人倍感壓力,實在難以想像在戰爭爆發後,已經維持這個狀態三年的前線,究竟發生了多少帶給駐守當地士兵衝擊震撼、將人推向崩潰邊緣,讓親屬感到悲痛欲絕的事件?《旅程終點》把故事鎖定在身處壕溝裡看似背負重任,但面對戰場上死傷與兩方即將引爆的大規模衝突卻又無能為力的幾位小人物之上,或許就如同英文片名《Journey's End》,對我們來說,這段旅程的終點並不是贏得戰爭,而是在戰場上微不足道的死亡。

《旅程終點》結局的震撼

因此最讓人難過的是,在我們看完《旅程終點》片中角色飽受戰場摧殘的心理狀態,再對應到電影結局與一戰的歷史事實,雖然「皇帝會戰」作為德軍最後反撲,在成功殲滅聯軍的前線之後,馬上就因為缺乏補給等因素,被重整的聯軍發起「百日攻勢」而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也宣告結束,看似迎向了一個光明的結局,但這4年來戰場上的數百萬士兵,卻也因為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而喪命,如此沉痛的代價真的值得嗎?

戰爭電影的核心主題永遠都是反戰,《旅程終點》最終收尾收得極好,畫面在斯坦霍普走出地道絕望地回頭嘎然而止,並切換到隔天那個陽光普照的家鄉,雖然吉米姊姊收到了那封交代他自己跟斯坦霍普近況的信件,像是暫時鬆了一口氣,但她不知道的是,此時聯軍前線卻早已全面潰敗、屍橫遍野,沒有兩人身為軍官的榮耀,只留下無限的哀傷與遺憾。

《旅程終點》影評結論

整體而言,《旅程終點》藉由一位新進軍官的視角,從看見他崇拜的兄長如今疲憊不堪、完全判若兩人的樣貌,到親身在任務過程中體會戰場上的殘酷,給予觀眾最深刻沉重的反思。雖然一次大戰結束至今已逾百年,我們看過許多以這段歷史作為背景的電影,但綜觀這段時間內世界局勢的發展,我們是否有記起教訓做出改變?盡力讓這類事件不要再重新上演?我這就是《旅程終點》被拍攝出來的主要原因。

評分:

娛樂爽度:7/10

故事劇情:9/10

氣氛營造:9/10

演技表現:9/10

題材鮮度:7/10

整體總評:8.2/10

相關焦點

  • 《泰拉瑞亞》免費更新『旅程的終點』上線 玩家破紀錄
    《泰拉瑞亞》免費更新『旅程的終點』上線 玩家破紀錄 今日(5月17日)凌晨《泰拉瑞亞》官方發布公告表示
  • 《泰拉瑞亞》1.4版本「旅程的終點」5月16日上線 新增800多種裝備
    《泰拉瑞亞》官方今天發布公告,大型更新「旅程的終點」(Journey's End)將會在2020年5月16日於PC平臺上線,這次大型更新的版本為1.4版本,將以免費更新的形式上線。官方在公告中表示雖然目前世界疫情形勢嚴峻,但製作組還是盡全力保證這次免費大型更新順利上線,今天藉此機會分享一些更新細節,這次大型更新的主題為「旅程的終點」(Journey's End),預計將於2020年5月16日登陸PC平臺,官方表示會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內公布有關此次更新的介紹。
  • 《泰拉瑞亞》2011年至2020年進化史:從最初奇妙探索到達旅程終點
    《泰拉瑞亞》2011年至2020年進化史:從最初奇妙探索到達旅程終點 《泰拉瑞亞》進化史:從最初奇妙探索到旅程終點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遊記》
    跟著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爾和落魄樂手埃克託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精彩奇特的驚險旅程,觀眾們也從歡樂到了難過。出生在鞋匠家裡的米格爾,受到歌神的鼓舞,決定要做音樂,可是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只因為當年他的曾曾祖父為了追尋音樂夢想而導致了很多不美滿的結果。從那以後,音樂成了家族的禁忌。
  • 奧斯卡緬懷高以翔 網友紛紛感嘆: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奧斯卡緬懷高以翔 網友紛紛感嘆: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時間:2020-02-10 13: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奧斯卡緬懷高以翔 網友紛紛感嘆: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 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頒獎禮上,赫然出現高以翔的身影,在緬懷已逝電影人的畫面中,高以翔的影像信息讓人感慨萬分
  • 夢幻航班《問候》:一趟駛向二次元的航班,終點會是哪裡呢
    這樣一部簡單的動畫短片,卻帶給了我們一個視覺以及心理上的夢幻旅程,讓我們一起來搭乘這個奇幻的航班,欣賞這趟奇幻的旅程。一趟旅程,從起點出發,不論經過哪裡,終會到達終點。有起點就有終點,在有限的時間與過程中,不會有無限的存在。正如上文所說:「夢幻航班啟程,終點由你來決定」,《Greeting Form》是一部奇幻的航班,而這個航班只屬於動畫的創作者一個人,動畫所展現出來的旅程是他所期待的夢幻光景。
  • 科學家模擬出陰陽眼,發現靈魂的蹤跡,或許死亡不再是生命終點
    他們在患者死亡的瞬間發現體重瞬間消失了四分之三,大約21克。科學家模擬出陰陽眼,發現靈魂的蹤跡,或許死亡不再是生命終點現在,這個實驗並不嚴密,很多學術都持反對意見,認為靈魂21克的實驗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例子,但似乎對科學的探索和研究沒有影響。
  • 《殺手3》將是47旅程的階段性終點
    而且《殺手3》似乎將會是47傳奇生涯的階段性終點。
  • 電影:《神鬼傳奇》,死亡不是生命終點的新魔怪誕生
    都會再倒回前面,尤其木乃伊安瑪奈特公主要請死亡之神儀式的戲,重複多次,才說清楚;當然少不了進擊的木乃伊,而此次木乃伊像是《末日之戰》的活屍,木乃伊成了活屍,也製造活屍,不過場面沒《末日之戰》那麼大,湯姆克魯斯要不斷的打怪;最後有點《惡靈古堡》,《神鬼傳奇》要尋找解決魔怪病毒的解藥,但解鈴還須繫鈴人。
  • 死亡是人生的終點嗎?有可能死亡是另一種「開始」嗎?
    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很多行為為什麼要那樣做,只是因為飢餓的逼迫我們才去吃東西,是口渴的逼迫我們才找水喝,是身體的冷熱蚊蟲叮咬才去找衣服穿。我們的這些所謂的活著的行為都是被動發生的。我們後來為了感知到舒適的口感去找好吃的食物,為了得到舒適的觸覺感受去織造綢緞衣服。這看似變成主動的活著的樣子,其實還是在被動的需要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我們在為誰而活,我們活著狀態真的就是這樣子的嗎?
  • 《終極筆記》新的旅程,後續故事讓人期待,有些秘密終於解開!
    《終極筆記》新的旅程,後續故事讓人期待,有些秘密終於解開!想必大家也看了《終極筆記》最新章節,吳邪一行人終於到達了終點,他們遇到了假的西王母不腐女屍,還看到了玄女的棺槨不過顯遭機關暗算,最終他們發現了一個機關,在這個機關的背後居然有一塊巨大的隕玉。在西王母的傳說中她並沒有死,而是服下了自己研製屍蟞丹,最後又進入了那塊隕玉中就此消失。
  • 死亡並不是終點,科學家對這句話的解讀,真實的令人害怕
    「活著的盡頭是死亡。」這句話自古以來就有很多理解,大致上分為三派:有人認為當人體停止了生理活動,就是死亡,這是偏物質的。有人認為當意識被抹去,記憶丟失,人格不存在,那就是死亡,這是偏重意識的。當然還有第三派,認為前兩派的觀點都是錯的,這句話本身就是錯的,第三派認為,死亡並不是終點。
  • 豆瓣8.1《一個人的朝聖》:不是因為信仰,而是終點有一人在等待
    因為這樣一個信念,哈羅德走過了這一漫長的旅程。一路上他回憶了自己過往的生活,可惜的是他找到的都是痛苦的回憶。幼年時,父親酗酒,母親離家出走。長大後,兒子自殺,妻子與自己產生隔閡。哈羅德不願面對過去,可這些回憶在這段旅程中不斷浮現。在哈羅德離開的這段日子,他的妻子莫琳也想起了以前的生活:為什麼就和丈夫走到了這樣的地步?
  • 許巍從《酒狂》得到的《世外桃源》,居然也帶著九月、秋天和旅程的...
    熟悉許巍作品的朋友肯定知道,他的很多歌曲中都高頻出現【九月】、【秋天】和【旅程】等幾個許巍標籤性詞語,甚至還專門寫過《九月》、《秋天》、《旅行》等幾首歌曲。這首《世外桃源》也不例外,我想許巍心中的世外桃源,不外乎就是永遠處在旅途中的九月秋天吧。
  • 「學生習作」一段令我成長的旅程//李長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佳作苑,ID:gh_c7f07f039ce2】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段令我成長的旅程李長運(勐海一中)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出生之時是起點,死亡之時便是終點。
  • 一切緣起緣滅,什麼才是學佛終點?
    那麼,什麼才是學佛的終點?一、佛菩薩的終點佛陀29歲出家,35歲證道,弘法45年,80歲入滅。佛陀入滅前,舍利弗、目犍連雙賢入滅。可是既然佛菩薩來到世界的使命是教化眾生,娑婆惡世未有改變,佛菩薩們早已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照說早已跳出生死輪迴,為什麼還要通過所謂的「入滅」來示現眾生人生苦短呢?佛菩薩的終點又在哪裡?
  •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CBA北京男籃吉喆去世一周年!
    死亡不是終點,遺忘才是,如你所希望的那樣,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曾經那個青春陽光的大男孩,永遠的CBA北京首鋼隊51號,願你在天堂安好,那裡沒有疾病,保持熱愛!奔赴山海!
  • 張杰: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在前方還有等著你的人
    你說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在前方還有等著你的人。這是我之前聽到張杰與張碧晨演唱的一首《只要平凡》裡的歌詞,這首歌同樣也是《我不是藥神》的主題歌曲。聽到了這句歌詞我觸動很深,所以今天我用這句話來作為我今天文章的主題。一別兩寬,各自歡喜。有時候一句再見說出口,以後可能就不會再見了。
  • lol福影雙至:卡爾薩斯新背景故事 死亡並不是終點
    死亡頌唱者——卡爾薩斯   死亡不是終點,旅程才剛剛開始……」   卡爾薩斯是湮滅的使者,是不死的亡靈。當死亡記錄員前來帶走屍體的時候,卡爾薩斯跟著他們回到了神廟,不停地向他們提問關於千珏教團以及關於喪葬工作的事。一個人可不可以存在於生命結束但又未迎來死亡的夾縫中?如果生死之間的交界能夠被理解並掌控,那麼生命的智慧是不是能與死亡的明朗融為一體?   死亡記錄員很快就覺得卡爾薩斯非常適合加入他們的教團,並吸納他加入自己的行列,最初卡爾薩斯負責挖掘墳墓和拾柴火葬,後來升為了收屍者。
  • 影評《尋夢環遊記》,夢想的終點是什麼?
    夢想的終點,是家人啊。《尋夢環遊記》,流於表面,失之於膚淺。這一點,對照影片英文名字《Coco》,亦可看出端倪。故,我想給《尋夢環遊記》改個名字,就叫《夢想的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