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遊記》

2020-12-12 紫色玲夢

劇情簡介:

一個鞋匠家庭出身的12歲的墨西哥小男孩米格爾,自幼有一個音樂夢,但音樂卻被家庭所禁止的,他們認為自己被音樂詛咒了。在米格爾秘密追尋音樂夢時,因為觸碰了一把吉他而踏上了亡靈土地。每年的亡靈節日,死去的家人都會重返人間與親人團聚,但從來還沒有人去到過亡靈世界。米格爾被多彩絢麗的亡靈世界所震撼,而更令他驚喜的是,他重逢了失去的父親和祖輩們,一家人要想辦法將米格爾重返人間。

《尋夢環遊記》是帶著觀眾邊了解墨西哥文化邊獎精彩絕倫的故事。跟著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爾和落魄樂手埃克託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精彩奇特的驚險旅程,觀眾們也從歡樂到了難過。

出生在鞋匠家裡的米格爾,受到歌神的鼓舞,決定要做音樂,可是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只因為當年他的曾曾祖父為了追尋音樂夢想而導致了很多不美滿的結果。從那以後,音樂成了家族的禁忌。而為了追尋夢想,米格爾不經意間闖入了亡靈世界,在他看來阻止他追尋夢想的家人是不可理喻的。他們禁止米格爾和音樂家接觸,毀掉他心愛的吉他,強行設置他的鞋匠生活。到了最後,撕開尋夢的表層,親情的重要性逐漸顯露。

《尋夢環遊記》不是一個單純的驚險故事,而是用了無數動人的細節,表達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被家人牽掛和支持,是多麼幸福和重要的事。它就是一個立體的套盒,層層推進,把陳舊的親情主題詮釋出了新意和高度。

米格爾為了回到現實世界,他需要得到故去家人的祝福儀式。這場儀式,影片中出現了三次,每次都意味著情感的轉變。第一次,家人祝福條件是禁止米格爾碰音樂,第二次改為不許忘記他們,第三次則是無條件的祝福。米格爾的反映也從一開始的抗拒到後面轉為深深的理解和感動。他逐漸意識到,夢想與親情之間,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關係。追尋夢想重要,家人也很重要。沒有家人祝福的夢想是有遺憾的。

電影中另外一個感人的點就是對於死亡的定義,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有人說過,人這輩子其實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是身體的死亡,生物學角度死去。第二次是葬禮,從社會地位上講的死亡。第三次是沒有人記得你的時候,你才是真正的死去。

《尋夢環遊記》講述的不僅僅是追尋夢想和親情的故事,也是用音樂顛覆了生死概念,告知我們死亡並不可怕,只要有人牽掛、愛著你,便是活著。所以,生命中重要的人、事,請用力記住。

相關焦點

  • 《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說起《尋夢環遊記》,它可能不是皮克斯最優秀的動畫電影,但它絕對是最煽情的那一部。我看了這部片子不下五遍,每次都在埃克託回憶起他給自己女兒可可唱起《請記住我》的時候掉下眼淚來,那種情感抑制不住的從內心湧動出來,我知道,情感是騙不了人的,只有對一些情景,一些人有些同樣的感受,我們才能理解他們,同情他們。
  • 《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人生的終點,遺忘才是!不要忘記他們!
    近期復映的電影可以說都是佳片,而《尋夢環遊記》則是佳片中的佳片,這部電影是繼《瘋狂動物城》和《冰雪奇緣》後,我要打滿分的迪士尼電影。它用燦爛和美好為你講述一個關於生與死、夢想和家庭的故事,可以將溫暖的力量愛的力量穿越死亡,迪士尼電影實在是治癒,一點不好的都沒有!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
    《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豆瓣9.1《尋夢環遊記》:跨文化的情感共鳴,越生死的哲學視角「什麼是真正的死亡」,是影片的主題。生與死,一直是經典話題。《尋夢環遊記》從哲學層面給「真正的死亡」下了一個定義。影片中,第一次死亡是傳統意義的死亡。這其實是一種淺層的死亡,只是肉體消失。影片中真正意義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這時的死亡,才是徹底的、絕望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 豆瓣9.1分《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
    在《尋夢環遊記》中,曾曾祖父埃克託一開始選擇了音樂,當然他的初衷也並不是拋棄家人,只是當他準備回到妻女身邊的時候,被昔日夥伴德拉庫斯毒死了。是啊,這才是最感動的狀態:只要你不拋棄家人,我們就永遠支持你做喜歡的事。《尋夢環遊記》的高明之處在於,電影沒有非黑即白地說追求夢想一定是錯的,應該聽父母的話,也沒有一味強調要不顧一切追求夢想,而是辯證地分析了怎樣才能協調兩者以及你最看重什麼。
  • 清明節跟孩子談死亡與愛: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比如,只有直面死亡,確認人生的有限,我們才能去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而擁有對生命的真誠的理解,所謂向死而生之類……但是對於一個尚在童年的孩子而言,說教性的答覆毫無意義。但讀繪本和童話卻很有用。後來菜蟲讀一年級了,在一個培訓學校裡,他發現了這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因為幾年前讀過,很眼熟,就一個人靜靜翻完。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逼問」生命的意義
    「死亡」對於個體生命而言意味著終結,如果把每個個體與整個人類整體割裂開來,每個人都會因為逃不開死亡的結局而變得無比絕望。然而人又因為有情感的存在,所以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孤獨的,而情感和思想,就如同人類生命的另一種延續,這種延續讓每個人在肉體的生命結束後,所積累的生命經驗有了世代傳承的可能。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挖掘文化的深度
    死亡是電影藝術中的常見主題,這與它作為個體生命的終點,必然指向生命的有限性且激發人的畏懼情感相關,更重要的是,死亡的戲劇題材能夠彰顯人無懼於生命終結的勇敢和突破生命界限實現永恆精神存在的價值。電影《尋夢環遊記》不是一部直接的死亡敘事題材動畫,應該說音樂、夢想、親情的多樣化矛盾支配著影片的完整敘事,但是使該作品與同類題材商業片形成藝術價值區別的,就在於影片對特定文化語境下死亡的哲學語義、尤其是其社會性本質的反思。
  • 《尋夢環遊記》會告訴你,死亡不是愛的終點,家人也比夢想更重要
    尋夢環遊記》的創作靈感,以親情與夢想為主題進行創作的、催人淚下的動畫電影。死亡不是最可怕的,遺忘才是愛的反義詞不是不愛,而是遺忘。尋夢環遊記》,將生死童話化,卻又有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死亡的美化。靈魂死亡就意味著你已被人遺忘。
  • 再看《尋夢環遊記》:遺忘才是真正的逝去
    第一次看《尋夢環遊記》的時候,不太認真,玩著手遊,只聽著電腦裡放出的聲音。 第二次看《尋夢環遊記》的時候,也不太認真,一邊逗著狗狗,一邊看,也沒看進多少。 第三次看《尋夢環遊記》的時候,是在吃飯,扒拉了幾口外賣,發現這個電影比飯香。
  • 再看《尋夢環遊記》:遺忘才是真正的逝去
    第一次看《尋夢環遊記》的時候,不太認真,玩著手遊,只聽著電腦裡放出的聲音。第二次看《尋夢環遊記》的時候,也不太認真,一邊逗著狗狗,一邊看,也沒看進多少。第三次看《尋夢環遊記》的時候,是在吃飯,扒拉了幾口外賣,發現這個電影比飯香。
  • 影評:《尋夢環遊記》最終的分離並不是死亡,而是被所有人遺忘
    影評:《尋夢環遊記》最終的分離並不是死亡,而是被所有人遺忘《尋夢環遊記》這部動畫一出來呼聲就很高,裡面有暖人心的親情,還有追逐理想的一腔孤勇都深入人心。這部影片一播出之後就收穫了很多人的眼淚。裡面的男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叫米格。
  • 《尋夢環遊記》:打開「死亡之門」,解開生命「密碼」
    只有意識到死亡的存在,人們才懂得去考究生命的本質。這也是為什麼「好死」這個問題難以回應的所在,因為回應這個問題的不是巧妙的言語,嚴謹的邏輯,而是人在一生時空中的踐行。對積極向上的生命而言,死亡在大部分人看來是一個消極的命題,死亡意味著結束,死亡意味著失去,死亡意味著告別。
  • 《尋夢環遊記》—愛,用不會被遺忘
    獨特的墨西哥風格讓每一個畫面都值得被欣賞,一開始我以為尋夢環遊記講的是跟以前的電影一樣的老套的追求夢想的故事。但是,看到後面便會不自覺地被跌宕起伏的劇情吸引,最不理解自己的人卻在最後幫助自己,最想成為的人卻是個偷走別人夢想的小偷,本該最無關係的人卻是一直苦苦追尋的人。
  • 《追夢環遊記》: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輕輕走出了時間
    「被人遺忘了。如果那邊的活人世界裡沒人記得你,這邊的你就會消失,我們將這稱為『終極死亡』。」這段話是《尋夢環遊記》中埃克託的朋友豬皮哥「終極死亡」的時候,米格與埃克託的對話。死亡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不過世界各地,每一個國度、民族,都有自己對死亡的解釋。例如大家都知曉的天堂地獄說,壞人死了下地獄,好人上天堂。
  • 《尋夢環遊記》:向死而生,用死亡「追問」生命的意義
    01一個人的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亡靈節是墨西哥人特別注重的一個傳統節日,他們認為離世的人並沒有真正死去,會還在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著,在亡靈節這天,這些離世的人就會來到現實世界裡和親人歡聚。《尋夢環遊記》本身是的基調是歡樂的,親情和音樂兩大重要元素給我們增添了很多的歡聲笑語,也給我們揭示了死亡的內核和深層含義。
  • 《尋夢環遊記》 讓我們都看哭了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尋夢環遊記》的單日票房反而漲到了5120萬元,成為了當天的單日票房冠軍。周末三天,《尋夢環遊記》拿下了2.9億元的票房,不僅超過了自己上映前7天的總票房,比新上映的6部進口電影票房總和都高。截至記者發稿,上映12天的《尋夢環遊記》票房已經達到了5.48億元。
  • 愛的反面是遺忘《尋夢環遊記》
    從前,我錯過了很多好看的動畫片,他們的名字是《xx總動員》,《xx特工隊》,《xx環遊記》,無一例外。後來,我遇到了皮克斯,我意識到這些電影都很優秀。推薦的電影中文是《尋夢環遊記》。因為沒有埃克不能回家的紀念儀式,他消失了,因為他被遺忘,於是他和米格爾達成協議幫米格爾找到了德拉克魯茲,米格爾帶著他的照片回家了。名字《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的作品,但我心中最好的名字是原版英文名《COCO》。在影片中,米格爾為曾曾爺爺埃克回想起家人們;正是因為他的女兒COCO才使得出遊的埃克圖關心家。
  • 《尋夢環遊記》關於死亡的定義,讓我們更加明白活著的意義
    死也許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摘自《挪威的森林》特別喜歡電影《尋夢環遊記》裡關於死亡的定義。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意義上的死亡,當你停止呼吸,心臟不再跳動,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法律意義上的死亡, 當你下葬,親朋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著你在這個社會不復存在。而最後一次,當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那麼你也就徹底從這個世界消失了。」這就是生命延續的意義吧!
  • 《尋夢環遊記》:中國孩子最缺的「死亡教育」,這部電影給補上了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部關於死亡教育的電影——《尋夢環遊記》,從生命教育和兒童心理學的發展來看,它無疑是一部優秀的作品,補上了中國孩子最缺乏的"死亡教育"。一、中國孩子最缺的"死亡教育",這部電影給補上了!
  • 豆瓣9.1的《尋夢環遊記》:一句愛的反義詞是遺忘,看哭多少人?
    《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曾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於2017年11月22日在美國上映,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內地上映,3年過後,豆瓣評分仍舊保持在9.1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