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環遊記》關於死亡的定義,讓我們更加明白活著的意義

2020-12-12 橙圓圓的成長日記

死也許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摘自《挪威的森林》

特別喜歡電影《尋夢環遊記》裡關於死亡的定義。人的一生要經歷的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理意義上的死亡,當你停止呼吸,心臟不再跳動,你在生物學上被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法律意義上的死亡, 當你下葬,親朋出席你的葬禮,他們宣告著你在這個社會不復存在。而最後一次,當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把你忘記,那麼你也就徹底從這個世界消失了。」

這就是生命延續的意義吧!

真正的死亡是這個世界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這就是文化傳承的意義吧!

生者,承載了逝者的期許。但只有忍著痛,學著遺忘,才能更好的前行。

當我們的親人離開時。我們會悲痛,會撕心裂肺的哭泣。

關於死亡,所有人都會害怕吧!身邊的親人的離開,會讓我們更加害怕。害怕死亡本身,擔憂未來的自己,還有難以接受的現實。對死者的不舍,對死者的惋惜和同情。多種複雜的情感,在現實面前,把自己打的脆弱不堪。

成長,這些對我們來說是必須的。這不僅是生命的承載,也是文化傳承的一部分。活著,懂得珍惜,死去,少留遺憾。做到不虧欠,不留遺憾。

對於至親的人,離去,我們這一生終究會經歷。當他們離開時,只是去了另一個地方。那個地方繁花似錦,一切安好。不曾遺忘,在我心裡。他們會在那個地方看著我們,過成自己的期望。

無論失意落寞,活著就要堅持下去,經歷了,才能夠體會。每天都會有不同,或多,或少。要知道,只要自己足夠的努力,就會擁有自己想要的明天。

活著就有意義———為了那些曾為你負重前行的人,證名。

分享一個毒雞湯:憑什麼你想憑你十年努力,就想超過我們家幾輩人的努力。

相關焦點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逼問」生命的意義
    如果說祭奠逝去的祖先,是從某種意義上一次接近死亡的經驗,那麼郊遊踏青則是讓我們感受世界的觸角重新接觸一下孕育這個人類社會的大自然,讓我們從繁雜的工作中抽離出來,通過享受春天的活力,感受自然的魅力。在死亡和大自然之間,「清明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讓我們從現代文明回歸到了生命的本源,去重新發起對「生而為人」的思考。
  • 《尋夢環遊記》:向死而生,用死亡「追問」生命的意義
    《尋夢環遊記》本身是的基調是歡樂的,親情和音樂兩大重要元素給我們增添了很多的歡聲笑語,也給我們揭示了死亡的內核和深層含義。 「死亡」對於中國人來說從來都是帶來沉重和恐懼的禁忌話題,它意味著悲傷和痛苦,也意味著天人永隔,永不相見,然而在電影《尋夢環遊記》的世界裡面,認為人死後,會在另一個世界繼續活著,一個人的死亡不是真正的離開,遺忘才是。在這層意義上,死亡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遺忘。
  • 《尋夢環遊記》 讓我們都看哭了
    第二周迎來票房逆襲上映12天破5億《尋夢環遊記》取材墨西哥亡靈節,講述了一個關於家庭和親情的故事。和皮克斯以往出品的很多動畫片一樣,《尋夢環遊記》上映之初的票房表現並不好。到了12月1日,賀歲檔大幕拉開,當天有10部新片上映,其中還包括了《煙花》《維京:王者之戰》《至暗時刻》《奪金四賤客》《末日重啟》《空難餘波》6部進口電影。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
    《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豆瓣9.1《尋夢環遊記》:跨文化的情感共鳴,越生死的哲學視角「什麼是真正的死亡」,是影片的主題。生與死,一直是經典話題。《尋夢環遊記》從哲學層面給「真正的死亡」下了一個定義。影片中,第一次死亡是傳統意義的死亡。這其實是一種淺層的死亡,只是肉體消失。影片中真正意義的死亡,是被所愛的人遺忘。這時的死亡,才是徹底的、絕望的。死亡並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尋夢環遊記》
    《尋夢環遊記》是帶著觀眾邊了解墨西哥文化邊獎精彩絕倫的故事。跟著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爾和落魄樂手埃克託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精彩奇特的驚險旅程,觀眾們也從歡樂到了難過。到了最後,撕開尋夢的表層,親情的重要性逐漸顯露。《尋夢環遊記》不是一個單純的驚險故事,而是用了無數動人的細節,表達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被家人牽掛和支持,是多麼幸福和重要的事。它就是一個立體的套盒,層層推進,把陳舊的親情主題詮釋出了新意和高度。
  • 《尋夢環遊記》親情是一種傳承,當不再被忘記,死亡就不那麼可怕
    《尋夢環遊記》這部作品非常好的繼承了皮克斯動畫的優秀傳統,那就是在娛樂大眾的同時非常的具有教育意義,這是一部真正意義是非常適合全年齡段進行觀看的動畫電影。
  • 《尋夢環遊記》墨西哥元素與皮克斯風格的交融,超現實意義的生死
    「死亡才顯示出生命的最高意義;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補充。」在我們所熟悉的皮克斯電影中,曾經有很多充滿正能量的主題:關於愛、勇氣、友情以及親情數不勝數,無一例外的是,皮克斯電影中的主題,永遠都能給孩子們最好的「教育輸出」。但是皮克斯從未在電影中談論過「死亡」。而《尋夢環遊記》也沒有讓人失望。
  • 《尋夢環遊記》:打開「死亡之門」,解開生命「密碼」
    正因如此,死亡是許多人不願面對的話題,對死亡的迴避,也讓更多的人遠離了生命的真諦,進而荒廢了寶貴的年華。在2017年11月24日國內上映了皮克斯工作室創作的第19部動畫長片《尋夢環遊記》,這是一部敢於直面死亡,並從中找尋生命真諦的動畫作品。但是因為是一部兒童題材的作品,所以影片的創作者在影片中極度隱晦了關於死亡的呈現。
  • 豆瓣9.1分《尋夢環遊記》|死亡不是永別,遺忘才是
    我們能做的是,主動去嘗試協調兩者間的衝突。要知道追逐夢想,但若沒了親人,成功亦沒了意義。在《尋夢環遊記》中,曾曾祖父埃克託一開始選擇了音樂,當然他的初衷也並不是拋棄家人,只是當他準備回到妻女身邊的時候,被昔日夥伴德拉庫斯毒死了。
  • 豆瓣9.3的影片《尋夢環遊記》:用簡易故事傳達了嶄新的生死觀
    單看影片的題目或者簡介,你也許會認為這是一部關於追夢的勵志故事。可是看完之後就會發現,追夢僅僅是《尋夢環遊記》最表面的一層意義,它其實是一部關於生與死、關於親情、關於人生觀這類深刻主題的電影。《尋夢環遊記》的靈感來源於墨西哥的亡靈節,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設定。那就是生者的記憶是銜接亡者在亡靈世界好好生活的唯一依據,只要有家人牽掛你,你便會在亡靈世界永遠活著。
  • 皮克斯的下坡路,始於《尋夢環遊記》
    但我們可以看到他們死後的處境。正如現實想像中那樣,品性不好的人死後便會受到懲罰,可以說墨西哥亡靈節神話中的這個地方是地獄與天堂的結合,同時它滿足了人們相信生者與逝者共存的內在邏輯。通過埃克託的腳步,未懂世事的墨西哥小孩米格和觀眾們重新領悟了死亡的意義,即真正的死亡不是肉體上的死亡,而是精神世界的遺忘。
  • 電影《尋夢環遊記》:不僅是尋夢,更是尋愛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長徵副刊」版的報導——《尋夢環遊記》海報影片《尋夢環遊記》的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以此為背景展開講述了12歲男孩米格追尋自己音樂表演夢想,和魅力十足的落魄樂手埃克託在神秘世界的奇妙冒險故事。影片伊始以剪紙的形式,向觀眾講述了主人公的家族史。一段簡單的旁白裡,我們看到一場離別,以及一位單親母親的自強和韌性。
  • 承認吧,《尋夢環遊記》是最被過譽的皮克斯電影
    在《尋夢環遊記》中,已逝者的家人和崇拜者會在亡靈節當天紀念他們,所以死者得以以骷髏的形態繼續存在於亡靈國度中。這意味著死人的世界也不平等,在死後你如果想在亡靈世界繼續「活著」,只能寄希望於活著的人沒有忘記你。這種亡靈因為念想而延續的設定對某些人來說無疑很覺得欣慰,但那些無依無靠的人死後就活該魂飛魄散?那些為富不仁的混蛋就因為家大業大所以死後也可以繼續作威作福?
  • 尋夢環遊記:親情是亡靈世界的通行證,讓逝者可追,生者可憶
    有這樣一個國家,他們國人對死亡的樂觀和歡慶,足以震撼人心。時隔3年,《尋夢環遊記》又一次在電影院上映了,並且成為重映電影首日(7月20日)票房最高的存在。對於這個國度,其實大家了解的不算多,也不夠深刻,《尋夢環遊記》從一個具有傳統文化意義的節日入手,巧妙的融入了很多墨西哥特有的人文元素,同時為我們帶來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在欣賞《尋夢環遊記》的過程中,如果你對這些文化元素有了一定的認識,也許會幫助你更加容易明白其中的含義。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死亡,值得慶祝
    《玩具總動員1》《玩具總動員2》《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賽車總動員》《玩具總動員3》《恐龍當家》《尋夢環遊記》《玩具總動員4》。,從死亡的視角看《尋夢環遊記》會有不同的感受。對中國古人來說,死亡意味著現世的終結,是痛苦的。孔子站在岸邊望著滾滾江水,發出逝者如斯乎的感嘆。當子路向他詢問關於死亡的終極問題時,孔子很不高興,脫口而出「未知生,焉知死」。意思為你現在的生活還沒有研究出意義,死後的生活等死後在說吧,這是孔子對死亡的態度,表現出孔子對死亡的無可奈何與痛苦。
  • 《尋夢環遊記》為何能夠「封神」?它傳達的價值觀值得每個人深思
    不同於東方對於死亡的定義,《尋夢環遊記》所構建的亡靈世界觀非常適合每一個人群觀看。04關於死亡:死亡不是終點死亡是令人恐懼、悲傷的,但是《尋夢環遊記》卻給了我們一個關於死亡的全新定義,它將死亡分成了三個階段
  • 最好的《尋夢環遊記》,開啟了皮克斯的下坡路
    我們都畏懼死亡,也害怕死亡所帶來的孤獨與離別之感,但同時死又能延伸出更多的意義。可惜的是影片在此的探索戛然而止了,創作團隊也深知在這一宏大的哲學思考方向上,是藝術作品難以觸達的高點,更不用提面向更廣闊人群的商業作品,即便是像雷德利·斯科特那樣的導演,也很難在《普羅米修斯》中做到。
  • 《尋夢環遊記》:中國孩子最缺的「死亡教育」,這部電影給補上了
    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部關於死亡教育的電影——《尋夢環遊記》,從生命教育和兒童心理學的發展來看,它無疑是一部優秀的作品,補上了中國孩子最缺乏的"死亡教育"。一、中國孩子最缺的"死亡教育",這部電影給補上了!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挖掘文化的深度
    電影《尋夢環遊記》不是一部直接的死亡敘事題材動畫,應該說音樂、夢想、親情的多樣化矛盾支配著影片的完整敘事,但是使該作品與同類題材商業片形成藝術價值區別的,就在於影片對特定文化語境下死亡的哲學語義、尤其是其社會性本質的反思。
  • 《尋夢環遊記》: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得我
    當我們談論起死亡這個的時候,我們下意識地去逃避這個問題,特別是對於孩子,在他們童真的世界裡,死亡仿佛是最不能觸及的黑暗。但是,皮克斯卻做到了,她憑藉電影《尋夢環遊記》向全球的孩子們重新定義了死亡,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忘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