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環遊記》:中國孩子最缺的「死亡教育」,這部電影給補上了

2020-12-10 黃小莉的育兒經驗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媽媽,死亡是什麼?就像奶奶一樣永遠都離開了嗎?媽媽你以後也會死掉嗎?媽媽,你和爸爸都不要死掉好不好"前不久,朋友家的源源因為奶奶的去世傷心不已,當朋友看著孩子原本亮堂的眼睛,漸漸的熄滅了。

可是媽媽面對孩子的哭泣,也做不到用善意的謊言來安慰,難道騙孩子說媽媽不會"死亡"?可能很多父母會呵斥孩子"去去去,不要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還有很多父母不知道要怎麼回孩子,畢竟在中國對於死亡是很忌諱的,我們對於死亡是逃避的狀態。而孩子突然面對至親的死亡離去,陷入分離、悲傷和不解。

讓孩子害怕死亡,又對充滿了不好的臆想。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部關於死亡教育的電影——《尋夢環遊記》,從生命教育和兒童心理學的發展來看,它無疑是一部優秀的作品,補上了中國孩子最缺乏的"死亡教育"。

一、中國孩子最缺的"死亡教育",這部電影給補上了!

在影片中提到了人有三次的死亡:第一次,當你呼吸消逝,心臟不再跳動,宣告你在生物上的死亡;第二次是你下葬時,你失去了在這個世界的原體,在原有的人際關係中消散;第三次是當這個世界上最後記得你的人,忘記了你,這個時刻,你就是真正的死亡。

被人忘記才是真正的死亡,而當我們還愛著逝去的人,身體消失愛卻沒有離去。這才是死亡。

在《尋夢環遊記》中,給了我們談"死"色變的中國家庭一個很好的"死亡教育切入點",這是拍給所有人的動畫片。在墨西哥中的亡靈節不是灰暗恐怖的,而是迎接亡靈歸家的節日,沒有過分悲傷的氛圍,用金黃燦爛的萬壽菊鋪成一條路,將死者的遺像擺放在布滿萬壽菊和其生前最愛的食物,讓萬壽菊獨有的氣味和耀眼引導亡靈回家。

但在影片中想要順利走過花瓣橋,需要你還存在於人間的某些人的記憶中,沒有被遺忘,還被記著被愛著。而米格落入了亡靈世界遇到了曾曾祖父,曾曾祖父想讓他將自己的照片帶去人間供奉,來看曾祖母COCO最後一眼的故事,而COCO快因為老年痴呆忘記了父親。在回憶中,COCO也是個扎著羊角辮的小姑娘,那麼年輕活潑,也慢慢的老去變得健忘。

害怕遺忘,害怕真正的消亡。我們需要給孩子的"死亡教育"就是:"每個人的生命都很寶貴,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每一天。但是死去的親人,只要我們祭拜他們,記得他們,愛著他們,他們會在亡靈世界活得好好的。他們也會在特殊節日來看看愛著的人。"

二、中國死亡教育的現狀和外國的有何不同?

"死亡教育?這是個什麼東西,怎麼整天就把這不吉利的詞掛在嘴邊。"在傳統的中國,我們很難去直面的坦然面對死亡,特別在對於孩子的教育中,"死亡"這個部分是空白的。網絡上有份調查報告顯示:將近63%的父母是很難接受學校開展關於死亡話題的活動,自己也是逃避和忽視。

刻意的逃避死亡會導致兩個極端的後果:一種是過度畏懼死亡,害怕別離;另一種則是漠視死亡和生命,還可能會做出傷害生命的事情。這兩種後果都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

我們要做的是像外國的死亡教育般,美國將"死亡教育"併入課程學習中,外國人對於關於死亡的節日、話題和活動都不是抱有悲傷陰暗的態度,而是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面對。就像不給糖就搗亂的萬聖節,鋪滿萬壽菊的亡靈節;這都是他們對於死亡的慶祝,懷念和坦然面對。死亡本就是個必經的過程,無須要忌諱,理智的對待認知死亡這堂課程。

消除孩子對於死亡的恐懼、焦慮和抗拒,重新認識生命和死亡別離,調整孩子健康的心態。也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更加珍惜活在當下的可貴,珍惜和愛的人在一起的每一天。

不要用成年人的死亡來教育孩子,像《尋夢環遊記》一般溫暖和緩的給孩子解釋死去的人去了哪裡,我們依舊還愛著他們。我們不怕死去,只是害怕被遺忘,所以要努力愛著他們呀!

三、父母應該如何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讓孩子理解生死懂得愛!

1、留意並重視生活中的"教育契機"

如果我們單刀直入的給孩子講死亡,孩子缺乏生活經驗,我們得循序漸進。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認真的抓住每一次的教育契機,自然而然的引出死亡這個話題教育。

當孩子養的小烏龜、小鳥、小狗小貓等死亡時我們就要好好疏導孩子的情緒。這些寵物都是很特別的存在,它也是我們家庭中的一員,陪伴並愛著我們。教育孩子陪伴它們,感謝它們給我們帶來的歡聲笑語,在它逝去的時候也不要過度的悲傷,和它們好好的告別。和孩子一起安葬它們,用鮮花祭奠。讓孩子體驗死亡的教育,感謝並記得它們,這就足夠了。

如果有親人去世了,不必瞞著孩子,坦蕩的告訴孩子這就是死亡,但是我們的愛和記憶會讓親人在另一個世界過的更好。不怕忌諱,讓孩子可以去看看親人的最後一面,好好的告別,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不留遺憾的再見無論是對逝者還是活著的人都是很好的選擇。

讓孩子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尊重死亡,才能懂得生命的難能可貴。

2、死亡教育中的繪本不可少

當你束手無策的時候,這個時候就不要忘記了死亡教育的繪本,從專業的繪本中學習其方法和話題,引導幫助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再見了,艾瑪奶奶》這本繪本是黑白的,介紹了艾瑪奶奶和貓咪思達在她人生中最後一年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高齡的艾瑪奶奶依舊有尊嚴的生活著,哪怕在生命的末期也默默的散發出光和激情,那是生命的壯闊和美麗。

這個時候就可以打鐵趁熱告訴孩子,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避免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和平的心態去面對和度過。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就是最好的禮物和教育。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以另外一種形式生活,依舊存在我們的心中。

3、給孩子繪製家庭圖譜

在《尋夢環遊記》中就有出現過逝去親人的照片,我們可以讓孩子畫畫家族樹譜,讓孩子理清關係,知道生命的在一輪迴的神奇。

可以將他們的照片和出生年日,關係依次畫出來,當然了,死去的親人們也需要死亡日期。不能缺少一個人,就像影片中埃克託,被誤會因為音樂拋棄了家人就被撕去了照片,被排除了出去。教會孩子寬容,可以選擇不原諒,但是不能遺忘,拋棄我們每一個家庭成員。

也讓孩子在相似的面容中感受生命的強大和美妙,本來是相隔那麼久遠的人,卻因為基因的延續變得那麼相似。

連白巖松都曾發言過我們中國就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保守,逃避和遮掩讓我們孩子無法獲取真正的死亡觀。看看《尋夢環遊記》,找到中國最缺失的死亡教育,和孩子積極面對生老病死吧!

我是黃小莉的育兒經驗,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尋夢環遊記》直擊中國教育難題:「死亡教育」也可這麼溫馨上演
    《尋夢環遊記》是美國迪士尼在2017年上映的一部關於死亡題材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在中國上映之前還會擔心票房的問題,因為根據中國的傳統文化,"死亡"一直是一個敏感的詞彙。而這部電影裡的人物角色基本上都是以"骷髏頭"的形式出現在大眾面前,況且迪士尼的動畫片很多孩子都喜歡看,也有不少家長擔心,如果帶孩子看了這部電影,會不會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又或者會受到驚嚇呢?然而,這部電影卻成了2017年寒假我國最受歡迎的海外電影之一。
  • 以《尋夢環遊記》為例:解析阿德勒的教育理念對小孩的現實意義
    《尋夢環遊記》是一部非常特殊,同時也賺盡觀眾眼淚的電影,但是它並沒有刻意煽情,而是用最柔和最歡樂的方式講述最深刻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很多人一講到這部電影最先想到的主題是——死亡教育,這個當然是這部電影在中國引起熱議且備受追捧的原因,因為我們國家的傳統對"死亡"這個概念的理解和圍繞的行為都和《尋夢環遊記》裡所要表達的不一樣。
  • 《尋夢環遊記》觀後感:面對「死亡」教育,中國家長別再保持緘默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尋夢環遊記》講述了一個名叫米格的小男孩為了追求音樂的夢想,進入亡靈世界之後遇到了落魄的亡靈樂手埃克拓,並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
  • 《尋夢環遊記》親情是一種傳承,當不再被忘記,死亡就不那麼可怕
    《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長片動畫電影,而且該作品是由迪士尼電影工作室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的,這種強強聯合確實給觀眾帶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逼問」生命的意義
    在2017年墨西哥亡靈節的前3天,墨西哥上映了一部關於亡靈節的迪士尼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這部影片用動畫的形式,通過一個墨西哥小男孩追尋音樂夢想的故事,用富有想像力的動畫語言,在大銀幕上再現了「亡靈節」這個墨西哥人祭奠去世家人的傳統節日。從節日的含義上而言,亡靈節和中國的清明節非常類似。
  • 《尋夢環遊記》:向死而生,用死亡「追問」生命的意義
    《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李·昂克裡奇、阿德裡安.莫利納執導。 所以在一天全國都要隆重慶祝,人們在剪紙上裁出骷髏,製作骷髏零食,帶上骷髏面具,載歌載舞,到處遊玩,沒有半點悲傷的意思。《尋夢環遊記》本身是的基調是歡樂的,親情和音樂兩大重要元素給我們增添了很多的歡聲笑語,也給我們揭示了死亡的內核和深層含義。
  • 《尋夢環遊記》 讓我們都看哭了
    在有10部電影、包括了6部進口電影上映的12月第一個周末,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迎來了票房爆發期,5億的票房悄悄把一眾新上映的中外電影遠遠甩在了身後。《尋夢環遊記》也成為朋友圈中的一個熱門話題,仔細一看,不論是小孩、年輕人還是中年人,看完過後幾乎都哭了。這部弄哭了中國觀眾的動畫片,是如何完成票房逆襲的?
  • 《尋夢環遊記》:如何從娃娃抓起,開展「死亡教育」
    《尋夢環遊記》是一部美國喜劇動畫片,豆瓣評分9.1。該片憑藉優美的旋律、跌宕的劇情和暖人的主題斬獲了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第75屆金球獎、第45屆動畫安妮獎等各大獎項。、電影、紀錄片等,看完之後再和孩子就劇情展開討論。
  • 承認吧,《尋夢環遊記》是最被過譽的皮克斯電影
    ——《尋夢環遊記》還是相當不錯的。雖然並沒有達到《機器人總動員》或《頭腦特工隊》的巔峰水準,但卻遠遠超過了《玩具總動員4》之類日益乏味的玩具廣告片。除非你真的想就此寫一篇本科論文,否則,請忽略前面提到的關於亡靈世界階級結構的看法。只管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傾聽,這部電影會讓你沉浸其中。
  • 電影《尋夢環遊記》:不僅是尋夢,更是尋愛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者:高旭堯 責任編輯:楊紅電影《尋夢環遊記》一開場便用家庭矛盾的糾葛去拷問觀眾:為了夢想,是否應該拋棄家人?這個命題貫穿整部影片,並最終通過眾人的和解,而給出答案。所以恍然大悟:這不是尋夢的故事,這分明是關於家人,關於尋愛的故事。此時此刻,人物弧光被完全展現,情緒也進行了充分的表達,於是觀眾輕易就會被打動,眼淚也就不由自主地流下來了。導演皮克斯和製作團隊耗時六年打造了這部誠意之作,看過電影後你會發現,儘管有許多亡靈,但它們不僅不恐怖,反而很可愛;死亡之地不僅沒有死氣沉沉,反而生機勃勃;不僅不哭泣、落寞,反而開心、歡樂。
  • 《尋夢環遊記》說人有3次死亡,那電影市場呢?
    的強勢助場下,國產電影時隔兩年再次摘得清明檔票房冠軍,在清明檔票房增長幅度已從幾年前爆發模式逐漸收縮到同比微漲1.7%的情況下,促成檔期內票房收6.98億。今年情況特殊,再強調分析比較幾年來檔期內同比增跌已變得毫無意義。只不過根據以往數據,我們發現國產、引進片上映對戰熱情仍在,從影片類型上看,題材也趨近多元化,被輕視的清明檔硬實力還是有的。
  • 尋夢環遊記好看嗎講了什麼故事 尋夢環遊記豆瓣評分幾分
    電影尋夢環遊記好看 尋夢環遊記是生命之書的續集嗎 皮克斯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上映以來口碑票房一路高歌猛進,影片由安東尼·岡薩雷斯、班傑明·布拉特等擔任配音,那麼電影《尋夢環遊記》好看嗎,豆瓣評分多少?
  • 豆瓣9.3的影片《尋夢環遊記》:用簡易故事傳達了嶄新的生死觀
    2020年的伊始就讓我們在生死之間搏鬥,最近沉浸在新聞事件中無法自拔,傷心總是湧上心頭。人總要讓往前看,總要向前走,生活才會繼續下去。所以重溫這部電影,讓我重拾心情再出發。《尋夢環遊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並且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
  • 豆瓣9.1《尋夢環遊記》|死亡,值得慶祝
    對紐約、巴黎或是倫敦人來說,死亡是他們輕易不會提起的,因為這個詞會灼傷他們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卻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
  • 《尋夢環遊記》會告訴你,死亡不是愛的終點,家人也比夢想更重要
    尋夢環遊記》的創作靈感,以親情與夢想為主題進行創作的、催人淚下的動畫電影。如果要用一部動畫電影來給孩子們直面死亡的故事,那《尋夢環遊記》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雖然這部電影以英語作為語言,但卻是適合啟發小孩們對死亡的定義,尤其是結局亡靈與活人共同過節的場景更是將整部電影的喜悅升到喜極而泣,無人不為陰陽團圓而落淚。
  • 《尋夢環遊記》:從3個角度帶你看懂這部動畫電影的價值所在
    在2017年上映的《尋夢環遊記》是很多孩子都喜歡的電影。該片的靈感來自墨西哥亡靈節,講述的是一段驚心動魄、溫暖感動的冒險故事。小男孩米格是一個鞋匠家庭出身的小男孩,與其他孩子不同,他從小就有一個音樂夢。夢想像偶像歌神德拉庫斯一樣登上舞臺,用音樂改變世界。
  • 免費請你看電影!快來跟歡歡老師領票看經典動畫片《尋夢環遊記》
    暑假已經到來,和孩子一起去看場合家歡的電影,享受溫馨的親子時光,是不是特別帶感?來!東莞報業傳媒集團媽咪HOME親子平臺,聯合高大上的CGV影院常平店,包場請小夥伴們看電影。我們挑選了特別適合孩子和父母一起觀看的感人動畫片《尋夢環遊記》。
  • 《尋夢環遊記》: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再記得你
    《尋夢環遊記(Coco)》是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由《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頭腦特工隊》的主創團隊打造,於2017年11月24日在中國上映。一如既往皮克斯的動畫片,《尋夢環遊記》擺脫童話的情節,選擇用成年人的視角表現他們遇到的問題,又同時在音樂、節奏及色彩把控上讓孩子們開心,這部也不例外。
  • 《尋夢環遊記》:用死亡挖掘文化的深度
    電影《尋夢環遊記》不是一部直接的死亡敘事題材動畫,應該說音樂、夢想、親情的多樣化矛盾支配著影片的完整敘事,但是使該作品與同類題材商業片形成藝術價值區別的,就在於影片對特定文化語境下死亡的哲學語義、尤其是其社會性本質的反思。
  • 尋夢環遊記,一場盛大的死亡教育
    例如這部《尋夢環遊記》,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和第75屆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又名《墨西哥亡靈節》。影片講述了墨西哥小男孩米格在亡靈節期間的奇幻旅程,毫不意外,故事主線依然是夢想與親情。把老套的故事講出鮮活的感情,並精準戳中人們的軟肋,這就是小檯燈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