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俄政治互信堅實牢固,兩國始終互相尊重,在涉及主權與尊嚴、核心利益與安全關切等重大問題上相互支持。7月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兩國元首的第四次通話,體現了新時代中俄關係的高水平。
當前,中俄兩國互動頻繁,合作成果不斷顯現,成為了新型大國關係的典範。兩國人民見證了雙方從「相互視為友好國家」到「新型的建設性夥伴關係」,再到「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最後順理成章地發展為「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雙方建立起完備的高層交往和各領域合作機制,開展了內容豐富、具有戰略意義的各領域、全方位合作,地方交往持續擴大,人文交流不斷升溫。同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俄相互支持、守望相助,兩國關係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由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導的「2020年中俄社會民意調查報告」顯示,中俄民眾彼此認可,中俄關係的社會基礎更加鞏固。
眾所周知,中俄互為最主要、最重要的戰略協作夥伴,兩國關係在各自外交全局和對外政策中都佔據優先地位。俄羅斯在中亞地區有著傳統的較大影響力,而且,資源豐富,與中國無論在石油、木材、天然氣等多方面都有著極深的經濟貿易,成為了雙方發展戰略互補的切入點。數據顯示,去年兩國貿易額突破1100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同時,雙邊貿易結構持續優化,農業、服務貿易、高新技術產品等新的貿易增長點不斷湧現。當前,儘管疫情對俄中經貿合作帶來一定影響,但雙方經貿合作潛力巨大、前景廣闊,雙方將致力於在2024年將雙邊貿易額提升到2000億美元。
事實上,「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模式涉及中俄兩國合作方方面面。一直以來,中俄相互堅定支持對方把自己的事辦好,支持對方維護本國主權、安全、發展等核心利益,支持對方發展振興,支持對方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俄自通過《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跳出零和博弈思維,建立起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型國家關係,這是面向新時代的一種理性戰略選擇。在國際地區形勢大調整大變革中,中俄始終堅定不移地視對方為外交優先方向,在和平中求發展,在疫情中守望相助,兩國關係不斷提質升級。
站上新起點,矚望新未來。只要始終堅持睦鄰友好,守望相助,密切合作,深度融通,開拓創新,合作共贏,持續推動中俄關係不斷邁向新的高度,雙方就一定能開創更好的未來,同時,為世界發展與和平作出更大貢獻。
來源:紅網
作者:雨露
編輯:張瑜
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連結和本聲明。
本文連結: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7/10/7610122.html